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議事

“要給朕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紫宸殿內揹負着雙手,聽到錦衣衛稟告之後,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

在洞國入侵之後,他就一直在思索,洞國與蒼國交往甚密,不可能不知道蒼軍的規模,爲何只派了五十萬大軍就敢入侵蒼國?

後來仔細一想,洞國已經是太子當政,行事作風一改去其父的苟且偷安,那麼也很有可能以國家利益爲先,放下與盛國的仇恨,促使兩國合作,一起聯合進攻蒼國。

於是,他就叮囑了一番錦衣衛,時刻注意盛國的動向。

果不其然,短短几天時間,邊疆就傳來了消息。

盛國正在調兵遣將,以移防爲由,迅速南下!

野心昭然若揭!

所以,蒼國馬上就召集了羣臣議事。

想要突襲蒼國?

做夢!

根據錦衣衛傳來消息,盛國此次集結的兵力達到了五十萬餘萬,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的主力軍團,說得上是傾巢而出。

洞國和盛國,來勢洶洶。

按照這樣的情況,估計再過幾日,蒼國就將陷入兩線作戰,樂元郡和臨水郡,即將面臨一場大戰。

二十萬對陣九十萬,兵力相差非常的懸殊。

“左相大人,此戰你有何良策?”楊沐問孔尚賢。

“臣以爲,我蒼國若想同時支撐兩場戰事,恐怕力有不逮,不如先選擇其一擊破,如此方可停戰。”

“停戰?愛卿是認爲,我蒼國的目標,是支撐到兩國撤兵?”楊沐皺起了眉頭,道:“我蒼國的人口和農耕皆不及這兩國,就算兩國停戰,難免其整頓之後再次出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我蒼國長久依賴對外商貿,如果西境和北境之門都被擋住,那就只有南邊一條商道了,局勢將非常不利。”

“那就只有一策了,重點與一國較量,打到其求和爲止!”

“嗯?不妨說說。”

“臣以爲,洞國的位置對我蒼國更爲有利,一旦將其擊敗,國內商貿便可維持,盛國也無可奈何。”

洞國……

聞言,楊沐敲了敲桌子,確實從今天的地理位置來說,樂元郡主要與洞國毗鄰,臨水郡與洞國毗鄰,蒼國的經濟命脈主要就在樂元郡。

可是,這一戰該怎麼打呢?

“陛下,臣以爲此戰應當派出朱雀和玄武兩大軍團負責防守臨水郡,青龍和白虎兩大軍團負責戰略進攻,麒麟軍團協助決戰。”孔尚賢又諫言道。

又是青龍和白虎兩大軍團?

楊沐覺得怪怪的,但又不得不認同。

確實,從過去大大小小的戰爭來看,青龍和白虎兩大軍團更適合進攻,朱雀和玄武軍團更適合平緩一些的打法,也可以說是防守。

這主要與兩軍的主將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衛忠全是一個帶兵多年老將軍,經驗豐富,也能觸類旁通,應付各種大大小小的戰事。

司馬宏本身就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在戰場上勇猛無當,特別適合正面較量,讓其守城等於是拿繩子捆住他。

韓桐和朱熙兩人,則是兩個非常四平八穩的人,進退有度,從領兵打仗來看,確實有過人之處,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從衆多親衛中脫穎而出,有他們二人帶兵鎮守邊疆,楊沐也放心。

再說了,四大軍團如今的駐守之地,也是正好對應,不必再次移師。

“葛大人可有高見?”

楊沐看向了站在一邊的兵部尚書葛烈,這兩天兵部也在熱烈的討論,制定不同戰法,看葛烈在一旁欲言又止的樣子,應該是有什麼話想說。

葛烈拱手:“這幾日,老臣與兵部討論,不過卻在一個問題上陷入了停頓。我兵部認爲,洞國此次興師動衆而來,若是其兵力分散,一一與我軍對陣,或者戰事出現不利,退守國內,封鎖邊境,我蒼國該當如何?難道,要與之進行曠日持久的拉鋸之戰不成?”

聞言,衆臣皆是一驚。

就連楊沐,也與孔尚賢相對視了一下,交換眼神。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敢問葛大人,兵部的衆位大人可曾商議出了什麼對策?”孔尚賢問道。

“其策有二,請各位大人斧正。一,在戰事陷入膠着之後,我蒼國主動閉關,與洞國進行對峙,洞國太子畢竟還不是皇帝,其必然不甘心,會集結兵力與我軍交戰。”

衆臣點點頭,這確實一個可行的辦法,至少可以讓蒼國不至於太被動。

“那第二條呢?”楊沐心生期待,一直被他忽視的兵部獻上了一條可行的計策,這讓他很是意外。

“其二,就是一戰定乾坤!”葛烈說完,拱手道:“陛下明鑑,這一年多來,我蒼國大力發展軍輜和戰械,四大軍團皆採用了改進的連弩,上面安裝了齒輪和轉換槽等物,數量更是多達萬架,並且將所有的戰車都改裝成了連弩車,又配備了大量的投石車與攻城車,加之士卒的甲冑和兵器等等……如此,我蒼國士卒全是精銳,說是天下無雙也不爲過,如此大好之形勢,完全有能力與洞國大軍決一死戰!”

一戰定乾坤?

衆臣子皆對視,不發一言。

在座的大多是文臣,在軍國大事上,相對於武將來說,都少了一份魄力。

穩紮穩打,是他們的固有思維,一下子就說決戰,讓他們思維一下子沒有轉換過來。

“葛大人,我蒼國的軍隊,真能做到一戰而勝麼?”禮部尚書王膺問道。

“對啊,器具是我工部造的,那些戰械真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就算是三支箭矢射中一個敵人,那也要一百五十萬支箭矢,要在短兵相接之前射完,根本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工部尚書陳佑質疑道。

“這可是冒險呀,如果輸了的話,可是亡國之禍。”商務部尚書秦長風補充。

衆臣都十分認真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對葛烈的這個提議有着非常大的質疑。

畢竟,一開打就是決戰,這在各國的戰例中並不多見,其兇險十分之大,一不小心蒼國就有亡國之危。

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353章 阮採蕊第274章 閔雷禪位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449章 點醒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353章 阮採蕊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51章 奔襲糧草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529章 鏖戰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505章 爸爸終究是爸爸第62章 欲封爵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59章 會面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276章 烈火焚城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07章 敗逃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505章 爸爸終究是爸爸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41章 投名狀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03章 戰書第135章 燎原之勢第105章 小太監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61章 班師回朝第345章 三種劍第240章 麻將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88章 村長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484章 抉擇第612章 懵了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83章 登記造冊第240章 麻將第174章 紡織機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198章 邦交第453章 遭黑的楚國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15章 政令推行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50章 慰問傷兵第136章 局勢大變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537章 朱雀軍再潰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572章 秦堪麾下內訌第35章 御駕親征第328章 圍城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356章 不簡單第218章 郡縣第16章 皇城沸騰第271章 毀約第328章 圍城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470章 大運河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78章 君臣討論第182章 霸主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