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艱難抉擇

“先生喝口水吧!”孫福亮用一個破瓷碗盛着清水送到我的面前此時的他已經是一身血污分不出是敵人的鮮血還是自己的鮮血王銘建則帶人在四外警戒衆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所幸的是都沒有大礙這多虧了隨身攜帶的傷藥以及火槍每到危急時刻火槍總能給敵人以致命一擊挽回劣勢可是這一路下來也是也是頗多驚險看了看我周圍的人我不禁悲慼。

這是許昌會戰的第四天自從高迎祥決定率軍突擊後整個義軍都調動起來但是這次明軍的反應似乎更快大軍還未抵達許昌城外已經遭到了祖大壽部的狙擊。不愧是袁崇煥訓練的關寧鐵騎機動性和作戰能力在明軍當中都是屈一指的一場接戰下來義軍被關寧鐵騎突破防線並且次遭到了火炮的重創。這還不算從杞縣掩殺過來的天津兵也給義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若不是仗着人多大軍說不定早就潰散了呢。高迎祥在前路無法推進旁路有敵軍騷擾的情況下不得不且戰且退和廣武的羅汝才、惠登相遙相呼應此時趁義軍立足未穩祖大壽動夜襲致使義軍損失慘重部將李萬慶、許可變當場戰死高迎祥爲了掩護衆人撤退也受了重傷。若不是有我以白蓮教的“神藥”止住他流血估計此刻已經魂歸天國了即使是這樣他也無法再指揮戰鬥了將指揮權交給了李自成。

進攻許昌受阻使得形勢急轉而下洪承疇率大軍先鋒已經渡過黃河羅汝才、惠登相扼守的廣武搖搖欲墜若不是馬守應、九條龍部及時接應廣武早以失陷可是如此一來他們將直接面對從開封、歸德增援來的明軍一旦不敵義軍將被分割包圍高迎祥部也將尾難顧。李自成不得不調整方案回軍官亭咬住開封方面的敵軍和羅汝才守望相助這才勉強站住了陣腳將局勢暫時穩定下來。但是這畢竟只是一時之計明軍還未形成合圍一旦包圍圈形成也就插翅難飛了。

數天來我們跟隨義軍不斷轉戰當真是心力憔悴對義軍的戰鬥力更是有了徹底的瞭解也使得我們對前途不十分樂觀。

“先生我們還是讓朝鮮派援軍吧明軍合圍漸成義軍即使突圍也損失慘重憑藉我們在中原的實力自保有餘可進取不足若任由義軍覆滅那麼崇禎騰出手來下一步對付的不是我們就是皇太極。”李傑坐在我身旁掏出旱菸猛猛地吸了一口道。

李傑說的不錯連日來的作戰已經看到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一方是具有後勤保障武器精良(針對義軍而言)而另一方是缺醫少糧武器簡陋的農民軍就是有再頑強的意志也很難於明軍硬撼更何況義軍調度不統一戰鬥力不強這也是義軍近年來採取流動作戰的原因一城一池的攻打對義軍來說十分不利。我不是沒有想到派朝鮮援軍參戰可是這等於是在沒有充分準備下提前進入中原爭霸比我預想的要早了四五年我同樣要面臨武器裝備和軍需糧草供應的難題一旦無法順利站腳這些年在朝鮮攢下的家底也就都打光了如何再和皇太極抗衡。

皇太極可以就地取材四處劫掠補充作戰物資但是我不能甚至義軍和明軍也可以隨意徵用但我不可以我需要民心。民心爲何物民心最起碼的要求是讓老百姓能吃飽穿暖但是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衆多的國家要做到這點實在是太難。

在朝鮮我可以玩的轉在遼東我也可以呼風喚雨但是在中原不一定。回顧四周跟隨我出來的親衛這一路突圍驚險無比很多人身上已經掛彩我心理清楚也明白我有責任帶着這些跟我風裡來雨裡去的人回家回到朝鮮。但是我就有權利讓更多的人到中原來冒險麼這種犧牲很可能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愚蠢的。我沉吟了半天孫副亮耐不住性子說道:

“先生要我說我們乾脆回朝鮮去得了這裡打聲生打死和我們何干先生朝鮮有數百萬的百姓等着您呢您不要因小失大啊!”幾年下來移民到朝鮮的漢人已經開始容入朝鮮並形成特有的文化和政治體系這種體系區別於原來朝鮮的風格但也有別於純正的漢家文化更崇尚實力和自由更注重商業和文化。這主要是由諸多元素的注入而產生的遼東漢人以及蒙滿的驃悍和狂野山東移民的耿直和厚道朝鮮原著民的善良和勤勞以及南方商人的經濟意識這些柔和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多元的文化。這種文化會不會隨着進軍中原而被同化還是能在中原大地開花結果都不得而知。

一旁的李巖和紅娘子驚愕的看着我們這些人此時已經沒有精力來想着避諱他們了其實多日來他們就已經對我的身份產生了懷疑接戰過程中衆人一切以我爲主爲我馬是瞻在加上情急之下火槍的使用都令這兩人對我充滿疑惑這一切已經不能被簡單的“白蓮教”三字解釋。

我歉意地對李巖和紅娘子說道:“實在不好意思一直隱瞞二位我真是的身份其實我並不是所謂的百蓮張我真實的姓名叫作李開陽。”

李開陽三字此時就是金字招牌那意味着龐大的財富強大的軍力以及傳奇的經歷。兩人幾乎不敢相信多日來和他們飲酒作樂同甘共苦的我就是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李開陽。

“李兄這時候我可是沒有心情開玩笑此時大家坐在一條船上你們有權利知道我的真實身份因爲這涉及到下一步你們如何選擇。同時我也想聽聽李兄您的意見。”我衝李巖誠懇地說道李巖沒有想到我會徵求他的意見紅娘自也因自己心上人受到我的重視而倍感驕傲一時間所有的人都將目光集中到李巖身上。

“俗話說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身逢亂世我無話可說但是李將軍在朝鮮做的有聲有色有目共睹我不管您出於什麼目的來中原冒充白蓮張但是我只希望不要再讓中原的百姓受苦了。以暴制暴不是最好的辦法然而卻是目下唯一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若是能讓天下百姓都過上朝鮮那樣的生活我李巖不在乎聽命於誰也不在乎做什麼事身後是否留有罵名。”李巖平靜的說道。

他的這番話獲得了衆人的尊敬這是一種捨身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只有具有真正智慧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決心這一點我從來不懷疑。

“好了李傑聽命!”聽了李巖的話我也有所明悟終於下定了決心毅然的說道。

“是願聽先生號令!”李傑放下手中的煙桿筆直的站在我面前。

“你這就以最快的度渡海回朝鮮拿着我的手諭盡起朝鮮水6諸軍徵用所有民船除了必要的防備力量外將所有力量分爲三個梯隊先後投放在登州附近通知孫元化不管明廷如何命令都不得擅自動用軍力我要在那裡組織登6一舉攻克山東進逼南京。同時知會鄧家在南方囤積糧草有多少要多少我會以關外的萬頃良田作爲抵押。”

“是!”李傑果斷的答道神情中充滿的興奮戰爭的序幕一旦來開最後的結果只有是一方徹底倒下。

“我再修書給袁崇煥你一併帶回去讓人交給佟養性讓他親自轉交給袁崇煥務必守住寧遠一線嚴防皇太極或者是崇禎有異動。記住到朝鮮後先交給佟養性一切他都會明白的。”

“是!”李傑答道王銘建這時已經拿出毛筆銘嵐則負責給我磨墨衆人聚精會神地看我在那裡寫信我一邊寫一邊安排道:

“銘建你也不用在這裡了立刻化妝突出重圍去江西收攏張充的部隊在那裡起事記住一定要將江西控制在我們手裡只有這樣將來我們才能遙相呼應有什麼困難去找鄭芝龍。他欠我的若是不還我會連本帶利的追討回來的你告訴他我不需要他造反只需要他按兵不動和給予你們幫助。”

“是!”儘管有些戀戀不捨但是王銘建還是遵照了我的命令。

“好了你們現在就啓程吧記得一路小心萬不得已時一定要將書信銷燬絕對不能落在外人手上明白了麼?中原今後的命運就在我們手裡一切看我們的了!”

“是一切看我們的!”在衆人高聲呼叫道在我的帶領下齊齊的抽出戰刀架在一起。凡隨着陽光照射在刀身上的寒光跟隨我念道:

“不成功便成仁!”

“不成功便成仁!”衆人激昂的宣示着隨後互道珍重王銘建和李傑收拾停當各自揚塵而去隨着他們身影的消失我彷彿也跟着他們在高山大川間飛馳。

“剩下的就是我們了!”我小聲地自語道。

“先生我們下一步做什麼?”孫福亮問道王銘建臨走時再三囑咐他將我的安危交託給他他不能不處處慎重小心。

“逼宮也該是李自成做出決定的時候了!”我信心滿滿的說道自從做出這樣的決定以後我渾身輕鬆了許多或許多年來的努力爲的就是這一刻不管結果如何我盡力了假如歷史仍然按照他就有的軌跡前進我也無能爲力。但是我是那種即使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要撞就要連南牆一起撞破哪管是頭破血流也好粉身碎骨也罷只要我認定了的就要做到底。

官亭李自成正在頭痛不已高迎祥雖然將指揮權交給了自己可奈何以張獻忠爲主的舊勢力並不聽從自己的號令四處劫掠百姓爭奪軍糧。更有甚者還強拉壯丁充入軍隊這些做法導致了整個軍隊的極不穩定。

“將軍白蓮教張將軍求見!”顧君恩走進大帳低聲的說道。

“哦有請我還正想找他呢!田見秀、劉宗敏你二人去請張將軍然後到帳外守候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帳君恩你留下。”

“是!”田見秀、劉宗敏是李自成帳下的大將爲他命是從一起龍行虎步的走出帳外將我和李巖迎進帳內。

“張兄一路辛苦了!”見我進來李自成客氣的上前說道。

“還是李將軍辛苦兄弟我這次來正是要和李將軍商議軍情如此下去明軍合圍成功倒時再突圍恐怕就難了。”我正色道

“張兄說的是我也正要找張兄商量呢這義軍雖號稱二十萬可是真正聽我號令的還不足三萬處處滯肘連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張兄和李兄來的正好和你我三人之力定能想出一個周全的辦法來。”看來李自成還是挺看中我們的。

“既然李將軍這麼說我就不客氣了希望李將軍迅做出決定再如此當斷不斷義軍全軍覆沒指日可待!”我十分嚴肅的說道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明軍來勢洶洶所圖非小。

“張兄說的是可如今我空爲義軍領卻令行不止根本出不了這大帳外百步叫我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啊!”李自成抱怨道。

“既然有絆腳石就該把它踢掉否則會因此送命的你我個人事小可整支義軍的生死存亡事大。”我不再給李自成時間考慮他必須考慮在極端時間內做出決定。

“張兄的意思是!?”李自成如何聽不明白我的意思可是還是在那裡裝糊塗等着我將全部說出來我可沒有那麼傻。冷冷一笑道:

“李將軍這時若是還不明白我也無話好說了張獻忠仗着自己資歷老兵馬多忽視李將軍的存在不聽號令單憑這幾條就該死更何況他縱容手下士兵**擄掠無惡不作他不死不足以泄民憤將軍也不足以立威!”

“這個?不好吧畢竟他也算義軍領我沒有權利擅自處置他這樣經過大將軍的決定。”一聽我這話李自成猶豫了起來。

“大將軍大將軍如今躺在病牀上說句不客氣地話若不是他縱容張獻忠也不會有今天的情況讓他決斷只會壞事。”我毫不客氣的說道。

“我再考慮考慮如何?張將軍此事暫時放緩我這次找張將軍是想商議如何突圍的!”李自成想轉移話題顯然剛剛接過指揮權的李自成一切都想求穩不想動搖這支義軍中最大的力量。

我悻悻的說道:“只能說我張某看錯了人本打算跟着李將軍能闖出一番事業來我這才揹着我家教主帶着李兄和一衆兄弟前來投效可不想李將軍到此時還下不了決心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跟着我家教主一起突圍了好。走李兄我們看錯了人連這點決定都下不了還做什麼大事。”我裝作抱怨的道拉着李巖就往外走。

“別別別張將軍我這不是還沒考慮好麼畢竟都是義軍兄弟此時相煎何急!”李自成連忙阻止道。

“義軍憑他們也算是義軍你看看他們都作了什麼我看連明軍都不如!難怪現在連老百姓都不幫我們。”不提這一節還好一提我就生氣。

聽我這麼說李自成臉色也不好看他雖然沒有縱容義軍出去行搶可是至少是默許了包括自己的軍隊在內內地作戰解決軍糧確實是個大問題。李巖拉了拉我示意我不要太過分可是我哪裡還控制得了自己的脾氣將他的手甩開繼續說道:

“義軍之所以稱之爲義軍全在一個義字上明廷之所以弄得先下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也在一個義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來聖人早有明示。可看看我們手下的這支部隊令行不止危害四鄉還如何能打仗我知道錯不再李將軍可是作爲義軍的臨時統領你是有責任的。”

“是是張兄說的是李某也爲這事煩心可目前當務之急是衝出重圍一切還是等突圍之後再說吧!”李自成無奈的說道。

“錯大錯特錯!”不等李自成說完我已經給予否定。

“孫子兵法上說: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誰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李將軍也不會不懂若是等突破重圍之後再行整頓軍紀只怕那時已經晚了義軍空有二十萬是爲烏合之衆在於軍紀不明爲將着不能約束屬下就不配稱爲將。這樣的軍隊遇弱則聚遇強則散此時還沒有遭到致命的打擊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就晚了。李將軍若想突圍當以治軍爲突破口而治軍當以張獻忠爲突破口。”

第24章 忙亂第29章 升官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1章 圈錢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13章 鼓動第2章 醫狗第15章 激戰第18章 海權第4章 賭注第36章 赴會(上)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4章 密謀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章 白銀第5章 天命所歸第16章 戰淮海(三)第22章 遊說第17章 意義深遠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22章 強毒攻擊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5章 別樣的風情第1章 出征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1章 香菸魅力第26章 訛詐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17章 雙寶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3章 歷史舞臺二十一章 贖金第29章 初春(上)第24章 四正六隅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31章 坑蒙拐騙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8章 血戰第7章 回到登州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9章 升官第17章 重逢第26章 徐霞客第20章 罷課第23章 狂野作戰第16章 戰淮海(三)第13章 秦淮晚風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24章 四正六隅第15章 香豔旅程第2章 地第4章 妥協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章 羅剎騎兵第1章 起航第10章 公審大會第31章 籌備第20章 水軍第21章 戰前第29章 婚慶第5章 天命汗第16章 劫匪第10章 三件事第2章 兩面夾擊第22章 遊說第2章 地第9章 出兵臺海(一)第15章 激戰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27章 奇襲第2章 賭注(上)第25章 一觸即發第8章 血戰第7章 院判第28章 傳教士第23章 說媒第6章 正人君子第13章 討論(中)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27章 蜜月第2章 賭注(上)第32章 拍賣第31章 開張大吉第3章 生動課堂第24章 四正六隅第5章 南遷之議第19章 藩鎮第30章 大儒第21章 平等麼第17章 雙寶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8章 吃癟第32章 圍困(上)二十一章 贖金第14章 反思(下)第26章 賦稅第22章 商路(上)第19章 藩鎮第14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