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

杭州城裡亂七八糟的武裝加起來,足足有三萬人,這好歹也是一個省會城市,劉坤一一聲令下,個方部隊零零散散的匯聚到杭州來。

杭州巡撫王德榜是湘軍舊將,也曾是沈從雲在越南戰場上的戰友。王德榜對於劉坤一的命令很不理解,沈從雲剛剛起兵就跳出來做啥,難道不能觀望一番?王德榜也明白劉坤一這是在賭博,湘軍自從曾國藩下臺後,漸漸的被淮軍取代,已經不復往日的雄風了。“無湘不成軍”這句話,似乎快要被人淡忘了吧,劉坤一想重振湘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這次的對手太強大了。

要命的是,王德榜拼湊起來的這些軍隊,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湘軍,而是一羣本地的團練而已。當初跟着王德榜在越南打仗的那隻老隊伍,眼下還在福州跟着劉坤一呢。劉銘傳病故,原本的部下可不怎麼買劉坤一的帳,劉坤一需要一支壓陣的隊伍不是。

三萬多軍隊的來到,直接導致杭州城內秩序亂了很多。這些當兵的別的本事不大,擾民倒是很有一套。一會吃飯不給錢,一會打架,一會還調戲人家小姑娘,逼着人家跳河。這些烏煙瘴氣的鳥事情,處理起來就讓王德榜暈兩天了。好在運氣的是,沈從雲的新軍最近的也在嘉定,距離杭州有一天的路程不說,兵力也就三千多。杭州城裡有三萬人呢,涼對方這點兵力也不敢來打,這讓王德榜多少有點心安。

35歲的克勞森,原本是德國陸軍中一個混的不怎麼得意的上尉,性格暴躁,又多少有點狂妄,在德國時頂撞過幾次上司,搞的一個正規軍的上尉被調去管倉庫,一氣之下正好克澤回德國度假,他就跟着克澤來了中國。

到了中國,正缺人才的沈從雲自然是不拘一格的使用他,發現這家傢伙雖然有點性格,但是帶兵確實有一套,所以克勞森很快就離開了總參,成爲了少將旅長。沈從雲的軍隊中有一個特點,就是旅長以上的軍官中,幾乎沒有幾個超過40歲的。年輕是南洋新軍的特點。

克勞森也非常的不明白,雖然他這個旅號稱是混成旅,實際上不過是增加了一個重迫擊炮營、一個偵查用的騎兵連。全部人馬加起來,不過四千出頭。可是沈從雲居然下令讓他打杭州,這無疑是一個看起來有點荒唐的命令,浙江省的省會啊,平時駐軍都在一萬左右,最近還有好幾路人馬進了杭州,算算起來有好幾萬人呢。

雖然不理解沈從雲的命令,但是身爲一個軍人,還是德國軍隊中出來的軍人,服從的天性已經滲透到每一個細胞裡面去了,戰術上對上司可以懷疑,可以擡槓提意見,但是必須執行命令。克勞森給總參發電報,表示了自己的懷疑,但是被回電否決後,克勞森便堅決的去執行這個看着非常荒唐的命令。

經過一天的急行軍,部隊來到杭州城外時,克勞森看見的不是對手的軍隊,而是大批的難民的爭先恐後的往城外跑。

派出去的偵察兵回來報告,杭州城裡現在有三萬多軍隊,秩序混亂,而且還到處流傳着一種謠言,說是南洋新軍的十萬大軍打過來了。

克勞森聽了不住的苦笑,十萬啊!差距大了點吧。是哪位不負責的朋友這麼看的起一個混成旅的?很遺憾,這些不負責的朋友,正好是軍統局杭州的那幫子信口開河的傢伙。

第三混成旅的四千人守嘉定話,克勞森有把握就算是三萬敵軍來圍攻,他也能守住。畢竟清軍的戰鬥力很一般,不過要是攻打一座有高大城牆的,三萬駐軍的城市,克勞森就沒什麼底氣了。

不管怎麼樣,總參的命令是要執行的,打不打的贏是另外一回事,執行不執行命令,性質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克勞森很小心的佔據了杭州城外的一個小鎮子,然後下了一番大力氣,花了半個晚上的功夫,讓士兵們揮舞着小鐵鏟忙碌着構築起一道還算過得去的防線後,這才稍微放心的下令部隊休息,明天再討論進攻的問題。

天知道杭州城裡的守軍是怎麼想的,一夜的時間絲毫沒有動靜,根本就沒有以衆欺寡的意思。害得克勞森一夜都沒怎麼睡,天亮的時候蹬着佈滿血絲的眼睛觀察了半天,杭州城頭倒是旌旗招展,氣勢很足的樣子,就是沒有半個士兵出來,附近的居民倒是跑了個乾淨。

第三混成旅兵力雖然不算多,不過沈從雲倒是很大方的配備了一個重炮營,75毫米的野炮往城外一架,克勞森吩咐一個團做好準備,到時候到城下轉一圈,嚇唬一下里麪人就是了,可沒真的打算打進城去,就是嚇唬一下而已。

乒乒乓乓的一陣重炮攻擊,杭州城的城牆被炸的坑坑窪窪的,牆頭上的旌旗被炸的東倒西歪帶冒煙的,望遠鏡裡的城頭上,一羣士兵正在沒命的亂竄,這讓克勞森非常的納悶。尤其是城頭上那些老式的鐵炮,居然轟隆隆的一陣亂響,也不管打不打的到目標。

很快,派出去嚇人的一個團,小心翼翼的靠近了城下,架起重迫擊炮一陣轟,炸了十幾分鍾正打算閃人回去睡個回籠覺的時候,杭州城門突然就開了。

這一下可把克勞森給嚇了一條,急忙下令炮兵準備壓制,機槍準備接應試探的部隊後撤。結果非常之意外,杭州城頭上戰旗很快都被摘下了,掛起了一面白旗不說,城門內還出來一個士兵,揮舞着一條白色的內庫大聲喊:“不要開槍,我們大人說了,我們投降。”

克勞森哪裡肯相信,他寧願相信這是一場騙局,中國人很早就提出了“兵不厭詐”的觀點,三國的時候有個姓曹的傢伙還說過“兵者!詭道也!”

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就讓克勞森還以爲自己看錯了,一個又一個的士兵,舉着手上種類繁多的武器出來,出了城門就乖乖的把武器往地上一丟,然後心安理得排着雜亂的隊伍,朝小鎮走來。

事實上,昨天晚上克勞森膽戰心驚小心提防的時候,王德榜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三萬雜牌軍實在是一支不能讓人信任的隊伍,王德榜也不想跟沈從雲真刀真槍的動手。乾脆,連夜帶着兩萬多人往福州去了。留在城裡的浙江布政司是個文官,聽說王德榜閃人了,連夜收拾了一車細軟,帶着大小老婆也閃人了。臨走這廝還信誓旦旦的對杭州守備參將說,他去搬救兵了。

留下來的杭州守備一看就是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主,要不然這麼大的黑鍋怎麼由他來背?這傢伙倒也想的開,城頭插滿旗幟,新軍不來打就算了,來打立刻就投降。所以,克勞森開炮的時候,這傢伙就已經下令趕緊摘下城頭的旗幟,掛上白旗。

克勞森還有點暈乎乎的時候,前出的一個團已經糊塗膽大的衝進城內去了,稀裡糊塗的克勞森還沒太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時,前面已經派人回來報告,杭州城已經被拿下了。克勞森多少有點做夢的感覺,很快就想到一件事情,當初在德國的時候,就聽說中國政府的一些舊式軍隊,根本就沒有任何戰鬥力,現在看來一點都沒說錯。

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杭州城,克勞森頓時豪情萬丈起來,給總參發的電報裡面多少有點躍躍欲試的表示,他願意帶着混成旅直接把福州打下來。結果總參回電,老實的呆在杭州吧。

克勞森無限遺憾的接受了命令!

也就是在這一天,北方戰場部隊還在集結調動的時候,李耀祖挾威逼廣州的譚鍾麟表態的威風,致電雲貴總督岑毓英稱:“我五萬新軍枕戈待旦,正欲往昆明方向進發。”

岑毓英這一次反應非常的快,回電稱:“兩廣、雲貴氣同連枝,李大人發兵昆明,何故耶?戰火一起,生靈塗炭,岑某所不願見也。況岑某與沈大人,故舊也,對沈大人的北上義舉,舉雙手贊成。”

岑毓英擔心的不是雲南人民的安危,他擔心的是沈從雲打過來的話,自己守不住昆明就得搬家。搬家是小,搬到窮鄉僻壤去就不是小事了,再說了,搬家以後萬一太后老人家一不小心掛了,這個總督的位置可能就要換人了。還有一個問題更嚴重,萬一沈從雲一不小心把皇上和太后都逼死了,這天下大亂了,岑毓英割據一方的可能,也不是沒有的。要割據一方,就得有軍隊,要有軍隊,就得有時間招兵買馬,這個時候跟沈從雲較勁,明顯是不明智的。

岑毓英玩了這麼一手,湖廣的張之洞就更沉默了,不過湖南巡撫陳寶箴,倒是跳出來通電全國,表示湖南人民支持沈從雲的“勤王義舉”。

湖南人民表示了對沈從雲的支持後,雲南人民的代表岑毓英總算是羞答答出來通電全國稱:“雲貴人民決定保持中立!”譚鍾麟就已經很無恥了,岑毓英無疑更無恥。真是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在無恥的同時,廣州的譚鍾麟很快弄了一筆銀子,計劃連續擴充了兩個鎮的新軍。雲貴的岑毓英也沒閒着,直接給沈從雲發電報稱:“雲貴民風彪悍,土著頗有生變之心,毓英深感憂慮,特決定組建新軍一鎮,還望沈督大力協助,賣些仿m1888應急。”

杭州城被打下,劉坤一的嘴巴倒是更硬了,通電全國稱:“沈從雲,逆賊也。今劉某於福州率五萬精兵,不日將北上勤王。”喊聲很大,不過我們的劉坤一總督,私下裡給軍隊下達的命令是“嚴防死守,保境安民!”

各式各樣的嘴臉沈從雲在歷史書上看的多了,有點見怪不怪了。歷史上民國建立後,帶來的是二十多年的軍閥混戰,一直到日本人打上門來,中國人民爆發出空前的救亡熱情時,內戰的紛爭纔算是表面上結束了,暗地裡還在繼續。

沈從雲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歷史上的北洋兵必須消滅,必須打通東北到兩江的這條中軸線。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卡爾蒙多的一個師,要及時的在山海關登陸,斷了袁世凱逃往東北的去路。真的要讓袁世凱到了東北,按照此君的性格,絕對有可能和日本或者俄國人搞在一起,那才真的叫尾大不掉了。

渤海灣上濃煙滾滾,劉步蟬率領的南洋艦隊,以兩艘戰列艦爲主力,配備了四艘巡洋艦,將北洋水師死死的堵在威海衛的港口內。新任北洋水師總查浩威、提督牛旭柄可不是什麼忠臣志士,北洋水師雖然有四艘從英國新購進的巡洋艦,加上定、鎮、致等舊式戰艦,尚且有一戰之力,但是這兩位一看見南洋水師的兩艘巨型戰列艦,也就是死活不肯出去拼命了,榮祿連續來電命令他們出戰,兩人一商量,決定回電稱:“我北洋水師冒險出海,實爲不智之策,不若憑藉炮臺,與敵周旋。”

沒有了北洋水師的海上威脅,劉步蟬放心大膽的派了兩艘巡洋艦,護送卡爾蒙多北上山海關登陸,主力則開到榮成海面,一頓炮轟後,弗朗索瓦大搖大擺的指揮一個師的兵力登陸成功,然後往威海進發,配合曹毅的一個混成旅的行動。這時候的曹毅也是順風順水的,這一路東進根本就像是在度假,隨便放幾槍,沿途的各市縣,紛紛開門投降。

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六部 第二十三章《 今聖語錄 》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一部第七章 到底誰小氣?第一部第七章 到底誰小氣?第五部第六十章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一部結束之感言!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 第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五部第十章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師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六部第四十章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六部第三十七章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六部 第八章 強硬的姿態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襲擾補給線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