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第四章 前塵往事(二)

聽聞釋初心講完鎮獄明王往事,應飛揚不由輕嘆一聲,聖佛尊雖未取材方便略作了修改,使那段編造的記憶與鎮獄明王的經歷不盡相同,但總體仍是大同小異,尤其是最後結局,更令人感到深沉的絕望。

嘆息之後,又忍不住問道:“那之後呢?鎮獄明王又是怎麼進入佛門的。”

釋初心豎掌胸前,隱隱帶着崇敬道:“接下來便如小僧先前所說,自然是聖佛尊出面了……”

-=-=-=

血流成河,延地百里,自高空居高臨下看去,好似有一條巨大血蛇在大地上肆虐而行,癲狂兇戾,吞噬所見的一切生機。

誤殺恩主,大錯鑄成,隨着塵封的記憶甦醒,前塵往事如潮水一般涌來,一個人、一條蛇、一幅幅、一幕幕,本該是一生漂泊中難得的溫馨寧靜的回憶,此刻甜蜜記憶卻如刀似劍,錐刺刻骨,刺得燭中庭千瘡百孔,悔恨欲狂。

“主人!主人!哈哈哈哈!我殺了主人!”

燭中庭似哭似笑,漫無目的的奔竄,想要擺脫不忍直視的記憶,而所經之處,生機不留、人妖皆殺,唯留一片狼藉血腥。

殺、唯有殺,才能宣泄無盡的痛苦,唯有殺,才能填補心中的空洞。

“你這瘋妖……惡魔、我們與你拼了!”眼前已不知是第幾個意圖圍攻他卻被反殺的門派,此時門派之中盡遭屠滅,僅餘四人生還,滿目同門血腥終使他們理智崩壞,顫慄大喊一聲齊向燭中庭攻去。

但觸及燭中庭血絲滿布的赤紅雙目,四人竟覺是如被蛇盯上的獵物,溼冷寒意遍及全身,竟是僵硬的無法動彈。絕對的實力差距,只憑眼神氣勢便被將他們死死壓制住。

“死來啊!”殺性成狂的燭中庭卻並不會因爲對方弱小而停止殺戮,淒厲狂嘯一聲,化作一抹血影狂暴席捲而去。

“給佛爺停下!”

此時,卻聽聞一聲雷音獅吼天外而來,震耳欲聾。

隨後天光大亮,一道至聖光影如大日墜下,攜九天之勢磅礴而降,砸落在燭中庭之前。

“轟!”

硬碰硬,強對強,兩股氣力相撞,只聞驚爆一聲,地陷三尺,燭中庭綿延百里的殺戮血途竟首度屈退,震退十數步。

而驚爆中心,煙塵被璀璨佛芒驅散,便見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佛者巍然穩立,沉如泰山,重逾華嶽,方面大耳的面容如金剛怒目,凜然生威,眉宇間卻又有莊嚴慈悲之態。

“聖……”嗜血兇蛇竟被從天而降的和尚震退,劫後餘生的修者猛然想起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雙目一亮,如見曙光。

“你們先走!”和尚卻打斷他們的話,示意他們先行離開,而雙目始終盯視燭中庭。

“殺啊!”眼見幾名修者要奪路而逃,燭中庭卻不捨不棄,右掌猛一擊地止住退勢,氣勁卻灌入地面,數道勁力在地面線蠕動分襲而出,誓要取修者們性命,而他身子卻借擊地反彈而起,拖曳出一道血痕再度追殺而上。

“嗯?”和尚見燭中庭狀況,眉頭不由一皺,若依常理,以他驚世駭俗的修爲,任何人與他對敵時都絕不會分心,可此時燭中庭心智混亂,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勢頭,竟捨棄和尚不管,誓要殺掉那幾名微不足道的修者。

和尚眉頭一皺,佛袖一揮彌平地底勁力,同時擋下燭中庭狂亂攻擊,但散逸的氣勁卻交纏如颶風,令那四名修者難以離開。

燭中庭這般分心,雖可以更輕易的擊敗他,可要在這同時保護被卷在戰團中四名修者不被逼散逸的氣勁波及,便不是那般容易的了。

和尚心懷慈悲,不欲牽連無辜,隨即把定心念,竟是將佛掌撤於身後,以胸膛迎接燭中庭一擊。

“砰!”

便聞一聲金鐵交擊,燭中庭兇暴一掌竟被用胸膛擋下,而和尚硬接一掌後,竟還毫無滯礙的開口說話,雷霆佛音直灌燭中庭雙耳。

“一掌一命,佛爺不閃不避,接你四掌,四掌之後,佛爺讓這世上再無巴山蛇君!”

剛正佛音帶降魔之威,此番挑釁行爲,意在將燭中庭心神吸引到他身上。果然,燭中庭雖神智混亂,此時也受了激,伴隨一聲大吼,肆虐真氣毫無保留的灌入和尚體內。

但氣勁灌注和尚體內,卻如泥牛入海,深不見底,隨後,和尚周身金華大作,佛光透體而出,一股反震之力浩瀚而來。

剛猛辟易勁力如牆壓來,燭中庭立足不穩,再度被震退十數步,隨後竟是嘔出一口血來。

燭中庭誤食恩主,悔恨至極下氣血攻心,一口血堵在心頭纔會令他如瘋似狂,此時這口淤血被震出,也讓他充血雙眸中恢復幾分理性,認出了眼前之人,“反震之力……十方佛身,你是聖佛尊!”

燭中庭已是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妖,天下間能受他一掌不死的都爲數不多,而能在受掌後毫髮無損還反傷他的人,除了聖佛尊當世絕無第二人能做到。

“阿彌陀佛!”聖佛尊雙掌合十,莊嚴道:“非是反震,而是因果,蛇君妄造殺業,越陷越深,已身在因果劫報之中,還望蛇君迷途知返!”

燭中庭聽此言語卻是滿懷恨意的笑了,笑得咬牙切齒:“哈哈哈!佛門禿驢滿口胡言,妄言因果,我殺人無算,血戮千里,我主人純真良善,與世無爭,若天地有眼,真有因果報應,爲何死的是她,活的是我?”

燭中庭雖兇名在外,其實卻是七兇中少有的才思敏捷,能言善辯之妖,此時神智稍稍恢復些,便隨即滿口怨恨的詰問。

聖佛尊不迴應,只面帶悲憫道:“那再進招吧,下一招後,再叫蛇君分曉。”

此時,那幾名修者已經跑開,燭中庭也不再是先前狂亂無智的狀態,本已無再接招的理由,可聖佛尊卻又將雙手背在身後,周身金光沛然,凝成如來法相,擺出一副坦然受招的姿態。

“自尋死路,命喪無尤!”燭中庭見狀怒上眉梢,殺氣張揚,腳步卻是一步一印走得沉穩。

先前全力一掌卻難傷對手分毫,燭中庭此時自是更謹慎應對,每一步踏出,足下都有無數細縷真氣如蛇遊曳而出,遊向聖佛尊,好似他身上有個藏着萬千毒蛇的無底蛇窟般。

“萬蛇大法?”聖佛尊面上首現肅然之色,但隨即便被密密麻麻的羣蛇遮蓋,蛇形真氣爬遍如來法相上下,遮掩佛光。

而佛光泯滅同時,燭中庭目光猛然一銳,原本緩慢的步伐瞬間迅捷,瞬移一般出現在聖佛尊身前。

“就是這裡!”

卷五 第二十五章 好戲連臺 (四)卷八 第四十章 琅琊海市(四)第四十四章 十招之約(三)外傳 故劍情深(七)第五卷 尾聲(一)卷八 第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十一章 煮酒論局(上)卷八 第四十四章 海上風波(一)第四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二章 生殺之戰第四十二章 還君明珠(六)卷七 三十五章 誰爲傀儡(五)卷八 第一百零二章 摩呼羅迦(三)卷八 第九十章 心魔難消(五)第八十章 雙修共進第四十四章 達摩遺寶(二)卷八 第一百零四章 雲波詭譎(一)第二十六章 約戰而來卷六 第三十二章 天道人慾卷六 第五十章 冠絕天下第五卷 尾聲(一)卷八 第一百四十六章 溯洄流光(十)卷八 第三十五章 雲開浪裂 (五)第九十五章 禍世之種(二)卷九 第四十九章 寒蟄驚露(三)第二十二卷 師徒再會卷七 第三十六章 赤誠忠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情爲何物(一)第三卷 尾聲第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四)卷六 第五十四章 心高劍翔卷五 第三十四章 疑則心迷(三)第三十四章 辣手摧花卷八 第九十三章 八部齊聚(二)第八十章 雙修共進第三十八章 變化之術第十七章 各懷鬼胎卷五 第八十章 天峰逆瀑(七)第五十四章 殺佛之刀(七)第二十三章 兇案伊始卷八 第二章 判生定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爲何物(四)卷九 第十四章 起死回生(二)卷五 八十一章 天道鬼道(一)卷五 第七十一章 奔襲千里 (二)卷八 第一百零三章 修羅戰場(三)第二十八章 神皇之會(二)第二十三章 兇案伊始卷六 第三十六章 棋落何方外傳 故劍情深(十四)卷五 第六十章 再入虎穴(二)卷七 第十三章 意亂情迷卷五 第二十五章 好戲連臺 (四)第五章 無情有情第七十六章 論道證佛(十)卷五 第八十章 天峰逆瀑(七)卷八 第三十二章 雲開浪裂(二)第四十三章 十招之約(二)第四十四章 十招之約(三)外傳 故劍情深 (十七)外傳 故劍情深(十)卷八 第十五章 夜涼如水卷八 第十八章 二十加冠(二)卷八 第六十六章 各方齊動(六)卷五 第四十四章 氣驕則慢(四)卷七 第八章 神醫白牛第五十七章 破局時刻(六)卷六 第三十章 三方四正 (迴歸本傳,求訂閱!!)第十八章 奇兵到來第九章 蓋棺定論(五)卷九 第四十章 蠱惑人心(五)第四十五章 再起變亂卷七 三十五章 誰爲傀儡(五)卷八 第三十九章 琅琊海市(三)卷七 第十二章 蠍子有毒卷八 第七十五章 情深不壽第二十四章 奇鋒劍奪(四)卷八 第六十三章 各方齊動(一)七十二章 論道證佛(六)卷一尾聲卷九 第二十章 蛛絲馬跡(一)卷八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成住壞空(七)卷八 第二十七章 東海之濱(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爲何物(六)第四十二章 十招之約(一)卷七 第三十九章 反戈一擊(一)第六十二章 乾坤一擲(三)外傳 故劍情深 (十七)卷六 第十章 開臺大典(二)卷六 第十三章 不速之客卷六 第四十九章 雷火劍芒第八十一章 福靈心至卷八 第五十七章 生死一決(五)卷八 第四十七章 海上風波(四)第三十九章 舊事重提卷八 第二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四十三章 達摩遺寶(一)卷八 第七十四章 再度現世 (四)第六章 有進無回第六十六章 論道證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