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以招相交

日升月落,陰陽初分,

天地第一縷晨光帶着勃勃生機噴薄而出,在山間晨霧折射下變作絢爛霓彩,鋪陳在蔥蘢蒼翠的林木上。青山如畫,鳥鳴婉轉,山下河水潺潺,滾珠落玉,這般人間仙境般的景緻,便是洛陽八景之首,龍門山色。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始稱“龍門”。這裡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流經其中,宛如一條長龍穿門而過,因此得名。伊闕兩岸分別是龍門山和香山,其中龍門山石窟名揚天下,萬千造像如諸佛禮讚,規模宏大,肅穆莊嚴。相比之下香山反倒清寂了一些。

而此時香山之頂,一人卓立山巔,持劍舞動,劍氣如虹,飄然若仙,初晨的陽光映照在冰冷劍刃上,經過劍刃折射,似乎也陡然變得鋒銳,大有割破昏曉的凌厲氣勢。

舞劍者正是應飛揚。慕紫軒消失至今已滿十日,司天臺上下全靠策天機統籌,可將策天機忙了個焦頭爛額。陸天嵐要在咸宜公主婚禮上盜寶,此事自然不能輕忽,而另一方面,守邊大將張守珪的壓迫也越來越緊,對張守志的指控再無有力佐證,恐怕司天臺就要奉命放人了。

但對此諸多事宜,應飛揚卻一概不與理會,每日只專注尋找慕紫軒的下落。

昨日找策天機算了一卦,依照卦象所指,慕紫軒所在的地方就是龍門,可龍門石窟連綿,找尋起來可是大不易,而香山的琵琶峰險峻異常。兩座山。山上山下來回數趟。每一個佛龕都看遍,每一山嶺都翻遍,卻也未見慕紫軒身影,反是耽誤了時辰。看看天色,洛陽城門應早已關閉,應飛揚索性便留宿在香山上。

山上風重露寒,黎明之時應飛揚便已醒來,既睡不下。索性又練起了劍。

劍聲霍霍,招式雖慢,卻隱隱有風雷怒騰,清晨的薄霧被劍意逼開,形成尺丈方圓的真空地帶。

此招天地不平怒雷霆自劍皇指點之後,應飛揚一有空便琢磨該如何變招,雖將此招已變了數次,卻始終覺得不盡人意,不由心生氣餒,“難道我技止此耳。難再有突破?”心氣一沉,劍式也頓挫。此招竟是難以爲繼。

應飛揚停下劍式,忽覺心頭微動,回身一望,卻見隔江對峙的龍門山頂,一條人影隱隱綽綽的站立,雖看不清面目體形,卻可感覺那人正在窺視他。

而那人影見他回望,也突有動作。手持一物起身而舞,所施展的,同樣是‘天地不平怒雷霆’之招。距離雖遠,但招意卻無遠弗屆的透雲傳來,同樣的劍招,在那人手中竟是顯示出不同變化,舞動之間自有怒雷騰動之相,竟是別出機杼更是先前。

“原來是在窺探我的劍招,用得似乎還比我要好些?莫不是要炫耀?”應飛揚暗道,卻同時心生較勁之心,“此劍招雖有長進,卻還遠未至巔峰,也讓我來彌補一下吧!”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應飛揚自己一人閉門造車時無所察覺,但見劍招被別人用出,憑藉着所學的“破”字訣,立時從中又發現幾處破綻。

而思路受到對方啓發。瞬時茅塞頓開,思路洶涌澎湃,持劍再度舞出,劍招風雷更甚,變化更巧,竟又勝過對面之人半籌。

而對面之人見狀也停下片刻,似在凝思,沒過多久又再度舞起,再度反超應飛揚的劍招,如此這般,二人隔着峰相互改進此招,先時每次舞完,仍需對面沉思片刻才能變化出新招,但較勁之心激勵下,這間隔時間竟是越來越短,最後竟完全消失,成了二人同時起舞的格局,一招尚未演進,就已受對方啓發,衍生出新的變化。

劍意層層攀升,至最後香山和龍門上山頂的雲霧都被劍氣,聚集到二人頭頂,形成螺旋狀的厚重雲層,彷彿是雷雲壓頂一般,而應飛揚招至極處,御劍上天,星紀劍沖霄而起,又直貫而下,聲勢浩蕩若雷霆驚世。

劍光一閃,若雷電驚嘯,星紀劍轉眼已倒插入山峰之中,山石亦層層龜裂,本是尚顯粗淺的一招,經二人不斷蛻變,終於是幾近完美!

應飛揚劍出新境,心頭暢快,放聲大笑,激得山間宿鳥飛起,隨後劍式再起,攪動風雲。

竟是以劍爲筆,劃雲做墨,在雲層中留下幾字:“素未平生,許爲知己。以招相交,何不一聚?”

隨後昂首翹望,等待對方迴應,卻見對面不知使了何等手法,卻同樣在雲中留字道:“萍水相逢,興之所至。若得緣法,自能再會!”隨後,模糊身形漸漸隱沒,頭也不回的下山而去。

應飛揚心中疑竇大起,他心心念念要尋回慕紫軒,這份執着已近乎入魔。此時見對面之人這般神神秘秘,登時心頭一動。“恰巧在龍門山,又這麼無聊的陪我推演劍招,莫非策天機算對了,對面那人就是師兄?”

疑慮一起,應飛揚不再停留,氣灌雙足,施展輕身功夫急急下了香山,隨後又沿着龍門山的山路,無視莊嚴恢弘的龍門石雕,一路向山頂奔去,指望着能將對面那人堵個正着。

哪知一路從山腳行到山頂,卻沒遇到半個人影,到了山頂,更是一片空曠,只餘一片雲天,茫茫霧海。

四下無人,卻有一條枯枝倒插於地,枝上還有彌留不散的劍意,應飛揚此時方知,剛纔那人竟是隨手撿了一根樹枝當做劍用。

近身細看,卻見樹枝底部沒入山石之中,與山石絲絲契合,顯然是對方施展天地不平怒雷霆自上而下貫入所致。以乾脆的枯枝貫穿山石已是不易,氣力絲毫不外泄,以致於沒在山石周遭留下一絲裂隙,足見那人用招圓轉自如。

“雷霆萬鈞之招,卻用的一絲餘力也不外泄,這份功力,與師兄倒也相近!”

應飛揚抽出枯枝審視一番,狠狠道:“若真是你,掘地三尺我也要把你找出,拉回瑤玉姐那邊賠罪。”隨後將枝條一扔,轉身下山。

應飛揚轉身離去,漸行漸遠。卻未在意丟到山上的枯枝,頹敗枝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生機,再度抽出一抹翠綠亮眼的嫩芽。山風吹過凹凸起伏的佛門石雕,彷彿帶出萬千梵唱,而新生的枝條在聲聲佛音之下,搖曳出了生命的律動.

第七章 蓋棺定論(三)卷八 第一百四十六章 溯洄流光(十)卷七 第二十章 見性成佛第十九章 臨場發揮卷七 第三十五章 誰爲醫者第四十章 還君明珠(四)卷六 第一章 此情誰屬第三十五章 意外結果卷八 第四十五章 海上風波(二)卷六 第二十一章 變生肘腋(三)卷五 第十三章 兇獄惡鬼(五)卷八 第四十七章 海上風波(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 (二)第一百零七章 移花接木(二)卷八 第十四章 玄機初現第二十一章 煮酒論局(上)第三十四章 以招相交卷七 尾聲卷七 第四十一章 反戈一擊(三)卷六 第三十一章 陰陽逆亂卷六 第二十章 變生肘腋(二)第一百零一章 紫薇天穹(一)卷八 第九章 隨心所欲(二)外傳 故劍情深(二十)卷九 第四十一章 蠱惑人心(六)卷五 第十二章 鬼獄惡魂 (四)第五十七章 破局時刻(六)第十四章 刀舞樂揚卷二尾聲 三對師徒第十四章 油鹽不進卷五 第四十章 癡則情惘(五)卷五 第三十一章 貪則欲亂(二)卷八 第三十六章 雲開浪裂 (六)外傳 故劍情深(六)外傳更新中,求訂閱!卷五 第八十四章 天道鬼道(四)卷九 第二十四章 寄身奇蠱(一)卷八 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間之間(一)卷七 第四十章 反戈一擊(二)卷八 第六十三章 各方齊動(一)第十六章 以寡敵衆卷六 第二十九章 莊周夢蝶第二章 劍上鋒芒第三十一章 惡名遠揚卷八 第四十章 琅琊海市(四)七十二章 論道證佛(六)卷七 第五章 孛月神隱卷八 第二十二章 蛛絲馬跡(三)外傳 故劍情深(十九)卷五 第四十章 癡則情惘(五)卷七 第五十三章 畜生不如(四)卷五 第五十五章 慢則氣驕(五)卷五 第三十五章 疑則心亂 (四)外傳 故劍情深 (二十五)第四十三章 達摩遺寶(一)卷八 第五十七章 生死一決(五)卷八 第四十章 琅琊海市(四)卷八 第九十六章 天書境域(一)卷五 第六十一章 再入虎穴(三)第三章 太史司天(二)第八十二章 圓滿杖法卷六 第二十五章 陣局開啓(三)第八十三章 劍斬虛妄第三十二章 劍氣經空卷九 第三十九章 蠱惑人心(四)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七 第四十九章 搏獸鬥針(五)卷七 尾聲卷八 第六十四章 各方齊動(三)卷七 第三十五章 誰爲醫者卷八 第八十九章 心魔難消(四)第五十四章 殺佛之刀(七)卷八 第十三章 餓鬼道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情爲何物(一)第三十三章 檢驗屍身第三十四章 辣手摧花卷五 第三十三章 疑則心迷(二)卷八 第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二)卷九 第五十五章 一刻光陰(三)卷五 第五十二章 人鬼殊途(二)卷七 第四十二章 反戈一擊(四)第五十四章破局時刻(三)卷八 第六十一章 琴劍爭鳴卷九 第五十一章 寒蟄驚露(五)卷七 第三十五章 誰爲醫者卷九 第四十四章 蠱惑人心(九)第四卷 尾聲卷七 第二十八章 隱藏形跡卷六 第四十四章 舊事重演第十六章 以寡敵衆卷六 第一章 此情誰屬卷五 第二章 衝陣闖營(二)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第三十一章 英才輩出(一)第六十一章 乾坤一擲(二)第五章 無情有情第六章 有進無回卷八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成住壞空 (六)第四章 星羅奇步第二十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七章 好戲連臺(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