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參觀新都

“帶朕入城參觀參觀。”

楊沐笑着說道,他就像是一個即將步入景區的遊客,對一切都非常的好奇。

在一干人馬的簇擁下,他踏上了城區的主街。

這一條十里長街,街道十分的寬敞,十餘丈寬,兩側還有樹木和花壇,地面一律是青石板或者水泥撲路,十分的整潔。

值得一提的是,楊沐敏銳的發現,城中還有一套十分強大的排污排水系統,下雨天的時候,可以保證城市街道乾乾淨淨。

街道的兩旁,是一排排整齊的店鋪,後面再是居民住房,以及辦公司署。

而且,由於水泥的使用,街道兩側的樓房,普遍都在三層以上,僅僅是這一點,就比其餘的那些國家的皇都,要豪華得多。

步入皇宮,楊沐纔是真正地發現,自己未來住的地方,有多恢弘大氣,有多華貴萬千了。

在楊沐的眼裡,這座皇宮既有印象中故宮的規模和厚重,又有西式的寬敞與巍峨,與它比起來,自己原來住的那個皇宮,簡直是弱爆了,要不是一幫人前呼後擁,手握整個大蒼國的權柄,此時的他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活脫脫一個沒見識的鄉下人進城。

在格局上,這座新的皇宮倒是跟蒼城的舊皇宮差不多,只是宮殿的數量和規模,卻是遠遠地超過了。

楊沐並未進入到皇宮裡面,而是直接登上了高臺。

這座高臺,是一種金字塔結構,四面都有一級一級的階梯,不過要登上去的話,等於是上了幾十層樓,所以擺設的成份佔多數,如果想要輕鬆登上高臺,在每一個面的中間位置,有一個類似於斜面電梯的東西。

當然,這並不是電。

而是運用了齒輪以與滑輪原理,搭建的一座用人力畜力的階梯。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楊沐領着一大羣人,登上了高臺。

四十餘丈的高臺,可以說是如同一座高山了。

也可以說,它可以成爲皇宮的一座地標。

雖然,由於整個皇宮的面積十分之大,方圓有三四里的樣子,而且有寬大的護城河環繞,再加上城牆的視野阻隔,在宮外的開闊處還能隱約看到高臺的。

“真他媽壯觀!”

楊沐憑欄而立,遠眺前方。

宮廷大內,外朝官署,城內主街,再到城外的各種設施,四通八達的官道以及關卡,無一不盡收眼底。

總之,楊沐對這座新都十分的滿意。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裡是天下的中心地帶,進可攻退可守,北擊,南下,北進,都是十分有利的。

從軍事上講,擁有這等高度,這等寬闊視野的都城,等於是一座堅固堡壘,易守難攻,幾乎杜絕了被敵人偷襲的可能性,就算是有數倍的大軍攻城,也能夠輕易地守住。

楊沐向前走了幾步,淡淡地說了一句:“把望遠鏡拿過來。”

沈安意會,連忙遞過望遠鏡。

由於玻璃的誕生,望遠鏡這種東西早就研製出來了,由於鏡片的生產技術掌握在蒼國的手裡,所以目前只是在蒼隊中裝備,除此之外就只有楊沐等少數高層手裡有收藏了。

由於其特殊性,估計一旦流傳出去,價值絕對是難以估量的。

對於上層貴族和皇帝來說,可能也就只是一個工具。

但是,它最大的用處是軍隊。

有了這種東西,軍隊就能料敵於先,遭受埋伏的機率大大減少,同時能更好地監測敵情。

在望遠鏡下,新都盡收眼底,就連皇宮外值守禁衛的相貌,楊沐也能夠隱約分辨。

雙筒高倍望遠鏡,便是楊沐手裡的東西。

從望遠鏡中看,這座新都只要關上城門,那麼城內和城外,基本上就是兩個世界了。

防禦性能,刷新了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認知。

“好!好!好!”

連說了三個好字,楊沐徐徐走向高臺的另一端。

就像是一座天文臺,在頂端的地方,有一個特製的超高倍地望遠鏡,能夠清晰地看到城內的大街小巷。

倒是,有一點前世站在高層寫字樓,往地面上看的感覺一樣。

吹着微微涼風,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放鬆。

“既然如此,這高臺就叫做忘憂臺吧。”楊沐說道。

“是,微臣這就讓人準備刻碑。”歐冶在旁邊應和。

看了一會兒,楊沐便下了忘憂臺,騎上馬朝的內廷而去。

這裡,將是他以後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得好好參觀一下。

總體來說,內廷不比外面,要多許多的人氣,已經有了不少的宮廷禁衛,太監和宮女都已經齊備,其中有一部分,是從蒼城調過來的內侍,楊沐看到了一些老面孔。

“內廷都這麼大了,後宮豈不是能跑馬了?”

楊沐不由自主的驚歎出聲,他在忘憂臺上面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整座皇宮中,外廷和內廷的佔地面積差不多,後宮中增添了一些內侍的居所,以及一座非常大的御花園,反而是整座皇宮中佔地面積最大的。

由於身後跟着一堆的男人,楊沐便也就沒有進去逛了,而是直接帶着手下一幫人,出了宮往居民區去了。

從城池在建開始,工部和戶部就允許一些當地的原住民住到城內,劃定了一部分的民居,給予這些老百姓居住,再加上一些早就聽到風聲,經過重重的申報,搬遷來到新都的老百姓。

所以,現如今整個新都中,除了一些善後的工匠之外,主要就是這數萬的百姓了。

楊沐特意過來看看,提前感受一下氛圍。

所以,當得知楊沐要到居民區看的時候,不少百姓擠在一個個小巷口,一臉激動地等待和盼望。

一來,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都從未見過楊沐這位大蒼國的皇帝,若非是大蒼幣上的皇帝頭像,他們連一個基本的輪廓都沒有。

二來,楊沐親自前來到新都驗收城池的竣工,這也意味着蒼國朝廷已經在準備,即將要進行遷都事宜。

而一旦遷都國來,這座城池成爲了新的國都,那麼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便能搖身一變,成爲堂堂正正的皇都之民。

第378章 機關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360章 跪下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33章 一箭雙鵰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489章 楚瓊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355章 敗露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32章 魚得水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332章 絕路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150章 獻美人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50章 慰問傷兵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5章 甕中捉鱉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33章 一箭雙鵰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8章 君權神授第254章 預備役第363章 立太子之後第281章 對策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288章 諸國態度第447章 交易(下)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323章 伊水倉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103章 行刑第311章 不對勁第614章 大仇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299章 軍備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547章 接見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2章 巡視軍營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84章 微服私訪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271章 毀約第484章 抉擇第327章 國師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323章 伊水倉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510章 塔防?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141章 馳援?第1章 我是皇帝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542章 重創第327章 國師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366章 大閱兵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414章 應對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307章 孔明燈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