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底蘊

臨時僱人,也不知道根底,用起來不頂手,使喚也不方便,萬一鬧出了麻煩,反倒誤事,香藥是給人用的,還是該慎重一些。

溫管家介紹的人都比較可靠,省了不少麻煩。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虞幼窈忍不住感慨,身邊得用的人多,不管做什麼事,都能順理成章。

白芍走後不久,謝巡就過來了。

虞幼窈給大舅舅行禮,就提了要借用謝府的名頭行事。

謝巡笑了:“巧了,我今兒過來,也正要和你商量,老太爺打算將謝府七成錢財,五成捐給武穆王,二成捐給官府。”

虞幼窈愣了一下:“其實,也不必如此……”

這都是謝府世代累積的家當。

謝巡搖搖頭:“人人都知道,我們謝府富甲天下,如今我們背井離鄉來了北境,俗話說,人離鄉賤,我們在北境沒有什麼根基,這些錢攥在手裡,也惹人眼紅,用七成的身家,換謝府在北境安身立命,也是值當。”

虞幼窈下意識道:“那也不用這麼多……”

謝巡道:“北境不是隻有武穆王,大大小小的官府,當地士紳,沒一個是好相與的,只捐一部分,旁人覺得我們藏捏着,錢捐了也得不了好,還裡外不是人,捐得痛快些,旁人覺得我們高風亮節,認爲我們仁義,我們家在北境,才能盤得開。”

這道理,其實和外來商賈,攜了大批物資過來,捐助武穆王,助官府安置難民,賑濟難民,尋求商機是一個道理。

虞幼窈內心沉甸甸的。逃過了樑王,逃離了泉州,可北境士紳豪強,根深蒂固,不是樑王,更勝樑王。

謝巡喝了一口茶,又道:“主要還是給武穆王做伐,藉機敲打北境的士紳,在外人眼中,我們家與武穆王有了這樣一份香火情,以後旁人想要動我們,首先要掂量一下武穆王府,若有人不長眼睛的,武穆王也不需顧忌,明目張膽地爲我們撐腰,謝府也不會太被動,打通了錢路子,何愁千金散盡復不來?”

樑王要反,北境也不能獨善其身。

眼下小窈兒和殷懷璽的一舉一動,何嘗不是在爲即將到來的亂世做萬全準備。

拋開小窈兒與殷懷璽之間的情分不提,謝府有幸得了武穆王庇護,哪有白佔好處,不思回報的道理?

朝廷頒下了國策,士紳們表面配合,協助安置流民一應事宜,但也並沒有出大力,人人都在觀望。

這個時候,就該有人身先士卒,做一個表率。

有了對比,士紳們纔不會含糊。

武穆王手中的物資越多,北境才更安穩。

話到此處,虞幼窈就知道自己眼界窄了。

論世事洞明,人情達練,她遠不如謝府來得博大:“您打算怎麼做?”

謝巡道:“還是按照原計劃,五成捐給武穆王做軍資,另外兩成就購買避疫的藥材,捐給州府衙門,借謝府的名頭行事,倒不如直接坐實了。”

避疫的藥材不算金貴,便是二成也足以將遼東三省的相關藥材買空了。

虞幼窈憂心的問題,一下就解決了大半,她卻並不覺得高興。

謝巡知道她的顧忌,解釋道:“銀票管控嚴格,又受官府監管,謝府撤離泉州時,爲免賈州府懷疑,只將少許的銀票,兌換成了真金白銀,因此手中積壓了大批銀票。”

這也算是謝府展顯在外的大半身家了。

虞幼窈知道,錢莊背後都有朝廷撐腰,所以才能做到互通有無,流通全國,商貿發達之地,銀票流通更爲廣泛尋常。

可遼東是軍鎮,銀票到了這邊管控很嚴。

果然!

謝巡道:“錢莊的現銀流通,是有規定的,謝府只是商戶,這麼大筆銀票也不可能任意取兌,太平年間,這些銀票擺在明面上,是爲了與錢莊背後的朝廷示好,尋求更好的發展,可若真到了亂世,這錢到時候會怎樣還是未知數,倒不如捐了,以免後顧之憂。”

說白了,銀票在謝府手中,能動用的只是少數,形同廢紙一張,可到了武穆王手中就不一樣了。

到時候帶一千精兵,把錢莊一圍。

錢莊不想給錢,也要給。

這錢捐了武穆王,就屬於武穆王,武穆王要取自己的錢,還需要錢莊同意?

這筆錢是軍資,錢莊若是不給錢,一個耽誤軍機的罪名下來,就是當場格殺,也不會有人敢說半句。

錢莊背後雖然是朝廷,但朝廷還能管得了,民間捐助的軍資?

再有就是,謝府這一筆銀票數額太大,單一地的錢莊,根本沒有那麼多現銀,屆時勢必是要從全國調銀。

也唯有武穆定北王才能可驅使錢莊,這般大張旗鼓。

虞幼窈輕抿了脣:“謝府要在北境發展,也需要大筆錢財週轉……”

謝老爺子笑了:“放在錢莊裡的,那都是擺在明面上是給人瞧的,爲了方便做生意,也是爲了安上位者的心,錢莊總不如自己家裡。”

虞幼窈頓時明白了,真正有底蘊的人家,是不可能將錢,換成銀票,砸在手裡。

銀票只是在外的憑證,代表了一個家族的興盛,是世人衡量價值的標準,卻不是衡量一個家族底蘊的關鍵。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盛世的時候,收藏各種金銀珠寶,古籍字畫,古董器皿。

亂世的時候,將其換成真金白銀,而那些金銀可做真金白銀來使,只要家族底蘊還在,家族始終有人,就能屹立不倒。

謝府將財富擺在明面上。

將底蘊藏在家裡每一幅畫,多寶閣上的每一件古董頑物,庫裡的每一件珍寶上……

虞幼窈點頭:“既如此,明兒就讓黃軍師,代爲引薦你去州府衙門,見一見葉大人,想來葉大人也正在爲此事憂心。”

這個時候出頭,也算是瞌睡送枕頭,雪中送炭,州府衙門記了謝府的功勞,謝府在官府的路子,也算完全通了。

謝巡點頭:“如此,就再好不過了。”

第二日上午,黃文獻一早就到了謝府,得知謝府大之舉時,震驚不小。

第436章:盡人事,聽天命第473章:報周之心(求月票)第582章:胭脂莊第77章:捧殺第642章:賞賜第963章:我靠!!!第490章:含笑九泉第144章:可不能鬧騰了(求月票)第777章:焦頭爛額第540章:夜皎皎兮既明第663章:驪陽公主第812章:我揹你第486章:擲果盈車第582章:胭脂莊第376章:不負皇恩第328章:你這蠢婦!第439章:與君共嬋娟第180章:只能寵着了第379章:大勢所趨第601章:榮郡王府第453章:懷胎第1058章:有你沒我第236章:唐府登門第290章:曹老夫人(求月票)第523章:癡心妄想第140章:表哥生氣啦(求月票)第730章:貴不可言第1024章:佳期在望第549章:藏骨在襟(求月票)第801章:龍遊於海第581章:下不來臺第400章:咬人的兔子第696章:無力迴天第696章:無力迴天第1012章:親者痛,仇者快第579章:如鯁在喉第383章:修羅有惡(求月票)第697章:不要惹我第487章:臥榻之側(求月票)第704章:表少爺回來了第247章:心跳漏了一拍(求月票)第782章:宿命第980章:真假世子第136章:一輩子對你好(求月票)第601章:榮郡王府第577章:情絲繞心第406章:蠱惑人心第535章:咋不上天呢第543章:喪了良心第915章:爲郡主正名第98章:裝腔作勢做好人第568章:這可咋辦第1071章:重回故地第887章:示下第504章:皇恩浩蕩(求月票)第232章:可是顯擺了去!第311章:不想摻合第1030章:女子一十五而笄第777章:焦頭爛額第150章:藥露第1082章:親迎第938章:宮斗大戲第926章:拉攏第684章:最後的仁慈第473章:報周之心(求月票)第766章:大廈將傾第917章:以牙還牙第703章:巫事第402章:帝王心術第254章:迎高踩低第458章:借一步說話第445章:人情難償(求月票)第688章:人不爲己第500章:降爵第603章:不知好歹第41章:搬弄是非第524章:鴛鴦盟誓第271章:真是個妙人兒第100章:打了老爺的臉?第279章:猜猜我是誰?番外九:中宮無子第252章:長興侯府(求月票)第822章:北境發展第312章:虞幼窈中邪(求月票)第827章:磕頭第320章:有表哥在第458章:借一步說話第450章:衆叛親離第206章:花會帖子第879章:破滅第772章:朝綱法度第596章:公開處刑(求月票)第457章:禍害三代人第801章:龍遊於海第498章:刻不容緩(求月票)第656章:毀堤淹田第196章:必先使其瘋狂第567章:煮熟的鴨子第1042章:天降祥瑞第986章: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