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謀天下

——兩章合成一章——

……

華溫奇左右爲難。

副帥鄒吉坐不住了。

當初,他本來就是一個靠逢迎媚上而上位的臣子,在蒼國扶持了王涵寧當皇帝后,他帶領百萬大軍投靠,幫助王涵寧坐穩了皇位。

這次伐晉之戰,自知能力不足,所以自領了一個副帥的位置。

見過阮採蕊和魏國皇帝之後,心思就活絡開了。

繼續大戰?

復國?

鄒吉知道,不會有多少希望。

與虎謀皮,到時候恐怕是大夢一場。

華溫奇對晉國皇室忠心耿耿,一心想要復國,就算是不信,也會極力說服自己將信將疑。

鄒吉進言道:“寄希望於阮魏,無異於與虎謀皮,陛下已經投降了蒼國,軍中人心思歸,大將軍統兵對抗,豈不是與大勢違逆?”

“那該如何?”華溫奇也犯了難,嘆息了一聲,道:“國內糧食欠收,我晉軍的糧草供應也是阮魏兩國供給的,就算是撤兵,我等如何解決糧草問題?”

“不若……投降蒼軍?”

“什麼!你瘋了!”華溫奇瞪大了雙眼,喊道:“我們若是投降了蒼軍,晉國可就正完了!”

“那又如何。”鄒吉冷笑,道:“我們的糧草命運掐在阮魏的手裡,他日就算是戰勝了蒼國,只要兩國切斷我等的糧草,百萬大軍即潰,你以爲晉國還保得住?”

華溫奇沉默了,鄒吉說得沒錯,晉國看似有百萬大軍,其實非常的脆弱,在爾虞我詐的戰場上,阮魏兩國過河拆橋根本不足爲奇,只要斷了大軍的糧草,晉軍自潰。

要知道,百萬大軍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每天的消耗都足夠壓垮一個效果,唯有國力雄厚的大國,才能通過儲存的糧食,供給這麼一支大軍。

阮魏兩國現在需要百萬晉軍,自然是說得比什麼都好聽,到時候一旦打贏了蒼國,還會做這個冤大頭嗎?

翻臉,可以奪取晉國之地。

不翻臉,需要繼續供應大批的糧草。

兩者之間,相距之大,令人咂舌。

“那我們也不能投降蒼國……”華溫奇臉色爲難,還是覺得很不妥。

“爲何不能,陛下都已經投降了,接受現實做一個蒼國的侯爺,將軍難道還要殉國?”鄒吉反問道。

“這……”

“大將軍一片忠心,我等都知道,只是如今蒼國勢大,我等不如順應天下大勢,也讓天下暫息兵火,讓百姓休養生息。”

“天下百姓……呵呵……”

華溫奇無奈笑了兩聲,心裡並沒有什麼感覺。

所謂的百姓修養生息這一套說辭,真正的上層貴族是很少會信的。

在整個晉國,百姓是百姓,貴族是貴族,正統是正統,如果真的是爲百姓着想,那麼天下也就不會成爲今天這個樣子了。

華溫奇雖然在晉國民間具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上說,他並沒有多少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的心,他從小受到的貴族教育,也並不是什麼要愛惜百姓這一套,而是儘可能的取地,建功立業,維持家族的興盛。

“你且容我思慮一會兒,你先退下吧。”

華溫奇揮了揮手,讓鄒吉退下。

儘管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陣營的,但是華溫奇並不敢將真心話說出來,鄒吉已經有歸順蒼國的心思,這個時候與他的意見相左,要是讓對方洞悉了真意,可能會引起兵變。

說是兵變,其實並不是一句大話。

鄒吉的存在,就是晉國皇帝王涵寧用來限制他的,麾下統御着將近三十萬的直系兵馬,萬一爆發了兵變,將是一個極爲可怕的後果。

……

從晉城淪陷,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歸義軍和新軍就會師了。

這個速度,幾乎就是行軍的速度。

也就是說,這一路走來,歸義軍並未遭受什麼大規模的抵抗,只是先頭飛騎部隊,就全都給解決了。

自此,晉國雖然還有一些藩王尚且解決,但是大部分地區,都宣告了對蒼國的臣服。

晉國,一個昔日的霸主,就這麼猝然之間,滅亡了。

晉國的滅亡,是大禮王朝歷史的又一極端個案。

自楊沐穿越之後,蒼國陸陸續續進行了一系列的兼併戰爭,每滅一國,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更值得關注的是,每一國的戰爭都不是一次完結的,也有國破之後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權的國家,就算是楚國也是一番手段和計謀,最後興兵數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這才最終滅掉。

唯獨赫赫大邦的晉國,沒有一場真正的戰爭,便轟然瓦解了。

晉國的問題出在了哪裡?

論尚武傳統,晉國武風之盛絲毫不弱於阮國和魏國,論軍力,晉軍的規模長期保持在一百萬之上,堪稱強國之一,論兵士個人技能,更是名噪天下,再論歷史,那更是曾經的霸主,論財力,晉國有晉城這座天下名城,水運發達,平原衆多,直到亡國之時,國庫錢財依然充盈,依然富庶,論政情吏治,晉國也算是清明,論人才,除了蒼國之外,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與之比肩,就算是新興的阮國,識字人口也遠遠不及。

晉國的底蘊,可以說是諸國中數一數二的。

可是,就這樣一個大國,卻猝然滅亡了。

如此一個大國強國,最後的表現卻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究其原因,最大的問題便是晉國沒有認清自己的實力,也沒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貿然將國力投入到主戰場上,同時在過去這些年,恢復的過程中太依賴於蒼國,最終毫無還手之力。

唯其如此,便有了種種評判,種種答案。

接到前線的快報,楊沐堪堪瀏覽一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晉國如此,這一戰基本上可以說是塵埃落定了。

如果在這種形勢下,蒼國還能輸或者戰平,那就只有一個情況——前線的統帥昏了腦袋,讓聯軍給包了餃子。

唯其如此,蒼國還有可能將大好的優勢,憑空讓給了聯軍。

不過,此時的蒼國,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因爲就算是前線的軍隊敗了,聯軍也沒有足夠的國力,再對蒼國進逼。

要知道,如今的蒼國之大,已經變得超乎想象。

楚地、雲地、範地、莽地、晉地、康地……這一連串的地盤,再加上幾個附屬小國,可以說疆域之強大,戰略之縱深,絕對是超乎想象。

並且,這半年來,蒼國的朝廷也有指示,凡是吞併的地區,都要進行一系列的扶持舉措,還要培養起一支軍隊,作爲守軍。

整個國家的強大,早就和聯軍不是一個量級。

三國聯軍看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窮途末路,慢慢走上了絕境。

就在此時,沈安快步從殿外走了進來,一臉的眉飛色舞。

楊沐笑問道:“今天是怎麼了,如此高興。”

沈安連連比劃着:“哎呀!陛下不知呀,了不得了!現在城內敲鑼打鼓,都快要鬧翻天了!酒肆家家精光,國人還在嗷嗷叫!整個新蒼城鼓聲如雷,也虧得陛下在這深宮中,才能享受這份安逸喲!”

見素來只做事不說話的沈安如此興奮,楊沐便笑了:“你小子是說,城內已經鬧翻天了?”

“千真萬確!”

話音剛落,楊沐也頗有興致,道“走,我們去忘憂臺,叫上皇后和諸妃一起去觀賞,朕要與民同樂!”

與民同樂,這是楊沐一直以來的執政願景。 ωωω◆ttкan◆¢O

當年,蒼國還沒有

不到半個時辰,皇后便與諸妃子,一起到了紫宸殿,楊沐帶着她們,登上了忘憂臺。

自從開戰以來,楊沐已經很久沒有登上過忘憂臺了。

楊沐望了一下身邊的皇后,他記得皇后是經常來此地的,有的時候一待,就是一個下午。

他知道,皇后是在看皇宮以外的地方。

或者是說,她的心裡,心結還在。

畢竟,這座新蒼城觀景臺,是整個城內最高的地方,而且還不是高一點點,被取名忘憂,賦予了很多的含義。

“想做,就去做吧。”楊沐撇過頭看着她,說道。

“啊?”

皇后一時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道:“真的可以走嗎?”

“走吧,不然你不會甘心。正巧,現在錦衣衛也都已經滲透過去了,你去了也有個照應。”楊沐說道。

皇后詫異的撇過頭,道:“錦衣衛也滲透過去了?”

楊沐嘆了一口氣,道:“遠比你想象中的要複雜,等下有幾份文書,給你看下。”

皇后點了點頭,便將頭依偎在楊沐的懷裡,靜靜的眺望遠方。

在楊沐的授意下,宮中傳出消息,說皇帝陛下與民同樂,已經登上了忘憂臺,遠遠觀看大家的慶典。

很快,城中更爲沸騰了。

在一片沸騰之中,百姓們紛紛朝着忘憂臺的方向跪拜,山呼萬歲。

這一切,被楊沐等人站在忘憂臺上,用望遠鏡看得清清楚楚。

天意?

民意?

已經說不清楚了。

一直到深夜,慶典還沒有結束。

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果然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爲何雲國被滅,國不沸騰?

範國被滅,國不沸騰?

偏偏晉國被滅之後,舉國歡騰?

這,便是因爲國內的有識之士衆多的緣故。

……

深夜,左丞相府。

孔尚賢獨自小酌,望着橘紅的燈火,一眼不發。

他已經清晰地看到了泱泱蒼國面臨的新抉擇。

首先,依陛下的強毅秉性與超凡膽略,以及萬事力求創新的爲政之風,絕不會在一統天下之後走老路,滿足於做一個諸侯朝貢的天子。

其次,天下潮流與天下民心,也不容再有分封舊制,天下各地都已經開發完畢,蒼國的郡縣之制完美無缺,也被許多的國家所模仿。

再則,多年來皇帝陛下與諸多決事大臣會商大事,涉及未來天下至少有一個共識是明確的,蒼國必然結束數百年戰亂。

既然如此,新路何在?

重新架構天下文明的宏圖何在?

立即就凸顯出一個無法迴避,也不容蒼國和天下回避的巨大難題。

在加上,如今的其餘幾大王朝,還對大禮王朝虎視眈眈,若是蒼國建立起了一個大蒼王朝,能保永享太平?

蒼國一統天下,他這個丞相,就不僅僅是蒼國的丞相,而是一統天下的大蒼王朝的丞相,是天下立制的主要所在……每每想到此處,他便奮激不能自已。

身爲一個讀書人,他比很多人都幸運,能夠遇到一個明君,遇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

他孔尚賢,將與皇帝陛下共創新的文明,開萬世之基業,如此功績,如浩浩江河傳之不朽。

此等功業,可遇而不可求也,夫復何言!

就此,他就根據過去與皇帝陛下所討論的,融入一些學子的思想,奮筆疾書,寫下了本奏摺。

第二日,楊沐在案頭,就看到了。

良久默然,楊沐一拍掌高聲道:“舉綱張目,大開茅塞!”

孔尚賢笑道:“陛下,此乃廟堂歷年共識,臣歸總整理而已。臣已草成上書一卷,供陛下決斷。”

楊沐頗具意味地笑了:“愛卿已經如此急不可耐了嗎?”

孔尚賢淡淡一笑道:“陛下,此中尚未包括目下該當立即着手的幾件大事。”

楊沐說道:“當務之急,也是開手之事,正巧今日風和日麗,正當與你痛飲一番。”

叫來了御酒,二人便在殿內大喝。

兩人對飲了三大爵,孔尚賢便說起了開手三件大事。

封賞功臣將士。

撫慰蒼國民衆。

安定天下人心。

楊沐點點頭,欣然認可。

不一會兒,君臣兩人開始探討起來,如何的制定其中的具體方略。

一個下午,君臣便寫了一個書冊。

楊沐的決斷很明確,要求各地大臣一月之內思謀諸事應對,在十月末行大朝會議決,確定文武百官、將士臣民、各國人士於一統天下之功績。

並且,擬定封賞詔書,籌劃朝會大行封賞。

這件事非同小可,既是激勵朝野的喜慶盛事,又是撫慰天下人士的安定民心長策。

更要緊的是,這是一樁繁劇而縝密的事務,牽涉面之多幾乎涉及所有臣民,尤其也包括了那些剛吞併的地盤,例如晉國之類的。

要在一月之內備細列出卻是談何容易?

然則,對此大事,孔尚賢沒有絲毫的畏難之心,立即全副身心地撲了上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a

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336章 族議第392章 矛盾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541章 炮彈?天雷?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219章 大結局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611章 準備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49章 接收降卒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328章 圍城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512章 撤退吧?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197章 諸國伐魏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52章 罪俘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576章 欲取晉第22章 巡視軍營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118章 出征!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361章 給天子一個教訓第224章 佈局和變化第67章 太極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281章 對策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93章 吮吸毒素第291章 賭注第97章 宮禁之變第209章 生擒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28章 圍城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227章 拖油瓶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355章 敗露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7章 腐朽的世界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271章 毀約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179章 麒麟軍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32章 魚得水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291章 賭注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199章 伏兵第254章 預備役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545章 反應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39章 初次交戰第29章 顧接不暇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565章 士氣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446章 交易(上)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449章 點醒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