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長興侯進京

幽王死後,百姓們都隱約能感受一股暗藏的洶涌,難免惶恐。

這種惶恐,在葉寒淵敲了登聞鼓,狀告長興侯十罪之後爆發了,短短一個月內,全國各地民憤四起,很多地區都有小規模的動亂。

消息八百里加急送進宮裡,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這才清楚地認識到,幽王之死對大周國造成的嚴重後果,他恍忽想到了前朝有一元祖,立了皇太孫,大肆誅殺有功之臣。

皇太孫就勸說元祖:“不要再殺了!”

元祖聽後,就道:“你天性仁厚,將來登基後,必成一代仁帝,朕這是在爲你肅清那些居功之臣,免得將來這些人,藉着從龍之功而欺壓於你。”

皇太孫沉默了許久:“皇爺爺,你殺了這些有功有勇的武將,讓孫兒無將可用,那麼將來藩王造反,孫兒又該如何?你爲孫兒肅清朝堂,但朝中遍及了他們的後輩、黨羽,將來孫兒登基之後,面對他們又何堪面目?他們又如何會效忠於孫兒?”

元祖聽了之後,大爲後悔。

卻不想,皇太孫一言中的。

元祖死後,皇太孫登基,本有治國之仁心,卻無效忠之朝臣,本有文韜武略,卻無可用之人,唯一能信能用之人還是太監。

最終,藩王以“清君則”的名義反了。

幽州地處特殊,不光是抵禦狄人進犯的一道屏障,更是防禦京兆,震懾藩王最懼威懾的一道屏障。

狄人猛於虎,又有何人能替他守這偌大的幽州?

如果有一天藩王反了,又有何人能助他平亂,有何人能爲他守這江山社稷?

皇帝搜腸刮腦,絞盡腦汁,偌大的朝堂之中,他竟無一人可用,無一人可信!

這時,皇帝就越發能體會到,幽王鎮守幽州的好處來,心中的怒火也是一日高過了一日。

終於在六月中旬,長興侯、及部下一干將領、幽州一干官員、當地豪紳等,一百二十餘人押解進京。

神機營三千精兵押着囚車,浩浩蕩蕩地進京,擁堵在街道兩旁的百姓羣情激憤,石頭、臭雞蛋、爛草葉子等,不停地朝囚車砸去——

“這些畜生不如的狗東西,幽王殿是大周朝的守護神,你們害死了幽王殿下一家,簡直是喪盡天良,去死吧……”

“啊呸,舉頭三尺有神明人,你們這些人惡事作盡,這就是報應吧……”

“狗賊,下地獄去給幽王償命吧……”

“去死吧……”

“去死……”

“死……”

“……”

百姓們推攘着街道兩旁的官兵,尖叫怒罵,人聲涌騰。

周令懷坐在一家客棧的二樓,靜靜地看着長長的囚車一一駛過了街道。

一個黑衣人悄無聲息地出現了:“少主,一切都安排妥當,再過幾天,山東大規模叛亂的消息就會傳進京裡。”

周令懷輕扯了脣角:“前朝國力衰弱,山東一帶成爲東夷的後花園,東夷在山東一帶肆掠,以致山東成了“荒人之地”,大周朝立國之後,高祖皇帝御駕伐東,又多施仁政,鼓勵山東開荒,大批因爲戰爭流離失所的流民涌向山東,也因此山東魚龍混雜,各大氏族混居,不僅匪盜猖厥,也暗藏了不少反叛勢力,小動亂暴動頻繁,大周朝歷代皇帝都爲此傷透了腦筋。”

黑衣人拱手不語。

周令懷輕斂了眉目,心裡不知爲何,就升了一股暴戾:“直接讓葉寒淵圖窮匕見,在金殿上刺死了狗皇帝多好啊,長興侯十宗罪,大白於天下,父王也不必揹負通敵叛國,謀逆造反之名,天下民怨四起,各地暴亂頻發,屆時幽州軍暴起反抗,殺了長興侯及名下一干將領,幽州一干官員,豪紳,幽州一亂,藩王也忍不住該出手了,這大周朝的天下也到頭了,就沒我什麼事了。”

感受到主子的暴戾情緒,黑衣人把頭壓低了,一個大活人竟彷彿沒有存在感一樣。

這是少主原來的計劃。

周令懷倏然閉了眼睛,想到了小姑娘眼兒亮晶地看着他,眼中似有星光閃動,宛如星河盡攬,照進了他心裡。

從此他心中,也有了璀璨的星河。

那樣明亮又澄淨的眼兒,最期待看到的,應當不是他不擇手段,爲一己私慾,拿了整個天下陪葬的畫面。

而是他荊斬棘爲她斬盡污濁。

周令懷睜了眼睛,指腹輕輕摩挲了腕脈間的避暑清涼珠,細膩的木質感,令他浮躁暴戾的心緒產,漸漸平復下來:“呵,真是麻煩啊,”他微微一嘆,一臉的無奈:“算了,就當上輩欠了她的。”

反正大仇得報,都說了要護她一生。

餘生,便都依了她吧!

這邊周令懷正在頭疼,長興侯一干人就下了詔獄,皇上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進行三司會審,內閣監審。

朝野上下又是一陣人心惶惶。

三司會審少則一月,多則三兩月。

長興侯謀害皇室,其罪牽連甚廣,參與審理的官員都是提着人頭在辦事,自然是鉅無細漏,不敢有絲毫怠慢。

不審不知道,一審起來什麼盤剝百姓,放印子錢,強佔田畝等,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一樁一樁牽扯起來。

罪書寫了一頁又一頁,牽連的官員是一個又一個。

簡直是觸目驚心。

皇上當朝大怒:“查,給朕狠狠地查,查到多少算多少,若是膽敢漏一個,朕就摘了你們的狗頭。”

三法司嚇得是屁滾尿流,連忙找上了內閣首輔夏言生,以及勳貴之首的鎮國侯。

夏言生微微一嘆:“皇上讓查,就查吧,能查多少就查多少。”

皇上久不涉政,幽王之死讓他產生了威脅感,擔心大權旁落,不把這朝野上下,殺破膽兒如何彰顯天家威嚴。

夏言生用了一個“能”字,裡頭大有深意。

三法司的人一聽就明白了,能查的查,不能查的不查,這是要繞過剛被降了爵的寧遠侯(威寧侯),畢竟皇上對寧遠侯的態度不明。

鎮國侯的態度,與夏言生一般無二:“該怎樣,就怎樣。”

第820章:就,很好看第196章:必先使其瘋狂第494章:表哥你真好第38章:他活不過二十?第430章:你在教我做事?第960章:劍之所指第41章:搬弄是非第750章:漪水園第459章:驚濤駭浪第201章:以後我陪着表哥第896章:將一軍第413章:舉手之勞(求月票)第561章:科考舞弊(求月票)第657章:天災人禍第795章:死不足惜第1039章:再見驪陽公主第796章:國策第352章:情不知所起番外八:桑藉禮第635章:別哭,不騙你第989章:血口噴人第166章:謝府登門(1)第166章:謝府登門(1)第139章:晴日斬桐(求全訂)第948章:菩薩心腸第836章:混亂第24章:小遷之喜第256章:讓周表哥慣得番外六:成也蕭何第202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73章:謝府之危第84章:表哥故意打擊我(求票票)第884章:威懾第186章:表哥,我想我娘第419章:不死不休(求月票)第211章:雲想衣裳(求月票)第841章:彌足且珍第913章:審案二第476章:有所圖謀第640章:聖旨第702章:黑爛了心腸第360章:不臣之心(求月票)第1003章:厚德光大第371章:十宗罪第860章:蝗災第594章:坑弟的哥第878章:弄巧成拙第485章:班師回朝(求月票)第80章:禍水東引第1027章:戰鼓如雷第878章:弄巧成拙第404章:所謂世交第77章:捧殺第328章:你這蠢婦!第49章:苦肉計第322章:吃人的嘴軟第1073章:‘父慈女孝’751章:心眼多第969章:暴殄天物第341章:沒我表哥厲害第789章:用心良苦第923章:順勢而爲第916章:同仇敵愾第2章:醒來第339章:大勢已去第583章:磕頭第506章:唯一牽絆第71章:昧着良心第851章:後患無窮第430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01章:以後我陪着表哥第634章:燈火闌珊處第291章:禍害東西番外一十五:取名第43章:你給我閉嘴第887章:示下第380章:任我宰割(求月票)第634章:燈火闌珊處第367章:表哥太厲害啦第832章:以身犯險第276章:感謝miao的舵主打賞第270章:秋後的螞蚱第453章:懷胎第555章:一勞永逸第430章:你在教我做事?第572章:還願第968章:緣以結不解第1053章:蒼生萬計第787章:以身相許?第812章:我揹你第890章:核心第1023章:鳳凰于飛第596章:公開處刑(求月票)第803章:翰林侍講第1026章:殆誤軍機第529章:深不可識(求月票)第422章:生辰(求月票)第500章:降爵第992章:鉛華銷盡,見天真第341章:沒我表哥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