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江雪

中艙面積頗大,靠牆壁放着幾個火盆,雖然窗外大雪沸沸揚揚,艙內卻幾如暖春一般。

蘇路身穿緋色常袍,被架到了桌子旁邊坐下,李清坐在桌子一側,笑吟吟的看着他。

這次匆忙南下,是李清的主意。之所以要連夜搬走,就是爲了避開要上蘇路家提親的董成。

蘇宅門外,董成懵逼的看着緊閉的宅門,聽着院子裡喳喳的鳥鳴,他確信院子裡是無人的,空無一人。

蘇路竟然這麼快就走了!

董成有些懊惱,這特麼怎麼辦,答應了侄女要包辦她的婚事的,這下好了,新郎官跑了。

一朝入京城,這小子怕不是要被迷花了眼,再回來的時候,怎麼可能還會是未娶呦。

不行,我也要上京。

行營無戰事,老子也要上京。

說幹就幹,董成招呼了自己的親兵:“走,跟我上京。”

上京?

親兵都是懵逼的,那可是千里之遙,將軍一句話,這就要走了!

……

蘇路站在條案前,好一會兒沒有拿筆。

寫什麼好呢?

盜用商山早行本來就不好了,沒想到還被改了名字,實在是褻瀆前賢啊。

蘇路提筆,在宣紙上寫下了商山早行四個字。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蘇路寫完了,把毛筆放下,笑眯眯的向外走去,怎麼看都是原來的名字好聽。

李清拿起宣紙,輕輕的讀了出來:“商山早行?”

清麗臉頰上滿是疑惑,“我們北陽周圍沒有叫商山的地方啊?”

一個女侍衛呀的一聲叫了出來,臉頰酡紅,聲音清脆:“公主,我家鄉有座山,就叫商山,我記得商山附近有處小鎮,有板橋,而且那裡是南北要衝,蘇爵爺肯定是去過那裡的。”

李清聞言瞪了女侍衛一眼:“蘇格你胡說什麼,怎麼可能會是你家的商山,蘇路明明是在我家書房裡寫的這首詩,肯定是北陽的某個地方叫商山。”

艙內議論紛紛,侍衛們跟公主各種據理力爭,搶奪着這首詩詞的歸屬地,因爲她們知道若是這詩詞真能歸屬自己的家鄉,那給家鄉會帶來不少好處,名氣是顯而易見的,地方官的政績都會因此而提高,某某大家曾來此地作詩一首。

商山,可能會因爲蘇路這一首詩,而名聲大噪,入了各處喜愛詩詞的高官權貴眼中,甚至是簡在帝心。

沒有理會身後爭論不休,蘇路出了中艙,扶住船舷,看着沸沸揚揚的雪花。

船已經過了洞庭,入了徒駭江,江岸兩側的土山都變成了白色,偶爾可見披着蓑衣的漁民坐在江岸上垂釣,在嚴寒中討着生活。

船行向前,兩側江岸也愈發顯的窄了,最近的地方,似乎都觸手可及了。

蘇路問着站在船尾的何午:“你不去侍候公主,站在這裡幹嗎呢?”

何午一臉的不爽,聞言指了指在船尾持着釣竿,披着蓑衣的老常:“看看,這孫子傷都沒好利索,就要釣魚,真不知道釣魚有什麼好的。”

船尾,沸沸揚揚的風雪裡,常遠戴着木色斗笠,披着黑色的蓑衣,坐在高凳上,正向遠處甩拉着釣竿。

聽到何午的抱怨,老常甩出釣竿,這纔回過頭來,一臉得意的說了:“老何你不懂垂釣的樂趣,自然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的,蘇路,你說,這釣魚有什麼好的。”

蘇路拍了拍船舷,“好處自然是有的,不是釣友怎麼能夠體會,有詩就是寫這個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山江雪。”

常遠懵逼的看着蘇路,嘴脣抖抖索索,連手裡的釣竿都握不住了,似乎不能相信,蘇路這就做了一首詩。

何午眼珠子滴溜溜轉了幾圈,突然轉過身,麻溜的竄進了船艙,聲音得意:“公主,公主,老奴給您賀喜了,蘇爵爺剛纔賦詩一首,短小精練,氣勢龐大恢弘。”

李清聞言驚喜的問了:“你背給我聽。”

何午臉上的笑容凍結了,他會背個屁,又不是過目不忘,蘇路剛纔讀了一遍,他哪裡記得住。

李清放下商山早行,就向艙外走去,這次必須要讓蘇路寫下這首詩,不能再跟商山早行一樣,被一羣丫頭們爭來爭去。

艙外,雪下的更加大了,老常正抓着蘇路的袖子,連釣竿落在江裡也不管了。

“不行,你得寫下來,給我當傳家寶,這可是大詩人的墨寶真跡,而且還是爲我寫的,必須是我的。”

剛出艙門的李清呆了,怎麼,這詩是給老常寫的?蘇路啊蘇路,你都沒有給我寫過一首詩,竟然就給老常寫了一首。

趙德謀說你對他有意思,沒想到竟然是真的,你竟然喜歡男人!

不行,不能讓這首詩落入老常手中,這就坐實了蘇路喜歡男人,這讓我以後還怎麼嫁給他。就算你喜歡男人,我得不到你的心,也要得到你的人。

李清袍袖一拂,聲音不悅:“常遠,你怎麼知道這詩就是寫給你的,何午,你說是不是?”

何午算是李清的跟屁蟲,李清說天黑,何午就敢讓人閉眼。

聽到李清的話,何午眼珠子一轉,“是啊,剛纔我可是聽的真真的,蘇爵爺就是說賦詩一首,沒說給你老常賦詩一首啊。”

常遠呆愣愣的想了想,片刻之後,下巴一揚,聲音得意:“那我不管,反正是我第一聽到的,這詩就是我的。蘇路你必須寫下來,給我。”

李清走到蘇路旁邊,柔聲問了:“蘇路,你又寫了什麼詩,不如謄寫下來,讓大家都看看。”

蘇路指了指周圍,笑眯着眼說了:“江雪,你看,一路行來,千山之上不見鳥,萬條小路不見人,只有偶爾一兩個在江邊垂釣的漁翁,爲了生活,不辭辛勞,耐着嚴寒討生活。”

李清出身宮廷,不識人間疾苦,聞言奇怪的問了:“他們不種田的嗎?”

蘇路嗤笑一聲:“若是有田,誰又不會不種。”

李清驚訝的問着何午跟常遠:“朝廷不是有規矩,攤丁入畝,一丁三畝,他們怎麼會沒有田地?”

何午不敢說,對這種事兒,何午從來是不敢說的,太監不能議政,他就想安穩的做個太監。

常遠沒有這顧忌,他出身貧苦,入宮後本身從軍多年,苦寒中熬打出來的人,是有什麼說什麼。

“朝廷興盛百年,土地兼併已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爲什麼北境戰事頻繁,卻依然有民願意在北境討生活,就是因爲北境的地沒有這些地主老財強買,能活的下去。”

李清臉色灰暗,聲音低沉:“好,蘇路你把這首詩寫出來,我拿給父皇,讓父皇也知道一下這民間的疾苦。”

蘇路搖了搖頭:“皇上未必不知道這些事。”

李清搖了搖頭:“父皇久居深宮,知道的,就是別人想讓他知道的,別人不想讓他知道的,他也無從知道。”

蘇路一臉懵逼,還有這情況……

第三百八十三章 建造第一流的飛鳥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防營都督之爭第六十五章 不知道誰刻字的桌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國家之間利益爲先第二十五章 大靠山小靠山都不牢靠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是搶親的搶親第七百八十八章 難道我說了什麼讓他愉悅的話嗎第五百八十章 鎮壓一切的武道大宗師第七百八十九章 你爲啥不自己發第四章 戰局只在幾道軍令間第二百七十六章 要接戰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老子是能選方略的人嗎第三百五十二章 受封秦國安國郡王第七十三章 被人要走去練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新被起復的謝塘第七百七十五章 後悔莫及錢謙益第五十一章 老王的一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的封賞朕也爲難第二百六十二章 三國談判第三十三章 從七品上翊麾校尉第一百六十章 彈劾蘇路的奏章絡繹不絕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軍緣分卡牌第二百九十五章 屯兵接山南望江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卡的分類第三百五十二章 受封秦國安國郡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中再現玄甲軍跟黑旗軍第五百七十三章 面授機宜與衛軍入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我用的是神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秦皇是蘇路的腦殘粉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議五原兵敗第二百章 成建制覆滅第七十八章 涼州詞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式弩炮與泰西人退一步第五百五十七章 望江水師成第五十九章 未入營先立一功第四百一十五章 想要害死王爺第四百一十九章 後悔莫及大宗正第三百六十九章 泰西之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山大戰與蠻族率先潰敗第六百八十三章 王爺爲人真是公平第六百零三章 海上對峙戰火一觸即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授勳蘇平惱火第六百三十章 我們真打不過漢軍啊第二百九十五章 屯兵接山南望江州第五百七十一章 名頭退敵第七百五十二章 收雪族勇士爲我用第五百一十四章 幾日之間圖勒盡數漢國第八百零二章 破斯拉夫公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農莊遇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想晉一級勳銜再回去第三百四十六章 舔狗是沒有未來的第三百零九章 還人是不可能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大朝會第九十四章 江雪第三百一十三章 撮爾小國第六百一十六章 我趙朔從來都是王爺的第六十三章 這小都尉看上去不是特別能打仗第六百三十二章 建造更新式飛鳥軍團第五百一十八章 三日後滅亡柔然金帳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給蘇路封賞已經很過分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跨越萬里石軌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軍攻佔五原第五百五十章 屢敗屢戰與面授機宜第四十八章 我還是運糧去吧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次接任務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路海匪沸反盈天第九十二章 爲什麼沒人喜歡我第三百五十九章 遼西城喋血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州都督左廣平第二百六十五章 與唐一戰在所難免第十章 第一次剿匪第六百七十六章 英特大島出事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冬季攻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安東江州兩地巡閱使第二百零五章 蘇路將軍不一定行第六百三十四章 滅齊之因第七十二章 窩都沒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憑什麼跟王爺齊名第四百五十八章 休養生息收攏秦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冬季攻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學習 學習個屁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肯退的泰西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衝擊宮禁者斬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卡的分類第七百零四章 真天下強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富饒的齊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染安東和秦軍到了第四十三章 以少勝多正常操作第六章 宮裡出來的吧第五百七十七章 高瞻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齊人的困窘第一百六十章 彈劾蘇路的奏章絡繹不絕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第七百六十六章 異術與軍陣的結合第六百零三章 海上對峙戰火一觸即發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己作死纔會死第六百四十章 內亂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蠻族的內訌第二百六十二章 三國談判第二百五十一章 圖勒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