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烹飪即修行

第508章 烹飪即修行

靈廚最基礎的表現就是烹飪出的美食會發光,哪怕是發出微弱的光芒,也照樣能跨入靈廚的門檻,意味着,烹飪出的是真正的靈性美食,是具有不同功效的靈膳。普通人要想烹飪出會發光的美食,那是需要超絕的廚藝天賦,將自身技藝打磨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但對於凝聚了萬妙靈根的靈廚而言,卻不必那麼麻煩,萬妙寶鍋對於烹飪的食材,都有鎖住靈性食材中靈性物質的能力,不至於因爲烹飪手法不當,造成靈性物質的大量流逝。

蛋炒飯這樣的簡單菜品,前身會,莊不周自己也會。穿越之前,他就經常進出廚房,蛋炒飯簡單方便,抗餓頂飽,那是經常吃,當然,那些都是最簡單最樸素的烹飪手法,點火燒油,打入雞蛋,再倒入米飯,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不過,那是最敷衍,最沒有靈魂的做法。

別的不說,莊不周自己本身可是看過不少關於廚藝的動畫電視劇,裡面對蛋炒飯可是手法不同,做法也都是精妙絕倫。

有的對蛋炒飯的描述是每三到五粒米飯中需要裹上蛋液,而看過的某部動畫中則更加有意思,直接變成了黃金炒飯,還會發光的,金光閃閃放光芒。按照美食界的界定,那種效果,已經是靈廚的層次。

“蛋要嫩,飯要軟硬適中,兩者的香氣需要互相交融。煮飯的水和火候,甚至雞蛋的大小需要配合米飯的多少都有技巧。這技巧只能依靠一次次的苦練來成就。”

莊不周腦海中自然的浮現出自身總結出關於蛋炒飯的一些要領。

這不是什麼秘訣,只是一些小技巧而已。

“主上,前面客人點了一份蛋炒飯。”

道兵進入廚房,開口傳遞道。

“好,那就開始正式營業。”

“希望我的廚藝不會將這一家酒樓給弄的倒閉掉,真要這樣,那可就鬧笑話了。”

莊不周笑呵呵的呢喃道。

隨即開始準備起來。

首先雞蛋拿出了兩個,這雞蛋是萬柳城內購買到的雞蛋,是百草鳳尾雞生出的雞蛋,這是一種靈禽,是萬柳城中風家的產業,他們家以養殖靈禽爲主要產業,百草鳳尾雞就是其中一種,這種雞,吃百草藥材爲食物,不僅本身的肉質蘊含藥香,鮮美至極,極爲營養,生出的雞蛋也是靈雞蛋。

在萬柳城中,那可是十分風靡。

每日就雞蛋,那也是日進斗金。

城內不知道多少家族羨慕不已,只是,這東西可羨慕不來,風家的實力,足以保住他們的產業無人敢輕易窺探。要不然,伴隨而來的,就是他們的雷霆一擊。

當然,這是後話。

兩顆鳳尾雞的雞蛋打入碗中,能看到,蛋清蛋黃都是清晰可見,蛋清清澈透明,蛋黃呈現出金黃色,金燦燦的,十分的醒目驚豔,將雞蛋打散後,再在碗中倒入相應比例的米飯,這個比例是莊不周大概估算出來的,並不是絕對的精確。用筷子攪拌,讓雞蛋與米飯不斷的融合在一起。

晶瑩的珍珠米碰觸到雞蛋液後,頓時,就自然而然的吸附到米飯上,本來雪白的米飯,竟然呈現出金黃色。兩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果然,靈性食材彼此間,是可以相融的,這種融合,遠比普通食材要好的多。”

莊不周暗自點點頭,感覺到雞蛋液與米飯完美融合,兩者彷彿本來就是一體的,那種特殊變化。

點火!!

竈臺已經被點燃,與此同時,莊不周手中光芒一閃,頓時看到一口黑色的寶鍋出現在手中,這隻黑鍋當然就是體內的萬妙靈根龍鳳鍋,身爲靈廚,擁有這麼一口寶鍋,當然不可能再用其他的鍋去烹飪,以萬妙寶鍋烹飪的過程,就是對萬妙靈根的一種修行。美食家的食鼎,是品嚐美食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吸收着美食中的養分。靈廚就是以寶鍋烹飪美食,每烹飪出一種美食,都會讓鍋中的本源增長一分,那本源,其實就是萬妙寶氣,只不過,如今產生的萬妙寶氣,再也無法凝聚新的萬妙靈根,只能成爲本身靈根的養分。

萬妙寶氣是被萬妙靈根轉化後的一種特殊寶氣,可以將凝聚萬妙靈根時的萬妙寶氣看成是先天寶氣,而現在藉助萬妙靈根凝聚出的萬妙寶氣,稱之爲後天。後天萬妙寶氣只能進化萬妙靈根。

但這對於美食界的修士來說,那就是天大的造化。

靈根品階越高,那修行速度就越快,靈根本身蘊含的神通就越強大。

所以,靈廚,烹飪美食就是一種修行,還是根本上的修行。

拿出龍鳳鍋,放在竈臺上,爐火將寶鍋自然而然的加熱,鍋熱之後,毫不遲疑的向鍋內倒油,油也不是普通的油,這是上等的山茶油,山茶油口感好,營養豐富,有靈性的山茶油,也有半靈性的山茶油,而現在用的,就是半靈性的山茶油,不是不用那些真正的靈茶油,而是靈茶油太過珍貴,想要購買都沒有途徑。半靈性的已經不錯了。

油一入鍋,頓時,一股山茶油特有的清香茶香撲鼻而入,窩起寶鍋,來回以順時針轉動着,讓山茶油在鍋中均應的流淌,這是防止粘鍋的小技巧。油均勻,就能做到受熱均勻。

當油已經燒到一定程度後,早已經準備好的米飯直接倒入鍋中。

隨即開始翻炒起來。

哐哐哐!!

一道道清脆的鍋鏟聲中,能看到,鍋中的蛋炒飯已經發生奇特的變化,每一粒米飯在山茶油的包裹下,粒粒分開,晶瑩閃爍,完全呈現出一種金黃色,一股獨特的香氣從鍋中升起。

“果然,以萬妙寶鍋烹飪美食,就是一種修行,在烹飪的過程中,雖然是鎖住靈性食材中的靈性,可這種靈性不可能百分百不流逝,在流逝的過程中,萬妙寶鍋卻能將這些散逸的靈性物質,直接通過寶鍋,傳遞到體內,融入到氣海中,化爲一絲絲先天真炁,這過程,連轉化都不要,烹飪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已經經過萬妙寶鍋的淬鍊,所融入體內的,就是精華。”

這種靈性物質融入體內,不僅沒有任何隱患,還讓整個身心十分舒適,就好像是做了馬殺雞一樣,那叫一個痛快,渾身的力氣源源不斷,而且,心神與萬妙寶鍋相連,需要什麼樣的火候,都能輕易的掌控,可以直接控制萬妙寶鍋的溫度,要大就大,要小就小,火候的把控,當真是如臂揮使,這本身就是屬於他的靈根。

在翻炒的過程中,如行雲流水,那是前身都沒有過的暢快感覺,完全就好像是開了竅,對於蛋炒飯的領悟,自然而然就在不斷增進,一絲絲心得在腦海中浮現。

翻炒,放入各種調料。

在放鹽時,放入後,就感覺到,龍鳳寶鍋內傳出一種鹽放多了特殊感應。這顯然是沒有辦法補救的,但卻能讓人印象深刻,下次能夠記住放入鹽的份量應該是多少。

很快,就感覺到,自龍鳳寶鍋中傳來一股可以出鍋的感覺,想都不想,本能的就將鍋中的蛋炒飯倒入一旁的碗中,然後,趁着香氣未曾揮發時,一個不透明的罩子已經將碗蓋了起來。

隨即,就有侍女拿着托盤上前,將那碗蛋炒飯放上去,端向前面酒樓中。

刷!!

而隨着這一份蛋炒飯烹飪完成後,隱約就感應到,在龍鳳鍋中,有一絲特殊的萬妙寶氣融入鍋內,緊接着,在鍋身上,本來通體漆黑的寶鍋,一個指甲大小的位置,閃爍着一絲寶光,光芒中,赫然黑色驅散了,多出了一道圖案,那圖案,儼然就是一碗蛋炒飯的圖形,銘刻在上面,活靈活現。

只不過,這個圖案隨後就光芒暗淡,顯得還是十分暗淡模糊,並不是十分的清晰,就好像是一些粗淺的劃痕,隨時有可能湮滅一樣。在圖案上面,儼然有一道小小的星辰點綴。

“這是靈廚之道的靈膳圖譜。”

莊不周目睹後,心中頓時一陣歡喜。

對於靈廚之道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要知道,靈廚的根本在於萬妙靈根,烹飪靈膳就是修行的過程,就是證道的踐行。每烹飪出一道靈膳,不同的菜品,就會在萬妙寶鍋上,留下獨特的圖紋,這道圖紋的模樣就是菜品的成品模樣,在上面的星辰就是圖紋的品級,星辰數量越多,品級越高。

這星級,代表的是自身技藝的相應等級,所能達到的評價。是自身對菜品的感悟融入其中所化。

一道菜品,分爲九星,一星到三星,只能算是最低端的評價。四星到六星,那已經是技藝熟練,達到十分不錯的地步,七星到九星,完全可以在這道菜品上,出神入化,登峰造極。據說,還有一種傳說,在九星之上,還有一星,爲十星,那意味着,對菜品的領悟,達到推陳出新,那是神級,足以讓人膜拜的技藝。

(本章完)

第47章 夢仙柳第432章 大鬧天宮第632章 兒戲的天命第37章 得命帖第574章 水脈異象第543章 金銀魚第91章 大吃貨第178章 被殺就會死第128章 罡煞之氣第378章 龜甲地震龍第615章 陰陽道兵第608章 陰陽天官第477章 不周女童第590章 八荒鎮天塔第567章 水猴子第443章 出手 靈州第607章 葬天棺第356章 湮滅果女神節 不用等了第210章 潮音螺 吞海貝第54章 白家第13章 彼岸空間第46章 大肆交易第287章 鴻鵠之城第378章 龜甲地震龍第235章 傳承扎堆第84章 日晷儀第271章 雷達 隱身第328章 星靈仙池第248章 鳳凰仙金第21章 一寸光陰一寸金第505章 譚家遺產第391章 殺伐聚人心第102章 通天之井第61章 人面鬼發魚第547章 謠言第634章 大膽妖孽第132章 影子刺客第135章 天蠶閣第135章 天蠶閣第640章 諸天處處見孤山第394章 變強的途徑第217章 抵達惡魔島第57章 白沙河第158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53章 鎮壓第145章 金陽聖泉第375章 九耀靈寶齋第469章 反擊第360章 直面三重樓第636章 葬人第26章 發酵第190章 築基 先天之炁第180章 神墓第58章 被盜了第558章 美食獵人第267章 冰雪世界第303章 海盜聖地 不夜城第636章 葬人感冒了第180章 神墓第96章 御獸師第142章 香火爲餌第405章 內城 外城第32章 紅樓夢第460章 窺視第483章 靈童秘聞第22章 交易時間第566章 真靈鏡第29章 丫丫第615章 陰陽道兵第219章 規則第556章 天道法五一 求保底月票第391章 殺伐聚人心第635章 與我爲敵者即是妖孽第425章 七星曇花第634章 大膽妖孽女神節 不用等了第341章 入夢第12章 九竅玲瓏心第604章 魔吼第507章 再回樓第273章 殉葬冥棺第165章 大鵬乘風起第454章 漫遊槍手第177章 七寶玉如意第379章 真靈呼喚第394章 變強的途徑第169章 封印物第76章 詭見愁暫結公告第608章 陰陽天官第421章 開放店鋪第611章 呂后第102章 通天之井第247章 重寶第412章 慘烈第108章 上架感言第507章 再回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