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

“……”眼下就是如此場面,內閣大學士與九卿們全都凝神屏氣,眼神跟着小竹棍忽左忽右,連情緒最激動的李廷機也手捻鬍鬚陷入了沉思。

“現在朕就來回答爲何秦長城能更靠北,而我大明長城往南退了幾百裡。不是我大明無法向北推進,而是地理條件不允許了。

滄海變桑田,這句話就是原因。氣候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現在和秦朝已經不一樣了,包括溫度、風力、降水量等等都不一樣了。

變化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北方土地乾旱、沙漠化,原本能耕種或者半耕半遊牧的地區,現在全成了土地貧瘠的草原,甚至是沙漠戈壁。

在這種自然條件下,出於成本考慮,把防線向北推明顯增加了朝廷和百姓的負擔,多出來的土地除了長草之外沒有任何用處,得不償失。

這就是大明長城爲何比秦長城向南後退了幾百裡的深層原因,不知道朕講得是否明白,衆愛卿聽得是否清楚?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儘管問,暫且不用遵循禮法。”

不等大臣們想出答案,洪濤就把答案公佈了。這道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包含了氣候、地理、地質、農業、畜牧業、以及民政和軍事諸多項目,最終還要用統計學來總結,跨度太大,真不是明朝人能在短時間內算計清楚的。

別說這些做事流於形式,整天勾心鬥角,無心鑽研學問的政客,就算把欽天監的專業技術官員找來,幾年之內同樣算不出結果。

“……”偏殿中除了小竹棍有節奏敲擊地面的輕響,一時間鴉雀無聲。十幾位大明頂尖高官有的沉思、有的低頭、有的望天,沒一個人肯先出聲反駁。

雖然皇帝說的這些東西有些聽着比較籠統,但只要是聰明人就能從中感覺到各種聯繫,從而推理出相似的結論。想反駁總要找到漏洞,還得有論據支撐,否則就算皇帝表示不計較,誰敢空口白牙的擡槓玩?

“臣有事請奏……”隔了好一會,眼見皇帝已經有些不耐煩,沉着臉走回了書案後面,纔有人起身捧場。

“趙尚書,此間不是朝堂,你我君臣之間只論學問,不必拘禮!”洪濤擡起眼皮看了看,眉頭皺得更緊了,說話之人乃戶部尚書趙世卿。

這位是標準的中立派,且比朱賡有原則。萬曆皇帝活着的時候想給福王大修府邸,他就敢當面給頂回去,非說戶部沒錢修不起,一點面子不給留。

如果他也要幫着李廷機等人向自己發難,試圖改變殿試結果,那結局還真不太樂觀了。一個吏部、一個戶部,在朝廷裡影響力非常大。全站到自己對立面上去,不可能用講道理的方式說服,最終還是得讓步。

“近年來北方各地天災頻發,冬日地凍天寒,比酷寒之地也不承讓,夏日旱情澇災不斷,民衆苦不堪言。還聽說福建、廣東等地在冬日出現了下雪天,臣查過史書,千百年來未見記載,實屬匪夷所思,不得其解。

剛剛聞得陛下所言滄海變桑田,臣忽有感悟,若是秦長城左近經歷千年已然從耕地變成了草原戈壁,會不會繼續向南演變?”

“哎呀,趙尚書真是高瞻遠矚,朕才起了個頭就已經想到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之後了,佩服佩服!”但聽了趙世卿的問題,洪濤立馬就轉憂爲喜,再次從書案後面走了出來,邊走邊拍巴掌,溢美之詞不要錢似的送了出去。 不是裝的是真心高興。本意在心裡計算該讓步到多少合適,不承想人家根本不是來逼宮的,而是要討論學術問題。問得太好了,洪扒皮號稱二手科學家、教育家,最喜歡研究學術,這一問算是問到心坎裡去了。

別說恰好知道,就算不知道,點燈熬油的去文淵閣裡翻書,拼着少活幾年也得把答案找出來,這就叫對待科學的態度!

“陛下謬讚了,臣管着戶部,對稅糧出入自是關注有加。近年來不斷有賑災奏報,進少出多,長久下去各倉難以爲繼,故纔有此一問。”

被皇帝狠狠的誇本應是件好事,雖說官拜尚書已經是一等一的職務了,可誰又能少了繼續上升的心思呢。職務上不去還有頭銜呢,多一級總沒有壞處。

可趙世卿的表情並不是欣喜,反倒有些尷尬。左右看了看同僚們若有所思的眼神,滿嘴都是謙讓推辭,一點沒有自吹自擂,把所謂的高瞻遠矚全歸結於工作需要。

“是啊,如果百姓們吃不飽,怕是用不了多久又一位高祖皇帝就會出現了。這是個大問題,必須及時想出妥善之法。賑濟只能亡羊補牢,未雨綢繆纔是正道。諸位都是我朝能臣,有沒有對策?”

趙世卿爲何如此惶恐洪濤心裡明白,現在朝堂裡表面波濤不驚,實則暗流涌動,自己連續幾次小動作已經引起了多方關注。

據東廠上報,有人在私底下走動串聯,具體目的還不清楚。但從各種跡象上分析,怕不是要團結一心輔佐年輕皇帝坐穩江山,搞不好會反着來。

在這種大環境下抱着中立態度,哪邊都不親近也不疏遠的官員就不得不面臨一個艱難且危險的抉擇,選邊站隊!

是該跟着官員集團與皇帝對抗,還是幫助皇帝坐穩寶座,或者急流勇退到圈子外面坐山觀虎鬥,只能三選一。且選哪個都有風險,大多數人還在觀望之中,比如趙世卿。

但他今天犯了衆怒,把李廷機等人處心積慮的逼宮計劃給破壞了。現在皇帝都把高祖皇帝擡出來了,口口聲聲說大明江山不穩,誰還能繼續去討論進士名額該如何分配呢。

再想把話題拉回來難上加難。除非誰能真的解決北方各省的氣候變化,問題是那玩意歸老天爺管,六部九卿的決議屁用沒有。和人鬥他們全是個頂個的高手,與天鬥立馬啥都不是了。

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064 一石千浪074 舌戰羣儒2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588.第588章 出征045 內閣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611.第611章 既不精彩也不熱血292.第292章 安南的未來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054 徐光啓093 遼東李家2第670章 不出所料658.第658章 危機感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517.第517章 舐犢情深385.第385章 大混子099 彼之弊草,我之珍寶535.第535章 向軍隊伸出魔抓第678章 各懷鬼胎547.第547章 落幕041 除舊迎新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050 暗中積累032 進步和不足228.第228章 遼東鉅變2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437.第437章 有朋自遠方來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586.第586章 規矩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008 雙喜臨門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492.第492章 新學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048 兩宮皇太后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069 養寇自重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522.第522章 抗爭036 精神力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023 礦稅436.第436章 總參謀部2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174.第174章 歷史該由人民書寫009 太子妃和選侍413.第413章 京城保衛戰8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459.第459章 新路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090 兵事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320.第320章 臨陣倒戈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061 削藩2248.第248章 算賬時間3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314.第314章 阮香江218.第218章 千瘡百孔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059 救災如救火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039 妖書案2033 最是無情帝王家430.第430章 論功行賞038 妖書案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第115章 九卿逼宮2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145.第145章 賊大膽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014 咱家的大院子064 一石千浪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