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祭天

春日,陽光和煦。塵↑緣↓文↙學?網

半個上午的樣子,諸國皇帝就都陸陸續續到了,車馬龍輦停靠在皇宮門外,讓人眼花繚亂。

這一次會盟,與過去幾次的小聚不同,諸國皇帝的儀仗都是最爲威嚴奢華的。

城外,自然是人山人海。

不過禁衛軍的的巡查也更爲森嚴,百姓們見識完一番大場面之後,也都紛紛散去,一個個回去等候消息,尋思着叮囑下賣報的小童,只要《大蒼時報》出新一期,就立即給自己送來,一睹爲快。

皇宮中,會盟的場地並沒有設立在朝殿。

因爲哪怕是蒼國最大的殿宇,在此時都顯得太小了。

所謂會盟,自古流傳而來,就是遵照天子之禮而辦的,也就是說用的是朝覲天子的規格,以往晉國會盟的時候,就一直恪守禮制,也算是一件遮羞布,同時也通過這種繁雜的禮節,彰顯出威儀。

所以,朝殿的大小,是遠遠不夠的。

在朝殿外的大片空地上,擺放着八尊一人高的大香爐,薰煙嫋嫋,香氣瀰漫。

在四周各處,都擺放着祭天的禮器。

一張張雕花大案,擺放得整整齊齊。

哪怕是供諸國皇帝享用祭天食物的小鼎,也都十分的精緻。

“真是大手筆!”

吳國皇帝踏入場地中,不禁拍手感嘆。

就說那一座座高大的香爐,就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製造而成的,只有蒼國先進的冶鐵工藝,才能在短時間內,趕製出八座如此大的香爐。

長案上擺放的小鼎就更加的精緻了。

全部都是銀器!

上面的花紋十分的精緻,花鳥魚獸栩栩如生,看不出任何的差別。

這絕不是普通的工匠所爲!

吳國皇帝用手摩挲着小銀鼎,心裡既是震撼又是感嘆,蒼國的技術冶造技術真是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聲音,是太監在高唱:“天子駕到!”

噗通!

宮娥太監和侍衛,包括各國皇帝帶來的侍從等,全都拜倒下去。

範宏濟與王膺等人也連忙跪下,匍匐在草地之中,誰都不願意在這時候被人告個大不敬之罪。

遠遠的鑾駕過來,上百個侍衛騎馬跨刀,四十九個身穿黃衣的力士推着明黃色的大車緩緩前進。

那大車是被這些力士像是擡轎一樣托起的,平穩如飛。

這些力士,乃是蒼國朝廷培養的精銳,本來是作爲楊沐龍輦邊上的侍者的,效仿天子身邊的黃巾力士。

傳聞,當年長春大帝身邊有一批黃巾力士,個個都是從小培養大的強者,非但長得虎背熊腰,而且力大無窮,在古史書中記載,就是“黃巾力士”。

近些年,楊沐也有意模仿,身邊的儀仗也開始向其學習,挑選了大批精銳之士,訓練多年,成爲一種低配版的黃巾力士。

這不是奢侈,而是以禮儀養氣。

黃巾力士的旁邊,更有宮娥穿梭,提着金燈香爐,也有三十六個。

除此之外,更有七十二太監舉旗。

正中央那明黃大車上端坐的就是這次祭天的主角,大禮王朝的天子姬郝了。

“見過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皇帝和王公貴族侍從全部山呼。

“都起來吧。”

姬郝走下車來,緩緩踏上了高臺,坐上了自己的案几。

或許是腿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的原因,他坐下的時候稍稍有異樣,眉頭緊縮,深吸了一口氣。

“開始吧。”

姬郝揮了揮手,立即就有旁邊的一個官員,捧着一個小鼎,走到了他的面前。

鼎裡裝着的是臘肉,古時用於祭天的食物,是用野畜之肉熏製而成,象徵着文明戰勝野蠻,替行天道。

“天下諸國,安定久已,並無大戰。然則,晉國恃強傲弱,屢屢挑起戰端,先有伐魏,後有無禮於天子,本自當滅!”

“諸國會盟,一會於蒼城,共商伐晉大計,各國出動大軍五百餘萬,伸張正道,敗晉於四野,天地可鑑!”

“垂憐晉國百姓臣民無辜,除去紂虐,各國寬宏恪己,商定懲戒之事已成,故而二會於蒼城,立定晉國極其盟屬之責。”

天子姬郝,舉着小鼎,念着祭文,細數晉國的過錯。

楊沐在下面坐着,前一段還好,到了後面就基本上聽不進去了。

太過於枯燥了,就跟前世聽領導做報告一樣,比蒼國祭祀大典的時候,更爲無趣。

當然,隱隱約約他也聽到一些關於晉國的罪行,但是卻嗤之以鼻。

天下,是因爲晉國才禍亂起來的嗎?

是因爲晉國的存在,而紛爭不斷嗎?

明顯,這些都不是。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大禮王朝的天子,畢竟在大禮王朝最先的那一兩百年,天下是非常安定的,所有的國家之間都恪守王制,即便是有摩擦也大多請求讓天子裁決,從來不會有土地之爭。

甚至,一些小國乾脆就不設軍隊,僅僅是維持秩序的官府衙役等就可以了。

在稱呼上,各國的君主連王號都不敢自稱,百姓稱呼自己的國君爲“君上”。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禮王朝的衰敗呢?

誠然,這其中有分封制的侷限性在內,但是究其原因,就是所謂的天子太過安逸,倒行逆施。

譬如,每一個天子登基之後,都會分封給自己的親近之人土地,到最後國家越來越多,王畿之地越來越小,造成了天子的力量不斷的縮小。

到了後面,一旦有哪個國家不恪守王制,天子出於各種考量,也越來越傾向於藉助諸國的軍隊。

這樣一來,王畿的軍事頹廢,而一些國家的力量卻在漸漸的增長。

終於,這種矛盾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當在一次大戰中,天子指派的諸侯戰敗之後,不得已只能天子派出王畿的軍隊出征,再一次敗了。

遠的不說,楚國就曾經戰勝過天子的軍隊。

偏偏這個時候,連續出了幾代不仁義的天子,諸國的力量也都不強,匆匆應付了事。

久而久之,諸國發現天子也不過如此。

以前,各國的國君一旦犯了錯,遇到了天子的敕書,只能俯首認罪。

自從諸國發現天子是紙老虎之後,便有反抗爭取一下的心思。

第54章 申城之戰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52章 罪俘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594章 推恩令第352章 設宴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355章 敗露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24章 新式練兵法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199章 伏兵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90章 遭遇追殺第442章 天子璽第207章 敗逃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24章 新式練兵法第425章 被擒第392章 矛盾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356章 不簡單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60章 陣法顯威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15章 政令推行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446章 交易(上)第141章 馳援?第595章 阮貴妃第470章 大運河第588章 滅魏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150章 獻美人第112章 內情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483章 密信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118章 出征!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68章 補償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258章 卷軸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476章 爭辯第603章 太年輕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565章 士氣第579章 晉國驚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347章 大朝會第263章 暗棋第42章 收服第375章 女帝的興趣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114章 義軍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180章 炎國第26章 謀劃新軍第47章 潰敗第311章 不對勁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16章 皇城沸騰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430章 公交車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352章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351章 生氣了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585章 阮西瓊的野心第337章 出兵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