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斥候領命,策馬而去。

不一會兒,桃園縣令一身官服,帶着一羣屬官,趕到了城外相迎。

“臣桃園縣令田漁,率領桃園屬官十五人,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桃園縣令恭敬跪在地上,大禮叩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其餘屬官也大呼。

楊沐點點頭,然後看了一下跪在最前面的桃園縣令,約莫四十來歲的樣子,滿臉的鬍鬚,胖嘟嘟的身體,渾圓的大肚腩,也不知道是家族遺傳還是營養過剩,看模樣至少有兩百五十多斤,戴個面具直接能本出演豬八戒。

“田家的人?和田榮昌什麼關係?”楊沐有些訝異,左相田榮昌已經被他殺雞儆猴了,田家竟然在地方上還有身居高位之人。

田漁一驚,聲音有些顫抖:“啓稟陛下,叛臣田榮昌是微臣的族兄,不過因爲其叛國一事,已經被陛下國法處置,家族中已經將之從族譜上除名,妻子兒女等全都貶爲奴隸,所以微臣現在與那叛臣沒有任何關係。”

楊沐若有所思,然後道:“唔……不錯,此事朕已經知曉,田家不愧是開國功臣,深明大義,這次做得很對。做好你的縣令,朕不會對你有什麼看法。”

“是!微臣定當盡忠職守,爲陛下分憂!”田漁暗自鬆了一口氣,直起身子的時候,甚至感覺到後背都是溼的。

可以想象,如果陛下剛纔對他的身份有絲毫成見,或者說對他的御匪之策有一丁點的不滿,下令格殺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田漁後怕不已,言行更加的拘謹了,實際上不僅是他,一應屬官也都是心驚膽顫,這是陛下第一次親臨桃園縣城,一點微小的舉動都可能留下或好或壞的印象,對於他們這些地方官員來說,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機會。

尤其是一些田姓官員,簡直是雙腿發顫,心理承受能力稍微差點的已經是頭冒冷汗了,擔心楊沐開口問他們。

因爲家族的關係,田漁在任用他們的時候都是特別提拔的,整個官府食朝廷俸祿的十幾個官員中,就有五個是田家的人!

本來,地方官照顧本家族成員的情況十分平常,甚至是一種潛規則,但是畢竟現在形勢不同,自從田榮昌倒臺之後,田家在官場中的地位就已經直線下降,這次六部改革,田家在朝堂中的官位損失慘重,勢力幾乎被拔除了一半,可見情勢之艱難。

還好,陛下並未過多的關注他們這些屬官,只是象徵性的問了一下縣丞和縣尉幾個問題,就讓他們退下,轉而詢問跪在後面的樵夫和獵戶,搞清楚一些地形之類的情況。

當晚,楊沐下令,全軍在城外的空地上安營紮寨,臨時休整。

對於楊沐的這個決定,衛忠全很是不解,歷來行軍打仗,如果兩軍在戰場對峙也就算了,但是都到了城池邊上還不進城駐紮?

實在是看不懂陛下的這個舉動。

同樣的,其餘一些軍官也很疑惑,但是出於對陛下的尊敬和盲目信任,也沒有絲毫的怨言,紛紛組織起各自麾下的士卒,劃分營區駐紮,安排人手巡夜。

約莫半個時辰,臨時營地就算是搭好了,從旁邊的小山丘往下看,幾百頂帳篷,還有四周明晃晃的火把,如同漆黑夜空中的星辰。

或許是因爲今天的軍歌,大家還沉浸在一種亢奮中,搭完營帳之後,雖然沒有縱聲高歌的情況出現,但是輕哼之聲也不絕於耳,七八個人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這這次剿匪的事。

也不知道是歌詞裡的激昂,還是普通老百姓們被流匪欺負得久了,大家都有一種即將報仇的心態,揚言要將流匪全部殺光,還開着不少葷段子玩笑,譬如衝進流匪窩裡之後,看看他們的壓寨夫人是不是真有傳言中的那麼漂亮,寶庫中的銀錢是不是有傳言中的那麼多,甚至有很多士卒在想象着,這次自己能搶到多少銀子。

這些話傳到楊沐的耳朵裡,讓他聽得直皺眉。

一支真正的王者之師,應該是行利而不害,讓百姓富有、安全和有尊嚴地活着,不擾民要放在首位,正如《六韜》中所說:“無取於民者,取民者也;無取於國者,取國者也;無取於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惠施於民,必無憂財。民如牛馬,數餒食之,從而愛之。”

歷史證明,只有一支軍紀嚴明,受百姓愛戴的軍隊,才能稱得上是王者之師,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纔有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和後援支持,哪怕是敵國百姓都會夾道歡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本來,楊沐這次下令全軍在城外駐紮的目的,就是要改變擾民的風氣,通過這麼一個小細節,給整個蒼國的軍隊來一波大廣告,但是沒想到全軍沒有一個人能明白他的苦心,只把它當作一個命令執行,還大肆討論着如何殺進匪窩,怎麼樣去禍害人家的女人,怎麼樣去搶奪人家的財寶。

流匪也是人,這樣做和流匪有什麼區別?

況且,這次剿匪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過流匪山脈,佔據戰略要地,抄近路馳援申國,要是士卒們都這樣做,等於是自陷於剿匪的泥潭。

畢竟,狡兔三窟,流匪們佔據有利地勢,就算不能力敵,完全可以逃進深山老林,如果因爲紀律問題和流匪們結下滔天大仇,到那個時候,五千士卒恐怕要分出一半用來鎮壓隨時可能出現的流匪才行。

不行!

這樣的兵痞作風堅決要掐掉!

“來來來,各位將士,如此良辰美景,朕再教大家唱一首歌!”楊沐走出了帥帳,登高大呼。

“好!”

“陛下萬歲!”

“喔喔喔……”

士卒們興奮,這一首歌還沒聽完呢,再唱一首?

簡直是太好了!

楊沐搜尋着腦子裡的圖書館,然後翻開一本《革命金曲》,照樣召集了四百名新軍士卒,一句一句教給他們——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作爲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羣衆一針線,羣衆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尊重羣衆不要耍驕傲;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面歸還切莫遺失掉;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第六愛護羣衆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流氓習氣堅決要除掉;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

“遵守紀律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軍人紀律條條要記清,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

一首完整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出來,四百名新軍士卒都呆住了。

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羣衆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這不就是新軍訓練時,軍訓手冊上所教的紀律嘛,原本這次出征大家也都沒怎麼在意,只以爲跟其他士卒一樣就可以了,但是沒想到,皇帝陛下將之改編成了一首歌,要在全軍隊伍中推廣!

軍規紀律,還能這樣記?

豈不是說,大家這次剿匪,撈不着什麼油水了?...“”,。

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351章 生氣了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57章 入宮第476章 爭辯第32章 魚得水第16章 皇城沸騰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231章 大混亂!第198章 邦交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22章 巡視軍營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492章 運兵船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271章 毀約第7章 腐朽的世界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549章 筵席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351章 生氣了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69章 內商第392章 矛盾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353章 阮採蕊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219章 大結局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83章 登記造冊第336章 族議第56章 天降奇兵第8章 君權神授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59章 會面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196章 會盟大典第10章 強推政令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73章 怎麼是你!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103章 行刑第58章 商議戰略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569章 謀劃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579章 晉國驚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590章 東巡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32章 魚得水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572章 秦堪麾下內訌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361章 給天子一個教訓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50章 慰問傷兵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75章 巡視工部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410章 徐樂水第595章 阮貴妃第16章 皇城沸騰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51章 生氣了第231章 大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