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收服

幾天後,常平侯府裡傳有三姑娘貿見外男的嫌疑,此事被府裡的下人們議論紛紛,風言風語幾乎龍頭了整個侯府。

三姑娘徐舒晴再也不輕易出了門,即便出了門,頭也不再如從前一樣揚得高高的,現如今有些蔫頭聾腦,像霜打後的茄子一般。

而府中的情緒似乎會傳染,大姑娘這幾日也是沒精打采的。

有多險。北虞心裡暗歎着,若不是自己當時多了一個心眼,這件事最後就會落在她身上。因爲三姑娘當時說了,她病纔好,是陪她去花園子裡散心。聽聽,是陪自己。到頭來被責罰的還指不定是誰呢。

赤菊院裡一切如常,於嬤嬤卻對這二姑娘另眼相看了。

再到楊氏那裡請安,三姑娘也不似從前一樣在楊氏那裡笑鬧了,一副規規矩矩的樣子。吳姨娘也安分了許多,垂着頭,大有秉氣斂神之態。

倒好在沒有人問過此事一句,楊氏多少也給三姑娘留些臉面。

這一日,北虞從楊氏那裡回到自己的赤菊院,剛坐定聽外面有隱隱約約的吵架聲。北虞望了一眼小蠻,小蠻忙出去瞧了。

玉璃這邊一邊幫北虞脫下薄披風,嘴裡一邊說道,“姑娘有所不知,院子裡有幾個小丫頭就不是醒事的,咬尖起刺兒不說,還極愛嚼舌根子。東家長,西家短,三隻蛤蟆四隻眼的,竟然沒有她們不說的?姑娘閒時倒該教訓下她們了,不然縱得她們沒了規矩,豈不丟姑娘的臉麼?”

正說着,小蠻從外面回了來,回北虞的話,“姑娘,才個兒只是一個小丫頭子手沒端穩水盆子,灑了另一個一身,就吵了起來了。”

玉璃一聽,就要出去罵小丫頭去,北虞先攔了,轉過身問小蠻,“可教訓了她們麼?”

小蠻忙回道,“我剛纔已經罵了她們了。”

北虞笑得溫婉,“罷了,一會兒子罰了她們就是了,鬧得滿院子人仰馬翻的,倒不好看了。”

玉璃一臉的憤憤不平。

北虞叫過於嬤嬤,坐在小炕上比對起做女紅的線來。北虞叫過來玉璃,“沒了妃紅色的線了,你去領來一些罷。”

玉璃答應着出去了。

見玉璃出了院門,北虞並不避了於嬤嬤,叫過來小蠻,“才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且細細道來。”

小蠻見問,臉上有些猶豫。於嬤嬤見狀要退下去,卻被北虞叫住了。北虞望着面前的兩個人,一老一少,輕啓朱脣,說了話。

“我並不瞞嬤嬤和小蠻,我是這侯府裡的女兒,卻只是庶女。夫人待我親厚,我也深感其恩。但是未來如何,卻並不在我一人身上。赤菊

院裡有嬤嬤一人,一等丫頭兩人,二等丫頭四人,小丫頭倒多些,將來的陪嫁丫頭及嬤嬤也必是這院子裡的。一榮皆榮,一損俱損的道理我卻也懂得。赤菊院裡的旁人有些着落,但是沒着落的,此後要如何,卻都在我們幾個人身上。”

北虞說着依次望向於嬤嬤垂着的眼,和小蠻咬着的脣,“赤菊院裡的人到底哪個是如何的,我倒也能看出個一二來。”

小蠻先揚起臉來,咬了咬脣,纔回道:“剛纔是降香擦首飾盒子時,發現少了一支先前馮氏給姑娘的珠花,降香害怕了,要把此事報給姑娘。仔細想起因那日姑娘和大姑娘、三姑娘要去花園子,身邊也帶了小丫頭蕊兒。”

“放首飾盒子那屋裡,鑰匙只在奴婢身上。當時是姑娘先遣了蕊兒回來找帕子的,奴婢想着早上來過這屋取支釵子,許是奴婢忘了這裡了。所以奴婢就把鑰匙給了蕊兒,蕊兒回來找帕子,降香也是瞧見了的。降香就叫來蕊兒問,蕊兒卻不肯承認,還大着膽子和降香吵了起來。”

於嬤嬤在一旁聽到這話,臉色忽的一變。

北虞察覺出於嬤嬤的不自在,小蠻繼續說:“奴婢也深知捉賊拿髒,剛纔奴婢就做主讓降香幾個搜了蕊兒的東西,姑娘那支珠花果然藏在蕊兒的衣服中。”

北虞點點頭,打發出小蠻去。

還沒待北虞問於嬤嬤的話,於嬤嬤就跪倒在北虞面前。北虞上前去拉,於嬤嬤卻不肯起身。於嬤嬤求道,“姑娘,那蕊兒是我那……不成氣的外甥女兒,當初是奴婢帶她來赤菊院的,奴婢沒想到這孩子竟然這樣不爭氣。旁的話,奴婢沒臉說,只求姑娘好歹給奴婢和蕊兒留個臉面。”

北虞皺了皺眉頭,“嬤嬤,蕊兒這種小偷小摸的,院子裡定不能留她,但若是此時哪怕是無罪名的把蕊兒弄出去,夫人那邊也定會起疑,只怕後面的事嬤嬤也該清楚。”

於嬤嬤聽到這裡,臉色白了白。

北虞轉過話來,又說道,“嬤嬤,從此後我便把蕊兒交給嬤嬤了。”

於嬤嬤有些回不過神來,望着北虞的俏臉,張了張嘴,終於沒吐出一句話來。最後,於嬤嬤在地上重重給北虞磕了一個頭。

北虞拉起於嬤嬤,於嬤嬤的眼圈微紅,“姑娘,老奴願此生都交予姑娘……”

赤菊院裡的小丫頭蕊兒得了病,請郎中瞧了,說是女兒癆。北虞把此事報給楊氏。楊氏皺着眉讓北虞把人打發出去,索性放出她老子娘那裡。北虞連聲答應着。

玉璃還常常不在院子裡,去了哪裡,沒人知道,北虞也不多問。北虞和於嬤嬤卻多了些默契。

於嬤

嬤悄悄告訴給北虞,原來二爺那天請了幾個青年才俊過來作客。三小姐那日是想借着幾個女孩一起去花園子裡玩的機會,瞧瞧各府裡的男子。二爺請來的人都是略有些頭臉的,連當朝的英王府的幾位公子也在。

英王府?北虞望向於嬤嬤。

於嬤嬤忙解釋道:“英王爺是朝中唯一的異姓王,被賜於國姓魏姓。當年的英王爺先祖只是隨了太宗皇帝東征西討,打下這一片天下來,被太宗皇帝封爲合安侯。先帝在繼承大統時,和自己兄弟九王爺爭儲位,合安侯毅然站在先帝這一邊,並平定了企圖反叛的九王爺,救先帝於危難之中。所以,先帝極器重英王爺,並賜於國姓,享親王俸祿。”

於嬤嬤的聲音壓低些,“英王爺的大女兒和順郡主是賢妃娘娘。”

有皇家傍身,又出了位娘娘,這樣不能再榮耀的王府,應該是很多千金們夢想嫁去的地方罷。

北虞已經懂了三姑娘的心思。庶女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嫁得好。只是三姑娘太過天真,單瞧見青年才俊又如何。楊氏若是不想將庶女配到好人家,憑你那一點子心思,最後也鬧得是兒女私情,成爲衆人茶餘飯的談資罷了。

金芪院裡,侯爺徐宏儉正和楊氏夫妻對坐喝着茶。

常平侯徐宏儉正品着茶盞裡的茶,輕酌一口,徐宏儉一挑劍眉,“老君眉?”

楊氏莞爾一笑,“侯爺當年最喜歡老君眉吶。”

徐宏儉笑了起來。他人到中年的徐宏雖然相貌俊朗,朝廷上的口碑也極好,但是他的侯位來得並非容易。

他雖居長,父母卻極愛他的弟弟徐宏章。早年父親還有意上表讓弟弟爲世子,最後卻是弟弟極不願意被爵位鎖住了身子,鬧得離家出走。此事不僅轟動一時,連先帝也過問過。父親無法,只得上表請封他爲世子。

此後不出一年,父親就辭了常平侯位,願意讓他去襲這個爵位。他,就成爲這府中的真正主人。身爲常平侯的徐宏儉卻對這段往事一直耿耿於懷,雖然二弟早逝,卻彷彿是他撿了二弟的缺一般,這爵位來得也極其的屈辱。

二弟有什麼好?雖然二弟死了,卻依然活在母親的嘴上,父親的心裡。關於二弟的一切,他都不願意提起。

前幾日,徐宏儉聽得二兒子說了三女兒所做的事,他恨得只差去誅殺了那敗壞門楣的女兒了。這些年來,他常平侯辛辛苦苦剛板回的面子,險些就喪在那個羞恥的庶女身上。這叫他心下如何能不氣。

禁足真真是便宜了她,就該和他二弟當年一樣,把這女兒也……這種不知廉恥的徐家子弟,掃地出門不要也罷。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箏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訪第二十三章 母親第二百零七章 小叔第一百五十七章 病發第九十九章 暗潮第七十一章 對聯第三百三十九章 鎖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急迫第九十一章 忐忑第一百四十二章 賢德第一百零八章 傳聞第三百二十四章 還情第七十一章 對聯第三百一十章 毒蠍第二是六十二章 稀客第二十二章 綢繆第二百零一章 媳婦第一百九十章 元帕第三百零六章 相像第一百七十三章 昏睡第一百六十章 探望第七十五章 貴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愛護第一百章 失釵第八章 籌劃第一百二十章 氣惱第二百五十四章 傷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親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短第六十八章 暗通第九十九章 暗潮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衡第五十三章 處置(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冤枉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嫂第一百一十九章 隱念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騙第三百二十九章 相處之道第十五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七章 相告第一百五十八章 祖先堂第二百五十五章 解釋第三百零九章 蜜蜂第九章 離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編派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妾第二十九章 帕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探監第二百零六章 上吊第六十九章 母慈第三百五十二章 悲第七十三章 受罰第二百七十六章 脫離第三百六十二章 結果第二十九章 帕子第八十五章 請教第三十七章 沒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姑娘大婚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第十四章 君子之交第八十二章 交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旨第一百八十七章 暗喜第二百一十二章 安撫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得賞賜第二十八章 姐妹第一百章 失釵第一百三十一章 紅蛋第一百七十一章 寶相寺第一百零九章 出頭第一百四十七章 姨娘第三十四章 丟失第二百四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康復第四章 丟失第五十章 腹泄第三百二十八章 尼塔第八十三章 祖父第二百七十二章 拒絕第三百零九章 蜜蜂第四十三章 應對第三十七章 沒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悔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嫂第二百四十一章 險境第七十九章 片刻輕鬆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姑娘大婚第二百七十六章 脫離第十七章 發作第二百二十二章 愛護第三百三十九章 鎖定第二百八十章 和親第三百零五章 住處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背影第一百九十一章 難眠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