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

一方面,根據副將供述,此次大戰蒼軍是使出了一支特別的軍隊,戰鬥力非常猛,直接殺得盛軍士卒丟盔棄甲。

另一方面,坎峰城撤退出來的盛軍又說,大將軍已經投靠了蒼國,還用一種欺騙的手段,騙去了幾座城池。

那麼,到底是蒼軍太厲害,還是主將馮忠龍失職不忠呢?

誰說的纔是真的?

這讓盛國的君臣一時間難以抉擇,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擾亂了大家的心緒,底下的官員也都政見不一,一片渾水。

也正是這一場大戰,讓盛國內的黨派之爭的積弊暴露了出來,一旦遭遇了戰敗,朝堂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應對,而是先定下罪責,以求完全按照自己派系的處理方法施行。

盛國皇帝閔雷看着案桌上堆起的高高的奏章,也是焦頭爛額。

隨意翻了幾本,有一半是在互相指責,兩大派系之間的處理方法大相庭徑。

蒼**隊已經打到國內了,這些人還忙着打壓異己!

盛皇閔雷心裡泛起一種無力感,派系之爭由來已久,在他上位之後,又重用朱力行等一干寒門出身的文臣,導致兩大派系的勢力相持不大,原本也有制衡朝堂的用意,如今卻成了一道枷鎖。

臣子們忙着各種派系鬥爭,他作爲一個皇帝,還是知道輕重的。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堵住正在攻城拔寨的蒼軍。

只不過,得到了幾乎盛軍所有糧草和輜重的蒼軍,已經攻陷了十幾座城池,可謂是實力大增,現在該調派哪一支軍隊去迎戰?

首先,洞國毗鄰的邊境之地那四十萬大軍是絕對不能動的。

拱衛京都的禁軍也不能調撥。

地方駐守部隊的戰鬥力更是不行,堆上去效果不大,反而白白犧牲了性命。

思來想去,偌大的一個盛國,似乎就只有北方與晉國交界的那二十萬大軍可以調用了。

想了一下,盛皇閔雷站起了身,看向牆壁上的地圖。

在盛國的北邊,一共是屯留着二十萬大軍。

說起這二十萬大軍,盛皇閔雷也是一陣憂心,對於晉國來說,如果真要大舉進犯,那麼根本不是二十萬大軍能夠抵擋的。

當初,盛國的北境其實還沒有完全與晉國接壤,只是後來晉國國力強盛,接連吞併了兩國中間的幾個小國,這才導致兩國直接接壤。

這給了盛國很大的壓力,如果這次晉國能夠成功把魏國極其附屬國吞下,那麼下一步,很可能就是盛國與洞國。

可以說,盛國如今一點也不輕鬆,這也是爲什麼幾十年來,盛國與洞國之間的戰事少了很多,因爲在沒有把握戰勝對方的情況下,兩國爆發大戰只能是消耗自身國力,很容易會被晉國趁虛而入。

不過,眼下晉國還在舉傾全國之力攻打魏國,兩國邊境還算是安寧,將這二十萬大軍暫時調到西南方與蒼國作戰,問題還是不大的。

當天晚上,盛皇沒有與朝中大臣通知,直接擬了一道聖旨,讓一隊人馬帶着兵符,前往邊疆調兵。

到了第二天大臣們得知此事的時候,事情已經成了定局。

……

七月十三日,盛軍大敗的消息傳到了洞國。

楊沐一顆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下了,麒麟軍果然沒有令自己死亡,對得起麒麟之名,通過這一次大放異彩之後,恐怕騎兵這個軍種,遲早會被各國所知了。

洞國朝廷聽聞此事後,當即派出了丞相姚蓋,到了楊沐所在的行營恭賀。

名爲恭賀,實際上卻是一次拉攏。

通過這一戰,蒼國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一個能覆滅三十萬大軍的國家,抵擋五十萬大軍是沒有問題的,再加上蒼國迅猛發展的經濟,足以支撐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讓這種實力保持延續下去。

對於洞國丞相的到訪,楊沐並不意外。

洞國皇帝並非什麼雄主,他被擋在洞國兩個月,洞國朝廷沒有正式派一個大官前來拜見,這會兒蒼國大勝盛國,再趁勢派人出來,可見其目光十分短淺,格局十分有限。

楊沐很客氣的招待了姚蓋,並且修書一封,讓他交給了洞國的皇帝。

第三日,洞國皇帝從皇城起駕,開往洞國邊境洛城。

這一切,只是因爲楊沐在那一封書信中,提到了一件事——瓜分盛國。

信中,楊沐對當下的各國形勢做了一番分析,細數上百年來盛國是如何的欺壓洞國,如何蠶食洞國的土地,並且言明,此時正是一個攻滅盛國的好時機,蒼國願意與洞國一起,一起瓜分盛國,然後一起有抵抗來自北方晉國的威脅。

開疆拓土,是每一個帝王的最夢寐以求的事。

當年,就連炎國那等深山大溝,洞國都與盛國爭了個你死我活,如今面對肥沃廣袤的盛國,洞國怎麼可能沒有心思?

哪怕是當今洞國皇帝再昏聵,也忍不住怦然心動。

於是,在洞國太子與幾個朝臣的諫言下,洞國皇帝放下了架子,主動前往邊境之地,與楊沐會面。

這個舉動,也算是誠意滿滿了。

“陛下,我們果真要與盛國全面開戰麼?”作爲親衛統領的胡駭,探問道。

楊沐笑了笑,道:“你是不是想說,我蒼國如今的兵力,尚不足以吞滅盛國?”

胡駭點了點頭,道:“微臣雖然見識短淺,但也知道我蒼國一些情況,有五大軍團之後,我蒼國足夠自保,但是要想大規模的攻城拔寨,還是要付出很大的傷亡和代價,或許會難以承受。”

楊沐點了點頭,道:“你說得不錯。但是,你忽略了一個問題……朕問你,洞國的皇帝可信嗎?”

胡駭搖搖頭:“臣雖愚鈍,但是也能看出,其並非明主。”

“確實。平庸之才,想憑藉一時之利吞滅百年宿敵,胃口確實是太大了,就連他到底有沒有決心吞併盛國都還是一個問題,朕自然不會相信此等合盟,陷我蒼國於泥潭。”

“那……”

楊沐沉吟了一下,淡淡道:“胡駭,你心裡應該知道,朕提拔你爲親衛軍統領的用意何在,假使你日後成爲了鎮守一方的大將軍,一定要記住一句話。”

“請陛下賜教!”胡駭一驚,連忙跪地。

“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非此即彼,國與國之間,很多事情都能夠模棱兩可,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哪怕是盟友也會有競爭,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中庸之道。”

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39章 初次交戰第156章 老嬤嬤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41章 投名狀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32章 魚得水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316章 主次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8章 君權神授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193章 軟禁?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302章 佈局出兵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352章 設宴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23章 失職領罰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299章 軍備第581章 謀天下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345章 三種劍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282章 蒼國主導會盟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251章 新的局勢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45章 一封書信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150章 獻美人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30章 談判結盟第543章 神威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206章 決戰!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271章 毀約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238章 湯餅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3章 一箭雙鵰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598章 打響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464章 碾壓二第357章 熱鬧的蒼城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2章 亡國氣象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352章 設宴第458章 重騎兵!第79章 毒瘤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503章 戰書第3章 神仙顯靈第188章 會盟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