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師徒情深(大結局中)

出城二十里地,趙桓與那趙楷皆勒住了座騎,舉目遠眺前方。

而他們身後邊那數十名臣工,自然也是奉命隨太子殿下以及鄆王殿下一同前來恭迎高璋入京的。

趙桓聽着身邊那些臣工的議論聲,忍不住回頭瞄了一眼。

前來恭迎高璋的臣工裡邊,有位列橫班的耶律永光,這位遼國大將歸降了大宋之後,現如今已然入朝赴任。

除了他之外,還有幾位契丹族文武,當然也少不了來自於遼東籍的人士,還有一些則是燕雲十六州歸順大宋之後,入朝任職的官吏。

例如現如今的太常寺少卿左企弓,民部左侍郎虞仲文等十餘名遼東籍官員幾乎皆盡到場。

他們能夠來到大宋,在朝堂任職,除了他們自身的能力之外,自然也少不了太子的老師高璋的鼎力支持和舉薦。

何況,高璋在這麼做之前,就已經來了書信,詳細地講述了他之所以會如此做的原因。

這讓趙桓與趙佶父子都明白了高璋的良苦用心,爲的就是讓大宋在消化燕雲十六州之時,同樣也要吸收和消化燕雲十六州的才俊。

唯有如此,才能夠穩固大宋對於燕雲十六州的統治,令那些生活在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百姓,乃至契丹人、奚人等各族。

而高璋這幾年來,一直都在主持燕雲十六州的軍政,雖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動亂,可是大局上基本穩定。

而且隨着燕雲十六州的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的飛速繁榮,老百姓們的日子也是越來越好過,自然也就不會再有人樂意扯起旗子玩命。

趙桓一想到數載之前,從遠隔萬里汪洋的新大陸的那些部落藩屬進獻而來的那些特色特產。

特別是那些畝產高到令天下震驚的新薯(新大陸產的紅薯),土豆以及玉米。

還有新的油料作物,花生、葵花,美味的西紅柿、吃上一口就讓人面紅耳赤的辣椒……

這些作物,都在高璋的大力推行之下,業已經在北方燕雲十六州全面種植。

現如今,北方的花生油、葵花油,與南方的菜籽油,都已經走行尋常百姓家。

玉米如今已經成爲了大宋畜牧業最優秀的飼料作物。

而新薯,土豆,同樣也已經爲大宋的老百姓們所接受。

相比起那現如今成日你來我往廝殺得頭破血流的更北方,燕雲十六州牢牢地將這些戰火拒之於大宋境外。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前方傳來了喧囂之後,趙桓凝神朝着遠方望去,終於看到了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正沿着那寬闊的水泥大道,朝着這邊疾行而來。

“來了,可算是來了……”一干翹首以盼好半天的大宋臣工們亦是鬆了口氣。

而在隊伍的最前方,則是奉了天子聖諭,前往燕雲護衛着高璋南下的則是一個營的禁衛御林軍。

這樣的規格,實在是有過於份,可是官家執意,那位越發老邁的蔡相也都不吭一聲。

一干臣工,哪怕是私底下有再多的怨言,卻也不好多說什麼。

畢竟,以這位小高太傅的不世之功,這樣的待遇,倒也不算過份。

當趙桓看到了這位數年以來完全依靠頻繁的書信往來交道,卻再沒見過面的老師高璋之時。

激動之餘,不禁有些唏噓,現如今,騎在神駿座騎背上的高璋顯得那樣的高大,他那儒雅,俊逸的風采,一直未減。

策馬而來的高璋也看着跟前這位個頭只有一米七出頭的大宋太子趙桓,還有他身邊那位眉清目秀,與他頗爲相似的年輕人,想來,應該也是師尊的某個兒子。

身高接近一米八,已經完全成爲了成年人的高璋,大步來到了跟前,向着趙桓恭敬一禮。

趙桓還了半禮之後,笑眯眯地給高璋引薦起了身邊的趙楷。

“……這位便是我三弟趙楷,文采非凡,又精通琴棋書畫,並且擅長畫花鳥,深得父皇寵愛。”

聽得高璋雙眉一挑,深邃的目光落在了趙楷的身上,臉上的笑容顯得那樣的親和。

“鄆王殿下,下官可是聞名久矣,今日總算是得見殿下之風采……”

鄆王趙楷,這不就是在歷史上有記載的皇子狀元郎嗎?

歷史上,趙佶驚聞金兵南下,意欲退位,而這位趙楷還在王甫那個黃毛的鼎力支持之下,與趙桓爭取繼位的資格。

最終,這位跟他親爹趙佶一樣才華橫溢的皇子,也與父兄一同,被金兵裹挾着一路北行,悽慘地死在了遼東之地。

而在這個歷史時空,王甫現如今業已經成爲了南遼權臣蕭奉先的心腹謀臣,更是得任南遼副宰相之要職。

每每南遼有什麼重要的決策,就會經由他之手,悄然地經南遼大宋皇城司情報站,直接遞送往大宋。

至於那位曾經與王甫打擂臺的李邦彥,現如今仍舊安然無恙地呆在金國,心驚肉踏地在黃龍府當他的大掌櫃兼大宋與金國朝廷的聯絡員。

趙楷看到高璋跟自己寒暄之後,已然離開,去與其他朝臣寒暄。

不知爲何,趙楷總覺得高璋看向自己的眼神很古怪。

特別是他最後那番話,恭祝自己成爲大宋第一才藝賢王的說辭,讓趙楷總覺得有點不是滋味。

一歪頭,看到了身邊的大哥,太子殿下趙桓滿臉喜色,目光中滿是崇拜地看向高璋這位太子太師,心中不禁一陣黯然。

的確,自己哪怕是再肖似父皇又能如何?

高璋這位深得這位倍受父皇寵愛,近十載仍舊恩寵不減的國之柱石。

他一直的身份就是太子太師,而且與大哥關係莫逆,每月都往來書信不絕。

更何況,此刻也迎面而來的猶如肉球般的蔡老六,還有高大魁梧猶如人熊般的童智勝這二位,一直以來,都是與高璋同進共同。

這也讓他們身後邊的蔡京和童貫也只能站在高璋那一邊。當那些出身於燕雲十六州的臣工再次與高璋相見之時,亦是顯得分外的親切。

畢竟他們能夠在大宋有今日,正是得益於高璋的極力舉薦。

一番寒暄之後,聽那趙桓言及官家趙佶,會在東京城的東華門等候自己,當即放棄了繼續拉關係的打算,招呼那蔡老六和童大郎趕緊上馬,向着東京城飛奔而去……

#####

官家趙佶早就已經站在了東華門的城頭之上,目光遠眺前方。

官家身邊,幾乎所有朝堂重臣皆盡在此。

已然鬚髮盡雪的蔡京,眼皮耷拉的三角眼也已經開始變得渾濁。

而一旁的童貫雖然仍舊顯得高大雄壯,但是他那顯得稀疏的鬍鬚,已經夾雜了銀色。

更年輕一些的高俅,還有大宋天子趙佶,也皆兩鬢已現飛霜。

趙佶看了一眼身邊自己的親家翁兼高璋的親爹高俅,看到了這位球友那飛霜的兩鬢,亦忍不住擡手摸了摸自己的鬢角。

“朕已經與汝子小高分離了足足五載了,離開之時小高尚是翩翩少年,如今,也不知道他現如今長成了什麼模樣了。”

“不管他長得什麼模樣,都是官家最貼心的愛徒。”

高俅輕笑一聲低言道,這話頓時就讓官家趙佶笑顏頓展,拍了拍高俅的肩膀,甚是欣慰。不愧是小高的親爹,說話同樣也很好聽。

“是啊,他既是朕最得意的愛徒,亦是朕之愛婿。這幾年來,朕一直想要他早些回來,奈何他總心憂我大宋燕雲不寧,自告奮勇,留治燕雲。”

“我大宋能復漢唐之威,多虧了他啊……”

“官家,說來說去,若是沒有官家您這樣的萬世罕有的聖明之君,便是犬子再有天大的本事,怕也只能泯然衆人……”

高俅一臉認真地模樣,還有那足以令正人君子掩面而走的馬屁話,可是將官家拍得眉飛色舞,神采飛揚。

一旁,一些與高俅不睦的臣工,全都冷眼旁觀,心中則是罵罵咧咧不已。

汝子爲我大宋之柱石,可是你這個當爹的卻偏就是一位倖進之臣。 щшш ⊙ttκan ⊙c○

靠的就是厚顏無恥的逢迎拍馬,還有玩球這樣的把戲,這才成爲了官家的寵臣。

若是沒有那高璋,你這個高太尉早就已經被天下忠貞之士給踹進歷史的垃圾堆中了,哪還有伱在這裡說話的份。

“生子當如高珪璋啊……”一旁,一位大臣甚是羨慕妒忌恨地吐了這麼一句槽。

亦是讓身邊的臣工們都深以爲然地頷首不已。

太祖、太宗皇帝都沒能完成的壯志偉業,現如今,都已經被那位二十出頭的小高太傅給解決掉了。

以大宋的政制默契,只要高家不扯起旗幟造反,高氏一門,必可與國同休。

便是史書,也是要大書特書,想想大宋開國以來,無數的名臣良相,顯赫於世。

可到了如今,與高璋相比起來,都要黯然失色許多。

便是前唐之時力挽狂瀾的中興名將郭子儀,怕是在歷史上的排位,也要遠遠落在小高之後。

畢竟在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大宋,高璋,如今已經成爲了天下讀書人最仰慕也是最渴望學習的標杆。

“官家,您看那邊,該是狀元公來了……”

那已經雙眉滿是銀毫的楊戩的輕聲提醒之下,官家趙佶下意識地伸長了脖子,向着遠處張望。

當看到了那龐大的隊伍,正朝着東華門而來,而在隊伍的最前方。

一騎快馬當先而行,馬背上,那張熟悉且已經變得更加成熟與堅毅的俊逸臉龐。

讓官家趙佶一眼就認出了,這便是自己的愛徒高璋。

看到愛徒不管不顧地撇下大隊伍,徑直打馬飛馳而來。

在距離東華門尚有百丈之地,就已經翻身躍下了馬背,撩起官袍,向前飛奔。

這熟悉的身影,漸漸地與昔日的身影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還是那個在自己跟前,率真而又赤誠的少年……

“官家,官家您這是要去哪?!”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城外高璋所吸引之時,蔡京這個時候才驚覺,官家居然已經撩起前襟,快步朝着後方而去。

一干重臣也只能手忙腳亂地朝着那邊追去。

高璋這才飛奔至距離東華門不足二十丈的距離時,就看到了師尊趙佶,居然徑直從門洞中快步疾行,迎面而來……

看到了他那張激動不已,眼眶開始發紅的面容,高璋毫不猶豫地直接拜倒在地。

“臣參見大宋聖君,賀聖君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168章 對不對先放一邊,我算得是不是比智第620章 小高是一個極佳的使遼人選(三更奉第648章 老夫也以此爲由,設法狡辯(一更)第265章 我縱有千般手段,卻也無用武之地(第635章 頭魚宴(三更奉上)第371章 小高他還沒赴任過地方吧?(一更)第511章 來自大海那邊師兄的關懷(四更)第640章 備亡錄上李邦彥的新使命(二更)第702章 除了不戰而降,不會有第二種可能第219章 完勝的歌舞劇《漢宮秋》(第三更)第678章 你們需要的反轉來了(一更)第517章 推倭入火坑的翩翩美少年(五更奉上第663章 你當真是爲師的福星,幸好讓你出使第272章 陳侍郎的同年好友宗澤(一更)第543章 這個時代前途的農業 礦產大國:扶桑第132章 你可萬萬不要辜負了你爹我,咳咳咳第291章 因爲父皇喜歡,這樣回答可以嗎?(第609章 這一高興,就來了藝術靈感(二更)第482章 努力給那倭國官三代洗腦灌漿(五更第364章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更)第202章 養望三十載?你們確定?(四更)第392章 被誑上了賊船的方臘(三更奉上)第706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唐朝的軍隊以扁擔制弓?(第一更)第231章 軍國大事不如狗……(第二更)第532章 倭國居然連我大宋做什麼都想要管?第98章 蔡某焉能落於高璋之後?第571章 到那時候,大不了喚你一聲師母(三第341章 遼國背棄了天真的西夏與宋國勾搭(第416章 算無遺策的狀元公,也會失策(賀在第590章 多好的孩子啊,結果遇上這麼個爹(第32章 陸老爺吃飛醋又不是一回兩回了第153章 師師姑娘的故事到底講些什麼?(五第109章 朕今日來尋小高,爲的是什麼事情來第750章 土地換和平這可能嗎?第610章 不愧是五百年才能出世的馬屁精(三第241章 看看你的崽潛力到底有多大(三更奉第473章 渾身滿是論語,足見吾兄讀書之功力第776章 仁義無雙的大宋第708章 西夏五千鐵騎VS大宋一萬步卒(下)第264章 我還能是披着人皮的妖怪不成(二更第392章 被誑上了賊船的方臘(三更奉上)第770章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第266章 這麼快的射速,這麼遙遠的射程……第400章 還請師兄爲我二人斧正家書(爆更二第600章 大宋官方必須要往死里弄的通緝要犯第274章 狗賊,安敢如此敗壞我蔡氏名聲(三第639章 還未出師就已經身先死(一更)第37章 怎麼搞,怎麼搞,心裡亂糟糟第169章 還是師兄你懂我,知我……(第二更第660章 得先冷靜一波的小高狀元(一更)第629章 女直諸部首領居然盡聚於此(三更奉第102章 狀元,公子你中狀元啦!(四更求訂第777章 令遼國無解的陽謀第221章 我都沒上,師兄你居然讓狗上天?(第724章 本將替你們光復夏國祥祐軍司第363章 有史載以來的第一次正步大閱(二更第128章 高太尉聽聞陸教頭有把好刀……(五第53章 參加科舉的權宦奸臣子弟組合第53章 參加科舉的權宦奸臣子弟組合第528章 滅國之始焰的平安京大火(一更)第531章 默默爲藤原國的奸商國王點贊(四更第268章 高璋與趙佶VS俞伯牙與鍾子期(一更第69章 張榜(月底求票求收藏啦)第724章 本將替你們光復夏國祥祐軍司第482章 努力給那倭國官三代洗腦灌漿(五更第622章 這小子是不是在挑釁自己(二更)第220章 他纔是大宋文藝界的希望(四更奉上第430章 廢物利用:蔡老六的天賦技能(三更第233章 你這是在教我做事?(第一更)第140章 眼神一定要哀怨,不是讓你勾人(第第21章 這波牛皮吹得比玉清昭應宮的道長還要第772章 說服第607章 唔居然又是彈劾張卿家的(賀白銀萌第315章 默默爲狀元公作貢獻的皇城司(四更第171章 這軍備改革,就已經成功了至少一半第228章 捕捉不到登天神犬的神韻(第二更)第613章 宋國蒙冤之棄民王甫,懇求大夏仁義第372章 朝堂諸公,不如蔡愛卿多矣(二更奉第191章 很有道德底線的人幹不出來這種事(第121章 身爲大宋太尉,就是有這樣的特權(第78章 已經完全利令智昏的大宋昏君……(求第602章 此子果然有做死間的天份(一更)第730章 宋人想要堂堂正正一戰,那便戰第92章 若是他殿試也能獨佔鰲頭……第214章 因爲這世間真有成仙得道之人(第一第686章 我要創作一副佳作(三更奉上)第280章 憑一己之力讓吏部諸醜拜服於地,啊第147章 淄川薛氏玻璃工坊來了個官人(四更第513章 藤原國立國的吉兆現世(一更)第253章 狀元公,這消息會不會太虛假了點?第385章 讓你們全家人集體躺闆闆的優質罪名第421章 兩浙路巡撫使高璋文武皆備,智謀過第469章 跑了半輩子海商都沒見過的貨物(二第164章 別問,問就是太尉府的辦事能力(第第350章 高璋燒紙,蔡杳作賦(上)第344章 閱兵也要玩花活的昏君(一更)第66章 最後的關頭,今科省試魁首是誰?(求第15章 小哥你莫非就是我夢裡的有緣人(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