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魏晉會師

晉國的接連取勝,極大的刺激了其餘的幾個國家。

自從阮國增兵挺進之後,魏國和莽國也加大的了行動,積極往王畿之地匯合。

似乎,只要攻破了王畿之地,就算是攻破了蒼國一般。

誠然,新蒼城的位置離王畿之地不遠沒錯,距離禮城不遠也是事實,但是真的攻破了禮城,新蒼城就指日可待,蒼國就要滅國了麼?

要知道,新蒼城的北方,可是有玄武軍團駐守的。

而在此之前,放任晉國大軍一路南下,也並非是蒼國大軍打不過,而是玄武軍團故意放水,吸引諸國的兵力。

畢竟,打仗要先挑軟柿子捏,諸國都知道這個道理,就比如阮國和莽國,如果不是看到晉國取得了如此的戰果,從而將兵力派來的話,那麼極有可能先選擇攻佔楚國之地。

這當然是蒼國無法容忍的。

因爲,自從熊敏訥被毒殺,楚國遺族失去了最大的聯合可能之後,復辟的可能性降到了極低,哪怕是流亡阮國的那些楚國所謂的正統,不過是小丑三兩隻而已,並不被楚人所認同。

加之這幾個月來,蒼國加大了對楚地的投入,有意培養民衆的意識,打地主,分田地,平冤獄,每一項都深入人心,然後又任命了楚地的官員,打消百姓們的心理防備,所以現在即便是楚地本土的百姓,也漸漸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並且成爲蒼國政權的捍衛者。

假以時日,楚地就是蒼國不可分割,極爲重要的一部分。

如此一塊肥肉,當然不會在還沒叼牢靠的時候,就讓諸國來爭搶。

在土地上,蒼國奉行的,一直都是先自己佔領,徹底的同化之後,然後再拿出來打仗的方式。

這是一種先得民心再打仗的方法,與各國奉行的打壓盤剝吞噬的方法有着本質的區別。

所以,楊沐與幾個主要大臣商議,決定先將各國的軍隊往蒼國本土引導,減輕青龍軍團的壓力,等到雲國滅亡,楚地更進一步的消化後,再開啓全面戰爭。

再一個戰略意圖就是,等到晉隊南下後,北方的玄武軍團正好可以將晉軍的後路切斷。

九月,阮國和魏國的軍隊果真上當了,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前往王畿之地。

與此同時,蒼國的軍隊並不在邊疆設防,讓晉國的軍長驅直入。

漸漸的,晉軍大將唐穆就發現不對勁了。

怎麼……自己的後路被堵了?

原來,就在八月末,玄武軍團開始了進逼,直接攻佔了邊疆上原本屬於蒼國的關隘!

這就相當於,進入到蒼國的三十萬晉軍,進入了無援的境地。

要麼,繼續進逼蒼地,促使玄武軍團回援。

要麼,只能後撤。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向魏國和阮國求援,共享糧草補給,只是這樣一來,接下里的戰爭,這三十萬晉軍就只能是聽命於阮國和魏國了。

攻佔的城池,晉國能分到的也極爲有限。

唐穆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選擇後者。

畢竟,這是風險最小的一個。

幾乎不用任何懷疑,受到十幾年前伐晉之戰的教訓,阮國和魏國一定會站在整個聯盟的角度去考慮,答應收留他們。

於是,就在九月中旬,晉軍與魏軍會使。

這兩個十幾年前,經歷一場生死大戰的國家,如今卻成了盟友,麾下的軍隊也成了盟軍。

對魏國而言,晉國與阮國不同。

雖然,在那一場伐魏之戰中,阮國也有參與,並且侵佔了魏國的大片土地,但是歸根結底阮國只是一個響應號召的小弟,罪魁禍首還是晉國。

雖說,經過伐晉之戰,魏國已經從晉國的手中,奪回了失地,但是國力大損,實力不再卻是不爭的事實。

二十年前,晉國、魏國、楚國,爲天下三強。

二十年後的今天,晉國衰落,魏國一蹶不振,楚國更是已經滅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強大的蒼國,引領其餘諸國共同對抗蒼國的阮國。

格局的變更,就是從那一次晉城會盟,晉國興兵攻打魏國開始的。

所以,魏國人可以放下對阮國的仇恨,但是始終對晉國懷有敵意。

比如,在唐穆率領中軍與魏軍會師的時候,就遭到了魏軍將士的冷嘲熱諷,雖然表面上按規矩接待,但是其實也存在着極大的利用之心。

譬如,攻打禮城的指揮權,直接被魏軍給剝奪了。

唐穆雖然沒有辦法,但是也只能認下。

最終,魏晉大軍會盟。

魏軍大將公孫止,又指揮麾下的部隊,強攻了禮城兩日。

由於低估了禮城的防禦能力,儘管當日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很多士卒爬上了城牆,但是考慮到天色已經晚了,公孫止仍是決定暫時撤兵,迴歸大營。

回到大營後,他派人將晉隊的主將唐穆請到了帥帳。

唐穆此人,論帶兵的能力,可以說是不上不下,但卻是晉國皇帝的老丈人,所以這些年在晉國的軍中混得還可以,頗受晉國皇帝的器重。

片刻後,唐穆孤身而來,在帥帳面見公孫止。

“唐穆見過公孫大將軍。”

“唐穆將軍。”

在相互見禮之後,公孫止邀請唐穆在帳內坐下,微帶嘆息地說道:“我早知禮城不好攻打,不曾想竟是如此棘手,蒼國的守城力量,也名不虛傳……今日的戰事,唐穆將軍想必也看到了,不知有何破城良策?”

唐穆訕訕一笑,說道:“禮城原本是天子王畿之都城,城防自然牢固,加之被蒼軍改造,早已不是尋常關隘可比,一時之間,本將也想不出什麼破城的計策。”

他這話倒也是實話,唐穆並非是什麼軍事奇才,用兵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從帶領晉軍南下開始,之所以能夠長驅直入都是蒼國沒有認真抵抗的原因,並非是晉軍的非凡戰鬥能力,更非是他的領兵才能。

如果他早有破城的計策,也不會等到現在還沒攻破,以至於抽不出兵力回援後方關隘,走到與魏軍結盟的這一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241章 化民三郡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432章 遷都影響第357章 熱鬧的蒼城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335章第15章 政令推行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84章 微服私訪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444章 提審第463章 碾壓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96章 民間反應第197章 諸國伐魏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590章 東巡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588章 滅魏第17章 三王進宮第347章 大朝會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75章 巡視工部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190章 怠慢第77章 鄭康的書信第69章 小鳥醫人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149章 貧民窟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0章 談判結盟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463章 碾壓第119章 襲營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426章 六十億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578章 中計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85章 落魄母子第383章 大蒼幣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610章 抵達第440章 廢天子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141章 馳援?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403章 唐艾的計謀第494章 投降共識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79章 毒瘤第366章 大閱兵第167章 《寓言故事》第二卷第476章 爭辯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373章 懲罰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167章 《寓言故事》第二卷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4章 城門戰局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603章 太年輕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51章 奔襲糧草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597章 入侵第510章 塔防?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27章 頭腦風暴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205章 決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