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第532章 軍武世家

光是一句西麻東李並不能概括明朝後期的邊鎮軍事集團全貌,麻貴和李成樑只不過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他們的光環下面還閃爍着很多小光點,特別集中的地區就是延綏鎮。比如杜鬆和杜文煥叔侄,就是延綏鎮軍籍出身。

延綏鎮,明朝設立的九邊軍鎮之一,大概位置在後世的陝西省北端,從府谷縣黃河西岸順着明長城蜿蜒向西,沿途經過神木、橫山、榆林、靖邊等地一直到定邊縣爲止,與寧夏後衛相鄰,東西寬600多公里。

別看這片狹長的區域面積不大,但位置卻很重要,正好卡在黃土高原北端,再往北就是河套,是遊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

爲了阻止瓦剌蒙古各部有事沒事打草谷,明英宗繼位之初就命人在此修築堡墩衛倉。整整弄了十年,終於算是建好了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統稱爲1鎮3路39堡。

1鎮指的是延綏邊鎮的治所榆林城,城中百姓不多,基本全是駐軍、家眷和後勤工匠,城高牆厚、糧草充沛,常年保持在萬人規模,總兵府也在其中。

3路是指三個防區,分爲東中西,每路由一員參將統領。東路轄9座軍堡,駐神木營城,統兵一萬二千餘;中路轄13堡,駐保寧堡,統兵兩萬一千餘;西路轄17堡,駐安邊營城,統兵一萬三千餘。

這些軍堡並不是沿着一條線修建的,而是南北交錯在長城內側形成了兩條線,北側的稱作大邊、南側的稱爲二邊

,相距從5、6裡到20多裡不等。

小堡兵力幾百、大堡兵力上千,皆選交通要衝、地勢險峻之地,內有水源、易守難攻。一旦發現敵情,軍堡之間用烽火互相聯動,敵人少了則主動出擊,敵人多了就閉門待援。

這套防禦體系洪濤其實很熟悉,當年北宋就是用成串的軍堡鎖住了西夏,再用縱深百里的樹林和水塘阻擋了遼國,致使其不能隨意南下,給步兵足夠的反應和調派時間。

時間過去了幾百年,但農耕民族對付遊牧民族的戰術並沒有實質性進展,依舊還是這一套,變化了的可能就是在軍堡上多裝備了少量火炮和拿着火銃的士兵。

經過上百年的征戰和修繕,有些營堡被廢棄了,有些則是後來加建的。此時此刻還剩下36座,但兵力沒有減少,仍保持在4萬到5萬之間。如果遇到大戰,儲存的糧草兵械短期內至少可以供20萬大軍駐紮。

看到沒,這就是歷史上農耕民族雖然比遊牧民族富,卻總是耗不過對方的根本原因,戰略上處於絕對被動地位。

不管有沒有敵人南下,都要常年在上千公里的邊境上安置龐大兵力駐守,且保存很大數量的軍事物資,每時每刻都在損耗。反觀遊牧民族,弱的時候可以遠離農耕民族到草原深處修生養息,只派少數人在邊境騷擾。

啥時候攢足力氣湊夠人手了,啥時候選擇一兩處防禦薄弱的重點突破。只要打穿邊境百里之內這層硬殼鑽進腹地,隨處都可以縱馬狂奔如入無人之境,想搶多少搶多少。

待追兵來了再借着強大的機動力甩開,沿原路返回或者重新尋找突破口。遭遇了敗仗也無所謂,大部分還是能跑回去的,繼續到草原深處舔傷口就是了。

反觀農耕民族這邊,城市毀了,農田荒了,人口少了,積累的財富沒了。不管多吃苦耐勞,想恢復也得付出成倍的努力和時間,怎麼算怎麼虧。隔幾年來一次,用不了十次八次,再大的帝國也得被折騰窮、折騰垮。想杜絕這種有敗無勝的局面只有兩條路,要不想辦法讓遊牧民族各部無法統一,總是互相內鬥;要不主動出擊,反過來打擊遊牧民族的主力,對其造成不可逆的人口損失。

事實上明朝還算比較幸運的,從元朝北逃之後草原上就一直沒消停過,各種名頭的大汗層出不窮,內鬥經久不衰,誰也無法真正做到統一。

否則按照老朱家搞經濟的水平,怕是熬不過一百年就得被折騰黃了。軍堡修的越多、軍隊佈置的越多,窮的越快。只要手裡沒錢了,不用外人打,內部保證先亂套。

那爲什麼偏偏延綏鎮出名的將領最多呢?其實不該這麼問,應該說爲什麼延綏鎮出名的軍武世家最多。

像杜鬆和杜文煥的杜家,並不是只有叔侄兩個從軍且幹到了不低的職位,而是整個家族男丁幾乎人人從軍。杜鬆的哥哥、杜文煥的老爹杜桐如果不是死的早,成就要比杜鬆高。

洪濤還在景陽宮裡轉圈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是都督籤事和保定總兵了。當兵就是他們的家族產業,和晉商把生意一代代傳承下去是一個意思。

至於說爲什麼只有延綏鎮出產的軍武世家多且出名,洪濤沒太仔細研究過,但也有點想法,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爲啥福建廣東浙江自古出海商,而同樣靠海的廣西、江蘇、山東、河北卻沒那麼多人熱衷下海呢?還不是福建廣東耕地太少,還多臺風,種莊稼真養不活人,不想活活餓死就只能向大海討生活。

延綏鎮的情況和福建廣東差不多,地處黃土高原,氣候乾燥寒冷,耕地少又常年征戰,想老老實實種地放羊混口包飯真做不到。

從古至今皆是兵家必爭之地,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你來我往無休無止。結果勝負沒整明白,反倒先把人種給融合了,漢胡不分。比純粹的漢人彪悍勇敢,又比純粹胡人精明能算計,性格上更適合吃軍伍這碗飯。

與福建廣東海商整村整姓抱着團出海一樣,延綏鎮的軍戶們也是以家族姓氏爲紐帶,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血緣關係戰鬥力自然要比散兵遊勇高。

只要有一個人積累戰功升到了中高級官職,一個兒子就不用從大頭兵做起了,好歹也能世襲個百戶千戶,再帶着子弟兵出戰,戰功積累的更快,良性循環也。

麻家、李家、杜家都是走的這條路,他們的輝煌也不是一輩人的好運氣,而是幾代人逐步奮鬥的結果,所謂的厚積薄發。

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095 把水攪渾161.第161章 輿論武器2(白銀盟主10)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205.第205章 太髒015 大壞蛋出場了021 一張大網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236.第236章 毒!4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426.第426章 銀行629.第629章 攪合574.第574章 小藥治大病2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006 東宮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304.第304章 南海匪患3074 舌戰羣儒2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036 精神力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539.第539章 船廠鎮2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663.第663章 圖謀甚遠067 漕運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074 舌戰羣儒2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093 遼東李家2364.第364章 南洋總督2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603.第603章 出關047 內臣2243.第243章 一場空124.第124章 小疏忽210.第210章 煤化體系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090 兵事039 妖書案2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040 妖怪來了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090 兵事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660.第660章 畫大餅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609.第609章 兵者詭道也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438.第438章 真假美猴王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451.第451章 考驗隨時隨刻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528.第528章 鴻門宴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358.第358章 攔路虎540.第540章 船廠鎮3第666章 出塞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482.第482章 羣毆468.第468章 大買賣4第672章 孤軍受困2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018 番僧和鐘錶028 好事多磨027 雪中送炭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531.第531章 何爲兵2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079 東林書院2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465.第465章 大買賣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