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夜皎皎兮既明

虞幼窈心念微動:“《齊民要術》和《農桑輯要》上,都有關於扦插種植的詳細記載,番薯的生命力很強,或許可以試一扦插,通過扦插來提高種植。”

剪些植藤,對番薯的生長也沒什麼影響。

嶽嬤嬤有些驚訝,卻也頷首道:“倒也可行,薯藤扦插到土裡,肯定是能活的,就算不結果,地裡種上東西,也能養一養地,免得地閒得久了,土質會越變越差,而且薯藤的嫩葉,沒長成的薯根,也可以食用,老葉可以喂家禽、豬牛,也不會浪費。”

去年六月莊子上就發現了,斷了的薯藤埋在土裡,也是能活,株藤長得倒是好,只是薯根又細又老,口感也不太好。

雖然有不少樹木,花木,果木等,都能阡插成活,但長在地裡的農物都是一年一收成,沒見有哪個能阡插成活。

水稻也不算是阡插,只能算是帶根移插。

就沒人想到要去阡插,也沒和小姐提這事,沒想到小姐自己生出了這想法。

莊子上都養了不少家禽豬牛,每年也要捨去不少草料,小姐這一提議,倒是可行的。

虞幼窈笑了:“既然能種活,而且也不浪費,就把閒下來的地都種上。”

嶽嬤嬤點頭:“番薯最遲三月中旬,就要種到地裡去,四月到五月,植藤發了,就可以試着剪下來,扦插到土裡去試種。”

虞幼窈思路也開了:“這兩年年景不好,莊子上一些土質偏差的地,也都空了不少,番薯種起來也容易,阡插也不費力,有不少農戶,因爲年景不好,也都閒在家裡,可以僱人過來幹活,有一份收入,對他們也是一份活路,能種活多少,是多少。”

地閒着也是閒着,農工也都是現成的,薯藤也不是全無用處,沒道理不大面積種。

嶽嬤嬤點頭應下了:“好,等我回去了,就安排下去。”

虞幼窈笑了:“又要辛苦嬤嬤了。”

此時,虞窈並不知道,她這一舉止,卻在無形之中,找到了番薯的最佳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番薯的產量,一手推動了番薯的推廣種植,救下了無數因天災人禍,而窮苦的百姓們。

嶽嬤嬤一走,春曉就過來了:“小姐,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

虞幼窈整了衣裳之後,這才帶了春曉一起去了安壽堂,才走進屋裡,便聽到內室傳來了一陣啼哭聲。

“哇啊”的哭聲,斷斷繼續,伴着一聲聲抽噎,哭得人心都要碎了。

虞幼窈連忙掀了簾子:“明弟怎麼哭得這樣厲害?”

虞老夫人見她進來了,也是一臉無奈:“方纔還是好好的,忽地一下就哭了,沒拉沒尿,也才用了一些羊奶羹,也不像餓了,怎麼也哄不好,不如你過來哄哄看,明哥兒打小就親近你,每回到了你身上,就是他姨娘也抱不走。”

前年四月,何姨娘順順當當地產下了一子。

時隔九年,虞宗正再得一子,雖然只是一個庶子,卻也十分重視,將一早就挑好的名字送去了族裡,請族裡德高望重的族老,幫忙挑個合適的名字。

族老也知道,虞府大房子嗣單薄,便是一個庶子,也確實該重視,最後圈了一個“明”字,還寫了一段話:“夜皎皎兮既明!”

點出了,“明”之一字的由來。

虞老夫人看了之後,悠悠一嘆:“是天光既明,亦是明哲而保身。”

虞府頂着“忠烈公”的忠烈之名,瞧着體面,老大和老二在朝堂裡,便也因“忠烈”二字,連政敵也要退讓三分。

世族後輩子孫,都是要承祖宗之德,效祖宗之遺風。

有一個“弒君”的老祖宗,旁人也擔心,這流了同樣血脈的後代子孫,要是瘋球起來,也不知道會幹出什麼事?

這麼多年來,老二和老大在朝中也算順風順水。

自古忠義節烈兩難全,這“弒君”之名,除了保全了虞世族的忠義之名,給虞世族留了一個好名聲,還剩什麼呢?

蓮心苦不苦,只有自己吃了苦才知道。

高祖皇帝欣賞忠烈公,忠義節烈,可大部分原因,還是因“忠烈公”在前朝爲相時,惠澤天下萬民,極得民心。

恩封忠烈公是爲了籠絡人心,也是爲了安撫天下文人學子。

高祖後來對虞氏族多有恩封重用,也留下了遺詔,望子孫後代善待虞氏一族。

但是“弒君”能是個什麼好?

碰到大度的皇帝,虞氏族尚能在朝中有一席之位。

碰着了心懷芥帝的皇帝,不打壓已經不錯了。

這麼多年來,虞氏族還是代代衰落,從前北虞南葉的文豪世家,已經落魄了。

便是本朝皇帝,原先肯重用老二,也是虞氏根基淺薄,需要依附皇上,又寫了《海圖策》這等傳世典籍,豐盈空虛的國庫。

爾今,皇上有心重用虞氏,不光老二升了戶部尚書,老大也調任了吏部侍郞,虞善德館選進了翰林院。

另外三個也沒有外放,都派到了不錯的位置。

去年秋天,年僅十六歲的虞善言下場參加了秋闈,考了頭三。

這個成績,將虞府上下也給驚着了,家裡都知道,虞善言是塊讀書的料,也能猜到,此次肯定能中榜,成績也會很靠前,只是虞善言聰慧有餘,機敏略有不足,倒是能和虞善德論個高低,再出挑也就難了。

卻沒想到他能考到頭三。

起初家裡,還以爲皇上要重用虞府,主考的官員們多多少少有些阿腴聖意。

後面看了虞善言的文章經綸之後,連老二都吃了一驚。

虞善言直言道:“此次能考中頭三,也是周表哥提點之功。”

虞宗慎就想到了,連一向爛泥扶不上牆的二兒子,都在周令懷的指點下,知道勤學上進,還考上了童生,雖然名次稍末,但也算考上了,便是後面在科舉上沒有什麼前途,也不算辱沒了虞府書香之名,以後走武將的路子,也是不錯的。

這般一想,便也不覺得奇怪了。

這一次,考中解元的舉人,已經年近三十。

頭二名,也已經年過二十。

虞善言雖沒得解元之名,卻也是一鳴驚人,成了繼宋明昭之後,京兆又一倍受矚目的天才學子。

而這一切,都昭示着虞氏天光既明,光復祖業在望。

這也是虞氏一族多年來最盼望的。

可這幾年,朝野上下都不太平,虞府得了重用,又在風頭浪尖之上,這個時候又需要明哲而保身。

族老用了這個名字提點京兆虞府。

虞老夫人過後道:“大名就叫虞善明,表字就取了既明二字,暫且就不聲張了,等以後長大了,走了舉業再提。”

可見,雖然只是個庶子,可家裡也是寄予厚望。

第924章:吐血第620章:身敗名裂第193章:表哥,怎麼來了(求月票)第891章:反擊第190章:賊人第986章:亂臣賊子第105章:表哥,櫻桃甜不甜呀?第574章:慷他人之慨第137章:表哥,惹不起(求月票)第448章:心裡憋屈第183章:眉間那一抹瀲灩第656章:毀堤淹田第677章:佔便宜第157章:表哥,香扇真好看(求月票)第472章:山東大捷第362章:閒雲先生進京第24章:小遷之喜第673章:誅心第1047章:出——徵——第1020章:古罪人第367章:表哥太厲害啦第287章:宮中來人第909章:制衡第263章:沒得教養(求月票)第749章:親人第717章:敘天倫第322章:吃人的嘴軟第129章:可是偏心你表哥第352章:情不知所起第697章:不要惹我第750章:漪水園第201章:以後我陪着表哥第345章:惡毒的女人第988章:冷宮第163章:老謀深算第659章:謝恩第922章:藐視朝綱第133章: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求全訂)第164章:山雨欲來(求月票)第1047章:出——徵——第128章:還要不要人活了(求月票)第180章:只能寵着了第778章:韶懿郡主第813章:想歪了第362章:閒雲先生進京第36章:自有般若(必看)第827章:磕頭第1029章:驕兵必敗第334章:我心眼很小第309章:忠烈公(求月票)第243章:傳世寶珠第231章:和表哥一直在一起第147章:姐妹之表率(求月票)第827章:磕頭第842章:人質第753章:武穆定北王第671章:倭患第108章:管家精第514章:善心善德(求月票)第308章:神不知鬼不覺第928章:賞賜第912章:審案第829章:土皇帝第490章:含笑九泉第897章:以殺止殺第407章:等表哥回來第253章:威寧侯夫人(求月票)第263章:沒得教養(求月票)第852章:襄平城第920章:千夫所指番外八:桑藉禮第437章:關心則亂(求月票)第298章:身份的象徵(求月票)第138章:收賣人心(求月票)第1025章:襄陽城破第549章:藏骨在襟(求月票)第300章:琴棋書畫第857章:姐弟第742章:臨別第525章:不知死活(求月票)第365章:幽王之死(求月票)第340章:咳血第50章:弄巧成拙第684章:最後的仁慈第9章:虞幼窈她配嗎?第1011章:你是個孬種第706章:一事相求第52章:是個能作妖的第822章:北境發展第783章:殘酷第483章:蠢笨如豬第922章:藐視朝綱第240章:琴瑟在御第884章:威懾第688章:人不爲己第889章: 冰凍三尺第1016章:滿門忠烈第836章:混亂第430章:你在教我做事?第19章:世子宋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