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丫頭,方纔說的那麼好聽,跟嘴裡抹蜜似得,怎麼皇上在的時候,你卻什麼話都不說了?”太后望着雅若,笑眯眯問道。
她發現自己這個最小的侄女還挺好玩的,以後有這丫頭陪在身邊,肯定不會寂寞,想到此,太后笑道:“哀家已經等不及你五月進宮了,不如現在就進宮陪着哀家,可好?”
雅若聽了之後呆住了,她不想進宮,可是太后這麼問,她也不能拒絕啊。
“太后娘娘,這丫頭自幼沒規矩慣了,妾身想好好教導教導,再送進宮,不然……。”蘇氏連忙說道,她當然捨不得女兒了。
“不妨事。”太后打斷了蘇氏的話,笑道:“她是哀家的親侄女,即便犯錯,哀家也會好好教她,不會處罰她,再說了,哀家覺得這丫頭性子活潑可愛、豪爽真摯,自然也不會和她計較什麼,這丫頭年紀還小,進宮之後也不會封妃,不算皇帝的女人,她陪在哀家身邊,哀家不會拘着她,到時候便賜給她一個令牌,丫頭白日裡想出宮溜達,或者去歸園見你們,都隨她,只要和哀家說一聲,宮門落鎖之前回來就是了。”
雅若聽了之後心動了,如果她現在抵死不答應,非要五月才進宮,那肯定會惹得自家太后姑母心中不痛快,到時候自己怕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不僅出不了宮,說不定到最後還只能嫁給皇帝當個小老婆,這可是她最無法接受的事情了。
蘇氏也覺得太后方纔的提議非常好,連忙拉着自家女兒跪了下去,恭聲道:“謝太后娘娘恩典。”
“那好,回去收拾收拾下個月初進宮吧。”太后笑着說道,她何嘗看不出蘇氏捨不得女兒,也看出雅若這丫頭捨不得她母親,並不想進宮,但太后也有自己的私心。
兩年前進宮的孟古青、靖妃和順妃,她們三個努力了這麼久,都沒有一個人得到皇帝的寵愛,孟古青反而把皇后之位給丟了。
上次,家族的幾個貴女進宮,皇帝閱選時她也看出來了,皇帝是一個也不喜歡的,勉勉強強選了多蘭和寶勒爾。
不……確切的說,其實皇帝選的人只有雅若一個,多蘭和寶勒爾,是她這個做額孃的選的。
這些日子她發現,皇帝對着雅若這個小丫頭時,還能露出點笑臉來還能和雅若說幾句話,這證明皇帝不討厭這個小表妹。
這和別人比起來,已經算很好了,既是如此,她便把雅若留在宮中慢慢養大,也讓這丫頭和皇帝培養培養感情,沒準幾年過後,皇帝會喜歡上這丫頭,那麼他們科爾沁家族的榮華富貴也就算保住了。
不過她畢竟是皇帝的額娘,母儀天下的太后,她要照顧的,不僅僅有自己的孃家人,更要爲自家兒子的江山社稷考慮,爲這大清朝延綿萬世考慮。
所以,即便孃家的侄女兒、侄孫女們得不到皇帝的寵愛,生不下皇帝的子嗣,她也不會干涉太多,只要別的女人能夠生下繼承人就好。
太后是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皇帝的孩子的,哪怕是她這些侄女們,只要敢犯,那就是大罪,決不饒恕。
孟古青被廢,便和皇帝的子嗣延綿有關,等雅若這丫頭進宮了,她要好好的教導教導,千萬不能讓雅若,再犯孟古青犯下的錯誤。
雅若根本不知道自家姑母在盤算什麼,她只知道,再過十來天,她就要進宮陪伴自己的姑母,再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在額祈葛和母親身邊陪着,帶一家三口共享天倫之樂了。
到時候,她即便能時常出宮來陪着他們,也不能留下過夜,和過去始終不一樣了。
但是,這起碼比她預期的好,倘若她真的在三個月之後跟着多蘭和寶勒爾一起進宮的話,那麼想離開紫禁城那個四四方方的地方,想得到一個令牌,隨時可以出入皇宮,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所以,即便心裡有萬分不捨,也只能如此了。
母女倆回到府裡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滿珠習禮。
滿珠習禮聽了之後也是萬分不捨,畢竟他家寶貝女兒自從出生就沒有離開過他們夫妻倆一天,如今女兒就要進宮了,以後,雖然像太后說的那樣能夠時常見面,但和留在身邊始終是不一樣的。
“額祈葛、母親,等我進宮之後,你們是要留在京城,還是要回科爾沁?”雅若望着他們,一臉期待的問道。
老實說,她希望他們留下來,但是雅若也知道這希望十分渺茫。
滿珠習禮見女兒可憐巴巴的望着自己,心裡難受極了,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女兒的頭道:“丫頭,額祈葛是科爾沁的郡王,皇上和太后有意讓額祈葛代替你大伯主持大局,如今咱們科爾沁左翼的大權,都在額祈葛手裡,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其實咱們科爾沁也算是國中之國了,在那兒,額祈葛的話可比皇上的聖旨管用,所以,爲了科爾沁的穩定,額祈葛不能離開太久,等你進宮之後,我最多再留兩個月,便要回去了。”
雅若聽了之後心裡十分難過,兩世爲人,她好不容易有了父母,有了一個完整的家,沒想到還是要分離。
蘇氏見自家女兒眼淚都要下來了,心疼的不得了,連忙說道:“若若,既然太后說了,兩年之後極有可能把你放出宮婚配,那母親便留下來等你兩年,這兩年裡,你就能夠時常出宮來和母親團聚了。”
“不好。”雅若一邊說着一邊搖頭。
其實她非常希望母親留下來,但是她不能這麼自私,因爲如此做的話,就等於把母親和額祈葛給分開了。
他們倆感情這麼好,若是因爲她長期分離,導致額祈葛和別的女人好上了,那母親到時候該怎麼辦?
不是她不相信她家額祈葛,主要是這個時代可是男尊女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時代。
她家額祈葛身爲郡王,聽說按照規矩,可以娶一個嫡福晉、三個側福晉、七八個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