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喜成

“什麼?”宋徽宗一聲喊叫,整個人便是向後一傾身子,臉上的顏色已然黯淡下去。

捏着手心,宋徽宗滿臉的難看與猶豫不定,卻在心裡還是不願意相信,於是又問了一遍,道:“蔡大人可說的實話嗎?”

蔡京想了想,終於還是點頭說道:“是真的。”

童貫斜目視睨,看着蔡大人,嘴角歪歪斜斜,很是難看。

宋徽宗再次一緊眉頭,心裡想道:“怎麼會?你們怎麼會欺騙朕?朕原來以爲晁大人還有章大人他們,不過是爲了替趙大人李大人他們說好話而已,認爲你們是對的。

如今朕真的錯了,朕竟然相信了你們的話而錯怪了好人。”

心裡急到了極點,宋徽宗臉上皺紋已出,整個人猶如是被層層火焰燒烤之後,難以平靜坐下,而是直接站立起身子來,指着蔡京和童貫道:“你們二位大人,二位大人,真的是讓朕寒心吶!你們爲何要欺騙朕?”

蔡京立刻俯首道:“皇上,微臣一時糊塗,只想着趙家人沒有答應我蔡家的婚事,因此惱羞成怒,便與他家使了壞。”

“荒唐,真是荒唐。”宋徽宗道:“你們二人都是昔日舊臣,可是朝廷的棟樑,怎麼因爲這麼一件小事竟然冤枉好人?”

蔡京衝着童貫一使眼色,童貫立刻明白,於是忙俯首道:“皇上教訓得是,奴才一時糊塗,萬望皇上開恩。”

蔡京道:“不,還是嚴懲我們吧。”

宋徽宗心裡想道:“他們畢竟是我身邊的人,還是不要過多責怪他們爲是。只是,他們讓朕錯辦了一個案子,朕的臉面何在?罪過需讓他二人承擔。”

因此想了想,宋徽宗咬咬牙,道:“蔡大人,你上次在何處閒養?這次陪着童大人一塊兒去吧。”

蔡女一聽此話。又是問道:“那那些在趙家和李家的下人們……”

“罪過大者殺!”宋徽宗拍案道:“論罪處置,朕絕不輕饒。”

蔡女聽了此話,方纔猶如渾身的氣全都一散而盡。

散盡內心之氣後,蔡女突然又覺得。自己的家人又要遭殃了。

回頭看看父親,蔡女眼淚難忍,又一次奪眶而出。

李清照和趙明誠二人相互一看,都是欣喜若驚,真沒想到。方纔還險些全家抄斬,這一次竟然能夠扭轉局面。

趙明誠看着蔡小姐,一心歡喜,想道:“我說的,蔡小姐知道真相,便一定會支持我們的。這下子好了!”

蔡京與童貫二人相互一視,都是陰沉下臉來。

童貫心裡想道:“這是我的失策,蔡家小姐明明已經與我的人說好了說話要向着我們這邊,卻沒想到會向着他們。

現在這個局勢,想扭轉也不可能了。乾脆認個慫,日後再行攀爬,再上來就是。”

沒過多久,這日下午,李清照和趙明誠二人一同去了刑部將李格非和陸德夫救了出來。

一見恩師,趙明誠滿臉慚愧,俯首行禮,卻被恩師給扶了起來。

李格非道:“趙公子不必多禮,今日之事老夫已經聽說了,若不是你。老夫可能就要受到非人待遇了。在牢中多虧晁大人及我元佑舊部打點,這才免了那些苛刻刑罰。”

李清照欣喜道:“爹爹無罪,本應該釋放,因此我二人並沒有什麼過多功勞。”

幾人大笑。一同回了李府。

以後幾日,皇上又下令,派人修復李趙兩家的損毀宅院,後又下令賜婚,聖旨寫着,宋徽宗只因看中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遠大胸懷以及飄逸文采。?這才答應賜他二人婚姻。?其實宋徽宗心裡想道:“李小姐才氣太過絕佳了,若召得進宮來,一來掩蓋我的才氣,二來陷入後宮之爭。這樣的女子,就不該我趙佶應得的,算了,不如賜婚,讓他二人百年好合,也是我的功德。”

其實宋徽宗還想着,自己辦了一個錯案子,令人家李趙兩家受了冤屈,自己若再霸佔李小姐,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因此思來想去,還是成人之美好了。

宋徽宗還說,恢復李格非趙挺之官位,恢復趙明誠陸德夫太學學生之位。隨即又定了日子。

日子一定,趙家人再無什麼話說,趙挺之心想:“若非人家李小姐的人緣,還有人家在朝中替老夫求情,只怕老夫要魂斷他鄉了。”

又想到自己家人已經將蔡家得罪透了,蔡家也要受到懲罰。自己若再與蔡家結親只怕不好。

因此無論如何,自己都不該再攔德甫的意願了。況且最重要的一點,聖上賜婚,誰敢不從?

因此趙家滿心歡喜地去李家提親。

李格非這幾個月看過來,心裡也明白了,趙公子絕非世俗小人,他與清照一起向皇上求情,得了這樣的好結果,自己高興,那對他二人的婚事自然沒有意見了,況且更加重要的一點,聖上賜婚,因此於情於理,自己覺不阻攔。

待趙家來提親,李格非一家人歡喜地接待趙家人,相互有了禮數,又定了日子,婚事近在眼前。

李清照心知日子已定,自然高興不已,可是一想到蔡小姐,她便於心不忍,真不知該如何感謝蔡小姐。自那日朝堂一別,自己就再也沒有見到過蔡小姐了。

心存感激與愧疚,李清照與趙明誠說了心裡話,二人一言即合,都以爲如此。

因此這日二人一同去了蔡府,見蔡小姐自門內向外行走。

李清照心裡想道:“趕早不如趕巧,快上前去說說纔是。”

因此大步向前,李清照喊道:“蔡小姐。”

幾人聞言,都尋聲看去,見李家小姐來了。蔡府的下人都垂頭怒目,而蔡女卻是自然一笑,幾步上前,與李小姐碰面。

趙明誠緊跟上來。

蔡女看他二人,不禁歡喜道:“祝福你二人了。”

李清照低頭含羞道:“都是託蔡小姐的福分。”

趙明誠也低頭道:“那日在朝堂之上,多虧了蔡小姐,要不然……”

蔡女搶話道:“可是趙公子叫雲兒去作證的嗎?”

趙明誠看看李小姐。又回頭,又低頭,道:“是,是明誠叫你去的。”

蔡女輕聲一笑。好似很無奈,卻又好似很贊同趙公子的做法,道:“雲兒當時受那公公讒言相迫,想着自己的父親,因此答應那公公。說一定向着家父與童大人說話。

可是,嘿嘿~”

蔡女啜泣一聲,道:“真理在眼前,誰人都難以扭曲的,雲兒若再扯謊,那豈不是爲家父更加了一層罪名嗎?

你們二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雲兒真誠祝福你們。”

話一說完,蔡女轉身欲走,卻被趙明誠攔道:“蔡小姐留步,蔡小姐這是要去……”

他見蔡小姐一身的正裝。想必要出遠門。

蔡女輕笑道:“雲兒出城,去別處參軍鎮守去了。日後有緣再見吧!

對了,趙公子,雲兒那些娶向下黃臉婆之詞,盡系氣話,還望切莫在意。”

趙明誠道:“我當然不會在意的,不會在意。”

蔡女再笑一聲,道:“那好,日後再見吧!”

話一說完,蔡女便大步遠去。

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互相一看。都覺內心一陣淒涼,久久之後,二人內心才稍稍平靜一些。

數日都過,終於到了娶親的日子。趙府大擺宴席,新舊黨人都去了,只因皇上對兩黨不偏不倚,因此兩黨矛盾暫緩,都是相顧而笑。

而李格非與趙挺之一見,也好似冰釋前嫌了。都是感嘆時光,又是爲後人高興。

酒席之上,李格非端酒過來,與正飲的晁補之道:“晁兄。”

晁補之也端酒相迎,道:“李兄。”

李格非道:“若非你親自出馬,替老夫求情,只怕後果更不堪啊。”

晁補之只與他碰杯,道:“李兄見外了,這點小事不足掛齒。最重要的還是李小姐和趙公子二人的功勞。”

李格非笑道:“晁兄客氣了,乾杯。”

晁補之卻不喝,低聲泣道:“若非東坡公仙逝,事情也成不了這個樣子。”

李格非也是低頭心酸,隨即又點頭道:“晁兄說得是。”

晁補之又是一舉杯,將酒飲盡。

李格非與之相互敬了幾杯,又何自己親友敬了酒。

趙府之中,衆人之前,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並排而立,相互一看,都是真心一笑,隨即都與衆人舉杯。

挨個行禮之後,趙明誠與李清照二人舉杯到陸德夫身前,陸德夫正飲,突然被人一拍肩膀提醒,這纔回過頭來,一看李小姐和趙兄舉杯過來,忙起身也舉杯道:“趙兄,這個,恭喜啊。”

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相顧而笑,都知陸兄情重義重,而且說話也有些好笑。

趙明誠道:“多謝陸兄那日去與明誠傳信,若非陸兄,明誠只怕就要和李小姐永遠相別了。”

陸德夫正色道:“哪裡的話,那是該去報信的時候,德夫豈能不去呢?”

李清照道:“這次在獄中,陸兄想必受了很多苦,清照在此還要多謝陸兄。”

陸德夫擺手道:“小小困難,不足掛齒。只是,李小姐對德夫的稱呼都改了嗎?”

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再相互一看,都不禁羞了起來,陸德夫卻是放肆大笑,道:“與君爲新婚,菟絲附女蘿。想必夫唱婦隨,這稱呼都要改了,也是自然的。”

趙明誠羞道:“陸兄還是快快飲了吧。”

李清照道:“清照先乾爲敬。”

話一出,李清照便昂首將酒一飲而盡,隨即痛快將酒杯在陸兄面前一晃悠,示意自己已經將酒喝乾了。

陸德夫見狀,先是一愣,隨即笑道:“那好,嫂嫂敬酒,德夫乾杯了。”

話一盡,陸德夫仰面飲盡杯中酒,隨即向旁邊人一拍,道:“張兄,你是不是也該祝賀祝賀?”

只見陸德夫身旁一個人躬身站了起來,舉着酒杯道:“趙兄,嫂子。”

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仔細一看,發現正是張汝舟。

李清照看到張公子,內心不免對他還有些愧疚,自己答應了人家卻又反悔,將人家拋棄了,因此面對張公子,雖然也是強顏歡笑,卻還是愧疚不已。

趙明誠笑道:“張兄,來,我們敬你一杯。”

話一出口,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已經將酒滿上了。

張汝舟立即笑道:“天賜良緣,趙兄與嫂嫂分而又合,實在是你們二人莫大的緣分,汝舟真心替你們高興啊,來,先乾杯。”

李清照雖然舉杯,卻還是在心裡想着自己如何對不起張公子的,因此羞意與愧疚之意一起上了心頭,只得勉強應對。

張汝舟笑道:“今日能看到趙兄迎娶才女進門,汝舟真的高興,因此再來一杯。祝福趙兄與趙嫂百年好合,朝暮共隨,日夜相伴。”

他話說得很是真誠,讓趙明誠與李清照二人都深感其意,都是含笑相對。

張汝舟又從一旁拿出一副畫來,道:“汝舟早些時候借的嫂子一幅畫,今日正好歸還。”

李清照一驚,將畫接過來,打開一看,原來是明誠與自己初見時的那副畫,畫中“郎才女貌,凝之道韞”字樣出現。

李清照驚訝,這纔想起來自己又將此畫借出去了,真的險些都給忘記了。

張汝舟道:“洛神賦圖是汝舟的一點心意,如今這幅畫物歸原主了。”

李清照欣喜道:“多謝張公子了。”

張汝舟道:“怎麼,還叫我張公子嗎?”

李清照看看趙明誠,這才改口道:“張兄。”

幾人大笑,又飲幾杯。

一日縱情歡樂,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與衆人喝得晃悠,真不知是真醉還是假醉。

李母與李清照淚意橫波,相互執手訴情。過了多時,漸漸日落夜臨,酒席散了,衆人都各回各處。

李清照晃悠着走過來,只聽皓月在前輕聲叫道:“小姐,這邊來。”

李清照尋聲快步過去,與皓月相會,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皓月笑道:“公子爺叫我在此守候,給小姐指路,房間就在那邊。”

李清照一看,不禁羞紅,道:“妹妹拿我取笑嗎?”

皓月道:“妹妹怎敢取笑小姐?趕快去吧,那邊就是。”

喜字當頭,正入李清照眼簾。紅紅顏色,令李清照心裡歡喜難忍。

第437章 再回家第270章 痛得現實(二)第443章 令又改第358章 惡病纏身第397章 重回京城第308章 因在何處第17章 談話第388章 不知所以第239章 暖消猜疑(二)第447章 甚憂愁第112章 互恨第三百已十一章 癡癡關懷第189章 撫琴第298章 回房相談第478章 盈盈笑語聲第462章 娘子好勸說第115章 猶豫第117章 晦澀第26章 拜訪第180章 誓言(一)第184章 要求第295章 鬥嘴又誇第463章 他鄉遇故知第470章 隨意春芳歇(一)第252章 果然噩運第236章 春日慶賀第439章 大限至(一)第449章 笑安然第95章 投機第194章 面聖第291章 罄竹難書(一)第72章 追來第136章 仇恨(二)第238章 暖消猜疑(一)第211章 無計亂心第216章 急盼郎君第395章 羅帶同心(一)第134章 再斥第356章 是喜是泣第74章 愧疚第484章 直言無畏懼第270章 痛得現實(二)第228章 紛紛揚揚第250章 臨危歡樂第135章 仇恨(一)第308章 因在何處第384章 又是勸慰第461章 天寒行路難第173章 到底第222章 如三秋兮第443章 令又改第210章 笑問何來第382章 以文會友(二)第49章 爭論(二)第284章 理辯勸教第356章 是喜是泣第244章 酒後真言(三)第24章 談心第136章 仇恨(二)第460章 歡喜送故友第291章 罄竹難書(一)第445章 定無罪第473章 隨意春芳歇(四)第222章 如三秋兮第83章 美言第401章 向來癡第476章 難爲人父母(二)第191章 何恨?第72章 追來第146章 盡興(一)第三百已十一章 癡癡關懷第340章 橫波冷目(一)第457章 溫柔真心意第211章 無計亂心第350章 時不待我第444章 再回心第361章 真語真幻(三)第428章 獨到處(一)第24章 談心第254章 來說“喜”事第194章 面聖第122章 緣滅?第217章 喜追笑趕第282章 熱淚奔騰第112章 互恨第110章 羞意第102章 比較(二)第395章 羅帶同心(一)第307章 難得糊塗第470章 隨意春芳歇(一)第327章 喂藥衷情第399章 雲兒來說第465章 最痛斷人腸(二)第203章 蜜語**第123章 緣由第231章 好生相勸第357章 誰寄錦書?第53章 五月第263章 家中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