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祈福

有個五日的時間,玉璃回了來,這在丫頭中已然是天大的恩典了。玉璃回來後先去金芪院裡給楊氏磕頭去了,然後纔回到赤菊院裡給北虞磕頭。

北虞自然問了一些玉璃娘病的話,主僕兩人說了一會兒的話。

轉眼就到了七月十一,北虞去給楊氏請安時,呈上了自己抄寫的《盂蘭盆經》。北虞笑着告訴楊氏,盂蘭盆節將至,自己抄了盂蘭盆經,報父母恩,特抄了經書,意在送到寺中爲侯爺徐宏儉及楊氏祈福。

楊氏很是滿意,望着北虞的目光也是慈愛的,“虞兒,你倒是個孝順的。”

北虞垂着頭淺笑着,卻依然能感覺到有人正狠狠的瞪着自己。

七月十三,北虞去給楊氏請安,三姑娘當着衆人的面,接過石燕手上的一個托盤,呈到楊氏面前,笑得乖巧可親,“母親,盂蘭盆節快到了,女兒尋了幾日的酥油終於尋到了。母親瞧瞧,女兒用酥油做了油燈,準備送到廟裡去,爲父親和母親祈福。”

酥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三姑娘手上的托盤。

酥油,即佛教中的大燈油,施大燈油,功德無量。酥油燈起緣於藏密佛教,很多達官貴族因顯示自己禮佛的誠意,千里迢迢的弄來酥油供奉菩薩。自從邊茶古道開闢,雖然聽說酥油京城也有賣的,但是因路途遙遠,夏季又易融化。所以盂蘭盆節前後,京城酥油在京城中極少能尋到。即便尋到,定然價值千金。

現在三姑娘竟然能用酥油制燈,可見其極盡全力。

楊氏臉上溫和了許多,擺手讓崔嬤嬤收下酥油燈,笑着對三姑娘說:“倒是難爲這孩子了,若是你有這個孝心,母親也真真是歡喜得不得了。”

三姑娘謙和的笑着立在一邊。

馮氏和大姑娘這時候也捧上佛經,回道:“母親,我們也抄了《盂蘭盆經》,女兒願爲父親母親祈福。”

四姑娘上前把幾個饅頭獻上,“母親,雖然我不及嫂嫂和幾個姐姐,但是這饅頭卻是我親手做的,女兒想把這饅頭也送到廟裡上大供。”

饅頭雖然平常,卻是廟裡的大供。

“好,好,”楊氏望着眼前的媳婦女兒,微微點頭,“你們都

是極懂事的,我也安了心了。”

吳姨娘這時候笑盈盈的走上前,躬身說道:“姑娘們孝順夫人自然是正理兒,賤妾聽說普照寺中元節有水陸法會呢,能超度施主的七世父母吶。”

楊氏是有法會即要佈施的人,聽到吳姨娘說到此處,笑望着幾個女兒,“即是這樣,倒不如你們幾人明日早早就去普照寺裡罷,把親手抄的經書和大燈油、饅頭供在佛前。等到七月十五正日子時,寺裡定是人多的,倒容易衝撞了你們幾個。”

楊氏說到這裡,望了一眼四姑娘,三姑娘馬上搶先說道:“母親,四妹妹身子弱,就讓她留在家裡罷,我願代四妹妹把饅頭供在佛前。”

楊氏笑了起來,“明日就讓晟哥兒媳婦帶着你們幾個去,林嬤嬤就一起跟着罷,一會兒子我打發人去普照寺說一聲,清了香客,你們姑嫂在那裡用過午齋回來也可。”

用過午齋就代表着她們幾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千金小姐們,可以在寺裡玩上半日。

衆人答應着。

楊氏又和幾個女兒說了幾句家常話,就遣了衆人。

七月十四一大早,北虞就在玉璃和小蠻的服侍下去了金芪院。三姑娘等人也相繼而來,楊氏不免叮囑了幾個人,馮氏陪着笑,向楊氏告辭。

幾輛黑楠木馬車緩緩的馳出常平侯府。

北虞靠在座上。

常平侯府一直崇尚節儉,從北虞幾個姑娘身邊的丫頭就能看出來。一般侯府裡,姑娘身邊的一等丫頭絕不會是隻兩個的。並非楊氏苛刻庶女,就是楊氏自己身邊的丫頭也並沒有比庶女多出多少,四姑娘也是和三個庶姐一樣,只有兩個一等丫頭。

而這幾輛馬車,卻用的是極好的黑楠木,馬車的四角都雕着極精美的花紋。聽說當年這黑楠木馬車是太夫人的嫁妝之一,太夫人孃家是商甲之家,爲了給女兒出嫁添些光彩,不僅太夫人的嫁妝豐厚得驚人,而且還特特做了這幾輛馬車,這些馬車只是用來裝嫁妝的。

看看,如此花大心思的馬車,只是用來裝嫁妝的,彷彿裝首飾的精美盒子。無須去看首飾,只瞧盒子,就知道價值不菲。

當時府裡的人看着駛進的

馬車,都忍不住咂舌,這恐怕也是太夫人孃家擡高女兒嫁進夫家的地位罷?

還好,太夫人嫁進來後,知禮節懂規矩,並沒有商甲之家的俗氣。就是幾輛馬車,也被太夫人讓給了婆婆出行用,而自己只坐侯府裡松木馬車。

這也是讓太夫人的婆婆滿意媳婦的地方之一。

自然,這馬車又留給了常平侯府後一輩的女眷們。

歷經幾代人的黑楠木馬車,還是如第一日進常平侯府一般華美莊嚴。

北虞靠在馬車裡,只覺得快昏昏欲睡過去。她支起身子,帕子遮住了打了個哈欠的櫻桃小口。北虞望向一旁的玉璃,“快到了罷?”

玉璃挑起小窗的縐紗簾子,張望一眼,又放下簾子,“應該是快了,奴婢瞧着是到合鼓大街了,合鼓大街走到頭,可不就是普照寺嘛。”

北虞闔上眼睛,靠在後面的錦墊上。

又走了沒多久,馬車緩緩的停下來,有婆子到了北虞的馬車前回道:“二姑娘,普照寺到了,大奶奶讓奴婢來請二姑娘下車呢。”

玉璃先下了馬車,小蠻才扶着罩着帷帽的北虞下了馬車。北虞扶着兩個丫頭的手走到馮氏這一邊,三姑娘也走過來,倒是大姑娘遲遲沒下車來。

馮氏望向自己身後的馬車,剛要吩咐人再去瞧瞧,大姑娘的丫頭空蘭急匆匆的過來施禮,“大奶奶,我家姑娘只覺得頭暈噁心,才個兒在馬車上吐了一起了,奴婢請大奶奶拿個主意。”

馮氏心頭一驚,自己這是第一次帶着幾個小姑出來,大姑娘怎麼就不舒服起來了,她正要親去瞧,大姑娘舒錦扶着青果的手搖搖晃晃的下了馬車。

馮氏連忙迎上前去,關切的問道:“大妹妹可好些了麼?大妹妹若是身子不適就先回府裡去罷。”

大姑娘戴着帷帽的頭輕輕的搖了搖,“大嫂子莫怕,我許是早上吃了鵝油糯米粥,膩了些,才個兒車一晃動,我只覺得頭暈眼花,吐出來後好了許多,大嫂子不必擔心,我沒事,更何況爲父親母親做的一場功德,我又豈能半途而廢呢。”

馮氏聽大姑娘這樣一說,並不好再勸,叮囑一會兒,馮氏便帶着幾個小姑進了普照寺。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中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苦肉計第三十六章 收服第二章 傾訴第三十一章 兄長第九十八章 常態第三百五十七章 內心第六十五章 偶逢第八十七章 溺愛第一百九十八章 吻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騙第三百一十章 毒蠍第二百一十七章 教導第四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狩獵第三百二十九章 相處之道第七十六章 難處第六十章 古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夫妻情分第二百零九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五十章 復仇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婦第三百六十章 早產第二十七章 父親第三百二十四章 還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騙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宮第二百零五章 丫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七章 度亞節第十九章 錯疾第二百二十章 捱打第一百六十二章 嫂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請辭第一百七十四章 郎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內心第七十一章 對聯第二百八十四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零六章 遇癡第二百零一章 媳婦第二百一十二章 安撫第二百三十二章 背影第三百四十四章 形勢第三十七章 沒臉第二百七十五章 加封第五十四章 主僕第二百八十一章 多格第七章 異動第九十六章 定親第一百五十六章 搬回第三在二十三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早夭第二百六十章 滑胎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死心第四十五章 懦弱第二百二十五章 前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鬥嘴第一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七十三章 受罰第一百三十三章 冤枉第一百五十一章 扣押第三百四十二章 內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顧希第八十六章 死聯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穿第三百零九章 蜜蜂第六十四章 巧遇第一百零六章 遇癡第四十二章 傳聞第一百一十章 質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佛偈第二十四章 團圓第一百一十九章 隱念第三百五十二章 悲第三百四十六章 病倒第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章 元帕第一百七十三章 昏睡第三百六十一章 早夭第一百七十章 登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傾吐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許第三百二十八章 尼塔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手第二百零八章 燕窩第三百章 胡邦第二百四十七章 通透第四章 丟失第二百一十九章 靈犀第二百六十六章 請求第三百二十章 較量第五十一章 險境第七十三章 受罰第七十五章 貴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休第五十八章 逆女第二百六十章 滑胎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肩第六十七章 方子第五十章 腹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