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託兒所

林義龍沒有照看孩子的經驗,不如說在某一方面他特別害怕照顧自己的女兒們。雖然經常被耶昂姐妹鼓勵,也被自己女兒們喜歡,可他手忙腳亂地照顧兩天之後,還是把這個重責轉交回了她們的母親手中。自然,耶昂姐妹平日工作是不可能帶孩子的,譚雅和娜塔莎也被帶去了對外營業的私人託兒所——維斯特波恩。

“爲什麼要去那裡?”當林義龍做出這個決定之後,薇拉問道,她更傾向於讓自己母親幫着照看。

“因爲這是我們的女兒,不是你媽媽的,或者我媽媽的女兒。”林義龍答道,“幫助照看是無奈之舉,而且,耶昂家還有林家的思維家長都有自己的生活。作爲子女,就不要讓這些長輩們繼續操勞了。你們是不是也這樣覺得呢?”

回到南威爾士,林義龍打着包票會讓納迪亞和薇拉放心地正常上下班而不用特別關注女兒們。耶昂姐妹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就在她們倆滿以爲林義龍會聘請全套的保姆、育嬰員和早教教師的時候,林義龍做出了他的決定。

“我們住得離城市太遠了,女兒們需要和其他的女孩接觸下,至少不要那麼孤單。”林義龍進一步解釋了他的選擇依據,“我也曾考慮過納迪亞的威爾士大學學院託兒所還有薇拉供職的威爾士大學醫院託兒所,但我覺得,假如譚雅和娜塔莎,以後不可能進入馬斯塔赫鎮的小學,肯定還是要讀一個好一些的小學,不如就一步到位,直接從託兒所到幼兒園,直接到小學,這樣可以免去小孩子的不適應。”

這個託兒所並不算自己獨立的託兒所,而是某個小學附屬的幼兒園-託兒所形式。爲了讓附近在職的僱員和學生更好的工作和學習,也同樣爲了培養進入該所學校特特別興趣設立的。

在南威爾士與池塘那邊聖弗朗西斯科灣區諸多大公司的提供的託兒所性質完全不同,池塘那邊的高科技企業的初衷其實和祖國建設的新時期的企業幼兒園很相似,而非類似格拉摩根郡這種完全社會化運營的託兒所。納迪亞和薇拉工作單位提供的託兒所並不會因爲兩人職業對譚雅和娜塔莎的托兒費打折,這也就斷絕林義龍讓兩個女兒在醫院或者學校託兒所培養對特定職業的興趣的念頭。

既然左右都要花錢,不如到外面的託兒所更好。平價的託兒所大概每天在35鎊左右,但是質量卻連大學和醫院的託兒所都不如,林義龍於是選擇了維斯特波恩。

“因爲這個地方去接送孩子最晚可以到六點,有充分時間決定到底誰去接送孩子。”林義龍另外提及到了一點,“有的時候稍微培養一下興趣,其實也很不錯。”

“那學費呢?”

“一個月大概在1200鎊左右。”林義龍掏出手機,把下載好了的PDF傳給耶昂姐妹,“這是加上另外計算的午餐價格,這樣看來價格非常不錯。”

納迪亞的眉毛稍微扭了一下。託兒所的這個價格已經很誇張了,一個學年按三學期制,附加午餐費,每個月單單在每個小孩身上的開銷就在1500鎊左右。這個花費已經比她的博士資助一半還要高,如果她按部就班地按照理想開始工作,也只能堪堪養得起自己的譚尼卡,根本拿不出其他的錢進行一些正常水準的消費。

“這個價格,可以阻斷很多在布特城或者在伊萊(都是卡迪夫的區,居民多爲城鎮工人)的孩子了。”林義龍對自己的偏見並不做任何掩飾,“如此高昂的育兒成本,雙職工家庭也只能堪堪承受,遠不如有一方辭職帶孩子來得這麼便利,加上男女職工在工資方面的差異的因素,這也就是爲什麼卡迪夫市中心有很多全職媽媽的原因。”

這時,耶昂姐妹看向林義龍的眼神有些怪異。

“我不是在指責你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林義龍發現了耶昂姐妹倆的異常之處,急忙挽回自己的失言,“不如明天帶着孩子去那裡看看,看看她們願不願意在那裡呆着。”

“也好。”納迪亞先於薇拉點頭,“但義龍你是怎麼知道這所學校的?”

“我正好認識一個教育顧問。”林義龍從自己放在茶几上的錢夾裡掏出了一張名片,“我向他諮詢了一下威爾士的嬰幼兒教學情況,然後他極力推薦我讓我選擇一個的帶託兒所的好一點的私立小學,而不是推薦從小就開始一對一地找保姆和幼兒教師,於是我就選了一個最好的,就這麼簡單。”

“這麼說,你也沒有考察過?”

“我只是昨天晚上,去那兒外面看了一眼,給我的感覺還算不錯。”林義龍有些心虛地答道,“我也在找到了獨立機構進行了付費諮詢,他們給了這學校優秀的評級,我就有這種初步印象來這裡。”

第二天,非常不放心的納迪亞和薇拉帶着各自的女兒開車,前往林義龍暫時決定的的維斯特波恩。

雖然這所私立的教育機構聲望不錯,地點卻有些不甚理想——這裡剛好在南格拉摩根從卡迪夫到博納斯的路上,孩子接送多多少少對耶昂姐妹來說有些不便。

孩子的母親們十分仔細地考察了託兒所的設施,操着還是有些不太熟練的俄式口音與育兒員好好地交流了一番。又額外花了100鎊讓女兒們嘗試着在這裡“適應”下來,然後前往遠離女兒們的監控室,注視着孩子們的適應程度。

譚尼卡和娜塔莎是高高興興地來這裡的,幾個小時後再見到各自母親的時候也是帶着笑容的——儘管這有些讓耶昂姐妹有些小傷心。

“我們這裡有對外開放的監控,孩子的父母可以通過特定軟件進入後臺直接看到這裡的實時畫面。”託兒所的管理人尤爾金女士向耶昂姐妹解釋着這個託兒所的制度,“安全上是萬無一失的。我們的育嬰員都持有兒科的護士資格,確保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在此基礎上,假如孩子們到了三歲,可以稍微加上一些由小學低年級教師安排的輔導課,比如器樂或者畫畫什麼的,也可以試試芭蕾,現在來說有些遠,孩子們可以放心地交給我們照顧。”

沒有發現任何不對地方的耶昂姐妹也覺得這裡不錯,直接選定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