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

按照洪濤的規劃,明朝的官員體系最終要被大部分取代,換成更符合時代以及需求的模式。但想做到這一步,有個幾乎無解的難點,如何培訓後備幹部。

想取代現有的官僚體系,肯定不能用機器人,那下一代官員該從哪兒來呢?科舉顯然不成,明代的科舉體系和官僚體系是個整體,或者說科舉就是官僚體系的訓練營,兩者相輔相成。

動一個就會引發另一個的堅決反擊,激烈程度基本等同於不死不休。也就是說要廢除就得一起廢除,要保留就得一起保留,沒辦法只留下一個。

那利用科舉選拔上來的人才,再經過短期培訓,能不能取代現有的官僚呢?答案依舊是否定!只要看看科舉的教材和老師,就知道爲什麼了。人很難自發反對自身所處的階級,這是人性。

當一個人從小學的東西、接觸的老師都出自舊官僚體系時,他很容易就會把自身當做這個體系的一份子,並對這個體系加以維護,誰反對誰就是異類外加敵人。

想用半年、一年、三年時間,對從小耳濡目染學習了十年、二十年的成年人進行新知識體系和道德體系的洗腦,不能說不可能也非常難,或者代價極大,搞不好洗腦沒成功先把國家給洗沒了。

既然無法做到循序漸進取代現有的舊官僚系統,那能不能採取一刀切的辦法,乾脆利落的全給消滅呢?答案是可以,且很簡單。

無非就是用軍隊去殺唄,隨便弄個罪名,再煽呼底層百姓搞個運動,把認識二百個字以上、會寫文章的人大部分弄死,真不是很難,也不會很慢。

但這樣做除了會造成混亂之外,還有個幾乎無法補償的缺點,怎麼重建管理體系?把舊的殺光了誰來當新的呢?只剩下識字不超過二百,連封信都寫不明白的人,純樸倒是足夠,管理能力咋辦?

由這些人建立起來的管理系統可能還沒有原來的強,砸爛一套東西很容易,重建卻很難,且需要大智慧和漫長的時間。

哄也不成、騙也不成、殺更不成,難道就無解了嗎?洪扒皮是誰啊,人世間的事情就沒有他不會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是吧?不能一刀切是吧?成,這兩種辦法他都不用,乾脆重打鼓另開張新建立一套體系當備胎,也就是海軍。

洪濤給袁可立的要求是在海軍裡實施一套全新的軍規,總體上講就是八個字,細化條例獎罰分明。儘可能把原本模糊其詞、故意留着後門的條例清晰化、具體化。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存在一和二之間需要由上司拿捏的區域。讓官兵們誰也不用看上司表情、猜上司心情做事,只需把條例背熟,就知道下一步走出去是該被獎勵還是懲罰了。

想做到這一點,編寫詳細並符合作戰生活需要的條例並不難,嚴格執行也不太難,難的是讓每個士兵能聽懂、看懂並理解。

要知道這可是17世紀初,全國八成甚至九成的人都是文盲,能選擇當兵做爲出路的恐怕識字率還要更低。連字都不認識,根本就談不上看懂和理解。

所以在海軍裡各種掃盲班、算數班、幾何班層出不窮,有的是海軍承辦的,有的是參謀部組織的,目的只有一個,儘快讓海軍官兵認字並學會基礎代數和幾何。不然別說晉升了,連最基本的作戰要求也達不到。聽上去是不是挺合理的?使用六分儀和航海鍾導航、利用火槍和火炮進行射擊的軍隊自然要多學點東西,否則連海圖和彈道都算不清楚,到了大海上豈不是自尋死路。

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做,只需培訓一部分軍官負責指揮就足夠用了。真正需要計算和寫寫畫畫的也不是水手,大部分人全學會了也派不上用場。

但洪濤給袁可立的命令就是全要學,還必須考試,通過了才能晉升。像使用六分儀、製圖、計算彈道這些比較高深的知識,可以只要求特殊部門和人員掌握,像識字、看圖、簡單計算這樣的課程,必須人人過關。

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藉着培訓海軍官兵的名義,不聲不響就把新官僚體系的基層幹部給培訓出來了。

當兵不能當一輩子,在和平時代,大部分官兵到了一定年歲就得離開部隊。明朝可沒有退休一說,更沒有退伍轉業安置。這些人從哪兒來就回哪兒去。如果趕上打仗,不幸受了大傷,不能再在軍隊裡服役的也是這個結果。

但是海軍官兵有一個算一個,只要不癱瘓、不得精神病,哪怕少了兩條腿也不可以退役,照樣要留在海軍的後勤部門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幹好幹壞無所謂,兵餉減半而已。

這也是洪濤給袁可立的死命令,所有海軍花名冊都在司禮監備案,誰死了、誰新加入,都要有司禮監加印才能發放餉銀。

很多原本的漕船水手、流民、水師兵卒、包括海盜,之所以願意加入規矩極嚴的海軍,除了看上很高的餉銀之外,也受到了這條規矩的吸引。

當兵的誰敢保證不受大傷,如果受傷之後還能拿一半餉銀養活自己和家人,有地方待着幹活,每天提醒自己不是廢物,夫復何求啊。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些餉銀和工作,只不過是爲皇帝賣一輩子命的預支款。說不定哪天皇帝一聲令下,他們這些上了年紀、身體有殘缺的海軍官兵就要夾着包袱卷奔赴全國各地,去當典簿、知縣、知府、參議、參政,甚至入京做大官。

沒錯,他們就是洪濤給舊體系譜寫的安魂曲。有了這些能寫會讀、能量會算、紀律性極強的老兵,就等於有了基層幹部,甚至連中層幹部也能頂替。

海軍有多少官兵,預備役幹部就有多少數量。再過幾年,短時間內拿出一兩萬基層官員將不是做夢。到時候誰再想利用現有的官僚體系去制衡皇帝,誰就要倒大黴了。但肯定有人會這麼做,等待他們的依舊是個巨大的坑。

006 東宮092 遼東李家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054 徐光啓006 東宮428.第428章 銀行3065 有人歡喜有人恨506.第506章 笨學生222.第222章 意外3530.第530章 何爲兵257.第257章 薩琉戰爭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460.第460章 新路2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061 削藩2080 東林書院3第673章 戰略佈局498.第498章 破案403.第403章 戰報269.第26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313.第313章 水清好還是水渾好490.第490章 衡量第105章 十王府3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015 大壞蛋出場了036 精神力583.第583章 太監監國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285.第285章 鹼廠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590.第590章 徇私情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015 大壞蛋出場了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038 妖書案第673章 戰略佈局660.第660章 畫大餅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032 進步和不足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010 經筵301.第301章 是狼是狗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069 養寇自重176.第176章 糧荒056 閒人生事080 東林書院3087 開發皇莊638.第638章 第一產業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598.第598章 八旗378.第378章 是明軍乾的424.第424章 新與舊3436.第436章 總參謀部2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058 子嗣問題074 舌戰羣儒2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322.第322章 再勝一局168.第168章 三十六行5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626.第626章 朝鮮李朝第109章 拳怕少壯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第677章 鄂爾多斯023 礦稅658.第658章 危機感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395.第39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583.第583章 太監監國038 妖書案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547.第547章 落幕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第111章 搖旗吶喊314.第314章 阮香江194.第194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