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準備祭祖

據孃親說,何家村總共有兩百年的歷史,祖上因爲逃難到此地,發現此地的山水非常好,就留了下來建立了何家村。

彼時南鄉鎮還不大,附近也沒有這麼多的村落。

所以相比較起來,何家村還算是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在周圍的村子中不算最大的,但卻是相對來說比較有底蘊的。

每年的清明節時,何家村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共同祭祖。

這個祭祖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便是家中所有的男兒都必須去參加,但是女的不行。要說這是一種封建現象也沒有辦法,因爲這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若是破了,恐怕在村子裡都擡不起頭來。

還有就是,在何家村居住的每家每戶都要在這天交香火錢,每一家一文錢,用來買祭祀用的紙錢、貢品、香火等等。

雖然每家只需要出一文錢,但是整個何家村加起來接近有上百文錢,也是不小的數目了。

剩餘的錢,用來買些食材,由村中口碑比較好的婦人做一些糯米糰子,以此來回饋村裡人。

雖然陶家沒有男丁,不需要參與祭祀,但是他們家該出的香火錢還是一分不能少的。

在頭一天的夜裡,村長會到每家每戶去收香火錢。

因爲村子裡自己就有一戶是做紙錢的,而村長每年都會提前準備好了其他的東西,所以只需要在頭一天夜裡收錢就夠了。

今年他沒有自己出去,而是叫自己的兩個兒子出門。

加之今日下了雨,天黑路不好走,村長的年紀也大了,兩個兒子不願他出去奔波。

“砰砰砰!陶伯孃在家嗎?”門外有人在敲門。

聽着聲音像是何景明,陶知意連忙放下了碗筷,小跑前去開門。

“來了來了!”她方纔還在跟孃親聊明日清明節的事情呢,沒想到上門這麼快。

“怎麼的來這麼早啊”陶知意開了門,見到何景明一隻手拿了個煤油燈,另外一隻手拿着個小本本,上面莫約是名單。

何景明見是她來開門,一時有些意外,說話都有些不順暢起來,“我吃了飯便出來了,想着早些收了早些回去”

“這樣......那何大哥你先進來坐一會兒,我娘方纔去拿銀錢去了”陶知意指了指院子裡。

她們一家人剛好在吃飯,是很簡單小粥配炒白菜。

他見只是吃的這般清淡,耿直髮問“你方纔怎麼的不留在我家吃飯呢?”

晚上的時候他們家還炒了個肉末茄子,還有南瓜呢。

陶知意一時沒反應過來他是覺得自己家吃的太窮作態了,只以爲他是隨口問的“這不好意思”

“再者說,我娘一個人在家,我總得回來陪着她一起吃飯的好”

說話間,何桂英已經去取了一文錢出來,何景明就默默閉了嘴。

他心中卻是在想,這樣的飯菜,就陶知意那瘦小的身板,怎麼吃得飽。他弟弟妹妹如她這般大的,吃的都可多,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不過這些話,他是不可能說的出來了,陶家沒有男丁,窮是整個村子都知道的。

“今年你父親沒出來啊?”何桂英將銅板遞過去,何景明連忙接過。

“嗯,我爹在家休息呢,他這兩天累着了腰有些疼,所以是我和我弟弟出來的”何景明如實回答道。

聽他說了這話,陶知意纔想起來今天下午村長起身的時候確實是一隻手扶着腰的,當時她沒注意看以爲是長時間久坐的原因,沒想到是因爲累傷了。

“何明大哥也是有些年紀了,得注意些,幸得你和樂一那孩子聽話懂事,能幫襯着家裡點兒”何桂英點點頭笑道。

“恩恩,那我先去下一家了啊伯孃你們早點休息!”何景明打了招呼說道。

“誒,看着點腳下!”何桂英應道。

關了門,陶知意繼續坐下來吃飯,這才問道“娘,我實在是想不通,既然按這規矩裡,咱們家沒有男丁,明日是不需要去的,可爲什麼還要交香火錢?”

“因爲這是村子裡的集體活動,若是你不交,那可就不被村子裡的人容忍呀?既然要在這個村子生活下去,還是得儘量合羣一些纔是”何桂英也慢吞吞地坐下,端起了碗筷。

陶知意撇了撇嘴道“那我說句不好聽的,爹他又不是這裡的人,何來祖先一說,這祭祖活動自然也落不到咱們家來呀”

“呸呸呸,你這丫頭,什麼話都敢說!”何桂英連忙阻止了她,還往門外看了一眼,生怕被人聽了去。

“嘿嘿”陶知意只是嘿嘿一笑,沒再說什麼。

在孃親的千叮嚀萬囑咐之下,她再三保證以後不會對外人說這類似的話,孃親才放過她讓她去睡覺。

若是往年,何桂英今夜的早早的睡了,次日得早起去幫忙做糯米糰子,還有幫着丈夫一起準備祭祀的事宜。

但是今年他們家也沒個男丁了,生的兩個孩子也是女兒,倒是隻需要在祭祀活動彎成了之後,去祠堂那邊領了糯米糰子回來就好。

她也落得個清閒。

陶知意上了牀,就抱着小陶兮一起睡。

小傢伙不知道怎麼回事,今兒非要跟姐姐一起睡。陶知意想着反正今天下了雨天氣比較涼,多一個暖牀的也是不錯,也就答應了。

孩子估計是白天玩累了,晚上放到牀上去一會兒就睡着了,她們母女倆才吃飯的。

這回兒陶知意爬上牀,孩子早就睡得香甜,仔細聽竟然還發出了點點的鼾聲,實在太可愛。

若是平時,陶知意肯定要逗弄她一會兒纔可,但今日她也是有些累了,所以摟着陶兮就睡着了。

明日她還是有些小興奮的,雖然她來了這麼久,但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種集體性的大活動,而且作爲一個村子裡的祭祖活動,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是比過年還要重視的東西。

雖然他們家沒有男丁需要去參加祭祖活動,但是女性們可以在遠一點兒的地方看着。

到時候還會請小班子來表演呢!

陶知意想着這些,慢慢的就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來已經是有隱隱的太陽影子在天邊抹紅了,她連忙爬了起來,發現孃親早就已經起來了。

說到這一點,她就不得不佩服孃親,在這個沒有鬧鐘的時代,她居然能夠每天同一個時間點起來,而且還不賴牀!

陶知意現代就是個賴牀鬼,能賴牀一分鐘絕不早起一分鐘,到了這個地方,因爲每天早上想着怎麼爲了生計而努力,才少了些賴牀的想法。

第十二章 做飯第一百一十一章 考中秀才第六十四章 給人家做丫鬟?第十章 總鎮府中侍衛長第一百二十三章 是來求親的第七十八章 何冬梅的兒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何雅涵她嫉妒第二十七章 白紙黑字的地契匯第一百二十三章 是來求親的第三十九章 種田真不是人乾的活第三十章 陶家丫頭挺不錯的第六十一章 都是爲你好第七章 嚴婆婆往事第三十七章 纏上門第七章 嚴婆婆往事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第九十章 新的商業模式第五十三章 真把人家當媳婦兒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年後第三十五章 何生員第四十章 串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夕節第一百零六章 他是個有天賦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砍了他第七十二章 田府的故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考中秀才第七十八章 何冬梅的兒子第八十五章 牢獄之災第七十七章 種田訣竅第六十三章 初畫第十四章 她並未責怪第一百一十九章 花燈寓意第四十九章 遇淫賊第一章 做法事第八十八章 探討第一百三十章 陳家的人第四十二章 村長的回憶第三十九章 種田真不是人乾的活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們可曾見過第九十九章 送走第十九章 清明前後第一百二十章 不是姐姐是孃親第一百一十九章 花燈寓意第一百零九章 串門第三十六章 她竟是如此奇女子第四章 熟悉何家村第七十章 田夫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鍾敏第四十二章 村長的回憶第一百二十五章 傘丟了第一百四十章 走訪市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路不同終第七十章 田夫人第九十三章 橘子皮的功效第八十六章 私審第一百一十九章 花燈寓意第七十六章 有何心思考學第三十六章 她竟是如此奇女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衣店第四十六章 父親的墳第二十四章 村長公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夕節第六章 嚇人的老婆婆第一百一十七章 費明哲的字第一百一十七章 費明哲的字第六十七章 她竟然識字!第五十五章 像個小乞丐第三十七章 纏上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衣店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年後第一百零六章 他是個有天賦的第一百零四章 買房第一百二十七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一十一章 考中秀才第一百三十二章 只有他不好第七十二章 田府的故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何雅涵她嫉妒第十章 總鎮府中侍衛長第二十章 偷菜被抓第十六章 尿牀第一百四十一章 嬌娘第二十二章 買都買了炒了吃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是來求親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花燈寓意第九十八章 鬧得太難看第十七章 嘴碎的婦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州長第一百二十四章 少年的意氣風發第六十九章 找到工作第六十四章 給人家做丫鬟?第六十章 親姨娘第七十七章 種田訣竅第一百三十二章 只有他不好第八十三章 家中有花豬第二十六章 村長家兩個兒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生辰宴第十章 總鎮府中侍衛長第七十七章 種田訣竅第三章 破爛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