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出塞

“朕不是說過嘛,要看天意,這恐怕就是天意了!”對於杜文煥的表情洪濤一直都在用眼角觀察,並沒發現不妥,這才接過小圓盒交給了王承恩。

“可……陛下,容臣多問一句,此信由何而來,寫信之人是否可靠?”杜文煥深吸了一口氣,終於有點明白皇帝爲什麼非要走北路了。

但心中還有疑問,比如密信中說大同總兵張秉忠於五日前派遣家將出關至今未歸,然後又對邊關駐軍進行了幾次調動。僅以此等不算太正常也不算太反常的行跡就判定一位邊關將領有不臣之心,是不是太草率了?

“嗯,你還有點腦子,確實不該輕信。但也不要忘了朕此次出巡是要做什麼的,魚餌已經下水了,只要水裡有魚必然會來咬鉤。朕這個大魚餌味道還是很足的,不怕引不來別有用心之輩。待出了邊牆之後,一切就會水落石出。”

如果杜文煥馬上表態張秉忠是逆臣賊子,該碎屍萬段,洪濤就會把他定位於陸軍中下層軍官,一輩子也別想碰指揮權了。

腦子太簡單,太容易輕信的人,不適合在錯綜複雜、爾虞我詐的戰爭中做出正確判斷。讓他們拿到指揮權,就是對士兵最大的不負責。

密信是統計司送來的,他們雖然沒調查到張秉忠的大過失,卻也沒輕易放棄,匯同了總參謀部派出的人在大同以各種身份隱藏了起來,時時刻刻關注着總兵府的動靜,只要發現異常,無論大小都會派人呈報。

這已經是第五封密信了,自打御駕過了居庸關,張秉忠和其親隨將領們幾乎每晚都會聚在總兵府一角的院落裡久久才肯散去。

兩天後總兵府親兵副將帶着十餘騎趁夜悄悄離開大同,沿着驛道馬不停蹄的向北走了一夜一天,最終從拒牆堡出邊牆,不知所蹤。

然後大同鎮的邊軍就出現了大範圍調動,原本鎮守在鎮虜衛、天成衛、陽和衛、高山衛的邊軍離開了駐地,接替他們的是來自西邊大同右衛、威遠衛和玉林衛的邊軍。

巧的是,這四衛距離皇帝與順義王、白洪大臺吉會面的興和城最近。當然了,也不能說張秉忠就是要不利於皇帝,也可能是要更好的保護皇帝安全,提前做出的部署。

不光他調動了兵馬,宣府總兵麻承恩也沒閒着。在御駕離開宣府的當天下午,就派參將蕭如芷帶兵尾隨到了陽河堡一帶,同樣是宣府轄區距離興和城最近的軍堡。

三日後,景陽皇帝的御駕越過宣府進入大同,並在新平堡出邊牆。當地守軍已經接到了兵部命令,沒有做出絲毫阻攔。

шωш ¤тTk án ¤c o

按照規矩,張秉忠和一干大同鎮將領是不能離開駐地的,自然也見不到蹤影,只有一名鎮虜衛的偏將在此替上官迎駕,結果被張然兩句話就給打發了,連皇帝在哪兒都沒看見。

大明的邊牆在理論上是建在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自然分界線上,爲啥說是自然呢,因爲這裡有條看不見的降水帶。以南降水量比較高,能夠滿足農耕的需求,往北則降水量比較低,更適合放牧。

但理論往往都是宏觀上的概括,具體於某個點並不準確。此時洪濤的隊伍就不是走在大漠戈壁、黃土溝壑上,而是山青草綠、樹木成蔭、小溪潺潺的丘陵緩坡,很多地方比宣府以北的土地還肥沃,還滋潤。大概二十多裡之後就能在山坡上見到一簇簇的帳篷和一羣羣的牛羊,唯獨牧民比較少見,估計是見到了身穿蛤蟆皮的陸軍先鋒,不知是何由來,嚇得全藏了起來。

興和城的名稱來自元代,而這座夯土小城也屬於歷史悠久,從戰國時期就有設置,在明朝初期隸屬榆林縣,地處陰山山脈的東端,距離歸化城300多裡,是土默特部、喀喇沁兩部牧場的自然分界線。

說是城,其實自打明軍南撤興和城就被荒廢了百多年,蒙古牧人有時候拿它當牲口圈,有時候會在城內搭建帳篷過冬。但沒人管理更沒人修繕,大部分建築物包括城牆都已經破敗不堪了。

在距離興和城還有十里的時候,突前的遊騎便發出了煙花信號,發現三千左右騎兵正從北方相向而來。而在左右十多裡遊弋的探馬也陸續發現了一些遊騎,看樣子像是同行。

“停止前進,整裝列陣準備戰鬥!”從數量和方向上推測,洪濤覺得來者不像有敵意。但也不敢託大,馬上發出了命令。

塔山一戰殲敵不算多,但繳獲的馬匹倍之,這下李如樟的陸軍瞬間就從步兵變成了騎着馬的步兵,雖然還遠不能當做騎兵使用,作戰半徑卻增加了不少。

這次跟隨皇帝出行,前衛的五千多兵將和御馬監的幾百勇士全都是一人雙馬的豪華配置,不過也多了一份累贅,如果在行進間發生戰事,得先把馬匹歸攏起來派專人看管。

李如樟按照米涅步槍的殺傷力和射速,在陸軍裡創建出來幾套平原野戰、山區野戰、樹林野戰的陣法,陸軍兵將們平日的訓練科目中,列陣、辨識號令的內容佔了七成,快速挖掘戰壕二成,熟練使用武器只有一成。

在平原與敵人遭遇戰時,如果沒時間挖掘壕溝掩體,會以百戶爲基本單位列陣,中間是四輪廂車和火炮陣地,士兵在廂車左右排成三列橫隊,聽百戶的銅哨聲進退或射擊。

千戶此時會站在廂車裡看着本衛指揮使的信號旗接收號令,然後安排自己所屬的百戶該如何行動。

每位指揮使都有一輛專用的信號廂車和若干信號兵,戰時廂車裡築起一架十多米高的折迭木梯,兩名信號兵爬上去把身體綁好,一人舉着望遠鏡觀瞧,一人舉着兩面小旗打旗語。

指揮使就是通過這兩個信號兵來和上級以及下級溝通敵情、陣型變化、進攻或者撤退信息的。每個衛都有單獨顏色的旗幟,千戶和百戶們只需在戰場找到特定顏色的旗幟,並把旗語看懂,就可以準確接收到命令了。

這套指揮系統並不是洪濤搞出來的,而是李如樟仿照海軍的指揮系統,以陸軍的條件綜合出來的。再輔以銅號和銅哨,基本能做到讓命令快速下達到百戶的效果。

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497.第497章 鋼筆648.第648章 軟硬不吃031 李贄2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155.第155章 內憂外患3(白銀盟主8)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408.第408章 京城保衛戰3384.第384章 得加錢!467.第467章 大買賣3438.第438章 真假美猴王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176.第176章 糧荒006 東宮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636.第636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2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604.第604章 姍姍來遲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081 推恩令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438.第438章 真假美猴王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遠660.第660章 畫大餅180.第180章 糧荒5204.第204章 以文御武2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619.第619章 大魚跑了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第667章 三雄會097 談笑間人命飛灰湮滅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154.第154章 內憂外患2051 不擇手段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406.第406章 京城保衛戰187.第187章 知己知彼015 大壞蛋出場了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318.第318章 早朝發難234.第234章 毒!2321.第321章 贗品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041 除舊迎新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002 太子375.第375章 圖上談兵3068 漕運2060 削藩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591.第591章 鐵軌130.第130章 京城水患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082 昏君627.第627章 朝鮮李朝2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062 削藩3429.第429章 銀行4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291.第291章 殺了給人看004 體會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077 峰迴路轉第671章 孤軍受困658.第658章 危機感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081 推恩令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第667章 三雄會130.第130章 京城水患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584.第584章 糧草先行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634.第634章 佛道儒561.第561章 積極備戰5第680章 奇怪的戰法392.第392章 陸軍2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391.第391章 陸軍060 削藩187.第187章 知己知彼010 經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