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先造兩艘船

李陽東有圖紙這句話也同樣振奮了楊厚照。

楊廷和想了想,又提出一個問題:“圖紙有了,就能造船了嗎?還有兵呢?”

楊厚照:“……”

他用幽怨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師,這個老師是專門給他拆臺的吧?

楊廷和:“……”

他漸漸擡起了頭,真的不是他要拆臺,是國家真的沒有錢啊。

李陽東這時道:“皇上,欲速則不達,但是已經有了目標就好說了,容臣等從長計議。”

這次沒有一口回絕,而且看李陽東認真的樣子,楊厚照相信自己已經說到他的內心深處了。

這個“神童”他是要做點什麼的人。

楊厚照點點頭:“早些決議出來。”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差錢。

稅改剛剛開始,錢還沒收上來呢。

但是楊厚照年初要修建行宮,不是撥款了二十萬兩銀子?

李昭記得那銀子,等楊厚照回來的時候說沒談成,差錢,她就提到了那二十萬兩銀子。

不修行宮來增加國防,皇帝如果能如此爲國家着想,不愁國家不強。

楊厚照現在不修新房子了,所以對那些錢也沒什麼留戀的。

他盤算一下:“可是二十萬兩銀子,能製造幾艘船啊?”

這個物價李昭不會算。

她只知道鄭和傳記的記載中,寶船個頭很大。

但是她也知道,歷史寫的很明白,寶船並不是爲了打仗,而是爲了宣揚國威用的,大,花費巨大,當年稅收可能全部花在船上了,所以才讓後來人對航海深惡痛絕,因爲那是要花錢的,大把大把的錢啊。

所以到底船要花費多少,還要加上那些寶貝,只算船的話,就算不出來。

而要建造的海軍軍艦,個頭上肯定不能輸給寶船,要建造成“古老版海上航母”

航母建造完還要計算能容得下多少個小船。

如果船上沒有先進的炮彈魚雷武器也不行。

這些王朝暫時都在落後,但是可以彌補,三大營現在就有在葡萄牙人手裡買來或者繳獲的炮彈子母銃。

不過也是因爲太花錢,造的少,再加上工匠地位低,也沒人願意研究,技術和圖紙可能都要爛了,能撿起來,還是要錢……

也就是什麼都能成,但是關鍵就是錢。

這麼一算,二十萬兩能造出裝備先進的航母船,一艘兩艘就差不多了,有點少。

楊厚照或者說王朝的帝王,自詡地大物博,最喜歡講究的就是排場,你讓他建立個軍隊只有兩條船,這不是打他的臉。

楊厚照聽了李昭算的賬目,坐在書桌後蹙起眉頭,道:“不然不建,就兩條船,我泱泱大國這麼大,天朝上國,就建造兩條船?擱置吧。”

如果現在擱置了,恐怕歷史的老路要重演。

李昭道:“萬歲爺,積少成多積水成淵啊,初建雖少,可是是開始,如果一直不建,那麼以後成百上千的軍艦就真的是泡影了。”

楊厚照還是蹙眉不說話。

李昭走到他身後,從後面抱着他,道:“萬歲爺,人的敵人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國家也一樣,您是國家的掌舵人,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家底。

兩條船不可恥,明知道沒錢卻不敢面對纔可怕。

再說,國庫沒錢,丟臉的並不是皇上您啊?

那些滿朝文武和特權貴族比您還丟臉呢。”

因爲國家也是他們的,皇上過的好不好,都是他們的臉面。

妻子溫柔的身體讓楊厚照憤恨又無力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明朗,他回頭看着李昭笑道:“朕明白了,那暫時就建兩條船,而且朕還要昭告天下。”

****

布政司的皇榜一下來,各個公卿之家和重臣書房都在議論一件事。

就是建立海軍有沒有必要,只有兩艘船,丟不丟人?

先說有沒有必要,京城貴族怎麼會關心沿海人民的疾苦,有人就罵皇上是沒錢還要瞎折騰。

“把海域一關,倭寇一年能來幾次?

倭寇只搶海域附近的錢財,搶完了就回去了,又不會來中原,說到底是個跳樑小醜,有必要專門建立一支海軍跟跳樑小醜打?”

可是也有來自沿海的官員或者有着悲天憫人胸懷的善良人士:“如果這樣的跳樑小醜國家都收拾不了?那反而是更可悲的。

而且沿海人民不是王朝的子民?都是中國人……”

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衆說紛紜。

再說兩艘船丟不丟人?

國家那麼多大,就兩艘船,當然丟人,但是讓皇上只能建造兩艘船的人,更丟人。

於是有志之士開始爲海軍募捐,還真湊了幾萬兩銀子出來。

錢是少了些,但是有這募捐,起碼海軍還沒建立起來,名聲已經大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這讓楊厚照明白一件事,幹正經事不怕困難多,就怕眼高手低不去幹,他現在對這支軍隊的成功充滿信心。

把銀子全部都交給兵部和工部,造船造武器,募兵招帥一個都不能少。

比起開頭的艱辛但也幹勁十足,後面沿海人民對軍隊的支持纔是讓楊厚照意外的。

募兵的時候沿海人民聽聞皇上要保護他們的家園,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商人聞到了“利益的味道”,也心甘情願花了不少錢。

只爲了支持建立海軍,只爲了支持解除海禁,只是希望國家富強昌盛。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政令剛下,質疑的聲音還是很多。

京城有“四水鎮”之說,東南泡子河,西南太平湖,東北後海,西北積水潭,各據一隅,而以積水潭最爲有名,因爲有座古剎叫淨業寺,所以又名淨業湖。

淨業湖雖是洗馬的地方,但北通玉泉,南達三海,源頭活潑,所以湖水澄淨,夏天不生蚊蚋。

沿湖長柳披拂,湖中紅白荷花,一望無際,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有錢的內監,多在沿湖構築別業,最有名的一座是弘治年間,勢傾一時的大璫李廣所建,還造了一座橋就名李廣橋。

在李廣橋之前有座座別院,其實是各地藩王的自留院,藩王無奉召不得離開封地,但是偶爾年節會進京,所以在京城都有住處。

皇帝爲了不給藩王在提供院子,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買房了。

別院的第二家中,此時那昏暗的客廳,正在進行一番對話。

第六百零六章 秦姑姑的婆家第三百零一章 昭昭要給趙公公設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婚的早上(四)第三百五十章 趙瑾下定決心要除掉皇后第六百九十九章 據說妓女跟皇后長得像第五十七章 李蓉的福星(二)第二百零五章 等待那個時機(二)第六百九十章 診脈第七百九十九 隨隨便便的聘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婆媳關係確立 (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當然原諒她啊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蓉死了第一百九十章 坦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皇帝不配合(一)300月票加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夫進宮第八百四十四章 楊家的後院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另找人家第六十六章 填土(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上護妻戰(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換個角色第四百七十二章 離宮第五百九十一章 娘娘出來了第二十九章 禁足(四)第三百六十章 各自反省第四百六十五章 只有生離死別沒有第三者第二百四十八章 決戰的絕招第八百七十二章 兩輩子的理想(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田美孃的美人計第八百六十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三十六章 進宮(一)第六百章 找了十個評理的第四百章 一切盡在掌握一百三十三章 冊封(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證明給你看第三百九十二章 行刑第二百八十五章 皇后的責任感第六百一十四章 縣令倒黴第五百九十三章 恬娘之死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后說從前有這樣一個昏君第六百零二章 威武沒立起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釣大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太后申飭楊婉瑩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個熱鬧的早朝第八百四十章 爲曾經的荒唐買單第三百零一章 昭昭要給趙公公設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人高明第七百二十章 郡主進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婆媳關係確立(二)第七百九十章 入夢找記憶第五百八十三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七十章 二雪前恥(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屁貓第五百八十四章 上輩子的情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動之以情八百六十六章 這小子腹黑第五百二十五章 徐珍珍失蹤第九十章 交心(二)第二十六章 禁足(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一個大夫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宮看審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碰瓷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雪前恥(三)第八百四十四章 楊家的後院第二百七十二章 被老虎撲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研究“兵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韓太太又要退親了第七百九十九 隨隨便便的聘禮第六章 少年(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碰瓷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上要雪恥(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厚照不光彩的過去(一)第二百零二章 牆角挖不動(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宮看審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后邀請吳氏赴宴第五百九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九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四十七章 吳氏可不怕皇后第二百九十章 劉健出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帝后的計劃第八百二十六 激怒第八百五十一章 價值觀不和第八百三十章 李昭是隻貓第七百二十四章 想吃清淡的第十五章 不嫁昏君(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懷疑對象第八百五十三章 還能怎麼辦?第四百八十七章 要鬧就鬧大第五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三十八章 我是誰?!第二百零三章 牆角挖不動 (二)第五百零五章 思念有增無減第三百零九章 趙瑾如司禮監第五百二十七 田娃要跑路第六百零六章 秦姑姑的婆家第八百一十四章 抓我,你們會後悔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狐狸精不是白修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