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環保補貼

格里格威赫小鎮之所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賣給林義龍,很大的原因是礦山框架廢棄後的環境治理,這需要很多錢。作爲西格拉摩根郡的非自治鎮,即便有碳排放的樹林保護政策,鎮民們還是沒法享受到這部分補貼。從這個角度說,林義龍無愧是這裡的最佳買主。

上個世紀90年代才最終被關閉的礦山,需要用大量的水對採掘出來的礦砂進行加工,並最終排放到附近的小河以及小溪裡。馬斯塔赫鎮作爲主要定居點,水源是需要被保護的,剩下的非水源地的幾條河流則遭了央,曾經三文魚和虹鱒魚洄游河流再也見不到任何魚類。故而,馬斯塔赫的河裡是存在着魚類族羣的,而其他河裡和小溪裡並沒有。

如何治理這些河流的水體污染就成了農業和環境部的主要問題,這個問題的主導議員就是林義龍熟知的“朋友”——弗雷德裡克-菲斯克先生。

因爲這幾個在“農民俱樂部“的朋友們到布萊肯林場談及到釣魚問題似乎引發了林義龍對林場水源的擔憂,到了5月末,納迪亞和薇拉的做的檢測報告並沒有給出水體質量向好的詞句,林義龍不得不求助於農業和環境部,炮製了一份“廢舊礦場水源清潔計劃”的報告。

從手下官員手裡拿到這份報告的菲斯克先生於是急忙在農民俱樂部的餐廳里約林義龍吃午飯。

“我打算接下來的三年裡投入350萬鎊用來改善納夫林河的水質。”被問及這件事的時候,林義龍表情愉快地看着菲斯科先生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我想請弗雷德你來幫助我申請一筆補助。”

“數額不會是350萬英鎊吧?”弗雷德問道,雖然在選舉時受惠林義龍的消息頗多,可他並不認爲這樣的交情能讓他昧着良心在350萬的補貼款支票上簽字。

“自然不是。”林義龍回答道,“既然女王陛下的財政部對處理河流污染都有一筆補助資金,我想我這裡投350萬,再加上環境部預算的50-75萬的持續投入來改善一下因礦業生產在河流裡累積的重金屬,這筆錢對礦物和重金屬污染應該足夠了。“

菲斯克先生其實也需要這樣的一份成績來鞏固他剛剛進入農業和環境部的託利黨地位,對林義龍的方案很感興趣,可他並沒估計到治理一條河流的以淤泥和重金屬需要這麼多錢。

“到底是多少錢?”菲斯克先生問道,“這個數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作爲一個輔助議員,我顯然不能就這麼直接簽字覈准,但如果義龍你能提供更多的細節的話,讓我完全沒有不簽字的理由。”

林義龍於是非常殷勤地遞上一份由一個南威爾士環境公司遞交的報告,裡面註明了精確到便士的預算單以及一份水質檢測報告和處理方案,工程預算書也包括在內。

菲斯克先生見到林義龍拿出了這份報告書,知道納夫林河的河道清潔費環保部是不可能有理由繼續推脫了,於是草草地在摘要上掃視了兩遍,把這份報告書放在了自己的黑色公文包裡。

如果成功,這便是實打實的成績。由於這個方案主要治污區域是布萊肯林場內的河流,林義龍不可能出大價錢隨便選一個不靠譜的公司完成這樣的環保工程的,既然如此,這個項目剛好可以用來在報界解決最近不斷被在野黨不斷非難的託利黨環保政策,最不濟的情況也能給菲斯克先生帶來“有才幹”的讚譽,更有助於他在託利黨內部的地位。

菲斯科先生對林義龍的人情債欠得更多,恐怕終其一生也沒辦法償還清楚——或許對兩個人來說,都是好事也說不定。

“沒有問題,可遺憾的是,受限於官方的承諾,我現在沒辦法給你一個肯定答覆。”菲斯克先生說道,“我其實在考慮,假如義龍真的想做這件事,是不是應該把當地郡委員會也弄進這個計劃來,讓他們也出份力。”

郡委員會或者郡理事會,對當地居民的宜居條件也是有責任的,公共部分的河牀土地,也歸郡委員會管理。

“這倒是好事兒,不過我既然和環境公司已經達成牽頭協議,假如把郡委員會弄進來,會不會對此產生異議。”林義龍不安地問道,西格拉摩根郡委員會自然是沒這個財力支持這個工程的,林義龍對此心知肚明,“假如,郡委員會對納夫林河的清污有不同人選,就別想幹任何事啦!”

“這也是問題。”菲斯克先生對林義龍在這個問題上的異議表示贊同,“不過既然你是出大錢的,女王陛下政府也沒在一條河流上付出的清污費超過標準,對於我們官方來說,當然願意尊重義龍你在這個問題的選擇。”

“那就好。”林義龍與菲斯克先生握了握手,然後把話題完全轉到其他的更具有意思的話題。

餐畢,興致沖沖的兩人在不同的時間離開了農民俱樂部。

獲得官方合同對一個環境公司來說是一個良好開端,如果效果和性價比令人滿意,這個公司會不間斷地獲得這樣的合同,股價肯定會不斷上漲。承包布萊肯林場河流清污工作的環保公司頭頭到最後怎麼也想不到爲什麼有人會爲公司牽線搭橋,不過總而言之,這是好事。

至於公司股價在最低位時被收購的那些股份,悄悄地被一傢俬募基金買走,在公司公佈利好消息之後又被無聲地地賣掉,只有當事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真有你的!”凱蒂在河岸街的公寓門廳迎接剛剛與菲斯克先生共進午餐、正面帶笑容的林義龍,“我們現在就等着環保公司的官方網站披露這個消息,股票肯定上漲!”

“當然。”林義龍笑道,“弗雷德以爲他欠了我一個人情,或者所有人認爲自己都是贏家。殊不知,當大贏家的人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