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宮闈(二)

容貴妃入宮,並不是因爲皇上信賴太后的外家,其實倒是皇上拉入宮中的柏家人質,皇上此舉就是要做給太后看的。

想到此處,北虞就想到皇上登基後的傳聞,只怕那也是皇上授意的,目的有二,一是敲山震虎,讓太后坐在現今的位置別太過得了意去。二是藉機拉來柏家的人質,又得外面賢名。

高明!北虞不由得佩服起這位當今天子了,這一招招的棋步真真是高明,即有了名,又得了利,還能鉗制住太后的要塞。不是心思縝密的人,又會如何布得這一手好局。

“那麼選我入宮……”北虞擡起頭望向老侯爺。

老侯爺撫着頦下短髯,“你再仔細想想?”

北虞眉心蹙得更緊。

皇上子孝,太后必須母慈。太后只怕要比從前更對後直盡心些,但依她居深宮這麼些年來,長寵不哀,心計也不是常人能比的。母慈的一種,就可以爲皇上選秀,這其中,沒人比北虞更合適了。

北虞貌美,出身名門,這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老侯爺門生衆多,朝堂上名聲極好,正是皇上要拉攏的對象。這樣的樣貌,這樣的出身,足亦讓北虞承得皇上一時之歡。太后對皇上這樣示好,慈母的美名還不坐實了。

老侯爺這時候又道,“當今皇后娘娘是先帝爲皇上選的,其父兵部尚書陳博遠是先帝信任的臣子之一。就是皇上的賢妃娘娘也是先帝爲皇上選來的,賢妃娘娘出自英王府。皇上這樣做也無非是替皇上防着太后。”

爲妻子誅太子親母,又爲兒子娶來朝上德高望重的朝臣之女。而且能讓未來的皇后和妃子們的外家相互制約,不得不說,先帝倒真是顧慮的周全。

兩代天子,心思都如此縝密,真真是天生就是主宰江山的料。

只是先帝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的兒子和妻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太后只會向皇上示好而選自己的麼?北虞絕不會相信太后心計只如此。那麼,太后還有什麼打算呢?北虞想到了老侯爺的話。

北虞吃驚的望向老侯爺,“也就是說……四妹妹要嫁到柏家去?”

老侯爺見孫女如此聰慧,竟然比自己那年歲一把的兒子看得透徹,心下欣慰了許多,他點了點

頭,“不錯,太后下一步定是會向柏公授意,讓他來向你父親提親,你父親只能應允。”

入宮的人,一定就是北虞了,因爲北虞符合了太后所有的要求。不只是因爲她的相貌,也不只因爲老侯爺的名聲,而是因爲常平侯府符合了太后最看重的一點——徐宏儉和夫人楊氏只一個嫡女,就如同柏家只一個容貴妃一樣。

只是太后換了一種佈局,她,成爲這佈局中間最無辜的那個人。

北虞只覺得如冷水潑頭,一瞬間全身冰冷,無一點熱氣。

在太后的授意下,北虞入宮,再在太后的授意下,出身嫡系的四姑娘嫁入柏家。從此太后就等於抓住了常平侯府。身在深宮中的北虞根基卻在常平侯府,而徐宏儉和楊氏的女兒嫁到柏家,二人定會忌憚柏家幾分,最終,北虞也要忌憚柏家幾分。

北虞若是入宮,聖眷不衰的話,皇上自然也會在枕頭風中不自主的對柏家親近幾分。若是北虞不得聖寵,皇上不會在意北虞,對太后也不親近,太后的好名聲已然在外。而且徐家不敢輕舉妄動,常平侯府從此就永遠握在太后的手中了。

北虞握緊了粉拳,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要入宮,不要任人魚肉。北虞下寫出決心,她對着老侯爺躬身施禮,道:“祖父,請您容我回去好好想想,我不會把自己的一生這麼輕率的交與旁人的。”

老侯爺一直注意着北虞臉色的變化,望着她先是一臉死灰,後又一臉決然的孫女,老侯爺心疼不已。她纔多大,只不過十四歲,還是未經世事的小女子。現在就有這樣一個難題擺在她面前,壓得她透不過氣,喊不出聲,這是一種怎樣的折磨啊。

老侯爺盯着孫女的臉,老侯爺忽然覺得自己真是老了,他擡起頭,“二丫頭,祖父也不會讓你進宮,祖父希望能幫你選門好夫婿。不只是因爲你長得像你祖母,還因爲你很聰明,我不想我這麼聰明的孫女最後葬在那種地方。”

北虞擡起頭,望着有些花白頭髮的老侯爺,深深的施了一禮才退出去了。

老侯爺望着北虞挺直的背脊,嘆惜不已。這孩子性子才真正的像自己,比他的兒子還像他。只可惜生爲女子了,若是男人,定是頂天立地,強出自己的那兩個嫡出孫兒的孩子。

老侯爺也再沒心思去研究棋譜,這樣好的一個孩子,他也捨不得把北虞送去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去。

怎麼辦?怎樣躲過這一劫,怎樣能不讓北虞入宮,成爲北虞和老侯爺最想解開的結了。

京城裡,每一個涌動的訊息都會被放大開來,常平侯的二女兒美豔動人,很得太后的喜愛之事傳得沸沸揚揚。

徐宏儉沉着一張鐵青的臉回到金芪院,楊氏一見徐宏儉面色不虞,並不敢多說什麼,細心的爲徐宏儉捧來一盞熱茶。

“你加些給徐北虞張羅親事罷,父親那裡在催呢。況且,外面傳的也越來越盛了。”徐宏儉靠在太師椅上,皺緊了眉頭對着楊氏說道。

楊氏也覺得心裡委屈,現在沒人搭她議親的這個茬。楊氏不敢深說,只好說道:“現今合適的人選並不多,而且大家都避着太后那樁事上,哪還敢有人熱心起來。”

徐宏儉的臉更加陰沉下來。

崔嬤嬤在一旁輕輕的扯了楊氏的袖口一下,卻不想這個細微的動作被徐宏儉看到眼裡。

本就氣不順的徐宏儉當即不悅起來,“在我面前和夫人暗暗使着什麼勁?有什麼話是不能讓我聽的,你跟了夫人這些年了,居然連規矩都忘了麼?!”

徐宏儉連斥帶訓,崔嬤嬤唬得跪了下來,她戰戰兢兢的回道:“奴婢並非此意,奴婢是想提醒夫人,二姑太太不是一直想給表少爺求門親事,怕侯爺聽到此事不自在,所以才只想悄悄兒的和夫人說。”

一句話令徐宏儉臉上的烏雲皆散開來,他一拍大腿,騰的站起身來,大笑道:“對啊,還有鈞兒呢!只要把徐北虞許給鈞兒,即成全了二妹妹的心思,遂了父親的心願,我們還躲過了一場大事,豈不兩全其美,好,好!”

徐宏儉大喜過望,對楊氏說道:“夫人,此事就這麼定下來,過幾日你就把二妹妹請了來,仔細的說說此事罷。”

楊氏也甚是歡喜,連聲答是。

【作者題外話】:小舍陪了舍娃碼字到深夜,舍娃深夜裡發燒39度二,今天小舍帶娃去醫院,可能要打吊瓶了,一更了,各位,對不住了。

還有,謝謝昨天親們的關心,小舍很是感動,代舍娃謝謝大家!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短第二百四十五章 狩獵第二百七十九章 分曉第八十九章 暗潮第三百零六章 相像第一百五十九章 落魄第三百一十五章 誤會第三百零一章 厚待第二百五十四章 傷心第二百三十章 太后壽辰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英王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規第二百五十一章 請辭第二百五十六章 傾吐第二百一十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尼塔第二百六十九章 因果第二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說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騙第二十六章 仔細第三十四章 丟失第七十二章 禮物第十八章 磨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高中第二百零三章 乍到第四十章 大壽第二百零八章 燕窩第一百章 失釵第三百二十四章 還情第七十九章 片刻輕鬆第三十七章 沒臉第二十四章 團圓第二百零一章 媳婦第二百六十章 滑胎第二百五十二章 謝恩第三在二十三章 禮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多格第二百四十章 落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再險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規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定第一百五十章 相逢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死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臨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族第二百七十五章 加封第三百四十六章 病倒第二百五十四章 傷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孃家第三十四章 丟失第六十章 古琴第二十七章 父親第二十五章 家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念第十七章 發作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望第二百零九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八章 孝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花匠第七十九章 片刻輕鬆第二百三十八章 苦肉計第六十四章 巧遇第三百零八章 勝負第四十九章 祈福第三百二十五章 顧希第三百四十八章 驚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嫂子第十四章 君子之交第二百七十七章 相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痛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府第六十章 古琴第二百七十章 判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紅蛋第三百零七章 思慮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罪第二十章 移出第一百四十三章 夫妻情分第二百一十章 紅顏禍水第二章 傾訴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輪第十一章 竊聽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穿第一百二十一章 造訪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訪第二百六十三章 早失第七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姑娘大婚第二百零九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三十三章 拙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休第一百六十二章 嫂子第三百零五章 住處第一百七十五章 分歧第三在二十三章 禮物第八十一章 妹妹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規第一百七十五章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