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唐朝的軍隊以扁擔制弓?(第一更)

一來二去,原本就偷工減料,再加上製作時間過於倉促,導致了原本想要得到的優秀良弓,結果就變成了具破爛玩意。

聽着高璋所說的這些,官家趙佶的表情也甚是難看。

作爲立志想要爲親爹神宗雪仇的孝子,趙佶一直在執志要搞西夏,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踏平西夏,也算是圓了親爹神宗的夢想。

自然對於軍事方面,亦有一定的瞭解,大宋弓弩,可以說是在百兵之中,列爲首位。

但問題在於,問題還真跟高璋所言差不多。

之前高璋的親爹高太尉就上奏過此事,剛剛從工坊接收到的弓弩,實不堪用,抽檢的結果,新弓、弩,都會出現弓、弩臂斷裂的情況。

雖然因爲這事,惹得天子震怒,狠狠地懲治了一幫子官員。

可問題是,這樣的問題還是時有發生,而且弓力不濟,亦是常有之事。

而且相比起手刀而言,朝廷最爲重視的弓弩之物,可是花了大價錢投入。

就拿弓來說吧,弓相比起手刀,更屬於易耗品,特別是在大宋與西夏作戰的邊軍隊伍中,弓手的配比更是高到一個令人髮指的程度。

甚至可以說,跟那大唐強盛之時,每兵皆攜弓帶箭類似。

主要還是因爲西夏有着數量龐大的騎兵部隊,而原本就缺乏養馬地的大宋十分缺乏騎兵。

想要對付騎兵,最優解的方法,就是遠程武器解決對手。

再加上西北之地,民風彪悍,哪怕是普通人也甚是武孔有力,但是他們終究不可能像真正的軍人一般,直面生死鏖戰。

可是一旦他們手中有弓箭,在遠程上,卻能夠對敵人造成巨大的殺傷。

這也是爲何西北邊塞之地,大量的鄉兵,都是弓箭手的原因。

而弓,這玩意,比之手刀更不堪用,一場持續十數日的高強度戰爭,就會讓弓體受到重創難以復原,所以說它屬於是消耗品。

哪怕是弓的造價不是很高,在神宗年間時,一張弓的造價約一貫五百文左右。

到得如今,也就才一貫七八百文的樣子。

正是因爲消耗得快,再加是經常性的那些工坊的偷工減料,讓弓箭這一大宋最爲重要的殺傷性武器,成爲了一個花錢的無底洞。

#####

高璋很清楚這位昏君是什麼人,除了搞藝術之外,其他的什麼幾乎都沒什麼耐性。

所以,嘰嘰歪歪了柱香的功夫之後,在那昏君師尊耐心消失之前,拋出了自己的目的。

“師尊可知曉,除了那些黃樺弓、黑漆弓、白樺弓、麻背弓外,其實還有一種更加物美價廉的弓。”

“哪種?”趙佶滿臉新奇地朝着高璋反問道。

“不需要牛角片,不需要樹皮,不需要麻線,不需要各種動物筋的長弓。”

“這個朕知道,這樣的長弓造價十分低廉,可是不論射程,還是殺傷力,可都遠遠不如軍弓。”

“這樣的弓,在東京城內,就有售賣,以木爲材,只是上漆,造價甚是便宜。”

作爲成天瞎雞兒到處浪的昏君,趙佶對於東京汴梁城內的一切,自然也十分的熟悉。

“師尊果然見多識廣,不過弟子所說的長弓,可不是那種,而是在盛唐之時,最爲流行的步兵長弓。”高璋努力地伸展雙手,想要比劃出長度。

奈何自己身高不夠,只能乾脆就蹲了下來,撿了一根小木棍,在地面上劃出了一條長度接一米七八的線條。

然後又添添補補之後,官家趙佶一臉懵逼地打量着這有些類似於扁擔的玩意。

“這,這不會是用扁擔做的吧?”

“……”正在進行最後的細節加工的高璋聽到這說辭,差點沒一撲爬倒在地上。神特麼的扁擔,老子還汽車鋼板。

“小高你的意思是,唐朝的軍隊,以扁擔制弓?”

耳邊傳來了昏君放飛聯想的翅膀,開始瞎雞兒亂飛,高璋趕緊瘋狂搖頭。

“師尊所言,倒也十分形象,不過弟子尚未畫完……”

看到高璋小身板蹲在那裡,身上的官服後襟都蹭到了地面。

身爲一位好師尊的趙佶笑呵呵地將他給拉了起來,擡手揮袖替他拂去後襟浮塵,和顏悅色地道。

“地上太髒了,你趕緊起來,瞧你這一身的灰,走吧,咱們去屋裡,你畫給爲師看就是。”

楊戩看着這對師徒,隱蔽地翻了個白眼,殷切地跟上。

#####

高璋站在書案跟前,提起了紫毫筆,很快就一揮而就。

一張惟妙惟肖,十分典型的大唐王朝制式步兵長弓就出現在了宣紙之上。

爲了能夠讓師尊明白這柄長弓的長與寬,爲此,高璋還順手就在一旁邊寫下了一組數據。

穿越之前,高璋一直都是唐粉和明粉,在他的意識裡邊,大宋就是大慫。

這個朝代,除了經濟十分的發達之外,軍事、外交,幾乎全是渣,讓人實在是相當的嫌棄。

但是對於唐朝和明朝的方方面面,高璋自然是耳熟能詳,特別是軍事方面更是讓人神往不已。

什麼唐十三甲,還有什麼唐明光甲,還有唐橫刀,唐陌刀如此種種。

對於唐朝的軍事但凡是有一定了解的,亦必然會知曉那些只會出現在唐朝的軍事裝備。

而那種板弓,或者是昏君口中的扁擔弓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直到後世的考古專家們,在一次次的光明正大的發掘科研活動中。

尋找到了這種盛唐的弓具,加上盛唐的墓室中的壁畫的描繪,這才得以確定,這是弓而非是長兵器。

感謝後世的視頻媒體的發達,讓他在網絡上都見到過這種長弓的復原物。

並且經過測試,這種大唐盛世的板弓,雖然所使用的材質爲柘木和桑木,遜色於紫衫木。

也就是說在材質上,不如英格蘭長弓優良,但是其結構更爲合理,威力上只高不低。

啥叫結構合理,就是上下那兩塊類似扁擔寬度的造型,給予了弓臂更優秀的輸出效率。

而英格蘭長弓是一種較爲原始的設計,其能量輸出效率是很低的。也就是弓的能量不能很好的傳遞給箭。

這當然不是高璋自己在瞎雞兒吹牛逼,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大唐就是牛逼,軍備亦然。

第612章 現如今西夏國主李乾順信重的漢人重第246章 那小子這是想拉老夫掉坑裡(二更)第622章 這小子是不是在挑釁自己(二更)第237章 憋屈的大宋武臣眼中的光亮(二更)第386章 慈祥的父愛,已經盤旋在了蘇杭之地第304章 嘴皮子夠浪,有漏洞也不怕(二更)第116章 女性用品再次襲來……(三更求訂閱第84章 你讓我那昏君師尊怎麼想,怎麼面對自第653章 吳卿你有本事,你去替她作主去(三第622章 這小子是不是在挑釁自己(二更)第29章 五品以上官員子弟,皆盡參加別頭試第336章 段老你跟西夏打過不少交道?(三更第158章 賭贏了,還是雙贏的師師姑娘(五更第170章 大宋權宦奸相子弟與高璋改革少年團第787章 明發天下的大宋官家告遼國天子書第275章 讓你接地氣不是讓你接地府(四更奉第213章 咱家仿製的夏國刀 劍(三更奉上)第772章 說服第601章 王甫:自己到底造了哪門子孽啊(賀第612章 現如今西夏國主李乾順信重的漢人重第549章 一家人終究要整整齊齊在一起(二更第348章 這三個年輕才俊的確該重重嘉獎(一第561章 這就是有爹當後臺的好處(二更)第80章 奴家有一張充滿神奇魔力的牀……(求第757章 完顏阿骨打:好想再多活幾年第616章 與小高一同爲此畫作賦詩(二更)第408章 供奉官譚稹有緊急要事,求見知州(第486章 正在被不停地PUA的藤原氏俊傑(四更第125章 何止是認識,老夫還跟他肩並肩一起第155章 六郎告假,就說他苦讀詩書累病了(第279章 小閣老當真英明神武,睿智機敏(求第761章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趙佶第671章 這些疑難問題,狀元公都已有解決的第633章 那傳聞中無比繁華的中原啊(一更)第588章 如此之真相(五更奉上)第761章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趙佶第780章 大宋VS女直(下)第371章 小高他還沒赴任過地方吧?(一更)第128章 高太尉聽聞陸教頭有把好刀……(五第587章 整個人猶如在雲端的張叔夜(四更)第547章 師徒終相見的名場面(五更奉上)第320章 皇城司要員在他跟前如走狗鷹犬(一第125章 何止是認識,老夫還跟他肩並肩一起第171章 這軍備改革,就已經成功了至少一半第431章 真把老子當成孩子是嗎?(四更)火車上實在沒地方碼字,等白天更第755章 被宋國的紙張和油墨給狠狠污辱了第682章 這靖遠堡,留還是不留?(二更)第724章 本將替你們光復夏國祥祐軍司第207章 神仙,神仙能跟走地雞似的下坡?(第306章 有人,有人從天上下來了(四更奉上第700章 你不愛我,我當鹹魚算球(二更)第476章 此等豪邁之詞,與蔡老六乃是絕配(第114章 等我買下牛二這把家傳寶刀……(一第527章 火!火!火!(五更奉上)第552章 你既全知,那我是誰?(五更奉上)第361章 欲擒故縱,方好杜絕後患(二更奉上第212章 小高狀元就這麼輕描淡寫……(第二第743章 封賞第693章 正好用以激勵將士們建功立業(一更第90章 怎麼,蔡某人還需要你教我做事?第148章 你的玻璃器,被東京的大貴人看中了第54章 別人是自信,他們仨需要在自信前面加第785章 “乙辛之亂”要再重演了嗎?第773章 那麼便是割一城予大宋,又有何不可第323章 提前慫掉的大宋臣工老臉往哪裡擱?第533章 那孤就立刻前往蘇州(一更)第754章 真有人敢擋我蔡家麒麟子的路?第316章 如何讓昏君獨寵我一人(一更)第737章 亡國之君的小日子:吃飯睡覺罵大遼第528章 滅國之始焰的平安京大火(一更)第741章 賜宴猶未盡興的官家第225章 呵呵,蔡某此生怕過誰了?(一更)第187章 樊樓的哪位?能讓我們開封府李推官第531章 默默爲藤原國的奸商國王點贊(四更第478章 不愧是我的好師兄,哈哈哈(一更)第497章 中官您覺得狀元公此策能成?(五更第3章 再次低調溜達失敗……(還有一更在晚第749章 想不到高樞密居然還能記得我第144章 風靡大宋朝野的刺青時尚(第一更)第66章 最後的關頭,今科省試魁首是誰?(求第355章 世兄你對練兵可有興趣?(一更)第407章 你們受的傷越重,功勳和嘉獎就越多第346章 敲起鑼來打起鼓,我們一起去捐書(第509章 想要天下皆知他們童蔡之名,就打開第676章 粉粉嫩嫩的狀元公來了(二更)第772章 說服第398章 方臘命運的轉折(三更奉上)第51章 三駕馬車,爲自己的愛徒保駕護航第319章 皇城司辦事效率相當驚人(五更奉上第18章 做足了整整一夜老師夢的天子(求月票第52章 科舉到來的日子(求月票啦)第714章 西夏王都覆滅記(下)上架聊兩句,關於寫才藝昏君的原因第575章 兄妹的東京相會(一更)第495章 一切都是爲了孩子(下)三更第721章 沒有完全喪失道德的鹹魚鄭居中第87章 請官家確定今歲殿試題目……第144章 風靡大宋朝野的刺青時尚(第一更)第364章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