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勢如破竹

過大年了,哥舒翰和李昂卻都沒閒着,雙方在不斷的調兵遣將,似乎非要置對方於死地不可。

李昂一方聚集了郭子儀、李晟、華秋等,加上剛調來的封常清、李嗣業等將領,麾下兵力達到了一萬多人。

聽從哥翰舒調遣的有李義弼、曹彥、安道遠、馮守節、王難得等大將,麾下的兵力更是多達五萬餘人。

哥舒翰發現自己中了李昂的金蟬脫殼之計後,開始移師廓州,戰爭的陰雲密佈,整個隴右看眼就要陷入一場你死我的活的內戰之中了。

一份份情報像雪片一樣傳回吐蕃,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基本已經完成了出兵隴右的準備,他本人也離開了邏些,來到了瑪多城。

瑪多城西側,就是黃河的源頭,分佈着包括扎陵湖、鄂陵湖等四千多個湖泊。瑪多城就處在通往邏些的重要位置上,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干布就是到瑪多城來迎接的。

這次尺帶珠丹已經準備好傾力一博,他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對外號稱四十萬,作爲主力的十五萬大軍就在瑪多。

其他五萬偏師走青海湖西南,準備攻打被唐軍控制的伏俟城,然後直接穿已經結冰的青海湖,從西側進攻隴右,以呼應主力。

年前哥舒翰和李昂在石堡血戰,那隆隆而下的滾石檑木可不是假的,那血肉橫飛,屍骨相枕的場面絕對做不了假,沒有一個將領敢拿這麼多人命來演戲。

因此,尺帶珠丹對哥舒翰和李昂已經鬧翻一事再無懷疑,現在只是看什麼時候纔是最佳的進攻時機了。

這次尺帶珠丹親征,手下有野榮秀、達布欽、巴扎達爾等大將,而蘇毗部的卓瑪公主主動放棄了兵權,調求去打理後勤糧草。

對卓瑪公主的請求,尺帶珠丹欣然答應了,吐蕃糧草半數來自於蘇毗部,由卓瑪公主去徵調後勤補給,效率高不說,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他能更好的控制蘇毗部的兵馬。

蘇毗部原來就是以女王爲尊,卓瑪公主從十多歲率軍征戰,戰功赫赫,在蘇毗部的威望遠勝她的哥哥,如果有她在軍中,對尺帶珠丹真正控制蘇毗部兵馬會造成很大的阻力。

現在好了,卓瑪公主一把兵馬交出來,尺帶珠丹就以調整戰爭部署爲名,更換了蘇毗部的高級將領,換上了自己的人。

至此,他才總算相信蘇毗王沒陵贊沒有異心,賞賜了沒陵贊很多財物,還讓他跟隨在御前爲自己出謀劃策。

正月初六這天,細作回來稟報,說哥舒翰親率三萬大軍,朝廓州去了。聽到這個消息,尺帶珠丹不禁欣然道:“真是天助我也!哥舒翰要去廓州攻打李昂,咱們就趁機奪取石堡,奪回大非川!”

大將野榮秀說道:“贊普,漢人有句話叫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我們現在去攻打石堡,萬一哥舒翰和李昂放下彼此的仇恨,重新聚合起來對抗我軍,那就不好了。現在守衛石堡的是李昂的手下,咱們進攻石堡,李昂肯定會來救。哥舒翰是隴右節度使,如果他見死不救,事後一定會受到唐國皇帝的懲罰,所以他也很可能來救,這就促成了李昂和哥舒翰的聯手。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急,一定要等哥舒翰和李昂在廓州打得你死我活,不可收拾時,再突然出兵。”

尺帶珠丹說道:“瑪多離石堡還遠,我軍必須再往前移,才能抓住最有利的時機,而且我們也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李昂和哥舒翰爲敵,唐國朝廷不可能坐視不理,現在消息大概已經傳回到長安了,等唐國朝廷作出反應,平息了李昂與哥舒翰的爭鬥,咱們就失去機會了。現在,布達欽你爲先鋒,帶一萬大軍去攻打烏海,先一步打通大軍前進和道路。”

大論郎梅色最善於察言觀色,討好尺帶珠丹,他見尺帶珠丹急於求成,且心意已決,立即投其所好地說道:“贊普的擔心很有道理,我們不能再這麼等下去了。不過野榮秀將軍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要防止李昂和哥舒翰聯合起來才行。”

尺帶珠丹看了他一看,說道:“朗梅色,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朗梅色連忙答道:“贊普,我的意思是,既然要打,就要發揮我軍騎兵的優勢,打隴右個猝不及防,我們應該直取石堡,先不要理會大非川,等拿下了石堡,趁李昂與哥舒翰還在狗咬狗的時候,以重兵攻取鄯州,直取唐軍中樞。贊普,我敢肯定,一旦我們拿下石堡和鄯州,唐軍必定驚慌失措,全部崩潰。”

在吐蕃與唐軍的戰爭中,以騎兵爲主的吐蕃向來注重一個快字,朗梅色的建議看似冒險,但着重點也在一個快字,趁唐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攻取石堡,再全力進攻鄯州。如果成功,側迅速奪取整個隴右將不再是妄想。

見尺帶珠丹意動,蘇毗王沒陵贊立即跟着說道:“贊普,我覺得大論說的很有道理,現在我軍爲攻,唐軍爲守,按照正常的情況,唐軍一定是拒險而守,我軍一路打過去,不但耗費時日,而且往往要放棄我軍騎兵的速度優勢,放棄騎兵的速度優勢去一個個的攻打險關,這實在不划算,按照大論的方法,雖然也要攻打石堡這樣的險關,但只要能出其不意,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退一步說,就算我們無法迅速攻下石堡,到時再轉攻大非川也不遲,不會對我軍造成太大的影響。”

按沒陵讚的說法,那是進可攻,退可守,先嚐試拿下石堡,拿得下就以重兵攻打進逼鄯州,拿不下就轉攻大非川,這很合尺帶珠丹的意,他當即下令,大軍傾巢而出,殺向石堡。

十五萬大軍,雖然大部分談不上精銳,但攤開來足有數十里,旌旗遮日,人馬喧騰,氣勢磅礴,茫茫雪野上盡是人馬,見頭不見尾。

其中大將布達欽率領的一萬前鋒,如急流奔騰,滾滾地殺向烏海城。

烏海乃是唐蕃古道上的一個城鎮,原是吐谷渾王轄地,位於黃河西則,其北面隔鄂拉山與大非川相望。拿下了烏海城,就等於拿下了鄂拉山這道屏障,過去便可經大非川草原的東沿,直達莫離驛,過莫離驛向北六十里,就是石堡了,

因此,可以說烏海就是大非川的大門,目前是唐軍控制的最南端的一座城池,由李晟率兩千人馬駐守。

李晟隨李昂征戰,在吐蕃頗有些名氣,布達欽還以來要拿下烏海會有一場苦戰,結果他剛攻打半日,天一放夜,李晟就帶着城中守軍逃之夭夭,給布達欽留下了一座完整的城池。

首戰告捷,尺帶珠丹非常高興,下令大軍加快速度越過鄂拉山,殺入了大非川東沿。吐蕃大軍浩浩蕩蕩,來勢洶洶,大非川的唐軍聞風色變,紛紛遠遁,這樣的結果,讓吐蕃君臣興奮不已,不管怎麼說,就算拿不下石堡,取回大非川絕對不成問題了,唐軍以兵馬爲主,在大非川這樣的平原上,絕對是吐蕃騎兵的天下。

去年還節節取勝,不可一世的唐軍,如今卻是望風而逃,這變化之大讓人難以置信啊。

當然,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李昂與哥舒翰的內鬥,給唐軍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試想一下,隴右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自己打成了一團,其他唐軍還有心應戰嗎?

兀論樣郭勸尺帶珠丹說,戰事太過順利,小心唐軍有詐,話沒說完就被尺帶珠丹給吼了回去:“把整個大非川讓給我們,這是使詐?李昂若是使詐,我倒原他多使幾回,把隴右也讓出來。”

兀論樣郭被說得啞口無言,朗梅色等人則是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贊普親征,唐軍豈能不聞風喪膽!”

“吐蕃必勝,贊普萬歲!”

“……..”

尺帶珠丹在一片讚美聲中,下令大軍全速向石堡殺去,力求在唐軍回過神之前,拿下這座隴右門戶。

莫離聖本來就沒有多少唐軍駐守,此時更是早逃光了,布達欽的前鋒呼嘯而過,毫無阻礙,他想一鼓作氣拿下石堡,大軍一殺到石堡城下,便迫不及待的發起進攻。

在這裡,布達欽遇到了唐軍頑強的抵抗,布達欽一萬大軍猛攻一日,被唐軍擊退了五次,死傷超過千人。

布達欽非常着急,能否攻下石堡這將關係到整個戰役的成敗,只是石堡易守難攻,如果山上的唐軍意志堅定,繼續強攻只會徒增傷亡。

布達欽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決定暫時收兵,到了晚上,天空又開始下起了大雪,當山上的唐軍認爲他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不會在這樣的夜裡攻山時,他卻身先士卒,在半夜發動了夜襲戰。

吐蕃士兵在大雪和夜色的掩護下,悄悄摸到了石堡的臺基下,山上的守軍才發現。布達欽揮舞着馬刀,厲聲大吼:“殺………”

第366章 延英對第300章 西臨石堡第316章 我就是看你不爽第215章 後院起火第74章 案情逆轉第376章 疾風驟雨第453章 夜色奇兵第32章 故弄玄虛第217章 不尋常第417章 冤家第156章 咱賣的不是書第267章 懷璧其罪第36章 順藤摸瓜第158章 投其所好第251章 高力士巧諫第287章 鏖戰第334章 母子連心第231章 婉拒第150章 陰暗第383章 隴右節度大使人選第78章 找茬第320章 李泌第448章 郭子儀的構想第132章 此情無關風與月第450章 風雪夜行第290章 莽布支的價值第259章 雙喜第369章 新曲第58章 拳打縣令第247章 棄卒保車第373章 玉真公主第408章 天意難測第159章 書坊集資第141章 天使被打了第95章 擒賊擒王第228章 多情空餘恨第420章 倒黴的贊普第154章 村辦企業第364章 羣狼戰術第124章 順瓜摸藤第44章 天下無雙第387章 空城計第313章 亂戰第124章 順瓜摸藤第31章 不死丹丘第338章 石堡大捷第224章 西域策第19章 靈堂衝突(一)第288章 挺進祁連山第94章 抽不死你!第386章 推測第52章 在路上第159章 書坊集資第52章 在路上第5章 麻桿打狼第6章 趙家大郎第188章 禮部風波第44章 天下無雙第286章 危機四伏第169章 名噪八方第448章 郭子儀的構想第126章 欲加之罪?第412章 斬將奪旗第149章 科舉之道第212章 奴願嫁,君願娶嗎第452章 困獸第181章 無法抵擋的誘惑第408章 天意難測第392章 內訌第255章 史半仙第136章 教你一招第187章 盛世長安第406章 矛盾的心第179章 李白醉酒第112章 紅塵無限路第205章 伏獵侍郎第17章 囂張走第32章 故弄玄虛第74章 案情逆轉第270章 立威第102章 投石問路第231章 婉拒第47章 豆在釜中泣第435章 聖意第457章 驚雷第450章 風雪夜行第178章 詩仙李白第193章 初入楊府第189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351章 貴妃吃醋(求月票!)第180章 指點迷津第131章 我是誰?第232章 半路殺出個貴夫人第406章 矛盾的心第273章 首戰第56章 連環計第56章 連環計第237章 坑李六郎第351章 貴妃吃醋(求月票!)第303章 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