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目標人物

對於這些藩王的瞭解,楊厚照比李昭知道的多,楊厚照道:“這些都是朕的叔父輩,如果真的需要抱養,也只能養他們的孫子。”

禮法上不能越界。

李昭只認得這裡的一個人,就是興獻王楊厚熜,因爲老興獻王已經死了,現在他是王爺,歷史上楊厚照死的時候沒有過繼任何孩子,兄死弟及,所以楊廷和挑選的繼承人是楊厚熜。

爲什麼會挑選楊厚熜,因爲本朝的文官和唐漢時期不同,他們就是徹徹底底的文官,參政議政可以,根本不可能謀反——歷代謀反的人,得有兵,光有兵還不行,還要威望,功高震主那種,爲民族和百姓立過大功,也就是必須打過仗。

文官信封孔孟之道,謀反首先名聲就壞了,是沒人會擁護的,楊廷和那些謀反之心,但是必須大權獨攬,所以不能挑選小孩子,但是大人都不好控制。

楊厚熜的封地很小,又是農村,楊廷和以爲他沒什麼見識,所以就選他了。

沒想到,如果說楊厚照只是不聽話,那麼楊厚熜是十分精明的不聽話,楊廷和看錯了人,下場很慘。

wωw_тTk án_c○

不過雖然是楊厚熜最後繼承了楊厚照的皇位,但是說起來,那已經不是楊厚照的皇位了,因爲楊厚照已經死了嘛,也不是人家楊厚熜搶來的,奪來的,是名正言順正兒八經的繼承,李昭對楊厚熜倒是沒什麼恨意。

就是討厭這小子修道,人一旦有愛好,就有弱點,楊厚熜修道要錢的,要蓋塔,祭祀,煉丹,養道士……

看似要不多少錢,但是架不住人多,人多的時候你貪一點,我貪一點,大家都來分羹,楊厚熜可能自己覺得沒花多少錢,但是打着爲了給他花錢的旗號,養了一大批貪官,根子上爛了。

再說風氣,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有人看到了皇上的這個愛好,就拼命想辦法討好皇上,大臣們投其所好,就出了一批諂媚之人,這是總的來說,楊厚熜的缺點。

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人,其實楊厚熜也有他的優點,他聰明,遠離宦官,重用文官治國,張居正海瑞等人都是他手下的大臣,是他死了才留給了他兒子,他兒子留給了孫子,所以對於國家大事上,楊厚熜並沒有耽誤,平西抗倭,也是有功勞的。

國家是制度上爛了,每年那些藩王逃避的稅收,其實夠楊厚熜修好幾輩子道了,所以楊厚熜即便是不修道,制度不改,國家也是那樣。

很多人說王朝真正是亡於萬曆,亡於嘉靖,亡與天順……其實明明就是亡於太祖,亡在科舉福利,亡於天下富人皆不納稅,窮人不足天下一半的財產,要納天下人之稅,在立國之初,就註定王朝會滅亡。

所以別說楊厚熜,就是更厲害的人,不管是誰,不更改這個制度,都挽救不了王朝滅亡的宿命。

故而李昭對楊厚熜沒有什麼偏心,這次要打擊的主要目標也不是楊厚熜,倒是申懿王楊右凱和莊王是她的大目標。

申懿王是憲宗最小的兒子,也就是楊厚照的叔叔,但是比楊厚照小一歲,因爲最小,皇帝疼小兒子,封地在江浙最富裕的地方,土地萬頃是快肥肉。

莊王則是仁宗時的封號,跟楊厚照已經出了五服了,封地在兩湖,都是魚米之鄉,非常的有錢,土地比申懿王還多。

如果拿這兩個先開刀,剩下的宗室就會有忌諱,不敢繼續土地兼併。

然後把宗室繼承製度更改爲降級繼承,也就是親王的兒子再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郡王爵,郡王的兒子再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公侯爵,爵位只有一個兒子能繼承,其他的全部只能分財產不得繼承爵位,但是可以科舉,這樣王爵就不再會增加,慢慢減少。

王瓊擔心楊厚照一個親人都沒有,所以不能把宗室一網打盡,溫水煮青蛙慢慢來,這樣宗室就不敢真的把皇上拋下,因爲他們還有利益,也不會因爲動作太大讓他們反抗。

李昭對楊厚照說出自己的想法:“您的這份家譜上的人雖然更有繼承權,但是不是咱們的目標,咱們的目標在這個家譜之外,所以還得擴撒消息,讓所有宗室都覺得有希望,讓他們全部跳出來。”

楊厚照道:“這好辦,十五的時候你把所有有小孩子的王妃都到清寧宮來,給人一種你要收養孩子的錯覺,雖然禮法上要血緣更近的宗親好繼承,但是咱們就說年紀太大養不熟,大臣們也會考慮這一點,所有隻要有不懂事小孩子的宗親,都會有想法,就不怕他們置身事外。

再者,咱們只要拋出去消息,想想所有宗親都會躍躍欲試,都是太祖的後人,分什麼遠近呢?咱們什麼都不用說,他們自己就會開始選拔了。”

要想脫穎而出,當然要擊敗對手才行,然後宗室會相互“殘殺”,他倆只要看誰贏了就行。

李昭又看了申懿王和莊王的資料,申懿王因爲年輕,自己暫時有兩個兒子,都是王妃所生,莊王今年五十八歲,他有五個兒子,他的兒子們都和楊厚照同輩,那麼就得從他孫子中挑出人選,孫子……那就多了。

而申懿王正是意氣奮發的年紀,李昭查過,也有野心,就是沒有機會,他應該不會錯過這場逐鹿。

莊王這個則是心狠手辣的主,放渠淹沒農田,讓農民無家可歸,最後他圈地,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富裕了,反正他祖宗沒他這麼“能幹”,如此貪婪不擇手段的人,應該不會對皇位沒興趣的。

反正魚餌下去了,上不上鉤得看魚的了。

李昭將資料合上,在楊厚照臉上點了點:“我們萬歲爺越來越聰明瞭,願者上鉤,就這麼辦。”

楊厚照看着李昭充滿愛慕的小臉,抓着她的手道:“就是委屈你了,本來生不生孩子是咱們倆的事,現在把你推倒風口浪尖,這回全天下都要關注你了。”

本來全天下也都關注,不過是以前不說而已。

李昭道:“萬歲爺不覺得委屈臣妾就不委屈。”比起皇后,人家當皇帝的無子更受人詬病。

提到孩子,李昭接着道:“對了,那些瞧病的人中,萬歲爺覺得哪個看的好?”

第二百三十八章 黃雀在後(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后說到就到第二十章 入選(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劉天仙第五百六十一章 赴筵第四百零三章 稅改之爭第四百八十一章 搬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湘平進廟第四百九十九 宋懟懟第三百零三章 誰纔是皇上的最愛?第七百三十二章 丟出吳氏第八十章 母子相鬥(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當然什麼都慣着她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后吃苦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十月要上學第八百三十五章 朕當年是不是瘋過?第三百九十一章 勿復之,凌遲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牆外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秀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皇帝也有預謀第三百五十章 趙瑾下定決心要除掉皇后第七百六十七章 唱雙簧,騙宗親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劾八虎(三)第七百零五章 賤王起色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韓澈翻供第三百二十章 命格相沖第四十三 陷害(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黃雀差點暴露(二)第七百四區九章 博弈論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君子第五百四十七 秦姑姑反對昭昭和男人交往第五百六十四章 許小珊之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裡有個小魔鬼第四百三十一章 母女一個牢房第一百七十三 婆媳關係確立(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縣令倒黴第二百五十八章 被吳氏看見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后親自出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萬歲爺又開始翻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睥睨後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警覺(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孩子是朕的了第六百零三章 套路照照第六百一十四章 縣令倒黴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皇帝發現被太后欺騙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人高明第六百八十七章 快要生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楊厚照偷偷喝藥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產房第五百六十五章 說分手第十三章 不嫁昏君(一)第六百九十章 生了皇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元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欣慰又內疚第三十三章 夜訪(四)第三百六十章 各自反省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是家庭內部矛盾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大海有物證第六百一十四章 縣令倒黴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后吃苦了第五百零八章 媒婆上門第五章 少年(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爹很反常!第四十三 陷害(一)第一百五十六 永不立妃(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揭穿馬小貞身份第一百五十一章 皇上護妻戰(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傳單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口聚餐第二百八十七章 王聘婷離宮(二)第四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八百一十九章 小皇帝受傷了第六十七章 偏袒(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個絕招討好岳父第一百九十一章 坦白(三)(200月票加更)第三百零四章 個放大招爭寵第七百一十九章 寵妾慘案第七十八章 母子相鬥(一)第八百一十六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小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遇人不淑第六百八十五章 帝后老實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是下堂婦第四百五十一章 太后告狀第五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六百零八章 男人沒等秦姑姑第八百二十三章 表哥,要用你的美色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婉瀅過堂第一百二十九章 上轎(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蕭牆之內第四百零九章 皇后要和首輔打官司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雪前恥(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要鬧就鬧大第六章 少年(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二胎的煩惱第七百二十四章 想吃清淡的第六十三章 填土(一)第六百零五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小皇帝第三百八十九章 楊厚照震怒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部失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