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好大一盤棋

葉寒淵在敲登聞鼓時曾說過,長興侯爲了掩蓋罪行,甚至一度還派兵圍了州府衙門,幽禁了葉梟慈一家。

葉寒淵僅憑一己之力,很難逃出北境,這其中一定有葉梟慈的幫助。

葉寒淵一路上,遭到了諸多暗殺、迫害,九死一生纔到了京裡,葉梟慈也不會不清楚。

這一切,都和士紳有關。

想來葉梟慈對士紳早已心生不滿。

朝廷頒發了國策,也讓葉梟慈頭疼不已,收容流民、安置流民,官府纔是首當其衝,官府的利益,和武穆王的利益,在無形之中達成了一致。

然而事實上,朝官和藩王牽扯上關係,對葉梟慈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但與臨江葉氏同屬保皇黨的韶懿郡主,卻成了雙方關係的一味溫藥良方,成了州府衙門和武穆王府合作的橋樑。

彼時保皇黨還是太后娘娘主事,在外人看來,韶懿郡主和武穆王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保皇黨的利益,都是爲了輔佐社稷。

雙方利益一致, 這是時局變化, 產生不可避免的結果,一切更順理成章,不能代表雙方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合作。

而這一切,都是葉梟慈和武穆王有志一同、心照不宣的共識。

然而接下來, 朝局的變化, 確是打了保皇黨一個措手不及,最受衝擊的是, 與武穆王利益一致的州府衙門。

州府衙門擔了收容流民, 安置流民的事,沒有士紳的支持, 這事很難辦成,士紳卻敷衍“國策”, 一百多萬流民, 給官府的壓力和威脅, 不是一般的大,但凡出一點差錯, 官府和武穆王府首當其衝。

連城近三十萬的流民, 爲什麼能這麼快, 得到妥善的安置?

是因爲虞幼窈,搞定了以連城四大家爲首的士紳家族, 在將來遼省的蠶業發展,佔據了主動權, 迫使他們不得不出錢出力。

這也迫使葉梟慈,不得不割裂制衡局面,走向了士族的對立面,在與武穆王利益一致的前提下, 達成了進一步的合作。

因當年周厲王之死, 給士族造成了一種,官府對於藩王和士紳之爭, 都是冷眼旁觀,不會插手的固有錯覺。

加之官府,韓氏族遠在西安,消息滯後。

在張氏告狀一事後, 葉梟慈立馬戒嚴了襄平, 韶懿郡主也在,第一時間控制了襄平的輿論,轉移了韓氏族的視線,讓韓氏族將精力, 放到了白府和她身上。

士族至今仍未發覺,襄平城的局勢已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所以,從一開始,葉梟慈和她的立場就完全一致,從她去衙門擊鼓鳴冤起,州府衙門在無形之中,就已經和她達成了對付韓氏族的共識。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葉梟慈纔是對付韓氏族的主力。

所以案子的進展,纔會如此順利。

無乎沒有阻撓。

虞幼窈將自從來了遼東之後的事事樁樁,又重新回想了一遍,將其中的疑點,互相一串連,這才驚覺,殷懷璽在北境,佈下了一盤大棋,甚至還在不知不覺之中,推了她出來做棋手,將這泱泱北境,都化爲她指尖上的棋子。

而他自己呢,則化爲她手中最有力的棋子,引導她一步一步地,達成自己蠶食士紳勢力,進一步掌控北境的目的。

他的每一步都因勢利導,順理成章。

讓人無從察覺。

張氏告狀一事,前前後後折騰了半個月,葉梟慈拖着案子的進展, 是爲了配合她對付韓氏族輿論攻勢。

襄平城並非鐵打一塊, 戒嚴也只能戒備一時,只能對外消息,造成一段時間上的阻礙、延遲,如不能做到像泉州府那樣全面戒嚴, 消息仍然會有遺漏。

想來這會兒,遠在西安的韓氏族,在通過各方面的消息渠道,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

只不過,一切都晚了。

輿論醞釀的差不多,殷懷璽這局棋佈局完成。

葉梟慈開堂審理時,就是收割成果之時。

虞幼窈不禁感慨:“果真是,兵貴神速啊!”

在消息封鎖的這段時間內,迅速而直接地,將劉大根的案子相關人證、物證,完全掌握在手中,不給士族任何反應的機會。

這是州府衙門、武穆王、韶懿郡主三方努力的結果。

殺雞用了宰牛刀,後果可想而知。

身爲“受害者”的韶懿郡主,前有在葉梟慈爲代表的,臨江葉氏爲她衝鋒陷陣,後有不動聲色的虞氏族,爲她保駕護航。

……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卯時就起身,簡單妝洗後,用了早膳,讓冬梅幫她換上了誥命常服。常服沒那麼講究了,尋常時候也能穿戴,大多都是出席一些宴會場合,以彰顯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

常服也是內務府制,分春夏、秋冬二身,根據季節冷熱分長裙、長襖,用料雖有規制,但綾羅綢緞等匹料在規制內,可以自行選擇。

所以相同品級的冠服,雖然大同小異,但因用料上有差異,以及封誥的稱號不同,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冠服磨損,可自己出銀兩,送到內務府進行翻補,每三年還可以到內務府重新申領,以舊換新,不過製作需要耗費的材料,需要由自己出。

一些大家族,每年光是冠服的翻補、申領,就要花老大一筆銀子。

真紅大袖長裙,真紫纏枝花紋鑲邊,上施蹙金繡雲霞翟鳳紋,頭飾用珠翠銜珠慶雲冠,比禮服的翠冠要輕簡一些,卻仍然顯得富麗堂皇。

虞幼窈換好了衣裳,就登了馬車,去了州府衙門。

此時,劉大根之死的案子,要在州府衙門公開審理一事,已經遍傳了整個襄平及周邊縣區,仍在繼續擴散。

因這個案子,因此案轟轟烈烈,鬧騰了半個月之久,又涉及了韶懿郡主,受到了普羅大衆的強烈關注,消息也傳得天下皆知,甚至有不少無所事事的好事者,專門從全國各地,紛紛趕往遼東,進一步觀察事態的發展。

馬車到了州府衙門時,衙門附近的街道上已經是人滿爲患,人聲沸鼎。

虞幼窈頭一次發現,襄平城居然有這麼多人。

第527章:景止依光第80章:禍水東引第693章:其言也善第549章:藏骨在襟(求月票)第722章:不孝不義第843章:旺夫命第361章:君、落月舵主打賞加更一章第1041章:三加禮儀番外九:中宮無子第256章:讓周表哥慣得第543章:喪了良心第1003章:厚德光大第642章:賞賜第398章:不得民心第963章:我靠!!!第125章:表妹辛苦了第823章:弊患第237章:秋娘第887章:示下第464章:宴客第405章:捨不得你(求月票)第271章:真是個妙人兒第36章:自有般若(必看)第1009章:必戮!第958章:踏青同遊第180章:只能寵着了第1070章:登基大典第198章:你不要死啦第411章:不敢忤逆(求月票)第565章:木秀於木第857章:姐弟第174章:惹了小姑娘惱怒第367章:表哥太厲害啦第200章:保元丹煉好了(求月票)第763章:愛之愈深第1063章:成王敗寇第827章:磕頭第449章:心懷介蒂(求月票)第334章:我心眼很小第219章:一招禍水東引第282章:包藏禍心(求月票)第128章:還要不要人活了(求月票)第725章:兩全其美第987章:順應天命第562章:時運不濟第627章:有恃無恐第621章:正妃第1072章:物似人非第112章:不好啦,打人了第96章:墊腳的石頭第964章:四海定蛟甲第23章:喪婦長女,無教戒第157章:表哥,香扇真好看(求月票)第517章:爲之瘋狂(求月票)第364章:此身修羅第67章:故意在刁難人第259章:喪婦長女第107章:來了一個下馬威第729章:憂思成病第103章:繼女更難做第72章:表哥,要多注意身體第701章:休婦之女第918章:收容營第264章:不枉她一番算計第445章:人情難償(求月票)第724章:衝冠一怒第607章:私德敗壞第1077章:再見虞兼葭第525章:不知死活(求月票)第176章:可真夠狂的(求月票)第790章:地頭蛇第68章:當場失態第435章:愁雲慘淡第934章:專權干政第626章:懷璧其罪第321章:讓你好看(求月票)第164章:山雨欲來(求月票)第857章:姐弟第398章:不得民心第573章:緣起緣滅第248章:私心太重(求月票)第848章:亂臣賊子第753章:武穆定北王第727章:隔閡第603章:不知好歹第121章:偏來禍害我第303章:藩王必反第613章:請她入甕第897章:以殺止殺第917章:以牙還牙第615章:撕破了臉皮第915章:爲郡主正名第1015章:哭了第505章:第一場雪第351章:鎮國侯府的邀請第642章:賞賜第1079章:封后嘉禮第267章:饒不了你(求月票)第215章:表哥還會做螺黛第105章:表哥,櫻桃甜不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