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

從國力上講,魏國雖然實力大損,失去了爭霸的資格,但是實力仍舊不可小覷,至少比盛國這樣的國家還是要強大得多,與之結爲盟友,對蒼國來說還是很有益的。

但是,它現在卻是阮國的盟友,或者說實際上的小弟更爲合適。

在魏國沒有主動擺脫對阮國的依附之前,蒼國與它結盟,無異於是對阮國的羞辱,兩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交情,可能就此煙消雲散。

若是僅僅剩下單純的貿易關係,對蒼國來說有什麼用?

對於阮國和蒼國來說,這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想到這裡,他提起筆,在旁邊的一張紙上寫下:列爲友邦,軍事待遇從盟友。

寫下這一句話後,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與魏國的邦交關係,設定爲第三個等級,也就是“友好”這一級,比阮國要低上一級,但是在軍事方面,譬如武器裝備的交易等,與阮國的待遇是一樣的。

其餘的商人地位和政策扶持等等,這一點卻是沒法給了,這樣會引起阮國的不滿,更會破壞蒼國原本制定的邦交規矩,短期看似乎有利,但是長遠下來,百害而無一利。

這些,他只需要做下批示,自然有外交部去處理,然後再交由各部門去執行。

處理完阮國和魏國的問題,他轉而將目光投注到楚國的國書上,這個南邊的龐然大物,這幾年與蒼國的交往很少,可以說除了民間貿易,基本上沒有其他的官方往來,這次鄭重其事地派出使者遞交國書,顯然不是貿易這麼簡單。

一頁、兩頁、三頁……

一張一張的翻過,楊沐的臉色變得越來越怪異,也越來越凝重。

楚國這一次,要的不是貿易,也不是邦交關係,而是——人才!

衆所周知,蒼國已經普及了平民教育,每一個鄉鎮都設有學堂,每一個縣城都設有縣學,郡城設有郡學,皇城甚至還設立了太學,專門讓官員和將領深造。

可以說,是各國中最爲重視人才的國家。

在此之前,雖然也有國家的皇帝求賢若渴,但那都是在茫茫人海中搜尋,尋求現有的人才,需要一定的機緣和本國的影響力,這樣的求才,看起來更像是一句口號。

但是蒼國不一樣,開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自己主動的培育人才,而且不尋求一下子培養一批頂尖的人才,着重於穩步推進,各個階層的都有。

從只會識字的村學,到會一些文章筆法,能夠做一個小吏的鄉鎮學堂,再到能夠學習治國理政之道的縣學,再到學習淺顯數學、物理、化學知識的郡學……

總之,蒼國如今蒸蒸日上的國力,已經不僅僅是依靠商貿,還有更爲高效的官府,賢才太多,國家想不強盛都難。

在楚國的國書中,請求的就是這一點,希望蒼國能夠傳授一些經驗,最好派出一批教書先生,到楚國幫助建立一批學堂。

不求財,不求裝備,竟然求人才。

這讓楊沐在怪異之餘,不由得升起一股警惕。

因爲目前與蒼國有往來的各國中,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沒有想要搞耗時耗資的教育事業,都沒想過引進蒼國的學堂制度,包括阮國女皇在內,雖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施行的辦法卻是挖牆角,把蒼國培育出的人才挖走。

這其中,雖然有國內保守勢力的原因在,譬如舊貴族的阻攔和恐慌,譬如財政配置等等,但總的來說,還沒上升一個與軍事相當的程度。

這樣,楊沐並不緊張。

阮國再能挖,她能挖多少過去?

就如同後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這能一樣麼?

就像是買武器裝備,買的終究是買的,命脈還是掐在別人的手裡。

但是楚國就不一樣了。

根據楊沐的瞭解,楚國這個國家的官僚和舊貴族,那是比阮國還要嚴重,別看楚國這些年吞滅了不少國家,但是戰果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國內的貴族給瓜分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楚國的很多個家族都已經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封邑內的家族私兵完全可以與一些小國家抗衡。

這樣一個官僚之風如此嚴重的國家,竟然想着引進學堂制度,是該說它不知所謂,還是說雄心壯志呢?

難道楚國皇帝就不怕惹怒了下面的貴族,逼得他們扯旗造反麼?

就比如中國歷史上的隋唐時期,隋煬帝修大運河和三次遠征高句麗本就已經耗盡了國力,讓一個龐大的帝國風雨飄搖,他竟然還急於推出一個科舉制度,心急火燥的打壓自魏晉以來就一直存在的門閥毒瘤。

結果呢?

老百姓還沒怎麼起義呢,世家門閥就迫不及待的反抗暴隋了,一年就推翻了強盛一時的大隋帝國,建立了唐朝。

之後,唐太宗就吸取了教訓,爲了打壓世家門閥,一步步完善科舉制度,哪怕是一代聖主,終其一生都沒敢把門閥逼急了,到了兒子的手裡,再到武周,歷經百年時間,才徹底將門閥按在地上。

蒼國,若不是因爲楊沐登基不久,藉着接連打贏兩場戰爭的大勢,祭起屠刀將世家門閥一擼到底,想要推出學堂制度也是一句空話,至少不可能在短短五年不到的時間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現在,楚國皇帝要引進學堂制度,這在楊沐也看來,要麼就是作死,要麼就是楚國皇帝有應對的辦法。

“來人,給朕傳召楚國使臣過來,朕要問問他。”楊沐隨後說道。

“陛下,之前皇后派綠兒來請陛下赴宴,您還應承着呢。”沈安低着頭,在一旁輕聲提醒。

“哦……”楊沐沉思,是有這麼一回事,於是道:“派個人去毓靈宮問一下,若是沒有要緊的事,就說朕晚點去。”

“是,奴才遵旨。”

楊沐繼續低頭看國書,仍然讓人去叫楚國的使臣,實際上他讓人去毓靈宮看一下,壓根沒有想過會有什麼要緊的事。

一國後宮,能有什麼事?

要知道,在蒼國後宮中,由於他旗幟鮮明的對皇后寵愛有加,相敬如賓,所以皇后在後宮的權威一直很高,幾乎沒有惡意爭寵的事發生,哪怕是諾妃誕下了皇子,也不敢挑戰皇后的權威。

他讓人去問一下,只是表示對皇后的尊重罷了,夫妻之間的相處就該如此。

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547章 接見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153章 往上爬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91章 魔教妖女?第253章 詭譎的局勢第6章 攻心之計第75章 巡視工部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50章 慰問傷兵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91章 魔教妖女?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503章 戰書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180章 炎國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150章 獻美人第84章 微服私訪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75章 巡視工部第78章 君臣討論第33章 一箭雙鵰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268章 見面第89章 貪腐問題第83章 登記造冊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185章 玩點情調?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83章 登記造冊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194章 皇見皇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78章 中計第52章 罪俘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247章 合議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611章 準備第84章 微服私訪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92章 妙曦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612章 懵了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08章 成功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305章 造船第430章 公交車第595章 阮貴妃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464章 碾壓二第518章 火藥?第299章 軍備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398章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31章 大混亂!第603章 太年輕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543章 神威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198章 邦交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194章 皇見皇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381章 多贏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431章 遷都第576章 欲取晉第106章 伐鄭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494章 投降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