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妖書案2

如果說當時有人想利用輿論給皇帝施壓,讓其不敢違背祖宗法度,逼迫其早日冊立太子,對自己不是太有害的話,那今天這本續集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

表面上看朝臣們是擔心皇帝廢了太子重新立福王,可只要腦瓜子裡沒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事情百分百不是這麼簡單。

現在自己已經是被正式冊封過的太子了,除非犯了錯,還得是危害江山社稷的大錯,否則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隨隨便便輕言廢立。再在這個問題上過份糾纏,除了能觸怒皇帝,對自己半點好處都沒有。

續憂危竑議裡總共也就幾百個字,是兩個人一問一答形式的對話。問話的人沒寫名字,回答的人有名有姓,叫鄭福成。

說了啥呢?大概意思就是鄭福成說,萬曆皇帝之所以會立皇長子爲太子,是被沈一貫封還了聖旨,拖不下去的無奈之舉。用不了多久還得想辦法把太子廢了,改立福王爲太子。

證據就是讓朱賡入閣,朱賡、朱更,諧音的意思就是老朱家的太子還得更替。至於說沈一貫,書裡也評價了,說這位大學士很陰險、很狡詐,如果皇帝非要換太子,他肯定不會強出頭阻攔。

按說這種沒署名的揭帖犯不着引起朝廷如此重視,但這次搞的動靜有點大,京城裡散佈的到處都是,大學士朱賡只是撿到了其中的一份,很多人比他知道的還早,想壓下去已經不可能了。

就是這麼短短几百字卻牽扯進去好幾個關鍵人物,首當其衝的就是鄭貴妃。如果不是她仗着受寵吹枕邊風,皇帝怎麼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爾反爾,在冊立太子的事情上和朝臣們鬥了十多年呢。

而後是三位內閣大學士中的兩位,沈一貫和朱賡。這兩位一個被說成了見利忘義的小人,一個被說成了皇帝用來換太子的幫兇,全是反面角色。

再然後是太子,雖然在書裡沒有關於太子的半句評價,可事情的核心依舊是換太子,不管想不想也躲不開,必須是主角。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爲利來,沒有好處的事情很少有人願意去做。換句話講,人做事總是有所圖的,無論主觀還是客觀,總能找到蛛絲馬跡。

可古人又說了,人心難測。在沒有直接證據的前提下想判斷一件事的真相往往是非常難的,甚至沒有可能。但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大致分清楚一件事的走向,最終受益人!

那麼在第二次妖書案裡誰是受益者誰又是受害者呢?掰着手指頭一數,得,不管鄭貴妃、內閣大學士還是太子,好像沒一個能獲利的,全是受害者!

難道說用樸素真理無法判斷此事的大致走向嗎?非也,這個技巧還能反過來用,不看誰受益,看看誰倒黴,也能得到相似的答案。

那麼誰最倒黴呢?從表面上看,蠱惑皇帝、勾結外臣、圖謀不軌的大反派應該是鄭貴妃。

其實不然,仔細想想,從十多年前皇帝和朝臣們開始就立太子的問題展開拉鋸戰,鄭貴妃已經被扣上了類似的大帽子,名聲早就毀了。現在再毀一遍損失極其有限,甚至會引起皇帝的同情,適得其反。

接下來再看看太子好像也受到了波及,萬一書裡說的都是真事,皇帝惱羞成怒來個六親不認硬把太子換了,立刻又會變成倒黴蛋。

可仔細一想好像也不對,如果皇帝真有這種二百五不管不顧的魄力,當初就不用和朝臣們舍臉耍無賴了,又何必捱了十多年罵呢。

最後還剩下沈一貫和朱賡兩位大學士,現在他們倆肯定特別被動。先不提書裡的內容是真是假,反正黃泥已經掉進了褲襠,想說清楚也沒人信。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後世根本不算事兒,頂多是嚴查誣陷者,在一切被搞清楚之前被誣陷者啥損失都不會有。但古人比較好面子,尤其在官場混名聲很重要。現在沈一貫和朱賡除了自辯之外,同時還得暫時迴避以示清白。

此時結論就有了吧,真正的受害者不是鄭貴妃也不是太子,而是這兩位內閣大學士。然後就比較好推論了,啥妖書不妖書的,矛頭根本就不是指向鄭貴妃和太子,更不是關心國本,而是徹徹底底的朝堂傾軋!

貴妃、太子、包括皇帝,只不過被人家拿來當武器用了而已。要問是誰有這麼大膽子,敢拿皇帝、太子、貴妃開刷,洪濤也不知道。

但能確定的是,自打沈一貫擔任了內閣首輔之後大肆安插浙黨官員,已經引起了朝中其它勢力的警覺,其中最大的嫌疑就是東林黨。

按照歷史走向,此時東林書院還沒建成,不應該有東林黨的存在。但事實上這個暗中的盟友組織早就有了,且在之前的幾次朝堂爭鬥中嶄露頭角,只是還沒有統一的稱呼而已。

“此事已經鬧了好幾日,陛下令錦衣衛徹查,目前吏科都給事中項應祥、四川道御史喬應甲都已到案。陳公公的意思是讓千歲爺不必爲此事擔憂,但近日來還是少去四夷館走動爲妙。”

王安不光介紹了案件的進展情況,還轉達了陳矩的忠告。上次妖書案爆發時皇長子有點漠不關心,倒也不算錯。可這次不一樣了,主要是皇帝急眼了,非要查出是誰在造謠。此時最好躲遠遠的,半點也別摻合。

“請陳公公來一趟!”那該不該捲入這場政治風波呢,陳矩說的很對,窩在東宮裡等待事情結束纔是正路。但洪濤有其它打算,妖書案就是接近皇帝的最好機會,此時不動又待何時!

“千歲爺,陳公公近幾日全在錦衣衛坐鎮,責任重大,怕是不便隨意走動。”王安以爲太子心裡還是不安生,打算叫陳矩過來問問。

“把此物當面交與陳公公,不可假託他人之手,更不要爲外人所知。”洪濤聞言也沒多講,拿起桌上的毛筆隨手寫了張紙條交給王安。

事實證明陳矩再忙也不敢不來,一個時辰之後瘦巴巴的老太監就帶着內侍趕到了東宮,不由分說先把前院清了場,所有人包括工匠全回住處門窗緊閉,不許隨意走動,然後才一個人快步走進了東暖閣。

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221.第221章 意外2236.第236章 毒!4006 東宮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473.第473章 塞王4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477.第477章 海關法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391.第391章 陸軍369.第369章 意外收穫2301.第301章 是狼是狗042 年號景陽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237.第237章 毒!5478.第478章 會試年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007 東宮2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662.第662章 以身做餌080 東林書院3第673章 戰略佈局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117.第117章 嘴上全是主義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017 葉向高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015 大壞蛋出場了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014 咱家的大院子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563.第563章 收收心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第673章 戰略佈局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095 把水攪渾192.第192章 放棄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067 漕運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050 暗中積累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500.第500章 噴死一個020 萬曆皇帝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322.第322章 再勝一局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598.第598章 八旗043 早朝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226.第226章 遼東鎮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050 暗中積累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384.第384章 得加錢!651.第651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079 東林書院2362.第362章 禍不單行479.第479章 薈萃一堂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285.第285章 鹼廠093 遼東李家2第677章 鄂爾多斯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304.第304章 南海匪患3603.第603章 出關460.第460章 新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