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君臣之裂

荀吳轉身就準備要走。

他自忖,晉國皇帝再怎麼得意忘形,也不會對他這個國之柱石出手,所謂的亂棍打出去,也只是惱怒之下,喊喊而已。

不過,也正是在這一剎那間,他看見了旁邊一個親衛,一雙眼睛朝着他一瞥,其中略有懇求之色。

荀吳一個激靈,有點猶豫了。

世人皆知,晉國是一個老牌諸侯國,皇族歷經幾百年的繁衍,族人極爲龐大,雖然很多旁支都改了姓氏,但是盤根錯節,族人數量極爲龐大。

這自然也就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數量越多,就越不值錢。

皇族成員也一樣,就比如荀吳也算是皇族支脈,但是家裡的條件就不怎麼好,從小靠朝廷每個月的那幾兩接濟銀,勉強維持落魄貴族的生活。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皇族多了,所以晉國朝廷只能依靠族譜,不斷的降低支脈貴族的待遇,最明顯的就是,劃定五代以內的族人爲皇族,其餘的一率劃定爲王族,甚至是普通百姓。

外圍的皇族,不會有任何的爵位。

爲了維持皇族的統治和皇宮安全,宮內的侍衛大多是從皇族支脈中挑選,就比如晉國皇宮內外,將近一萬的近衛都是皇族,其中皇帝的親衛更是五代之內居多。

所以,荀吳一看那親衛的眼神,頓時就明白了他想表達什麼意思。

要我再勸說一下麼?

荀吳在心裡想着,皇帝陛下如此剛愎自用,就算舉國皇族皆有抗敵之心,又有何用?

粗重地喘息了一聲,荀吳拜道:“啓稟陛下,臣日前唯恐時間不及,已經派人去了阮國,與阮國女帝相商,議兩國修好分地之草盟,以熄滅晉國劫難。”

荀吳沒敢說具體的事宜,只大體一句,想先看看皇帝陛下反應再相機而動。

畢竟,當初他在邊境,仔細思量了一下,如果派人到晉城報信然後再做批示,那肯定會爲時已晚,只能是擅自商議一些問題,設法拖住阮國,或者說消磨阮國合盟攻晉的決心,這樣才能降低會盟的成果。

他料想,皇帝陛下應該是會詢問下去的。

不想,晉皇只是鼻子裡哼了一聲,連眼皮也沒有擡起來。

荀吳心下一橫,一口氣將約定經過,阮國提出的要求,以及晉國要將侵佔的部分王畿土地交由阮國等等,都細說了一遍。

末了,還補上一句,道:“阮國女帝爲表誠意,派特使隨臣連來晉國,懇請陛下以國家社稷爲重,與阮國修好,共抗諸國聯軍。”

“哼哼!好膽!”

晉國皇帝的嘴角一陣抽搐,陡然便見兩個侍女慘叫兩聲,重重跌在大石臺階的塄坎上滿頭鮮血。

荀吳一個愣怔間,晉國皇帝已經從龍椅上跳了起來,指着荀吳吼叫起來:“說!誰教你賣我晉國了?我大晉憑實力得來的土地,爲何要分與阮國!誰的主意?說!”

荀吳也豁出去了,拱手道:“臣乃大晉子民,亦是皇族中人,保民安邦,護祖宗基業,乃是臣的天職,陛下欲要問罪,臣便一身承擔便是。”

“好。”晉國皇帝大怒,喝道:“來人,將這個賣國賊拉出去喂狗!”

“且慢!”

就在這時,宮門口傳來了一個聲音,原來是皇后張氏。

皇后?

晉國皇帝皺眉,皇后身後的家族極爲龐大,代表了整個晉國東部世族,當初他爭奪皇位的時候,妻族給了很大的幫助,所以皇后雖然是一個婦人,但是卻代表了晉國一大羣貴族的利益,讓他不能忽視。

再加上,皇后張氏也是一個非常有手腕的人,他不想過多的糾纏,於是哼哼一聲,道:“你一個婦道人家,來這裡幹什麼?”

皇后拜道:“臣妾方纔正準備過來與陛下說此事,沒曾想就趕上了。此乃臣妾之族人遞過來的一封書信,正要交予陛下。”

“你族人的書信?”

晉皇眸子一凝,心裡暗暗不爽,這在以前自然沒什麼,但是如今他大權在握,又接連拓展疆土,便多了一些想法,覺得世家大族此種行爲,不將他一國皇帝放在眼裡。

皇后行了一禮,道:“荀吳將軍斡旋阮國,各大世家也知道一些,當時正有商隊往來,事態緊急之下,還與幾位大人商議過,陛下要殺荀吳將軍,便請先殺了參與的世家臣子吧。”

晉國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皇后這番話,放在平時倒是沒什麼,但是此刻無疑是刺痛了他敏感的心。

哪國皇帝不想證明自己?

哪國皇帝不想創下一番豐功偉業?

眼看晉國就要趁勢而上,有統一諸國的能力了,這個時候時候有人來給他潑冷水,還牽扯到世家大族,這不僅讓他不快,更是覺得朝堂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九五之尊,焉能制約在一批世家貴族的手中?

眼看皇帝陛下要發作,身邊一個親衛官一步搶前道:“陛下息怒,聽與不聽在陛下。”

說完便向荀吳飛快地遞過一個眼神,示意他快走。

荀吳卻是昂然挺立,根本是誰也不看。

皇后也是平淡不語,似乎在等待皇帝的話。

便在此時,晉國皇帝陰冷地盯了荀吳一眼,詭秘地一笑,大袖一拂便徑自去了。

“這……”

荀吳心裡一咯噔。

作爲一個臣子,他當然知道這個表情和眼神代表着什麼,尤其是做爲一軍之大將,其中帶來的後果不言而喻。

暮色時分,荀吳回到府中,望着這座住了十幾年的將軍府,他一下子覺得有點陌生。

“大將軍,丞相大人拜見。”

“丞相?”荀吳精神一震,連忙道:“快快請進來。”

不多時,一個拄着柺杖的老邁身影出現在廳堂裡,這便是晉國丞相周文。

說起周文,也算是一個皇族,但也不算。

因爲,在晉國皇族的旁支中,周姓是一個大姓,按理說晉國的慣例是丞相不能由皇族中人擔任,這既是與世家大族妥協的結果,也是皇帝爲了防止皇族其餘成員權力過大,篡奪大位的一種手段。

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543章 神威第583章 阮軍敗第49章 接收降卒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363章 立太子之後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31章 奇人軍師第219章 大結局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489章 楚瓊第311章 不對勁第391章 祭天第498章 天下爲敵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512章 撤退吧?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347章 大朝會第51章 奔襲糧草第401章 瀕臨滅國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480章 女帝猜測第286章 論說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59章 會面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274章 閔雷禪位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76章 鍊鋼法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無標題章節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566章 勸降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614章 大仇第353章 阮採蕊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112章 內情第565章 士氣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551章 殺使臣第392章 矛盾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268章 見面第158章 奴隸稅第607章 大慶薨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392章 矛盾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381章 多贏第327章 國師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22章 巡視軍營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76章 鍊鋼法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243章 抉擇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316章 主次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26章 連弩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