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端王使蒼

反而,蒼國有能力滅掉楚國和雲國,接下來也有能力,一一滅掉其餘的五國。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

蒼國有能力滅掉其餘的五國!

要是放在這之前,這句話說得難免有些底氣不足,畢竟這次滅楚國和雲國,都不是因爲蒼國的實力強大,而是各種各樣的原因。

譬如,楚國的滅亡是因爲楚國當時遭受了多國的攻擊,楚皇熊敏訥被蒼國扣押,更是遭到了屈丹那種內奸的算計,楚國這才一步步的走向滅亡。

雲國,也是因爲之前和楚國的主力大軍決戰,損耗了太多的兵力,加之內耗嚴重,這才被蒼國有機可趁,所謂的重騎兵覆滅一戰,也只是一個因素,並不是決定性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楚國和雲國的滅亡,其實都不是真正被蒼國推翻的,是蒼國給予了最後一擊,趁勢滅掉了。

就像是當初的吳國,也不是被楚國滅掉,而是實在不堪重負,一旦承受不住了,就全面潰退,毫無抵抗之力。

目前,蒼國的眼光必須要從前線戰場抽離出來,如果只是一味的戰爭,那就是窮兵黷武,只會埋頭打仗的傻子。

這一戰取得的優勢,必須擴大到邦交上來!

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做了這麼多次的勝利者,楊沐早就摸清了邦交那一套,本來各國都是派遣先鋒大軍,全力在調配大軍,接下來對蒼國投入更大的兵力,但是經過這一次,玄武軍團以碾壓之勢擊敗三國大軍,等於完全打亂了各國的節奏。

就拿阮國來打比方,之前陸續有五十萬大軍抵達王畿之地,如果一直保持優勢的話,再在國內籌措五十萬軍隊和糧草,就可以達到百萬大軍。

……

百萬大軍!

一旦軍隊達到百萬級,量變就會引發質變。

就算是有紅衣大炮助威,分散駐紮的百萬大軍,仍然能給玄武軍重重一擊。

再加上其餘的兩隊……蒼國能不能夠承受得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在不同了,即便是阮國再調派五十萬大軍過來,頂多也就恢復到之前的水品,兵力優勢蕩然無存。

接下來,就是在朝堂上掰手腕了。

楊沐讓外交部做好準備,估計過些天,就會有各國的使臣前來。

目的,自然是談戰事了,拖延一下時間,爲幾個國家之後的戰事做準備。

畢竟,調集大軍和後勤,是一件極爲麻煩緩慢的事。

事到如今,蒼國與其餘各國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這是最基礎的利益之爭,國運之爭,死生存亡之爭,或許短期內可能會議和,但是長久來看,只要蒼國一日有一統天下之心,就不可能真的有和平的一天。

……

淇水大戰,天下震動。

就猶如一場地震,讓諸國的腦袋都發懵了。

八十萬大軍,又敗了?

天雷?

雖然,最後所有人都明白,所謂的天雷只是蒼國的一種新式武器,但是更是因此,讓各國更加的恐慌。

掌握有如此神器,蒼軍豈不是所向披靡?

蒼國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爲什麼每次都有新武器出現!

這讓各國很絕望呀!

與之前的重騎兵不同的是,紅衣大炮是在軍隊之後發射,只是一發發炮彈爆炸,對於諸國來說十分的陌生,也不知道什麼射程之類的,全當蒼軍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

阮國女帝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的臉色都是黑的。

魏國皇帝的臉色,也不是黑的。

晉國皇帝,也差不多。

甚至是,莽國皇帝直接從龍椅上跌了下來,一下子坐不起來。

真的是,完全出乎意料呀!

這段時間,莽國大軍一直在與青龍軍團對抗,雙方僵持不下,莽國皇帝就盼着三國的大軍能夠擊敗玄武軍團,迫使青龍軍團回援,沒想到這一戰,玄武軍團竟然大勝,擊敗了三國聯軍!

就連阮阜寧都被生擒了!

這樣一來,莽國豈不是要一國之力,面對青龍軍團?

要知道,自從雲國投降以後,青龍軍團的三十萬支援軍,就返回與本部匯合,過去的幾個月裡,青龍軍團雖然一直有損耗,但是也得到了國內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現在基本上是滿編狀態。

六十萬青龍軍,大部分都在進攻莽國,這讓莽國邊境壓力大增,只能死死支撐,欲哭無淚。

如果到時候,青龍軍團也裝備了那種恐怖的新式武器,莽國哪裡還有抵抗之力?

莽國,危在旦夕!

第一時間,莽國皇帝派出了使臣,前往蒼國求和!

……

十一月初七,阮國的使臣阮阜端,也就是端王,抵達了蒼國。

阮國通往蒼國,倘若是走水路,其實並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日,只不過這段時間兩國大戰,大運河處於一個封鎖的狀態,而如今,作爲一個王爺出使蒼國,他自然能夠享受到乘船的便利。

有國書在手,他還算是有些底氣。

畢竟,阮國也是當今兩大國之一呀。

雖然沒有蒼國強大,但是畢竟蒼國目前面對的,是五國共伐。

前線將士兵敗於新式武器之手,他也有所耳聞,但是就算是別人描述得再怎麼厲害,把炮彈的威力給吹上天了,他也不怎麼信。

在他的心裡,還是相信眼見爲實。

當初,不也把重騎兵給吹上天了麼?

如今看來,也不過爾爾嘛。

通過大運河,僅僅是十來天的功夫,他就進入了蒼國的境內,同時也遇到了蒼國封鎖河面的船隊。

蒼國暫時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水軍,與其說是水軍,倒不如說是安置在船隻上的漕運監管人員,主要只負責檢查來往船隊是否夾帶違禁之物,順便也防止走私。

在發生戰爭的時候,順便監管一下有沒有敵方的水軍襲擊。

正因爲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水軍,因此這些蒼國船隻在某些地上難免不盡人意,讓阮阜端的心裡很是放心,畢竟之前他聽說過運兵船的事,如今看來,蒼國也就只是有一些速度快一些運兵船而已。

聽着端王在那喋喋不休地評價蒼國,副使孫叔昂的心裡,難免有些尷尬。

也很想勸一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wWW _tt kan _¢ o

a

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583章 阮軍敗第131章 投石車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141章 馳援?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150章 獻美人第82章 賣個人情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224章 佈局和變化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68章 補償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469章 接見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50章 慰問傷兵第335章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238章 湯餅第464章 碾壓二第578章 中計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178章 騎兵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190章 怠慢第1章 我是皇帝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254章 預備役第463章 碾壓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39章 初次交戰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373章 懲罰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489章 楚瓊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322章 重新出發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595章 阮貴妃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199章 伏兵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96章 民間反應第370章 閱兵進行時(二)第247章 合議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119章 襲營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424章 競拍第32章 魚得水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138章 決戰開啓第30章 談判結盟第383章 大蒼幣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484章 抉擇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56章 天降奇兵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241章 化民三郡第238章 湯餅第46章 夜襲之前第503章 戰書第78章 君臣討論第311章 不對勁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444章 提審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224章 佈局和變化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89章 楚瓊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35章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