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座上賓與階下囚

自己去取?

聞言,五位家主紛紛色變,嚇得雙腿發軟。

特別是最爲年邁的郭家之主,聽到這句話之後,一個趔趄差點跪倒在地上,虧得旁邊的謝家之主幫扶了一把,將柺杖調整好,這才穩住了身形。

並不是楊沐的這一句話有多大的威力,主要還是表明了一個態度,一旦蒼國不稀罕跟這些人合作,他們這些人能不能回去都還是一個問題。

公孫家主算是最爲沉着冷靜的一個,躬身一禮,道:“陛下三思,我們各大家族帶着誠意而來,正是爲了與陛下商談議和之事。”

“哦?議和?”

楊沐略微詫異,這些人的身份不僅僅是各大家族的家主的那麼簡單,作爲世家門閥,各大家族的家主都在朝堂上擔任重要的職位,這麼多人聯合一起,的確有議和的資格。

“前幾日,我們曾經要求二殿下與蒼國接洽,足見誠意。”公孫家主說道。

“不錯,我們從未想過與蒼國開戰,多年來一直都有生意上的往來,說是朋友也不爲過。”郭家之主連忙道。

楊沐點頭,兩國的貴族之間並未有太大的利益衝突,這一點說的沒錯,但是鄭翰派人過來議和的事,他卻是聽都沒聽說過。

鄭翰,真的有議和的心思?楊沐不禁皺起了眉頭。

五位家主察言觀色,知道楊沐是誤會了,於是相互對視了一眼,同時給公孫家主使了一個眼色。

“咳咳……陛下明鑑,此事還需在下解釋。”公孫家主一拜,道:“二殿下滿口答應,但是並未付諸行動,昨日聽聞東大營與貴軍發生激烈交戰,這才明白他只是搪塞我們,故此我們結伴而來,就是爲了表達我等善意,商議議和之事。”

“這麼說,他是嘴上答應你們,暗地裡卻在調兵遣將?”

楊沐訝然,紙是包不住火的,鄭翰既然答應了這些世家門閥的要求,那麼終究有交待的一天,如此陽奉陰違,再加上昨日的東大營調動,背後的深意已經不言而喻。

鄭翰,一定是在整合全國的兵力,謀劃着與蒼軍一決雌雄。

因爲很明顯,越是拖下去,形勢對鄭**隊就越是不利,不僅平民百姓要造反,就連國內的貴族,都在扯後退。

越早決戰,對鄭軍越是有利。

只不過,能得逞麼?

楊沐不禁暗暗思掣,然後對幾個家主道:“幾位既然口口聲聲要議和,不知有何誠意?”

“我等願意說服我大鄭皇帝,割讓三座城池給蒼國,同時敬獻白銀百萬兩,以示友好。”

“就割地,賠款?”楊沐沉吟了一下,道:“朕願意考慮議和之事,但是除此之外,也還有一個條件。”

“大蒼皇帝陛下請講,只要我們能辦到的,定當竭力!”聞言,幾個家主都是眼睛一亮。

楊沐摸了摸下巴,道:“鄭翰此人,陰險狡詐,多次算計我蒼國,更是敢插手我蒼國的內政,導致了一場宮變,所以無論如何,朕都不希望他坐上皇位。”

幾個家主對視了一眼,試探道:“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楊沐說道:“依朕所見,貴國三皇子鄭康就很不錯,也正是因爲他的誠意,所以我軍至今尚未攻打康城,以示友好。”

樑家主之頗爲遲疑:“這……儲君之位,乃是陛下欽定,我等並無權力過問,而且現在兵權在二殿下手中,只怕是我鄭國皇帝陛下,也干涉不得。”

“我們各大家族只有私兵,治國理政還行,但是要主導皇位之人選,恐怕遠遠不夠。”

“還請陛下體諒。”

各大家主紛紛搖頭,表示無能爲力。

“各位誤會了。”楊沐哂笑了一聲,道:“你們怕鄭翰的兵權,朕就打到他沒有兵權,如何?”

公孫家主道:“恕外臣直言,陛下未免太過於自大了,我鄭軍精銳數萬,不是幾句話就能對付的。”

“這個不用你們擔心。”楊沐擺擺手,道:“與鄭翰的一戰無可避免,朕只是希望你們支持鄭康,由他與我蒼國交涉……當然了,各位家主也可以繼續支持鄭翰,只不過待到我蒼軍攻破皇城之時,免不了抄家滅族,大刑加身的下場。”

抄家滅族,大刑加身……

五位家主頓時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兩個月過去了,蒼國政變後的處置早已傳遍了鄭國,尤其是凌遲之刑,一想到這樣的大刑加在自己的身上……

“接下來,朕就與諸位談談合作的事吧……”楊沐並未理會這些家主的反應,自顧自的說道:“鄭翰此人十惡不赦,諸位如果要支持他,兩國之間就絕無和解的可能。但是,如果諸位能支持鄭康,朕敢保證,你們都將如顧家、谷家、楊家一樣,沒人敢動你們一根汗毛。”

和顧家、谷家、洪家一樣?

幾位家主都很意動,其實他們也很羨慕顧、谷、洪三家,雖然只是鄭國的二流家族,但是卻搭上了蒼軍的戰車,這些天鄭國城池接連陷落,他們三家的產業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如果自己的家族也能得到這樣的待遇,那麼就算是鄭城被攻破,或者說是換一個皇帝,那也沒多大的關係。

楊沐看到幾個家主動搖,繼續道:“與我蒼國親善者,爲座上賓,與我蒼國爲敵者,爲階下囚……你們曾經都支持鄭翰,我大蒼的宮變也有你們當中哪個家族的影子,這些朕都可以網開一面。”

“但是!朕要告訴你們,我大蒼興師動衆北伐,上下一心,就從來沒有想過要灰溜溜的回去,說句毫不客氣的話,只要朕一道詔書,你們鄭國的百姓就會心甘情願的加入蒼軍,我大蒼軍隊就將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大不了拖一些時日,你們鄭國必亡!爾等,必定伏誅!”

聽到這番話,五個家主一個個說不出話。

與蒼國親善者,座上賓。

與蒼國敵對者,階下囚。

顧、谷、楊三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要成爲蒼國親善者,只需支持鄭康就可以了,無論兩國戰事誰贏誰輸,各大家族都不會遭受損失。

這是一個令人無法拒絕的誘惑。

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355章 敗露第241章 化民三郡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30章 公交車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16章 皇城沸騰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522章 父與子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483章 密信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565章 士氣第302章 佈局出兵第375章 女帝的興趣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595章 阮貴妃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103章 行刑第229章 摧枯拉朽第118章 出征!第46章 夜襲之前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512章 撤退吧?第529章 鏖戰第90章 遭遇追殺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231章 大混亂!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322章 重新出發第307章 孔明燈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598章 打響第565章 士氣第209章 生擒第254章 預備役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581章 謀天下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429章 參觀新都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2章 亡國氣象第332章 絕路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356章 不簡單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24章 新式練兵法第549章 筵席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503章 戰書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268章 見面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545章 反應第268章 見面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50章 慰問傷兵第190章 怠慢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27章 頭腦風暴第199章 伏兵第580章 晉降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58章 商議戰略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141章 馳援?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430章 公交車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32章 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