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失釵

這日一早,北虞來到金芪院,卻見父親徐宏儉卻在正廳裡沉着臉,楊氏則立在一旁,臉上辯不出喜怒來,一邊跪着的卻是不停抽泣着的吳姨娘和一臉委屈的三姑娘。

徐宏儉見北虞進了來,臉色更陰沉,還不及北虞施禮,便極不耐煩的說道:“回去罷,今日不必來請安了。”

徐宏儉說完一席話,又對立在門口的崔嬤嬤低吼道:“去守在門口,再來請安的都給我打發回去。”

崔嬤嬤連忙答應。

北虞心知不是什麼好事,卻也不想在此處逗留,施了禮就退了出來。

走出金芪院時,遇到同樣來請安的大奶奶馮氏,馮氏見北虞出了來,就問:“二妹妹怎麼出來了?”

北虞聲音極低,“大嫂子,父親在母親那裡,還有吳姨娘和三妹妹,應該是父母親有些事。”

馮氏向正廳的門望了一眼,不免有些爲難,“二妹妹先回去罷,我已經走到這裡了,若不去瞧一眼,倒顯得不好。我去問問門口的丫頭去。”

北虞便和馮氏告辭。

馮氏到了門口,丫頭便把徐宏儉的話給傳了,馮氏只得折身回了去。

正廳裡。

徐宏儉定定的望着跪在地上的吳姨娘,冷聲道:“你是個什麼身份,憑什麼替晴兒喊起冤了?晴兒她自己沒有嘴麼?她縱是有冤,還有我,還有夫人爲她做主!你沒個上下尊卑,還要你的臉不要?!”

吳姨娘拭掉臉上的淚,猛然擡起頭來,一臉決然,“賤妾不過是侯爺夫人的下人,說破天了,只是一介奴婢,連崔嬤嬤卻也是不如的,萬人皆可把賤妾踩於足下。侯爺惱我,夫人惱我,都是我的不是。侯爺請想,三姑娘卻是您的女兒,她可是府里名正言順的主子。”

“三姑娘先前兒有錯處,被侯爺罰去了思過,膽子早已怯了,她哪裡還敢再說出什麼話來。若不是那支金絲鳳釵是當年侯爺特特請人爲賤妾做的,賤妾又送於了三姑娘,無非想把這最值得的物件留在三姑娘那裡。”

吳姨娘吸了吸鼻子,“賤妾剛受了罰,重出院子就去三姑娘那裡,不想就遇到此事。侯爺,旁物倒也罷了,只是此物於賤妾和三姑娘都大有不同。那是侯

爺贈與的,賤妾仔細的留着,看着金絲鳳釵,就如看到侯爺一般。”

“難道這些大膽的奴才們連這心頭的念想,也不想給賤妾留下來麼?奴才們不能仗勢欺壓三姑娘到如何地步啊。賤妾今日縱是拼出丟了性命,也要替三姑娘喊一聲冤。”

楊氏的臉色變了變,吳姨娘這話說得要多露骨有多露骨,什麼叫奴才們仗勢?仗的又是誰的勢?這府裡誰還敢縱容自己的奴才?除了她正室夫人外,還會有誰?

楊氏忍不住,直言問向吳姨娘,“你又沒有證據,如何就知道是奴才們偷的?”

吳姨娘第一次頂撞起楊氏來,“除了奴才們還有誰?這起不要臉的奴才們,今日敢偷三姑娘的釵,許是哪一日就能做出下做的事,把三姑娘的褻衣偷了出去,那時候丟的可就不只是三姑娘的臉了,侯爺啊!”

楊氏抿緊了嘴,薄脣抿成了一條線。這個吳姨娘竟然把話越說越嚴重,分明是要徐宏儉做出個決斷來。

楊視線往座上的徐宏儉身上一掃。

徐宏儉正皺着眉頭,若有所思。

徐宏儉還是第一次聽到吳姨娘說出如此不顧性命的話,竟然心下有些發怔。他聽過吳姨娘的嬌話、癡話、傻話、情話、嗔話,多得不勝其數,有時候他聽着也覺得厭煩透頂。

好在她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妾,就如同籠出的雀鴿一般,喜歡時拿出來擺弄一會兒,不喜歡時,理也不必理,再或者丟掉,殺了,都是隨他心意的。

可今日,徐宏儉第一次聽到陪了他十多年的妾,說出的這種不管死活的實話怨話,他還是很是吃驚的。

心中存着這份吃驚,徐宏儉不由得多看了吳姨娘幾眼。一直很是姣美的吳姨娘,今日也不上妝,一張蒼白的臉上,隱隱可見幾道乾涸的淚痕,瞧着倒有些梨花帶雨的嬌媚。

徐宏儉心中一動,心下不由得想着,該不是真是有什麼冤情纔是罷。

徐宏儉又思量起吳姨娘的話來,別的他不曾想起,那支金絲鳳釵確是他請人做的,當年吳姨娘懷着三姑娘時,徐宏儉是請了江南的制釵匠特意做出精美的花樣。

很少留意女人釵脂的徐宏儉,很喜歡那支金絲鳳釵的做工,吳

姨娘自然也是極喜歡那支釵的。吳姨娘一直讓人收着那支釵,若不是三姑娘後來瞧見了來討,那支釵還在吳姨娘那裡。

吳姨娘爲了那支釵可以拼出了這張臉去,這讓徐宏儉很是感慨。釵,誰都有,就是吳姨娘,也有許多支。但是她卻能爲這一支而豁得出去所有,這其中的情意自然不言而喻。

徐宏儉皺着的眉,鬆了鬆,望着吳姨娘的眼神也溫柔了些許。

睹物思人的道理,徐宏儉還是懂的。

楊氏立在一邊,見半晌徐宏儉不說話,就轉目看向自己的夫君,只見徐宏儉的一雙眼睛正凝在吳姨娘的臉上。

楊氏心頭大警,她終於明白吳姨娘要做什麼了,她可不只是替三姑娘喊冤!楊氏的嘴角又沉下去幾分。

原本她還以爲吳姨娘只是來設計除去三姑娘院子裡的人,現在看來不然,吳姨娘藉着這次機會,在向徐宏儉討寵的。看看吳姨娘那惺惺作態的模樣,出來喊冤一改往日的花紅柳綠的穿戴,臘黃着一張臉,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楊氏暗暗咬緊了牙。

怎奈,此事關乎自己,楊氏不好直言斥責吳姨娘,一張臉沉得有些發黑。

徐宏儉良久才收回目光,道:“你說晴兒的金絲鳳釵丟了,又是院中的奴才們偷了去,你可有證據?”

吳姨娘回道:“侯爺,賤妾沒什麼證據,所以來求侯爺,搜搜這羣奴才們的身上和住的地方,主子姑娘丟了東西,便不是她們偷去的,一樣脫不了干係。”

前後都讓吳姨娘給堵上了。有亦是錯,沒有也是錯。

楊氏眼睛一挑,望向跪着的吳姨娘。好算計,竟然要把自己拉下水去。自己換了奴才過去,三姑娘的院子裡就丟了東西,吳姨娘又鬧到徐宏儉面前,任誰也會想到她不是派人不利,就是幕後指使。說輕了是內宅掌管不善,說深了,其心不善,待庶女刻薄。

徐宏儉眉頭輕挑,他也知道楊氏換了三姑娘的丫頭婆子許多人,只是三姑娘當時犯了錯,嫡母教導自然是要從頭到尾做一次的。可是現在出了這種事,楊氏自然不便插手,只能由他來做此事。

“去,把趙楊家的給我叫來。”徐宏儉吩咐道。

(本章完)

第四十二章 傳聞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態第三百五十九章 藉口第七十章 逢遇第五十二章 處置(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後招第一百五十章 相逢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得賞賜第一百七十五章 分歧第二百零一章 媳婦第三百零三章 外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背影第三百二十二章 謙讓第一百七十八章 棄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紅蛋第四十九章 祈福第六十八章 暗通第二百九十三章 訪客第六十三章 撞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拙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嫂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教訓第一百二十八章 誘話第一百七十七章 做樣第九十八章 常態第一百八十二章 落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許第三百五十九章 藉口第三十一章 兄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發作第七十五章 貴客第七十六章 難處第七十六章 難處第三百四十章 政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夫妻情分第六十四章 巧遇第九十二章 宮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形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誘話第六十五章 偶逢第一百一十八章 吃虧第二百九十二章 質問第三百四十章 政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贈梅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三百四十七章 臨行第三十五章 巧避第二百四十四章 陰險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委第三十六章 收服第三百二十一章 暗箭第二百三十章 太后壽辰第二百四十四章 陰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編派第三在五十四章 回途第一百四十七章 姨娘第二百八十章 和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探視第五十四章 主僕第二章 傾訴第三百零三章 外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傷懷第二章 傾訴第二百九十七章 路上第一百七十章 登門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1一百三十四章 嫡母的處置第二百九十九章 幕後第十七章 發作第一百二十九章 康復第一百零九章 出頭第六十四章 巧遇第八十六章 死聯第二百五十一章 請辭第二十一章 新院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分歧第四章 丟失第十七章 發作第二百七十三章 探監第七十四章 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訪客第一百七十八章 棄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請辭第一百零七章 又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嫂子第六十章 古琴第二百六十九章 因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早失第二十六章 仔細第一百九十九章 親母第一百六十章 探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同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狩獵第三百零七章 思慮第六十四章 巧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親母第三百零八章 勝負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入第三十七章 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