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烽火再起

一番交易之後,雙方的目的都算是達成了。

此時,已經是掌燈時分,尋常百姓家已經吃了晚飯,開始張羅着睡覺了。

楊沐喝了一口茶,這纔想起自己還要去毓靈宮赴宴,估摸着皇后等了也快一個多時辰了。

“陛下,阮國使臣在外求見。”一個小太監過來通傳稟報。

阮國?

這都天黑了,阮國使臣這個時候來求見幹什麼,楚國使臣前腳出門,他就來了?

“那阮國使臣,可說了什麼?”楊沐皺着眉頭問道。

“阮國使臣在宮外等了許久,直到楚使走了之後纔來覲見,觀其顏色,似有要事。”

楊沐點點頭,道:“叫他進來吧,給他一點時間。”

說完,他叫沈安過準備起駕事宜,等下直接做龍輦前去毓靈宮算了。

那阮國使臣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僅從面貌上看的話,也算是一個俊俏的男子,和目前很多文武大臣留着滿口鬍鬚不一樣,他看起來十分的整潔,對於看慣了長滿鬍鬚男子的楊沐來說,的確有種眼前一新的感覺。

“外臣阮阜寧,參見大蒼皇帝陛下,敬問大蒼皇帝陛下無恙。”

“阮阜寧?嗯,國書上有你的名字,莫非你就是阮國的寧王?”

楊沐有點詫異,阮國的情況有點特殊,上一代皇帝沒有子嗣,諸王公子內鬥不休,無論迎立誰爲皇帝,都將迎來一場大亂,在當時阮國內外交困的時候,要是陷入了內鬥,恐怕偌大的一個國家,也將迅速衰落,難免被吞併。

最後沒有辦法,只能是擁立當時表現聰慧的長公主爲帝,本來想着在局勢穩定後,再推舉出一名新皇,但是朝堂之上已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即便是宗族中的男子有微詞,但卻是當下最爲好的一種辦法。

再加上,阮國女皇也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才能,在她的帶領下,阮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國內的野心之人也就不敢動彈。

這阮阜寧,其實就是皇族中的一個王爺,也可以說得上是皇位的競爭者之一,這次能出使蒼國也是其勢力內部勢力,特地爭取到的。

目的,無非就是與蒼國建立好關係,希望蒼國能夠提供一些外部支持,一旦以後國內開始了爭位,能夠搶奪一步先機。

正是明白這一點,楊沐對他並沒有什麼好感。

畢竟,堂堂一個阮國王爺,想要藉助外邦的實力爲去自己的奪位,如此私利的行爲,讓他極爲不恥。

在中國古代,有哪個藉助外邦勢力奪權,而落得好下場的?

短期內可能有益,但是長期來看,肯定會引起反噬的。

且不說春秋戰國時期那諸多逃亡的公子,經常藉助別國勢力奪取王位而導致受制於人,就說魏晉南北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各國藉助北方遊牧民族的勢力奪取天下,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前者,直接導致了五胡亂華。

後者,直接導致了中原大部分土地,被契丹所佔領,也就成了後來遼國,乃至金國入侵中原的本錢,北宋趙匡胤也就是玩了一出這樣的戲碼,黃袍加身,爲之後的宋王朝悲劇埋下了伏筆。

所以,楊沐其實對這種引入外邦勢力,來達到一人之權力的行爲,感到不恥。

大禮王朝的諸國,肯定也是很明白這一點的,畢竟這樣的例子沒少發生,曾經還有國家引外邦的軍隊入京,幫助爭奪皇位,結果卻引得當場反噬,援軍直接殺入了皇城,將其整個皇族屠戮一空,整個國家的運轉停頓,一攻而滅。

“寧王入夜進宮,不知所爲何事?”楊沐問道。

“外臣此次來,是爲了兩件事。其一,晉國異動,其二,商隊貿易。”

“你仔細說來。”

“陛下,外臣今日剛剛得到我皇的消息,晉國串同諸盟國,意圖伐楚!”

“伐楚?”楊沐呵呵一笑,道:“貴使若是沒什麼別的事,可以會驛館休息了,這等空穴來風之言辭,還是與楚國使臣去說吧。”

“陛下明鑑,外臣句句實言!”阮阜寧拱手一拜,道:“晉國已經有異動,這一次並未會盟,顯然是放心不下諸國,所以先發制人。”

楊沐一笑,道:“晉國居於北方,楚國居於南方,兩國雖在外務上互相虎視眈眈,所求也不過是一個盟主之位,還從未爆發過戰爭,況且中間還隔着幾個小國,晉國有什麼把握,要進攻楚國呢?晉國皇帝雖不是什麼雄才之人,卻也不會做那不智之舉。”

“陛下容稟,此事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誕,但卻是千真萬確,我楚國女皇也答應了此事。”

“答應?貴使這話中有話呀。”楊沐眯了一下眼睛,道:“你阮國到底要說何事,不妨直說。”

“陛下明鑑,此次攻打楚國,乃是晉國與吳國之謀略,準備從徹國南下,借道天子王畿,兩國夾擊一舉進攻楚國,以盟主之大義,將此次楚國吞併的那個幾個國家,全部解救出來。”

“解救?哈哈哈哈……諸國紛爭,向來是大魚吃小魚,現存的各國中,有誰沒吞併過一兩個小國,何來解救一說?如此大義,卻是甚爲好笑。”

阮阜寧拜道:“我阮國的目的,是鞏固周邊,並不想淌這一池渾水,只是懇求陛下,能夠再置換一些兵器,他日晉國若是前線失利,我阮國的軍隊也能有用武之地。”

聽這一番話,楊沐卻是有點明白了。

很明顯阮國是在做兩手準備。

一方面,怕晉國聲東擊西,以攻楚爲名,暗地裡調動兵馬,準備發起對阮國的大戰。

一方面,也等待晉國如果真的與楚國交手,在敗軍之際或者僵持之際,發動對晉國的大戰。

由此可見,阮國的憂患意識和攻取意識很強。

“這麼說,貴使這次是準備求取武器裝備軍隊了。”楊沐點點頭,道:“不知道你們阮國,是想要多少裝備?”

“奉陛下之言,我阮國願意購買大刀十萬柄,長槍頭十萬個,彎刀五萬柄,馬蹄鐵五萬副,還有就是貴國改良後的精鋼弩具五萬把,配用箭矢五百萬支,壓縮餅乾和方便麪一千萬份。”

聽完阮阜寧的細數,楊沐不由得咋舌。

按照兩國目前的交易的交易價格,這些裝備加起來,絕對是不便宜的呀!

戰刀之類的就不說了,和壓縮餅乾和方便麪,就得要三百萬兩銀子。

所有的東西加起來,都快要一千五百萬兩了!

這不是一筆簡答的數目,就說如今蒼國北邊的盛國,這些年不斷的提高賦稅,瘋狂般的開掘鐵礦,一年也才勉強湊夠一千萬兩銀子,可以說現在整個國家窮得叮噹響,和五年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在錦衣衛控制的地下組織的挑撥下,國內已經出現了好幾支農民起義部隊,雖然沒有正面爆發大戰,但也像是一個乾燥的草堆,只等着一點火苗,馬上就能燒起來了。

阮國比盛國大沒錯,但是一下子拿出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也相當於一年的賦稅收入了。

這還只是購買武器裝備的錢,其餘的馬匹和戰甲之類的,還沒有算在內。

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91章 魔教妖女?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212章 報復性的戰鬥第207章 敗逃第206章 決戰!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338章 算計第375章 女帝的興趣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44章 構築營寨第311章 不對勁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510章 塔防?第263章 暗棋第483章 密信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92章 矛盾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390章 女帝沉淪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10章 強推政令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65章 士氣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291章 賭注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52章 罪俘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391章 祭天第469章 接見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218章 郡縣第398章第40章 我們投降吧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第73章 怎麼是你!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25章 全盤否定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419章 影響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569章 謀劃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377章 工業城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88章 村長第401章 瀕臨滅國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