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暗定

大姑娘被罰的事,只半天,常平侯府就上下皆知了。楊氏特特的把幾個女兒叫到金芪院裡,她一改往日的慈母表情,嚴厲的訓斥道:“你們父親不喜古琴曲,此後你們不許在府裡彈了。”

三姑娘幸災樂禍的低頭笑着。

北虞誠惶誠恐的躬下身子,“母親,女兒並不知曉父親不喜古琴,前些日子女兒還讓人去買了些琴譜回來。母親,這可如此是好啊?”

楊氏覺得這個女兒忒膽小,忍不住埋怨道:“那有什麼可怕的?你又不拿出琴來彈,只要好生收着那些琴譜,此後不再買也就是了,值得你唬成這個樣子麼?”

大姑娘聽到楊氏發作北虞兩句,心裡舒服一些。

楊氏見北虞被自己發作得越發戰戰兢兢,和緩了些語氣,“你也不必提心,你不彈古琴,你父親自不會怪你的。好了,你身子骨也不好,先回去罷。”

北虞這才躬了身子退出去。

大姑娘和三姑娘自然又被留下來多聽了楊氏的幾句教訓。

楊氏最後說道:“好了,即是你父親罰了錦兒,我也不便去求情,晴兒那邊結束了,錦兒就去罷。拜祖,亦是孝順。府中上至老侯爺,你父親都是極重孝道的,你們去拜祖先,並不吃虧。”

不吃虧?三姑娘心裡暗罵道,不吃虧你怎麼不去拜?

楊氏繼續說,“你們心裡都要有個分曉,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你們父親的脾氣你們也是知曉的,以後都好自爲之罷。”

大姑娘和三姑娘諾諾稱是,退出了正房。

大姑娘出了來,也不理會三姑娘徑直回了翠蕉院。

二更天時,大姑娘還沒睡着,翻來覆去的生着悶氣。這一晚是空蘭值夜,她聽到大姑娘翻身聲,在帳子外輕聲問道:“姑娘可要喝口茶麼?”

大姑娘索性坐起身,打開半邊的帳子,並不答空蘭的話而是反問道:“空蘭,想想我就氣悶,我可是中了二姑娘的計了。”

“不……不能罷?”空蘭望着大姑娘。

大姑娘咬着牙,“她是故意讓我看到琴譜的!”

“可是,

二姑娘不是在夫人面前承認她買了琴譜麼?”

“我纔不會信她這種欲蓋彌彰的鬼話呢!”大姑娘恨得咬牙切齒。

空蘭忙道:“姑娘快輕聲心,小心被人聽到。”

大姑娘倒是沉穩一些,她吸了吸氣,聲音壓低了很多,“徐北虞她在報復我呢。”

想到普照寺的事,空蘭倒吸一口冷氣。

大姑娘悠悠道:“我們都被她騙了,她能這般有心計,從前是我們小瞧了她。”

空蘭不知道怎樣安慰自家姑娘,主僕二人對望了一會兒,才嘆氣躺下去睡了。

日子一樣平淡的過着,北虞向楊氏回明,想把二等丫頭中提起一個當大丫頭。北虞還把二等丫頭的名單送到楊氏面前,請楊氏定奪。

楊氏懶得理會這個膽小的庶女院裡的事,隨口就說,“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了,此後我也要教你們幾個掌理內務,若是自己的院子都管不得,此後怎麼掌管偌大的府院呢。”

北虞低着頭,退了出來。回到赤菊院,降香成了一等大丫頭,和小蠻一般無二。

轉過七月,到了八月,英王府的英王妃忽然給夫人楊氏下了請柬,說暹羅國進貢來的花,太后賜給英王妃幾盆,英王妃定於八月初六在英王府舉行一個賞花會,請常平侯夫人攜幾個小姐前去。

楊氏把請柬送到徐宏儉手上,徐宏儉思量起來,“妤兒定去罷,至於那幾個女兒,不帶也罷。”

“侯爺,”楊氏先勸了起來,“侯爺還是讓錦兒幾個也同去罷,暹羅國進貢來的花,又豈是常見的?讓幾個孩子去開開眼界也是好的。”

徐宏儉覺得自己的妻子真真是替庶女想得周到,心下欣慰了許多,他不由得點了點頭,“你帶好她們幾個罷,妤兒我是放心的,那三個,別做錯了什麼,丟了咱們的臉。”

楊氏笑着答着:“就是不會,纔要多教教呢,去了英王府那邊,見識自不比咱們家。侯爺放心就是。”楊氏說到這裡,遣出了衆丫頭們,低聲問徐宏儉,“侯爺聽得選秀的事,到底太后是何意?”

徐宏儉想到這裡,也皺起了眉,“現在倒

也說不好,只是聽得風聞太后有這個意思。到底要不要誰家的女兒入宮,還要看太后的意思。”

楊氏不由得嘆口氣,“若是這幾個丫頭出息些,倒也不怕。只是這幾個孩子膽小的膽小,不成事的又不成事,侯爺,我倒真有些擔心。”

徐宏儉也嘆口氣,“妤兒還小,她們三個真真是沒一個貼心的。父親那一日還問起錦兒彈古琴的事,我哪裡敢多說,三言兩語搪塞過去。但是我瞧着那意思,父親心下是有些想頭的。這個大丫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楊氏忙勸:“侯爺莫氣,展眼這幾個孩子也都大了,再有個三兩年的嫁出去就是了。嫁出去前,我再好好調教調教她們,侯爺再尋些公婆和善的人家,也就是了。她們雖嫁出去錯行一步和我們有些干係,但並未全是我們的責任。”

徐宏儉擺擺手,“我想着,過段時間你挑出一個,好好調教着,養在你名下,若是能嫁到英王府裡,有這一個好的,自然不怕其他的了。”

“妾身全聽侯爺的,侯爺瞧着妾身教哪個丫頭好些?”

徐宏儉沉思片刻,轉頭對楊氏說道:“三丫頭做出那等大事,自然不能把她嫁到太好的去處。徐北虞更不必說了,我瞧着,你有心教教大丫頭罷,也就剩下她了。大丫頭做事沒個算計,你定要好好教教她纔是。”

楊氏答應着,夫妻二人又說起了別的話。

翌日一早,徐宏儉去了外院,楊氏交待崔嬤嬤去英王府的諸事,交待得很是仔細,崔嬤嬤自然不敢怠慢。

出了金芪院,崔嬤嬤邊走邊想:自家主子的心思她再懂不過了,若不是夫人顧着自己的名聲,又豈會帶着那幾個上不得檯盤的庶女出去現眼呢?此次前去,崔嬤嬤定會做得幾個庶女略和四姑娘一般無二。

夫人出自帝師之家,自家主子的體面,可是比什麼都重要的。

【作者題外話】:加更一章,祝親們看得愉快,再次感謝各位對小舍的支持,我在這裡要非常感謝一位給小舍留言,要小舍早些休息的朋友,雖然我不知道你的網名,但是我要謝謝你,細心如此,小舍感動不已!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章 相逢第二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加重第八十九章 暗潮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訪第二百七十五章 加封第三百一十章 毒蠍第一百零二章 初定第二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七十章 判國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碼第一百零八章 傳聞第一百一十八章 吃虧第三百四十七章 臨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嫂第三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章 訓奴第一百七十三章 昏睡第一百章 失釵第二百六十九章 因果第三百零九章 蜜蜂第一百五十一章 扣押第二百三十三章 教訓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病第八十一章 妹妹第二百九十三章 訪客第二百七十三章 探監第二百零五章 丫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旨第一百七十二章 佛偈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嫂第三百一十二章 追查第七十章 逢遇第一百八十章 毒物第四十六章 姐妹情深第三百二十五章 顧希第一百零一章 爭第二百零三章 乍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三一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病發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衡第一章 新去處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慟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委第五章 變故(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秋第二百四十五章 狩獵第三百四十章 政變第三百五十章 復仇第三百一十章 毒蠍第二百二十章 捱打第二百五十四章 傷心第一百章 失釵第六十章 古琴第九十四章 思應對第二百二十六章 較量第二百九十三章 訪客第二十七章 父親第二十七章 父親第五章 變故(一)第三百三十章 表白第二百九十九章 幕後第二百五十三章 吉物第七十六章 難處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碼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嫁第一百八十二章 落定第三百零六章 相像第十六章 買主第五章 變故(一)第九十一章 忐忑第三百零五章 住處第一百七十二章 佛偈第二百零七章 小叔第一百六十三章 匕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落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情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一十八章 親人第三百零三章 外家第三十章 主張第二十二章 綢繆第一百三十六章 嫡母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 內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恩典第二百零七章 小叔第三十章 主張第二百七十五章 加封第七十九章 片刻輕鬆第一百六十章 探望第十六章 買主第三百四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病倒第一百九十五章 佔盡便宜第三百六十三章 糾纏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三一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同死第三十八章 孝道第四十七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