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雙軌制

第852章 雙軌制

那根源是什麼呢?皇帝認爲很多,比如律法不嚴格、執行不到位,這些今後都要陸續完善改正。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根源,是科舉制度。

大明官員絕大多數都出自科舉,而科舉所學也都是教人向善的聖賢書。爲什麼學來學去,最終千挑萬選出來的佼佼者,卻全是憋着害人的王八蛋呢?

如果是個別官員變壞了,還可以說是人品低劣。可大規模出現問題,就不能在品格上找答案了,最大的可能就是教的不對,或者說是教材有問題。

那到底是不是聖賢書出問題了呢?皇帝也不敢妄加斷言,可又不能完全排除。所以提出了一個辦法,增設大學,選擇其它教材授課,然後與科舉一同成爲入仕的渠道。

俗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先不提對錯高低,拿出來比一比,看看結果,大致上就能有正確答案了。

怎麼比呢?很簡單,三年後的春闈分成兩部分:舊舉子與新大學生一起參加,考題也分兩部分,經史典籍與新學教材內容都有。

任何一部分成績合格,算同進士出身;要是能做到七成合格,算進士出身;如果兩部分都能做到合格,這就厲害了,必須進士及第!

針對不同的成績,還有不同的待遇。進士及第者直接安排正七品實職,進士出身者正九品實職,同進士出身者只能給個從九品的末流。

終於要對科舉下手了!凡是讀書人,看到這篇罪己詔之後,第一個反應肯定不是爲天子的虛心認錯叫好,而是對科舉一途憂心忡忡。

景陽皇帝登基快20年了,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改。從皇家到民間、從朝廷到地方、從祖制到約定成俗,隔三差五各種各樣的改。

皇室宗親的特權被一刀砍掉了八成,這些年各地王府都在縮編,有些不得不變賣田產宅邸,有些旁枝幹脆上疏皇帝,請求去皇莊裡掙工資補貼家用。

如果說全大明誰最恨景陽皇帝,真不是官僚士紳地主,畢竟其中有一部分靠着新政獲利匪淺,是堅定的保皇派。

但皇室宗親,不管有沒有職務的,絕大部分都會在背地裡詛咒景陽皇帝趕緊死,然後再恢復成原來的模樣。那就可以躺在府裡繼續山珍海味、夜夜笙歌了。

對軍隊的控制權也被一把抓走了,連根毛都不給剩。官員們手裡沒有軍隊,和皇帝說話就沒底氣,然後朝堂成了一言堂,官員全成了應聲蟲。

誰敢說個不字,馬上就有東廠番子和錦衣衛登門查賬,隨時隨地抄家苦役。換任何人來當官也不願意腦袋上時刻懸着一口大鍘刀,更不願意不吃不拿。寒窗苦讀數十載,既沒特權又沒榮華富貴,圖啥呢?

隨後又把《大明律》改得面目全非,律條寫得要多清楚有多清楚,每年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增減。這不光給判案官員增加了學習任務,還等於剝奪了官員的特權。

要是老百姓在沒判案之前就知道罪責細節和處理辦法,那還會懼怕官員嗎?不懼怕官員了,怎麼吃拿卡要、怎麼翻手雲覆手雨、怎麼湊銀子給上官求進步呢!

甚至連佛祖也逃不出被改的厄運,好好的佛教寺廟,凡是發現破戒現象錦衣衛馬上登門,和尚抓走服苦役,廟產全都充公。

光靠這一項,皇帝的內帑就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每一座寺廟幾乎都是一座金山,肥得流油。

現在可好,寺廟改道觀了,一羣牛鼻子整天練武、採藥、煉丹、堪輿,還開設了很多醫館和學堂,免費治病外加傳播新學。

百姓們眼皮子淺,得點好處就真信,道友越來越多,一邊唸咒一邊念大明律。這誰受得了啊,本來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窮棒子,現在被大聲呵斥都會拿大明律說事了。

搞得各地衙門口天天有人爲了屁大點的事情打官司,還有熟知大明律的道士幫忙寫狀紙,唯恐天下不亂,簡直世風日下!

現在又把黑手伸向了科舉,這簡直就是挖士人階層的祖墳。獨尊儒術,關鍵的不是儒術,而是獨尊。只要獨尊這個前提在,不管後面跟着啥效果都差不多。

獨尊是個體系,是個圈子,誰想進來都必須遵守的潛規則。這套規則不光能爲士人階級提供特權,排除異己,還能控制皇權,保護自己。

能不能加上新學一起玩呢?肯定是不能的。都獨尊了,任何同等的東西都是毀滅性的。失去了獨,就談不上尊,不尊了,還怎麼忽悠人嘛。

敢不敢不同意和新學並駕齊驅呢?肯定是不敢的。以景陽皇帝的魄力和毒辣,估計此時就等着有人鬧事呢。

鹽法就是前車之鑑,本以爲有機會向新政發起反攻,沒承想反倒給皇帝提供了裁撤南京朝廷的藉口,然後連老窩被一起端掉。

再鬧?誰知道皇帝在哪兒貓着呢,一旦被找到了藉口,正好把科舉取締,完全換成新學。

誓死不從?有人敢死,皇帝就敢殺。爲此死幾十萬士人真不算事,沒看都把八旗軍弄來了嘛,到時候保不齊還會有蒙古軍、呂宋軍、安南軍一起來。

漢人軍隊不敢幹的事兒,在這些外族眼中啥也不算,說不定他們正想多殺點漢人,報家園被毀、親人被殺的仇呢。

那敢不敢聯合起來罷考呢?咱都不當大明的官了,有本事一個科舉出身的官員都別用,全靠新學頂着。

按說這是唯一能與皇權抗爭,且獲勝把握比較大的辦法。景陽皇帝再厲害,目前也還離不開官員的輔助。如果大明士人能整齊劃一的不合作,肯定會爭取到部分權力,甚至阻止新學的加入。

可話又說回來了,士人階層啥時候能統一過?士人只是個宏觀的相對觀念,具體到微觀,裡面還包含着諸多派系。

就拿可以參加御前會議的十多位總參軍機舉例,十多個人有七八種思想流派,有皇帝壓着還能在諸多問題上取得一致,如果上面沒有一錘定音之人,馬上就得吵成一鍋粥,誰也不服誰。

當年的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那麼大學問、那麼高聲望,照樣也做不到一呼百應,同時期依舊有不同思想學派存在,且相互不服。

假如真出來一個什麼子的,能將大部分知識分子的思想統一起來,那就離天下大同不遠了。而他就是千古一帝,其他皇帝都得靠邊站。

實際上也是如此,在是否同意把大學與科舉並列的問題上,朝野上下衆說紛紜。有堅決不同意的、有既同意又反對的、有嚴重贊成的、還有不聞不問愛咋滴咋滴的,始終也做不到衆口一詞。

連本階級內部都達不成一致意見,到了皇帝面前很容易就被左手打右手互相抵消了,最終的狀態就是爭吵依舊存在,現實依舊如此。

154.第154章 內憂外患2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648.第648章 軟硬不吃第760章 爲了和平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85.第385章 大混子366.第366章 好大一盤棋012 沈大學士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第725章 擠兌5第812章 民以食爲天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210.第210章 煤化體系595.第595章 林丹汗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218.第218章 千瘡百孔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第864章 大戰略017 葉向高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223.第223章 密謀第730章 報復不隔月042 年號景陽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408.第408章 京城保衛戰3599.第599章 八旗2081 推恩令第786章 繼續南巡596.第596章 林丹汗2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第815章 秘密工作229.第229章 遼東鉅變3617.第617章 塔山堡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574.第574章 小藥治大病2053 忠臣077 峰迴路轉459.第459章 新路220.第220章 意外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第708章 齒軌第844章 讓步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201.第201章 敲打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041 除舊迎新040 妖怪來了629.第629章 攪合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562.第562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145.第145章 賊大膽194.第194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064 一石千浪127.第127章 《半月談》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089 報紙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第864章 大戰略081 推恩令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269.第26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第799章 深諳人心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第742章 三個驢友第104章 十王府2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662.第662章 以身做餌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530.第530章 何爲兵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034 窩囊太子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第774章 任重道遠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遠第807章 沙皇的觸角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488.第488章 佈局雞籠島573.第573章 小藥治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