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十七章 結盟締約(三)

慕紫軒口出驚人之語,清嶽掌門心中錯愕,縱使他素來老而持重,此時也摸不清慕紫軒的意圖,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而在他錯愕之際,而在場衆人已有不少認同,李含光點頭道:“不錯,清嶽掌門德高望重,凌霄劍宗更是引領天下正道的大宗,由他出任盟主,卻是妥帖的緊。”

張慣晴附和道:“清嶽掌門修爲高深,門中更是有‘劍冠’這等高手坐陣,若有清嶽掌門在,何懼那裝死苟活的帝凌天!”

渺道人也頷道:“修爲還在其次,清嶽掌門授徒有方,貧道纔是真的佩服,凌霄劍宗門下弟子皆是才俊,我等能脫出鬼界,應飛揚應師侄可是幫了大忙,而謝靈煙師侄巾幗不讓鬚眉,剛烈英姿,更是令人動容!”

清嶽掌門強壓情緒,喜怒不形於色道:“諸位擡愛,貧道衰朽之人,如何能當此大任,還請諸位另請高明!”

慕紫軒搖頭,言辭誠懇道:“如今衛宮主鎮壓陰陽裂隙,素妙音宗主守衛青城山,皆是責任重大,不可擅離。聖佛尊與北龍天有約,‘聖佛不入世,北龍不出關’,他老人家需得牽制北地禍龍,對抗六道惡滅之事分身乏術。劍皇修爲雖高,但性情……總之他既然未到場,也不必算在內。除卻清嶽掌門,在場哪還有更合適人選?”

其餘人士看他說得誠摯,心中也漸漸反應過來了,司天臺的建立代表俗世皇權對天道中人的試探,本來一些離世派門頗有牴觸,但又無法公然撕破臉反對,此次參會,對那些派門來說與其說是慶賀,不如說是觀望凌霄劍宗這種離世大派態度。

如今見慕紫軒先自稱是凌霄劍宗弟子,後主動建言建立同盟,推舉清嶽掌門做盟主。這種種態度,讓他們認定了司天臺和凌霄劍宗早已聯合,這象徵塵世和離世的兩股大勢力如今連成一氣,那他們這些小門小派該作何選擇,答案不言而喻。

就算拋去諸多考慮,能有清嶽掌門這等高人挑起對抗六道惡滅的大梁,對他們也是有利無害,一時不少派門皆對慕紫軒的提議表示認同,紛紛站出來大讚清嶽掌門過往功績,好像生怕晚了一步,自己的說辭就被別人搶先了。

清嶽掌門推拒幾次,但衆人只當他是在“拿架”,越是推脫,衆人越是起勁。

清嶽掌門若是答允,只怕落入慕紫軒的算計。若是不允,又怕慕紫軒趁機上位,那時他便無攔阻的立場,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此時,慕紫軒嘴脣微動,輕聲傳音道:“掌門師伯,過去師侄年輕識淺,冒犯師伯,但師門教誨一日不敢忘,師伯教導我劍氣凌霄,斬惡衛道,如今六道災厄再起,天下將入血劫,正是該同心協力的時刻,師伯真要在此時因私情廢公義?”

雖話語只他們二人能聽聞,但言語鑿鑿,落地成坑,讓清嶽掌門不禁動容,心中思量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莫非軒兒真是存了示好之心,想化解過往仇怨?嗯……不管他想如何,結盟之事勢不可轉,總好過將盟主之位拱手讓他,他便是真是另有算計,大勢在手,我也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堂堂大宗之,自是明斷果決之人,權衡利弊之後,清嶽掌門壓過衆人喧譁,朗聲道:“承蒙諸位擡愛,非常之時當爲非常之事,爲阻六道禍世,貧道便捨去謙讓,卻之不恭了!”

慨然一聲,引得衆人紛紛叫好,慕紫軒亦讚道:“清嶽掌門好氣魄,今日司天臺建立,又適逢其會,見證諸派結盟,慕紫軒斗膽做個公正!”

便見慕紫軒立身門樓前,身旁紅綢覆蓋一物,上前一拉紅綢,露出鎮門石龜,玄龜伏地,刻工栩栩如生,石料打磨的光潔鋥亮,而背馱一座高大石碑。

爲鎮門石碑揭綢是門派建立儀式的最後一個流程,碑上一般都是刻着門派起源和創立者的豐功偉績,但這塊碑上卻空無一物,沒有銘文,令人心中稱奇。

慕紫軒道:“在下知曉諸位好奇爲何此處所立是無字碑,說來不怕大家笑話,一者因時間倉促,未來得及刻字,二來司天臺創建不過百年出頭,雖也做過些實事,但與佛心禪院,凌霄劍宗,萬象天宮,優曇淨宗等正道樑柱相比,也算不得什麼值得稱道的豐功偉績。是以索性不留一字。今日就將此碑獻給諸位,願加入同盟,尊清嶽掌門爲盟主,共抗六道惡滅的,便請在此碑上留下掌印做個見證!”

話音方落,碑上便多個掌印,入石三分,邊緣卻齊整的緊,顯露不凡功力,衆人正驚異掌之人是誰,便見白馬寺羅漢堂座枯榮和尚走出,道:“佛雖慈悲,亦有降魔手段,爲誅六道惡滅,白馬寺願盡一份心力!”上清派勢力南遷茅山,天下派門便數洛陽白馬寺與皇室牽涉最深,自然要給司天臺面子。

隨後李含光一揚手,碑上又多一個掌印,“清嶽掌門既願擔當重任,上清派豈有不隨之理?李含光在此甘附騏尾!”因司馬承禎之事,上清派欠了慕紫軒恩情,且與六道惡滅本就有宿仇,雖李含光主張離世清修,但世道若亂哪得清靜?所以對結盟之事一直大爲贊成。

玲瓏珍閣張慣晴亦上前贊掌,道:“我們生意人,打打殺殺的不在行,幫不了多大忙,不過若需要什麼器物法寶,大可來找我們玲瓏珍閣,但凡盟中之人,我們一律七……一律八折!”

慕紫軒啞然失笑道:“張掌櫃可真會做生意,我可替諸位多謝了!”張慣晴也厚重臉皮說幾聲客氣。

“慕公子設計剷除胡不歸,對貧僧有大恩,貧僧非但要入盟,還要加入司天臺,不知慕公子是否嫌棄?”

“去年虧得慕公子,老道我才能安然出了鬼界,不管是入盟還是入司天臺,也都算我一個。”

“本門過往多受凌霄劍宗扶攜,才免於滅門之災,清嶽掌門既爲門主,本門上下自當鼎力支持!”

諸人諸派,有依附皇脈的,有還慕紫軒恩情的,有賣凌霄劍宗面子的,有抱團尋求庇護的,有借勢意圖向六道復仇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卻一個接一個在碑上留掌印。

此時天際突來一掌,越過衆人頭頂印在石碑之上,伴隨清冽鳳鳴,傳來一聲朗笑:“既然適逢其會,紀某也斗膽替師尊做主,在此湊個趣!”

第三十八章 風雲蔽日卷八 第六十八章 生死抉擇(一)第十章 另闢劍途第四卷 尾聲第二十五章 面朝天子卷八 第六章 龍嘯菩提(一)第十七章 無識心境(附請假通知)卷九 第三十七章 蠱惑人心(二)第三十八章 還君明珠(二)第十三章 洛陽花會第四卷 尾聲卷八 第八十五章 暗潮涌動(四)第二十章 三才歸元(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卷八 第四十七章 海上風波(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情爲何物(一)第五十章 白眉紫袍(一)第十九章 明爭暗奪(下)卷九 第五十二章 寒蟄驚露(六)第三十六章 還君明珠(一)第八十六章 色授魂與卷七 第七章 挾持者誰第八章 凌霄劍宗第五十八章 形勢逆轉卷八 第四十八章 海上風波(五)卷八 第一章 兵分兩路卷六 第三十三章 天人交戰卷五 第八十三章 天道鬼道(三)卷九 第十七章 夢耶幻耶(三)卷八 第二十二章 八部衆生(二)卷八 第一百一十章 殊死一戰(四)第二十四章 奇鋒劍奪(四)第五十七章 生路何在(三)卷八 第五十章 夜叉寶庫(一)卷八 第四十章 琅琊海市(四)卷五 第五十九章 再入虎穴(一)卷九 第二章 新局將起(二)卷九 第十一章 錦屏山莊(六)第八十九章 萬事俱備(三)第七十九章 探問傷情(三)第七十五章 論道證佛(九)卷八 第九十一章 父慈女孝卷八 第一百一十章 摩呼羅迦(一)卷八 第一百零六章 魔由心生(二)第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十九章 殺神再現卷九 第五十五章 一刻光陰(三)第二十八章 勝負底定卷八 第二十六章 故人重逢卷九 第十八章 夢耶幻耶(四)外傳 故劍情深(十一)卷五 第六十八章 脫身之策(四)第十二卷 風波擾人第一章 時局變幻九十八章 禍世之種(六)卷八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成住壞空(一)卷六 第一章 此情誰屬 (續)卷七 第三十七章 心力交瘁卷八 第九十五章 八部齊聚(五)第十二章 殿前比試外傳 故劍情深 (十八)第四十章 道中凶煞第五十一章 殺佛之刀(四)卷七 第三十三章 誰爲傀儡(三)第九十七章 禍世之種(五)卷八 第八十七章 心魔難消(二)卷七 第二十一章 初上崑崙(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八十二章 圓滿杖法卷八 第三十五章 雲開浪裂 (五)卷五 第五十五章 慢則氣驕(五)卷六 第三十四章 通天徹地(一)卷八 第六十四章 各方齊動(二)卷八 第五十四章 生死一訣(二)卷八 第一百章 天書境域(五)卷六 第二十八章 勝負逆轉(三)第七十四章 論道證佛(八)卷八 第一百章 天書境域(五)卷八 第四十四章 海上風波(一)卷八 第一百零一章 修羅戰場(一)外傳 故劍情深 (十六)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移花接木(六)第三十二章 誰輸誰贏第九十六章 禍世之種(四)卷五 第五十七章 無情屠戮卷九 第四十八章 寒蟄驚露(二)卷五 第六十三章 爾虞我詐(三)卷八 第三十五章 雲開浪裂 (五)第三十七章 血衣羅剎第四十九章 殺佛之刀(一)第五十三章破局時刻(二)第十九章 絕世之賭卷五 第八十三章 天道鬼道(三)第十四章 刀舞樂揚卷五 第四章 初臨鬼界(一)第十八章 明爭暗奪(上)卷九 第四十三章 蠱惑人心 (八)第三十章 初試鋒芒卷六 第三十四章 通天徹地(一)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