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投降共識

在此之前,楚城裡面一直盛傳蒼國大軍即將攻打楚城的消息。

雖然引起了一些人的緊張,但是並未到恐慌的地步。

特別是世家門閥和貴族,並沒有多少緊迫感。

因爲,在大家的印象中,楚國的強大足以應付幾國的圍攻,遼闊的疆域之中,充滿着大大小小的關卡,有着十分龐大的府兵,就算是再怎麼不濟,楚國也至少能夠組織起一場大仗。

這在過去,楚國與吳國的爭鬥中,並不少見,楚國也輸過戰事,但是到了最後,楚國每一次都能夠挺過難關,將敵軍擊敗,從未有哪一路軍隊能夠深入到楚國的腹地。

就算是到了最壞的一步,這裡畢竟是楚國的皇都,最起碼會有勤王大軍吧?

所以,一直以來,楚城在楚國的世家貴族心中,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

從去年開始,楚國各地的貴族紛紛往其餘的國家轉移財富,但是無論怎麼樣,根基都是在楚城中的,一些小的家族沒有往外邦轉移財富的能力,便將家族財富大肆轉移到楚城,等於是與皇族共存亡。

但是,今天的大軍圍城,狠狠地給了他們一巴掌。

爲何?

整個楚城中,無論是皇族還是貴族,都沒有在事先收到任何蒼軍前來圍城的風吹草動。

沒有一點準備!

甚至,逃都沒來得及逃!

這是讓城內的諸多貴族最爲惱火的地方,楚城保不住了可以,大不了帶着家族中人,趁着大戰沒有開始之前撤離,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可是,一點風吹草動都沒有,就十分讓人措手不及,整個家族的主要成員,都被圍困在了城中。

勤王大軍呢?

禁衛軍呢?

就算是真如傳言那樣,楚國已經被蒼**隊攔腰切斷,勤王大軍聚集不起來。

但是,城外不是還有幾萬勤王軍和十幾萬禁衛軍麼?

怎麼沒有一點動靜?

搞什麼鬼!

難道,禁衛軍和勤王軍,那十幾二十萬人,被蒼**隊一聲不響的,就給解決了麼?

荒唐!

不可能!

當然,這些在楚國人看來,十分不可思議的事且反常的事,在蒼軍的眼裡,都十分正常。

這不能怪楚國的軍隊反應慢,而是運兵船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快到駐紮在城外的禁衛軍,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已經是船隊抵達的時候。

事實上,蒼軍的船隊開動,大軍出發的時候,楚國的暗探就已經有人快馬加鞭,往楚城遞消息了。

但是,湯樑城距離楚城有一百多裡,運兵船的速度比馬匹的速度還要快!

再加上,那些暗探在半路上,要避開蒼軍佈置的暗探,這個要耗費不少的時間,所以一來二去,竟然被船隊甩在了後面。

匪夷所思!

楚國做夢也沒想到,當初下定巨大的決心,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即便是民怨沸騰也在所不惜,開鑿出來的一條大運河,還沒看到利國利民的好處,竟然成了滅亡自己的毒藥!

楚國皇宮中,王公貴族匯聚,皆是垂頭喪氣,惶惶不安。

熊武也坐不住龍椅,在丹陛上來回踱步,驚慌不定。

八位王爺也是坐立不安,一個個黑着臉不說話。

誰能想到,幾日前那個叫做楚瓊的蒼國使臣說的話,竟然這麼快就應驗了。

楚國怎麼了?

怎麼一夕之間,形勢變得這麼糟糕,到了滅國的邊緣?

過去那個強大的楚國呢?

還是說,過去的強大都只是假象?

世家貴族的家主們,都紛紛不說話。

今年以來,身體一直很不好的老丞相賈毅,坐在一張椅子上,喘着粗氣。

蒼軍兵臨城下,看這人數一直在源源不斷的增加,少說也得有幾十萬,楚城如何守?

各地的勤王大軍是沒有什麼指望了,有戰鬥力早就調派都了邊疆,其餘的零散軍隊,在羣龍無首的情況下,也聚集不起來。

楚國皇都,已經山窮水盡了。

蒼軍一向是以戰械攻城著稱,楚城內外雖然還有將近二十萬大軍,但是在調派不一,沒有統一協調的情況下,很難做到裡應外合,特別是城內的守軍只有五萬多,力量差距太過懸殊,根本沒有一絲贏的機會。

“陛下,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了麼?”懷王捋了捋鬍鬚,嘆氣道。

“朕……能用的辦法都用了,若是在邊疆好好應付,可是蒼軍深入到了腹地,又掌握了南北樞紐,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沒有了西境的消息,勤王詔令也發不出去……”

熊武越是說,就越是來氣。

這皇帝好歹也當了幾個月了,就沒有過一天舒心日子,簡直是太窩囊了。

如今,楚城被圍困,滿朝文武想不出一個應對之策!

楚國,只有亡國一途。

“陛下,不如……投降吧……”

驀然,一聲細小的聲音,如同平地一聲驚雷,在大殿中飄蕩。

靜,安靜。

死寂一般的安靜。

氣氛詭異得可怕!

投降!

這兩個字,可謂是道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

但是,這種關鍵的時刻,皇帝沒有說要投降,誰敢提這兩個字?

故而,哪怕是在場有許多大官,有許多大家族的家主在,但是都緘口不言,沒人敢說投降。

驀然有人說出了這兩個字,便讓很多人送了一口氣。

投降,便意味着有機會活命。

楚國淪落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投降是明哲保身的最佳途徑。

熊武的目光一動,便看到了坐在中間的一個年輕人。

宇王!

這是他的皇弟,也是八王之一,前幾天在大殿中,面對楚瓊的羞辱,是他的反應最爲激烈,而且還請求皇帝,將楚瓊拖出去斬首。

沒想到,這樣一個十分激烈地牴觸投降的人,在嚐到大難臨頭的緊迫滋味後,竟然首先提出投降。

實在是讓人意外。

熊武心裡冷笑:“看來,之前有投降之心並不是因爲朕懦弱,而是識時務,這些王公大臣,又能好到哪去呢?”

心裡的壓力略微減輕,熊武的心裡也好受了一點,當投降變得不可恥之後,他的心裡也就沒有束縛。

“既然如此,朕就派人去溝通吧,儘量保全我大楚的宗廟與諸位的利益。”熊武緩緩道。

3

第207章 敗逃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31章 奇人軍師第291章 賭注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565章 士氣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6章 夜襲之前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138章 決戰開啓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42章 收服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87章 談條件第610章 抵達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503章 戰書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271章 毀約第476章 爭辯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387章 談條件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533章 臨戰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7章 偷窺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58章 商議戰略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353章 阮採蕊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469章 接見第353章 阮採蕊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75章 巡視工部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76章 鍊鋼法第510章 塔防?第119章 襲營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79章 毒瘤第464章 碾壓二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57章 偷窺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263章 暗棋第288章 諸國態度第442章 天子璽第193章 軟禁?第352章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414章 應對第561章 紙鈔的陰謀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323章 伊水倉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543章 神威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397章第282章 蒼國主導會盟第107章 君臣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