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雲國變故

本地人的自治,人脈和關係迅速傳播,又有蒼國的承認,一層層的利益關係,讓蒼邵聯軍的後方固若金湯。

這個方法,被在楚國的北部的朱雀軍團,也廣泛地使用。

畢竟一脈相承,運用起來非常的嫺熟,得心應手。

由於朱雀軍團的推進速度相比較而言比較慢,所以後方更爲紮實,一邊攻打城池,一邊消化掉城池。

但是,到了十二月,兩路大軍紛紛感覺到有些吃力了。

爲何?

人不一樣了。

楚國的北境,其實大多是一些楚國近年來吞併的地方,譬如天子王畿,以及一些小國。

對於那些二三十歲的人來說,很清楚的記得自己的故國,也就是說並不是很在乎自己的楚人身份,沒有多少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爲蒼國的子民後能夠生活得更好,那麼就認自己是蒼國人,歸順了蒼軍之後,沒有一點心理壓力,也不用在乎周圍人的眼光。

反正大家都以加入義軍爲榮,爲即將能成爲蒼國的百姓而高興。

但是,越是到了楚國的腹地,就越是不一樣了。

就比如靠近大運河的湯樑城。

湯樑城,是楚國中部一座有名的大城,人口逼近五十萬,是連接楚國中部和北部的樞紐,大運河開鑿之後,它的作用更加的明顯了。

掌控了這座城,再派軍北上,掌控了大運河沿岸的城池以及港口,就等於直接與蒼國相連,一條非常方便的後勤通道,蒼國就能夠從本土,迅速的投放兵力。

但是很明顯的,在攻破城池之後,青龍軍團能夠感覺到,那些百姓看他們的眼神不一樣。

雖然,自己這邊的軍紀仍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那些楚國的百姓,仍然不敢靠近,不敢出門,從軍隊一進城之後,他們就躲得遠遠的,戒備十足。

發出了安民檄文許久,仍然不見什麼成效。

接連幾天,湯樑城的氣氛都很低沉,若非什麼要緊的事,幾乎看不到老百姓上街。

這與之前佔領的那些城池,完全不一樣。

這裡的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楚人。

對於自己楚人身份的認同感,是非常強烈的。

在他們的眼中,蒼軍就是入侵者。

甚至,有一些百姓組織起義軍,以遊擊的形式,騷擾夜晚巡邏的蒼軍。

徵召義軍的檄文發出去幾天了,報名者仍然寥寥,且大多是一些過去受貴族壓迫,對楚國和周圍環境充滿仇恨和敵意的人。

這樣的人,哪怕是蒼軍再缺人手,也是不敢交付大任的。

無奈,湯樑城這樣的城池太重要了,衛忠全不敢大意,只能是留下兩萬邵軍,再加上三千青龍軍,負責據守此地。

無獨有偶,在楚國東北部的朱雀軍團,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

於是,這個推進速度,都慢了很多。

而在臨近年關的時候,沉寂了許久的範國,似乎不甘弱小,也出兵三十萬,進攻楚國的西南境。

四國圍楚!

楚國已經無力再戰,城池淪陷的消息,從四面八方,每天像是雪花片一樣,飛進楚國皇宮。

……

另一邊,阮國。

好不容易,阮採蕊說服了朝臣與三王,對蒼國用兵。

最後經過各方層層妥協和考量,決定蒼國對雲隊發起進攻之日,就是阮國大軍挺進楚國,與蒼軍決一雌雄,再聯盟各國合力伐蒼之時。

但是,噩耗緊隨而來。

雲國皇帝病重!

這一次,不是之前對外聲稱的病重。

那是一個藉口,對楚國用兵的藉口。

但是這一次是真的,當着所有大臣和百姓的面,皇帝在祭天大典的時候,大口嘔血。

前線。

連接兩封密書,大將軍孟火的脊樑骨發涼了。

數日之前,他的族弟發來一封家書,說皇帝陛下祭天之後,會御駕親征,爲前線將士鼓氣,當下國中大局妥當,皇帝陛下雖然有小風寒,但是一切都不礙事。

在密書最後,族弟還特地提了一句,皇帝陛下欲要在此次大戰中,選取幾位皇子中,最有開拓之心,各方面都優秀的皇子,作爲儲君。

孟火敏銳過人,立即從這封突兀而含混的密信中,嗅到了一股不尋常的氣息。

沒有片刻猶豫,他立即來到了大皇子云毅所在的軍帳。

自從大戰以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是兩位血統尊貴的單純的皇子,而已經成爲皇帝下詔正式任命的監軍大臣了。

在雲國,大將出徵或駐屯的常態,都是僅僅受命於君王兵符的獨立將權制。

也就是說,主將一旦受命於君王而拜領兵符,其統軍號令權是不受干預的,軍中所有將士吏員都無一例外的是統兵主將的屬員,都得無條件服從主將號令。

其時,監軍之職完全是因人而異的臨時職司,在雲國是極少設置的。

大皇子能夠成爲監軍,和二皇子一樣,都是皇帝考校的一種方式。

實際上,就是看二人在大戰中的表現。

同時,向全國昭示對兩位皇子的信任。

孟火深解皇帝意蘊,大皇子更體察父皇苦心,所以自從大戰以來,兩人的配合是非常好的,既沒有絲毫影響軍事號令,更沒有任何的齟齬發生。

唯一的不同,只是大皇子的軍帳變成了監軍行轅,格局與孟火這個大將軍的帥帳一般宏闊罷了了。

雖然如此,孟火在看了書信後,還是有些憂心忡忡。

他的憂慮,不在大戰本身,而在時局的變化。

自大軍次次勝利,大皇子再也沒有了既往的飛揚激發,再也沒有了當初的膽魄與鋒銳,那個剛毅武勇信人奮士的大皇子,似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孟火與將士們所看到的,是一個深居簡出鬱悶終日且對軍政大事不聞不問的大皇子。

有幾次,孟火有意稟報,可大皇子每次都在伏案讀書。

孟火深知大皇子心病,卻又無法明徹說開。

其間顧忌,是必然地要牽涉皇帝。

牽涉到二皇子。

孟火縱然心明如鏡,也深恐越說越說不清。

畢竟,他是大將軍,皇家的事,不是他能干預的。

蒼國佔據楚國中部。

雲國勝利,但是騎兵卻被一下子重創。

信息不對稱,給雲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第377章 工業城第25章 全盤否定第291章 賭注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131章 投石車第522章 父與子第446章 交易(上)第82章 賣個人情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496章 破城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351章 生氣了第11章 戰爭賠償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137章 座上賓與階下囚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34章 再次沸騰!第323章 伊水倉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87章 原因第137章 座上賓與階下囚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305章 造船第291章 賭注第92章 妙曦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607章 大慶薨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85章 落魄母子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180章 炎國第281章 對策第308章 成功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335章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77章 鄭康的書信第136章 局勢大變第77章 鄭康的書信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518章 火藥?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92章 妙曦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561章 紙鈔的陰謀第336章 族議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73章 怎麼是你!第361章 給天子一個教訓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19章 大結局第387章 談條件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219章 大結局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506章 激烈碰撞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89章 貪腐問題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32章 魚得水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