第444章 再回心

可是宋徽宗又將臉色一沉,雙手擡起來,猶豫了片刻,又將雙手放下去,無奈搖頭道:“可是朕卻不能夠這麼做。”

李清照還滿心歡喜,以爲自己將皇上說動了,要皇上將相公給放回來,卻不想又碰見皇上這樣的神情,內心緊張道:“皇上怎麼這樣,方纔還挺高興,只是須臾之間,就變了顏色。”

宋徽宗與李清照道:“李小姐你可千萬別怪朕吶,朕內心有我自己的苦楚,實在是難以……這個……難以將明誠他們給放回來。這個……事情還沒查清楚呢,我不能隨隨便便就放人的。”

李清照心裡想道:“等皇上事情查清楚了,放不放人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宋徽宗與李清照道:“李小姐,你懂朕的心嗎?”

轉面又看向趙母,宋徽宗又微微躬身道:“伯母,你可懂朕的心嗎?”

趙母一時慌張,也不敢回答別的,只好連連點頭腦道:“懂,懂的。”

宋徽宗如釋重負一般,點頭說道:“好,你們懂得朕的心意就好了。”

與皇上說了半晌,李清照也算是徹底放開了,因此現在並不拘束,李清照聽聞皇上方纔的話,甚是不高興,滿面愁容,將頭轉向一旁,一副撒嬌的模樣。

宋徽宗拿李清照當作自己的知己,見她這般模樣,忙躬身問道:“李小姐,你這又是做什麼?”

李清照又正色低頭道:“清照不敢。”

宋徽宗道:“有什麼不敢的?你到底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只管與朕來說。朕可拿你當作知己了。”

李清照心裡想道:“清照心裡想的什麼,皇上難道還不知道嗎?怎麼又問起這個來了?”

可是擡頭去看皇上,見皇上面色一片迷茫,渾然不知自己到底想說什麼,李清照便真的以爲如此,心裡想道:“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真的不知道清照的意思嗎?”

宋徽宗心裡想道:“朕到底做錯了什麼?怎麼讓李小姐如此爲難?我就不明白了,她心裡想什麼,直說不就行了嗎?幹什麼這麼吞吞吐吐,隱藏不露的?”

趙母看看清照。心裡知道清照在擔心明誠,可是卻又說不出來,轉眼想了一想,登時知道該怎麼說。與皇上說道:“清照她日夜思念,又是痛心,終究成了這個樣子。”

宋徽宗又問道:“李小姐有什麼痛心的?”

李清照心裡想道:“女子家就是思念自己的丈夫,皇上你說清照還有什麼可以思念的?”

趙母又說道:“這個,皇上。清照她心裡念着老爺對她的好,如今老爺過世,清照她真的很是痛心,因此才如此憔悴。方纔她也是在想老爺,以致讓皇上有疑,還望皇上恕罪。”

宋徽宗頓時笑開了花,內心猜疑解決,朗聲說道:“哦……原來是這樣。朕倒以爲是什麼呢,好啊,李小姐能夠有這樣的孝心。很是不錯。朕更加欣賞你啦!”

李清照內心有話,卻實在說不出口,只好點頭道:“多謝皇上。”

宋徽宗道:“嗯,好,李小姐今日解決了朕內心的一大疑慮。朕多謝你了。我這就回去了。只是……嘿嘿……那些舊臣們的嘴實在是太能說了,朕說不過他們……不過……這個……不過還好,朕內心沒有方纔那麼焦慮了。”

李清照點頭道:“是。”

宋徽宗道:“朕走了。”

說着話,宋徽宗一轉身,就要遠走,卻突然一伸手指。自語道:“對了,朕還有話說。”

一轉過身來,宋徽宗看着衆人,見她們個個面目對準自己。好似要說什麼,當即驚訝笑道:“哦?你們還有什麼事情嗎?”

趙母駭然搖頭道:“沒有事情,沒有事情。”

衆人忙又將頭低下來。

宋徽宗又是不滿,直言道:“有什麼話你們就直接說出來,幹什麼要這麼吞吞吐吐的?朕只喜歡直言大方的人,不喜歡那些隱藏很深的人。僞君子,一點也沒有豪情。”

趙母點頭道:“是,皇上爲人直爽,我們……我們這些婦道人家都是敬佩皇上的。”

宋徽宗一擺手,自語道:“無聊,說的都是假話。”

看看李小姐,見她還做低頭狀,宋徽宗上前,叫道:“李小姐,你擡起頭來與朕說話。”

李清照慢慢將頭擡起來,掩蓋不住臉上的憂傷。

宋徽宗道:“你看吧,朕就說了,李小姐你定然是內心裡面有事,要不然不會這個樣子的。你快說,你到底有什麼心事。”

李清照猶豫片刻,還是說不出口。

宋徽宗道:“怎麼,李小姐你與朕這般生分了?朕可拿你當作知己的。你有什麼事情,朕還不能幫你辦嗎?”

李清照心裡急道:“皇上表面上說的這麼慷慨,怎麼就是猜測不中清照的意圖?清照一直在與皇上說什麼?皇上難道不知道嗎?”

趙母心裡想道:“皇上就是說不到點子上來,算了,還是由老身來說吧。讓老身直言,大不了得罪皇上,這個罪名老身來背,只要能夠讓我的兒子們回來。”

宋徽宗着急,在原地轉了半圈,隨即又轉回身子來,看着李小姐,與她苦口道:“李小姐,你這是瞧不起朕嗎?你心裡有什麼事情,就不能夠與朕說上一說嗎?”

趙母搶話道:“皇上,清照她確實有心事,和老身一樣,我們都擔心。”

宋徽宗道:“擔心什麼?”

趙母道:“我們都擔心,這個,擔心明誠他們兄弟三個人不能夠回來。”

宋徽宗這才明白過來,伸手捂着自己的腦子,自語道:“哦,原來如此。朕說呢,你們怎麼個個愁眉苦臉,這是怎麼回事。嗨,我怎麼給忘記了。”

轉過身來,宋徽宗與趙母道:“可是,伯母,這件事情朕說了不算的。”

趙母心裡想着。反正自己話已經說到這裡了,再多說一些也是無妨,因此便說道:“皇上是一國之君,皇上下令。誰人敢不從?怎麼就說了不算?”

宋徽宗道:“這個,哎呀,你沒當過皇帝,你當然不知道了。朕跟你說啊,那些個什麼言官史官的。他們對朕虎視眈眈,朕又哪裡能夠做的了主?朕一做什麼,他們就對朕這個那個的,指指點點,後來就會有人寫什麼朕沒有君王之度,胡亂行事等等,哎呀,這個真的太麻煩了。朕一個人說了不算的。”

趙母低頭,自己本以爲自己有理,卻沒成想讓皇上說得自己啞口無言。

宋徽宗又看看李小姐。與她直言道:“李小姐,你知道的,朕不能幫你,你可別怪我啊。等到他們大臣都查出來結果了,朕立馬放人,怎麼樣?”

李清照聽聞皇上這樣的話,內心急道:“一國之君不知道自己辦事,只想着讓大臣們去辦,這又怎麼能行?相公他不被冤枉了纔怪。”

宋徽宗道:“李小姐,你倒是說句話啊。你到底是個什麼意見?”

李清照無奈道:“沒意見。”

可是宋徽宗聽李小姐這話,怎麼滿含不滿之情,更是不願意了,與李小姐直言道:“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李小姐何故如此說話?你再這樣說話,朕可真的就要生氣了。”

李清照心裡又急又氣,只好暗暗苦笑道:“你讓我怎麼辦?”

趙母道:“我們都知道聖上有着諸多顧慮,因此我們也不敢強求了,皇上有着自己的打算,那就聽皇上的。”

李清照大膽道:“不。皇上承認自己是一國之君嗎?”

宋徽宗道:“這個,朕當然承認了,怎麼了?”

李清照道:“皇上既然承認自己是一國之君,那還怕他們做什麼?他們又是什麼人,哪裡能夠左右皇上的意思?”

宋徽宗急道:“朕怎麼就與你說不明白呢?朕有朕的顧慮。”

李清照又問道:“敢問皇上,相公算是什麼樣的人物?”

宋徽宗道:“明誠是一個好人吶,腹有詩書,而且行爲舉止得體,對古文頗有心得。朕很喜歡吶!”

李清照道:“既然皇上喜歡,怎麼還懷疑相公?”

宋徽宗道:“你這是質疑我嗎?”

李清照一瞧皇上要生氣了,慌忙將頭低下來,內心又是害怕,忙說道:“清照不敢。”

宋徽宗道:“什麼不敢,你這分明就是質疑我嘛!哎呀算了,朕拿你當作知己,也就不爲難你了。你擡起頭來。”

李清照心裡害怕起來,雖然方纔自己膽子稍稍大了一點,現在卻又成了這個害怕樣子。

宋徽宗道:“你擡起頭來。”

李清照慢慢將頭擡起來,正與皇上相對,已經沒有了方纔那個質疑模樣。

宋徽宗道:“這個,你……你說得也對,朕都成了一國之君了,幹什麼要害怕他們?”

趙母忙道:“皇上,清照她信口胡言,皇上可切莫放在心上啊。”

宋徽宗伸手示意趙母不要說話,又與李清照道:“李小姐,你……朕知道你是思念你的相公。可是,我卻不能夠將他放回來啊。”

李清照也是豁出去了,直言問道:“爲什麼?”

宋徽宗道:“這個,你知道,那些言官們可不好惹啊。什麼流傳後世,說得可真可怕。”

李清照道:“國家都在皇上手中了,他們手中的筆桿子,不還是在皇上手中嗎?”

宋徽宗想了一想,說道:“也對,李小姐說得有道理。”

李清照見自己說出了效果,便又趁勢接着說道:“皇上一呼百應,千萬子民莫敢不從。而那些言官們,都是先帝爺留給皇上,輔佐皇上治理天下的,並不是與皇上作對的。他們之中倘若有何人要對皇上有不敬心理,皇上大可處罰他們,怎麼還受他們牽制呢?”

宋徽宗眨眨眼睛,還沒反應過來,不知道李小姐這話什麼意思。

李清照接着說道:“皇上應當有着自己的主見纔對,不要受了他們的限制啊。”

宋徽宗想了一想,點頭說道:“對啊,李小姐說得有道理,朕怎麼能夠受他們限制呢?”

李清照大喜,忙又接着說道:“皇上以爲,相公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好官,那還用查嗎?”

宋徽宗搖頭道:“不用查了,還查什麼查,明誠可是一個好官。”

李清照忘乎所以,接着說道:“對啊,皇上既然都以爲如此,那還想什麼呢?皇上想想,古往今來,哪一個明君沒有自己的主見呢?”

宋徽宗簡直要被李小姐給說懵了,自己修習多年,怎麼突然之間,感覺自己讀的書本知識還不及李小姐說的這些話呢?當即猶如醍醐灌頂,有了新的領悟,不自禁便拍手說道:“對啊,對啊,李小姐所言甚是有理。朕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些呢?”

趙母驚訝看看清照,真沒想到,她竟然能夠這樣說,還將皇上給說動了。

宋徽宗自喜道:“對啊對啊,朕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些呢?朕實在是太笨了。”

李清照搖頭道:“皇上並非笨拙,實在是皇上還年輕,與他們舊臣相對,自然落了下風了。”

宋徽宗哈哈說道:“李小姐與朕相比,也大不了幾歲啊,怎麼就能夠有這樣的見解?朕真的是佩服你。好,既然如此,朕就大膽一些,將明誠他們兄弟三人給放回來。”

李清照歡喜笑了出來,忙叩首道:“多謝皇上了。”

趙母與大媳二媳相互看了看,都是驚訝,驚訝之餘,又都竊喜,隨即都是點頭說道:“多謝皇上了。”

宋徽宗挺直了胸膛,將雙手向後一背,滿意道:“嗯,嗯,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哈哈,你們都這麼說,真是解開了朕內心的一個疙瘩。趙大人過世,孩子不披麻戴孝,哪裡能夠說得過去呢?來人吶!”

忙過來兩個人,躬身聽候皇上吩咐。

宋徽宗與他們二人道:“你們傳朕口諭,將明誠他們三個人快快放回來,不得遲誤了,聽明白了嗎?”

那兩個人都忙點頭道:“是,聽明白了。”

宋徽宗瞧着他們二人遠去了,便轉身過來看向李小姐,與李小姐直言道:“怎麼樣?李小姐,朕說到做到,定然不會讓你失望的。”(。)

第113章 議論第137章 仇恨(三)第82章 悠悠第215章 思念至深第242章 酒後真言(一)第263章 家中大亂第111章 尷尬第353章 懲罰無人第71章 安慰第369章 欲助無奈(二)第122章 緣滅?第346章 難捨難分第390章 喜事喜事第117章 晦澀第229章 歡喜一日第457章 溫柔真心意第289章 思念相公第54章 母親第372章 盟立誓定第21章 指責第440章 大限至(二)第262章 泣也無奈第288章 求人求事第381章 以文會友(一)第71章 安慰第46章 不捨第9章 相思第263章 家中大亂第437章 再回家第23章 斥客第39章 約會第185章 出城第9章 相思第274章 風雨臨兒第249章 教郎比看第295章 鬥嘴又誇第466章 英雄志氣短第84章 真心第370章 欲助無奈(三)第189章 撫琴第245章 歡樂回家第297章 嫂子慢些第163章 復言楔子女子搶親第91章 柔情第388章 不知所以第202章 深夜挑燈第430章 很嫌棄第316章 甜言蜜意第156章 匆匆第232章 家父家母第444章 再回心第291章 罄竹難書(一)第265章 回府呆滯第339章 緊急書信第57章 預言第197章 關鍵第452章 濛濛愜意情(一)第9章 相思第80章 安排第295章 鬥嘴又誇第455章 諄諄教誨言第180章 誓言(一)第19章 回府第263章 家中大亂第399章 雲兒來說第103章 心動第276章 比較比較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3章 拂露第183章 相救第45章 直言第146章 盡興(一)第412章 憤起身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50章 父親第41章 相見第117章 晦澀第368章 欲助無奈(一)第384章 又是勸慰第211章 無計亂心第128章 憤恨第288章 求人求事第197章 關鍵第102章 比較(二)第379章 真語寬慰第142章 湖畔(三)第31章 嘔氣第128章 憤恨第271章 離別遠情第304章 風雪無情(二)第6章 見客(二)第214章 相思一夢第435章 全是淚(二)第428章 獨到處(一)第120章 歡喜第461章 天寒行路難第472章 隨意春芳歇(三)第114章 舊情第489章 歇後而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