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壽

到了申初時,珍珠先來橙桂院裡尋幾個姑娘了,“**奶,義武侯世子爺來接二姑太太和表姑娘們來了。”

馮氏聽到,起身帶着青檸和青研及北虞姐妹去了金芪院子。快近正房衆人才聽到,正房裡傳來男子說話的聲音,想來是義武侯世子。

因是姑表親,女孩倒沒避開,北虞等人進了正房,楊氏笑着指立在房中的男子給北虞,“虞兒,這是你表哥義武侯世子鈞兒。”

北虞上前給義武侯世子施禮,才退到一旁去。

義武侯世子這才和楊氏又說了幾句家常話,北虞立在幾個姑娘身後,悄悄的擡起了頭。

義武侯世子吳長鈞身量高瘦,臉色極白,似乎缺少了陽光的照射一樣。眉眼有幾分和徐宏儉相似,卻比徐宏儉顯得更柔弱一些。

吳長鈞並不是二姑太太所出,乃是先前的大姑太太的兒子。聽得說大姑太太只有這一個兒子,這個外甥要比他兩個庶妹和舅舅常平侯的關係要近一些。

此時,吳長鈞正和楊氏告辭,楊氏送了她們母子出去自不必提。

日子一轉,到了五月裡,北虞開始忙了起來。因爲先幾日楊氏告訴給幾個姑娘,六月十八是她們祖父老侯爺的花甲大壽,幾個姑娘向來是知曉的,楊氏提了提,無非是爲了告訴給北虞知曉。

做什麼送給那個連面都不肯見自己的祖父,成了北虞最頭疼的問題。

小蠻揉着帕子想了一會兒子,忽然笑了,“要不給老侯爺做件衣服罷?尺寸打聽起來倒不難。”

玉璃馬上反對,“恐怕三姑娘和大姑娘也會送老侯爺一件衣服,姑娘要想出彩兒,該送些別的。”

小蠻皺着眉,“別的有什麼?太貴重的物件,也不適合姑娘現在送啊?”

北虞知道小蠻說得極巧妙,實則是自己的銀兩不多,在老侯爺面前根本就上不得什麼檯面。

想了有一日,幾個人也沒想出什麼來。晚上快睡時,玉璃去打水

給北虞淨面,於嬤嬤悄悄對北虞說,“依奴婢的見識,姑娘就送衣服就好了,即是大姑娘或三姑娘都可能送,姑娘所送的並不出奇,也不至於落在人後,姑娘現在要的不就是平順麼?”

北虞轉過頭,望着於嬤嬤點了點頭,到底是有些見識的老嬤嬤,說得果然和玉璃等人不同。北虞早有些意,只是不好先露出來讓玉璃瞧出什麼來,拖了一日下來,擺出無奈的樣子只做衣服,倒順理成章。

翌日,玉璃等人都沒了主意後,北虞只得嘆息一聲,“就做衣服罷,依我現在的情形,還能做出什麼來呢?罷了罷了,只要不會丟了醜,就好了。”

玉璃只得認同了北虞的說法。

幾個人開始打聽起老侯爺的身量,選起料子,做衣服。

到了六月十八那日,常平侯府裡的雞叫似乎都比往日早一些,下人們忙着開始張羅着酒宴,客單等等諸事。

常平侯徐宏儉沐休在家迎客,夫人楊氏在二門那邊迎女客。只兩個時辰,常平侯府裡賓客雲集,最爲耀眼的是,英王妃帶着公子及郡主來賀壽。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英王爺正是仕途正盛時,當今皇帝都要給英王爺幾分薄面。先帝只有一弟,早年夭亡。九王爺又是和先帝搶江山的人,所以賜英王爺爲王時,先帝情深意重,似待當年的弟弟一般。先帝彌留之際,把還是太子的皇帝託付給了英王爺及衆位近臣。孝頤帝登基後,待英王爺也是極好的,朝堂之上,只有英王爺立在羣臣前列,尊貴自不必說。

再看常平侯,雖也是世家侯府,比起英王爺卻遜色了許多。常平侯爵位是世襲下來,老侯爺領過兵,當年平定邊關時也威震四方。但是徐宏儉卻並未上過沙場,連武藝都不會。朝堂上也並無出色的建樹,文采又不十分出衆。雖然世子爺和二爺出色些,怎奈徐宏儉並沒有過人之處。所以顯得平常了許多。

常平侯徐宏儉雖有意結交英王爺,但是英王爺向來少與人接觸,徐

宏儉結交的機會也沒有。二人間的交情僅限於上朝時點頭示意了。

而英王妃和夫人楊氏倒是在女眷的相聚中見過幾次面,相談倒也算得上融洽,所以老侯爺做壽,只有英王妃帶着郡主和公子們來賀壽。

聽到前面的稟告,卻讓徐宏儉着實驚了一下,一面遣人傳話給楊氏,一面帶着兩個兒子親到大門口迎接一行人。

內院的氛圍在聽到下人報於楊氏英王妃來時,忽的一下變得有些微妙起來。各府千金都安靜下來,隱隱能聽到竊竊私語聲,卻並不像剛纔那樣談笑風生。英王妃帶着兒女前來已是給常平侯府極大的體面了。

英王爺共有三個兒子,年紀都在十五以上,並且都沒定親。最讓這些名媛心動的是,英王妃的世子早夭,三個兒子都是庶子,世子之位並未再湊請,到底三兄弟中哪個是世子,猶未可知。

衆千金都在悄悄的整理着儀容,恐一會兒子英王妃進來落了什麼壞的印象。三姑娘更爲誇張,居然悄悄的躲到一旁的耳房裡,命丫頭取來脂粉補起妝來。

隨着輕盈的腳步聲,楊氏迎着英王妃及郡主進了內院。衆命婦千金紛紛施禮。英王妃雖已四十歲,保養得卻極好,容貌似三十出頭的少婦,美麗而不失威嚴。

“起來罷。”英王妃坐定後,對着拜了一地的人輕輕說了句,臉上溢着淺笑凝視衆人,“原是來給老侯爺賀壽磕個頭的,才個兒才聽常平侯夫人說起,老侯爺免了這項規矩,讓咱們在這裡樂了,倒是他老人家體恤我們這些晚輩。”

夫人楊氏先擡起頭,笑容可掬,“王妃,能來爲老侯爺祝壽,老侯爺聽到已是高興成什麼似的了,哪敢再受王妃的拜呢。”

英王妃脣角滑過一個優雅的弧度,“夫人太客套了,老侯爺當年也是立過汗馬功勞的,大魏朝哪個不知道老侯爺的大名。縱是老侯爺年歲大了,在邊關提一提老侯爺的威名,一樣嚇得外寇抱頭鼠竄。”

衆人都笑了起來。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三章 拙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恩典第二十五章 家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得賞賜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碼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零四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零一章 厚待第一百五十三章 決斷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慟第二百四十一章 險境第六章 變故(二)第二十七章 父親第三在二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婦第三百零八章 勝負第三十五章 巧避第二十九章 帕子第二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許第二百七十七章 相告第一百七十六章 外客第六十五章 偶逢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委第二百九十章 婆媳第四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章 復仇第三百五十章 復仇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嫂第二百八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五十九章 落魄第三百六十四章 歸來第三十五章 巧避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後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嫁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婦第八十三章 祖父第七十五章 貴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騙第二百章 他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糾纏第二百四十七章 通透第十六章 買主第六十四章 巧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憐女第八十八章 松子糕第三百零七章 思慮第二百六十一章 墨菲第二百七十八章 僱主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騙第三百二十五章 顧希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旨第一百八十二章 落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喝斥第六十六章 隱性第五十七章 鬧劇第五章 變故(一)上架感言及充值講解第八十一章 妹妹第三百零七章 思慮第八十九章 暗潮第五十七章 鬧劇第六十章 古琴第五十七章 鬧劇第二百章 他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賢德第一百九十九章 親母第一百八十七章 暗喜第三百四十九章 再險第二百二十章 捱打第三百四十九章 再險第三十四章 丟失第二百五十三章 吉物第六章 變故(二)第一百五十章 相逢第二百零四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分曉第一百三十章 訓奴第九十一章 忐忑第六十三章 撞破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好第二百二十七章 恩愛第一百四十八章 憐女第五十二章 處置(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賞賜第八十章 蘆薈第二百三十章 太后壽辰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孃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羊莊第二百五十八章 求差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佔盡便宜第二十四章 團圓第二十九章 帕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匕首第一百零二章 初定第三十四章 丟失第一百三十七章 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