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變革(二)

夜已經很深了,但會議還在持續的進行着,與會人員代表全體翡翠谷人民,研討着問題,磋商着方案,構思着未來。``?超速首發``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肩頭的擔子,每個人也都毫無保留的挑起了這副擔子。

對於翡翠谷來說,這將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也是必將是一次載入翡翠谷史冊的會議。經過了三天的集思廣益,經過了脣槍舌戰的激烈辯論,經過了務實而科學的探討與評估,會議最終制定出了一系列綱領性的文件,這些文件比較全面的規定了翡翠谷自治區今後的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律法體系,以及道德規範等方方面面,爲今後翡翠谷的發展確定了方向,指明瞭道路。同時,此次會議,也讓任期半年的臨時管理委員會交上了一份優秀的畢業答卷。

這次會議,被稱爲第一次立憲大會

立憲會制定的翡翠谷憲章草案中規定,翡翠谷的政治體制採用與國內類似的人民代表大會制。整個管理機構由人代會、行政院和司法部組成。

行政院是最主要的日常行政機構,負責管理除司法外所有的事務。共由五名成員組成,一名院長,四名政務員,全部都由全體人民普選產生,任期五年,最多可連續三任,如果在任期內有包括院長在內的任何人員不能夠很好的完成工作,則可以隨時通過全民公投予以撤換。

行政院下設多個專業機構,包括政務院、科學院、經濟部、勞動生產部、建設部、安全部等。由於對於一個社會體系來說,翡翠谷的人口並不算多,所以這些部門每一個都負責着多個相關方面,如政務院負責谷內一切的日常行政事務以及今後找到其它飛船人羣后的交往工作;科學院總領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領域的科研任務;經濟部負責調控各種經濟活動;建設部負責各方面的基礎建設;勞動生產部則負責各項工農業生產等;而安全部的職責是維護各方面的安全性工作,包括日常的社會治安、經濟與刑事案件的偵破處理、防範野生生物或自然災害對翡翠谷的安全威脅,以及與科學院協同進行科研探索等工作。

司法部是獨立的法律執行部門,負責在憲章的框架內,具體處理各種法律事件。

最高權力機構是人民代表大會,其成員數量目前規定是人口總數量的萬分之一,也就是十人,今後根據人口的變化再另行調整。

人代會成員由各居住區自行投票推薦產生,每五年一屆,可連選連任,人代會成員不可再兼任行政院和司法院的職務。

人代會的最主要職責是立法,也就是在全體人民的普遍意願下,根據專家團體的建議,審議和制定各種法律法規。同時,人代會的成員擁有相當廣泛的監督權力,他們有權監督行政院和司法院的行爲,若察覺他們有瀆職行爲,則可以發起彈劾,通過不同的方式予以處理,最嚴重的情況就是通過全民公投進行罷免。

翡翠谷的政治體制,參照了國內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制,並重點根據翡翠谷人口少,人員集中,羣衆素質高等特點制定而成,爲翡翠谷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立憲會議結束三天後,也就是瀛洲曆元年七月十七日,翡翠谷第一屆政治機構的普選投票工作開始了。

首先是人代會的選舉,十個居住區都各自推舉出了自己的代表人選,其中一多半是各居住區原社區管委會的人員,這是與前段時間各居住區管委會盡心盡力的工作分不開的。

司法院的選舉也非常順利,五名成員都是德高望重專業精通的法律界人士。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最貼近的行政院選舉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公投,幾乎所有十八歲以上的人都參與了投票,而最終的結果也未出預料:院長就是王天翔船長,四名政務員分別是社會學家楊致遠教授、原西寧市副市長嚴振國、建築學家夏建瓴教授和著名作家衛琴女士。

在接下來的各專職機構負責人任命中,物理學家齊孝儒院士掌管科學院,建設部由夏建瓴院士兼任,勞動生產部由一位在這半年多的生產建設中表現出了極強的領導和組織能力的硃紅霞女士擔任,而安全部則由李強、趙星移和張燕共同負責,其中趙星移主要負責將來和科學院聯手進行的科學考察工作。

隨着各專職機構的相繼建立和開始運作,翡翠谷的各方面管理工作開始逐漸步入規範化和制度化,在各機構的協同努力下,不論是生活還是生產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經過司法院公開的審判之後,那個姦殺少女的罪犯最終被宣判死刑,屍體被埋在了距離山谷很遠處的一個陰冷荒僻的地方,讓他罪惡的靈魂永遠不能再來侵擾人們。

在政治體制確立,管理機構基本建立後,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完善和規範經濟體制了。而這項任務的核心就是建立以貨幣爲基礎的勞動報酬支付體系和商品流通體系。

瀛洲曆元年八月一日,自治區第一家銀行,翡翠銀行宣告成立,翡翠銀行隸屬於經濟部,負責翡翠谷自治區的貨幣發行和經濟調控工作,首任行長由一位資歷深厚的經濟學博士擔任。同日,自治區的第一套貨幣也正式發行,它標誌着翡翠谷已經進入了商品社會。

八月五日下午,趙星移和劉壯一起領到了他們的第一次工資,趙星移八十九元三角,劉壯六十五元七角。

劉壯現在也在安全部工作,作爲趙星移的副手,協助他組織進行野外科學考察工作。

兩人拿着自己的工資,仔細端詳着,錢幣是用鐵鑄成的,外圓內方,很象中國古代的銅板。之所以使用鐵來鑄造錢幣,主要是因爲目前造紙技術還不過關,生產出來的紙張相對於製造錢幣所需的耐摩、防水、抗褶皺等苛刻要求還差的比較遠,很容易損壞,所以以鐵鑄幣是個不錯的選擇。

爲了簡化鑄造流程,錢幣一共只有有三種類型,從大到小分別爲十元、一元和一角,正面圖案是國旗和國徽,背面則寫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翡翠谷銀行”和相應的幣值。顏色保留了鐵金屬的本色,表面做了防鏽處理,亮晶晶的,算的上精美。

趙星移和劉壯正各自掂着一串沉甸甸的錢幣仔細觀賞,忽聽身後傳來李強的聲音:“第一次發工資,你們誰請客,咱們去新開的‘巴蜀情’飯館喝酒去。”

劉壯一聽喝酒,眼睛一下亮了起來,擡頭看着趙星移,說到:“好啊,那個飯館我還沒去過呢,聽說裡面的酒不錯,趙哥,你工資高,你請客吧?”

趙星移微微笑了笑:“好啊,我請客,叫上張燕一起吧。”

“好,我去找她,呵呵。”劉壯說完便轉身向張燕的辦公室快步走去。

四人一起向位於村中間花園廣場一旁商業區的巴蜀情飯店走去,路上,劉壯又去叫上了剛從紡織廠下班的楊蓉蓉和秋省身一家三口。

巴蜀情是翡翠谷開張的第一家飯館,屬於私人開設,老闆原來在地球上就是個廚師,而且會釀酒,之前他用麪包果釀造的啤酒和白酒以及用野果釀造的果酒都非常受歡迎。很有經濟頭腦的他前些天聽說要發行貨幣,並且以後要逐步以貨幣爲流通手段,就第一時間申請開飯館,並且在八月一日正式開張。

趙星移等五人來到巴蜀情飯館外面時,發現飯館裡熙熙攘攘,居然已經坐滿了人。

飯館規模不大,一座兩間房的竹樓,裡間是廚房,用耐火磚砌的爐竈,大一點的外間擺着五六張竹桌椅,一角佈置着一個收銀臺,環境雖然簡單,但還算清雅整潔。

屋裡的桌子都已經坐滿了人,就連屋外的空地上也已經擺了兩桌,看來生意好的不得了。

趙星移他們也在屋外擺了張桌子,看了看菜單,有魚有肉,品種到是很豐富。

自從八月一日開始,除了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等弱勢羣體外,其它人已經不再無償提供生活用品,而是需要使用貨幣在供應站購買。但是因爲肉食品依舊限量供應,這對於開飯館來說是個大問題。不過這個老闆挺有辦法,他找了幾個捕獵隊和捕魚隊中的好手,請他們利用業餘時間再去捕獵網魚,並將獵物以高出上交供應站的價格賣給他,這樣就解決了飯館肉類不足的問題,由於目前鼓勵私有經濟,所以他們的活動並沒有受到管理部門的干涉。

飯菜很快上來,雖然不能和地球上那些珍饈美味相比,但這裡的山川野菜,奇珍異味卻另有一番風味,再加上專業廚師的精心烹飪,八個人還是吃的暢快淋漓,直到肚子發脹卻還意猶未盡,典型的眼饞肚子飽,尤其是劉壯,不但吃的大快朵頤,而且和李強、趙星移兩人推杯換盞,兩三斤白酒也同時下肚,趙星移原本不怎麼喝酒,但自從體內開始吸收積累那些熱量後,竟然也開始喜歡喝酒了,這種白酒甘烈香醇,口感極佳,不過度數也是很高的,趙星移喝了足有半斤,卻也沒感覺什麼。

酒足飯飽,一算賬,六元七角,算得上經濟實惠,幾個人都搶着買單,最終還是趙星移以原本就說好他請客爲由交了錢。

飯後,幾人又一起逛了逛剛開業的翡翠商場和個體經營的集貿市場,商場是目前人們最主要的物品供應地,各類官方企業生產的食物和日用品都在此銷售,這裡的商品價格也由經濟部統一制定最高限額,在限額下的具體價格則由市場自身調節。商場外的集貿市場則主要是一些個人自發生產的物品,比如說某些家庭自己種的蔬菜、捕獲的獵物,以及自己生產的手工用品等,這裡的價格完全放開,自由買賣。不過爲了防止出現過度商業化導致的人情淡漠和防止私人經濟不規範引起的破壞環境等缺陷,從一開始,經濟部和政務院就制定了許多的細緻規範制度對這些活動加以約束。

分配製度的改變和貨幣流通的啓動,使得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得以發揮,民間的生產和創新熱情也得以激發,這對目前物質還比較貧乏的翡翠谷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現在集貿市場上擺攤設點的人還不算很多,主要是一些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制作的日用百貨,不過這裡的經營前景相當好,商場目前提供的基本都是大供應量的生活必需品,而一些改善生活質量的小物件,就需要人們在這個集貿市場來採購了。

八個人轉了好半天,都各自買了些需要用的東西,趙星移在集貿市場給婷婷買了套手工製作的文具,小丫頭高興的不得了,而當楊蓉蓉拿着一件用花瓣等植物色素手工精心印染的花裙比來比去捨不得放下時,劉壯則毫不猶豫的以十元的高價買下了這件裙子送給了她,這舉動不但讓楊蓉蓉興奮中透出一絲幸福,也讓張燕有意無意的對着李強說了不少酸話,不過李強卻不知爲什麼,似乎總是對張燕敬而遠之,不假顏色。

隨着翡翠谷內各項事務都逐漸步入正軌,人們也已經從最初的掙扎求存過渡到了發展與建設的時期。沒有了生存的壓力,人們的目光開始向更遠處注視,對於翡翠谷以外的世界,對於這片大陸,對於這個星球各方面情況的深入瞭解開始提上了人們的議事日程,而尋找其它九艘飛船同胞的心情,也日漸迫切起來。

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5章 黑沼澤(四)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3章 重聚(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三)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19章 回首第1章 無盡之海(六)第1章 無盡之海(一)第5章 黑沼澤(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二)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7章 能源第16章 變革(二)第13章 偏差(二)第2章 啓航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11章 吉祥綠洲第14章 陳伯(二)第3章 遷徙(一)第3章 遷徙(二)第2章 救援(四)第4章 定居(三)第4章 神樹村(二)第3章 重聚(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4章 神樹村(二)第2章 啓航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14章 陳伯(一)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1章 無盡之海(四)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救援(六)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2章 登陸(七)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5章 黑沼澤(四)第3章 重聚(二)第9章 小意外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1章 無盡之海(一)第2章 登陸(五)第1章 登艦(二)第5章 冰雪世界(九)第5章 黑沼澤(九)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三)第2章 登陸(六)第3章 遷徙(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5章 黑沼澤(五)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3章 遷徙(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4章 迫降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三)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2章 救援(五)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5章 黑沼澤(四)第5章 黑沼澤(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3章 遷徙(二)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2章 登陸(八)第11章 新的開始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2章 登陸(八)第14章 陳伯(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第5章 黑沼澤(七)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3章 遷徙(一)第4章 定居(一)第13章 偏差(一)第3章 重聚(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8章 定計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1章 無盡之海(四)第2章 救援(四)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11章 新的開始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一)第16章 變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