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

“他們不需要,但有人需要!如果海面上太平靜,剿匪提督衙門就沒有理由南下。王安,當你想做一件事可大家又不同意時,除非能一言九鼎誰也不敢反對,否則最好先繞開,從側面想辦法,最終還是要把這件事做成。”

相距幾千裡之外的紫禁城裡,司禮監秉筆王安聽完王承恩唸的信也提出了和朱雀差不多的疑問。信是通過御馬監設立在全國各地的馬場送來的,內容他也看不懂,那些文字是皇帝發明的,只有蹴鞠隊裡的小太監們才認識。

但皇帝在聽信的時候沒有讓他迴避,這就說明信的內容與自己有關,不光要聽還得聽出點味道,然後再提出比較靠譜看法。

“可是有了鐵炮,當地官府怕是更難以彈壓了……”

大道理王安聽懂了,並不新鮮,還是養寇自重,只是變了個地方。但細節方面還是不太懂,朝廷向來對銃、炮等武器看管極嚴,就是怕流入民間反過來害了自身,怎麼可以爲了些許銀錢就主動售賣呢,那可是國之重器啊!

“唉……這就是成本吶!朝廷現在是千瘡百孔,北面有韃靼瓦剌覬覦、東邊有女真虎視眈眈、南邊又來了西番戰船,各地還天災民亂不斷。朕有把握掃平外敵安撫百姓,可是手中沒有兵、庫裡沒有錢,無米之炊如何做得?

想改變這一切,朕就要從朝臣們手裡把兵權、財權都拿回來。他們豈是易與之輩,光靠講大道理是沒用的,必須行非常之法。

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想振興社稷讓百姓安居樂業,靠老祖宗的法度已經沒用了,必須得先砸爛舊的再造新的。這一斧子砸下去不知要有多少生靈塗炭,但必須去做,這就是朕的命。”

通過三十六行把小型戰艦賣給海盜集團確實是洪濤的授意,沒辦法,造船廠需要錢、訓練水軍需要錢、鍊鋼、煉焦、研發大炮也需要錢,推廣新的農作物更需要錢。

僅靠榨糖廠、流光齋、機械廠和火藥廠的有限產品,供養不起這些本該由國家投入的大項目。擴大生產規模談何容易,一旦被朝臣們發現這些產業油水太足,還有可能搶佔他們應得的蛋糕,局面立刻就會走向不可控。

現在必須把一切開源節流的手段都使出來,在不太明顯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積累財富,悄悄建立起產業鏈,擴大影響吸收盟友,爲將來有可能來臨的那一天做準備。

自打欽點海上剿匪緝私提督天津衛造船事務衙門建立,袁可立就再也不能從漕運衙門裡挪用一文錢了,可建造中型戰艦和研發後裝艦炮又迫在眉睫,總不能真的把一文錢掰成兩半花。

咋辦呢?洪濤思來想去只有邊造邊賣增加自身造血功能這一條路可走。海河造船廠之前爲了培訓工匠和水軍造了幾艘小型風帆戰艦,100噸左右的排水量並不在將來的海軍裝備序列中,當訓練艦又太小,索性就拿出來換錢吧。

火炮也是一樣,後裝炮的炮身已經可以量產,只是炮閂部分的加工工藝還存在問題。那就別等了,一邊搞研發一邊細化生產流程一邊鑄造些小口徑佛郎機炮。

隨着永定河鑄造廠的工匠們逐漸熟悉了羅德曼鑄炮法,鑄鐵炮管的成品率已經達到了七成以上,生產一門2寸口徑佛郎機炮的成本只有10兩銀子,比鋼製炮架還便宜。

而京營仿製差不多口徑的佛郎機炮,加上木製炮架成本在300兩左右,如果從佛郎機人手中買進口貨價格還得再翻一番。

別看這些小船和小炮在大規模海戰中起不到太大作用,不會裝備給袁可立的水軍,但到了民間可就是大殺器了,幾乎是有價無市,非常搶手。

啥叫科技是生產力?這就是,如果洪濤願意,可以每個月生產出幾十門這類火炮,除了材料和人工費幾乎沒什麼成本,賣一門就有幾百兩銀子的純利。 帆船也是一個道理,有了龍骨拼接法,造船材料需求下降,再加上部分採用了螺栓緊固工藝,建造速度大幅提高,一降一增,成本就更低了。

而新船型、新帆具的使用又讓適航性和堅固程度遠超同類船隻,雖然運載量比不上傳統的福船,卻更適合遠航和作戰,只要找對了買家,一艘的售價翻幾倍很容易。

至於說明朝人會不會操控軟帆,衛所兵將可能不會,但海盜一定會。他們的活動範圍已經到了東南亞海域,接觸歐洲船隻的機會很多,那玩意又不是原子彈,學會不難。

“奴婢懂了……這是內閣對杜學一事議出來的結果。”

到底該不該砸爛原本的體系,冒着生靈塗炭的危險再去建設新的,王安是真不太懂。可皇帝所說的朝廷弊端全是事情,每天都發生在眼前,一樣兒也沒誇張,確實該整治了。

比如說手裡這份奏本的內容,明明和王國泰的調查結論不太一樣,卻要堂而皇之的當成正式公文送到皇帝面前御覽,往重了講形同欺君!

假如換個不太高明的皇帝保不齊就信了,再加上撫寧候朱繼勳和都察院的調查結果差不多,一場冤假錯案馬上就得發生。

神宮監杜學和內守備周貴不死也得脫層皮,連帶着司禮監對南京的掌控大大消弱,南方唯一可用的戰兵悉數落到兵部手中。

“就按之前說的辦,把杜學調回來,再訓誡周貴幾句,責成兵部按期發放軍械物資,不得有誤!”洪濤都懶得看具體內容,事情的始末王國泰早就傳回了密奏,純屬南京兵部借題發揮故意找麻煩。

杜學做爲孝陵衛的實際把控者,對軍隊的操練還是很上心的,尤其對火器的使用非常熱衷,經常讓士兵們進行實彈射擊。

可是孝陵衛沒有兵部和皇帝的許可不能擅自離開駐地,只能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在陵區裡找了塊荒地當靶場,堅持訓練不輟。

結果辦實事的反倒被人抓了把柄,一頂毀伐陵木、破壞龍脈的大帽子扣得穩準狠,換個別的皇帝,爲了彰顯純孝,搞不好就得揮淚斬馬謖。

從此以後不管誰接替了杜學的位置,也不敢再把孝陵衛死死攥在手心裡,這樣一來南京兵部就能順理成章的將其控制權收回去。

可惜他們這次打錯了算盤珠子,洪濤不僅換上了根基更硬的王國泰接替杜學,徹底斷了兵部的念想,還要藉機給他們上點眼藥,再把周貴爭取過來。

一個內守備加上一衛可戰之兵,對北京這邊沒有太直接的幫助,但對於震懾東南各省還是很有用也很必須的。假如孝陵衛落到了南京兵部手裡,以後南直隸發生了什麼事情,自己這個皇帝只能聽他們擺佈,半點力氣也用不上。

648.第648章 軟硬不吃182.第182章 邪不壓正136.第136章 對臺戲125.第125章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478.第478章 會試年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007 東宮2090 兵事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604.第604章 姍姍來遲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234.第234章 毒!2588.第588章 出征094 初步解決方案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345.第345章 馬尼拉大帆船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610.第610章 陸軍初戰074 舌戰羣儒2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136.第136章 對臺戲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034 窩囊太子313.第313章 水清好還是水渾好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405.第405章 戰報3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040 妖怪來了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648.第648章 軟硬不吃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004 體會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230.第230章 遼東鉅變4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076 見不得光的手段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077 峰迴路轉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520.第520章 晉商3228.第228章 遼東鉅變2591.第591章 鐵軌077 峰迴路轉223.第223章 密謀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第115章 九卿逼宮2395.第39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285.第285章 鹼廠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082 昏君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329.第329章 敏感話題2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661.第661章 鳳尾變雞頭124.第124章 小疏忽232.第232章 借題發揮2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074 舌戰羣儒2533.第533章 延綏系086 收買宦官心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168.第168章 三十六行5549.第549章 從我做起!563.第563章 收收心168.第168章 三十六行5497.第497章 鋼筆241.第241章 決戰紫禁城3037 紙上談兵203.第203章 以文御武047 內臣2474.第474章 放長線的底氣085 各懷鬼胎007 東宮2083 昏君2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